王老吉凉茶
搜索文档
一幅中国南药“动图”:“绿色黄金”正苏醒| 南药食养 ⑤
南方农村报· 2025-11-05 14:33
南药产业总体概况 - 中国药用资源种类高达12807种,其中超过半数分布于南方地区,形成独特的南药体系 [5][6][7][8][9] - 2023年我国南药产业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7%,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13][14] - 南药产业正经历一场产业革命,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实验室到云南西双版纳的雨林秘境,产业活力被激发 [11][12][13] 广东省南药产业 - 全省已实现规模化种植的南药品种达43种,其中道地药材22种,建立规范化种植基地156个,总面积超过300万亩 [18][19][20] - 肇庆市2024年南药种植总面积156.62万亩,总产量65.99万吨,总产值106.05亿元,种植规模居全省首位 [25][26] - 产业优势在于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建立了从种子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并创新开发出近百种药食同源产品 [29][30][31][3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药产业 - 八角茴香占全球产量82%,肉桂种植面积达156万亩,年产桂皮3.6万吨,桂油1050吨,两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41][42] - 玉林中医药产业园年交易额超200亿元,每年从东盟国家进口豆蔻、血竭、沉香等药材达12万吨,交易额突破80亿元 [49][50] - 2023年广西口岸进口东盟中药材货值同比增长35.2%,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51] 海南省南药产业 - 全省拥有热带药用植物资源2300多种,其中海南特有品种达560余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品种超过200种 [59][60] - 槟榔种植面积近300万亩,益智种植面积超过40万亩,胡椒、沉香、降香种植面积均超过10万亩 [61][62] - 规划打造"国家南药产业园",规划面积达5000亩,计划总投资200亿元,致力成为面向全球的南药科研育种基地 [73][74][75] 云南省南药产业 - 全省拥有中药材资源种类6559种,占全国种类总数的51.4%,其中南药品种达2100多种,民族药用植物资源1500余种 [83][84][85][86] - 文山州三七种植面积达52万亩,年产干三七1.1万吨,综合产值达200亿元,带动就业超过30万人 [88][89] - 西双版纳州石斛种植面积达5.6万亩,年产鲜条8500吨,开发出石斛精深加工产品50余种,产品附加值提升3倍以上 [90] 产业创新与多元化发展 - 2023年我国南药相关的大健康产品市场规模达315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6.5%,其中功能性食品占比42%,化妆品占比28%,健康服务占比30% [115][116][117] - 广药集团王老吉凉茶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达215亿元,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118] - 云南白药集团依托三七开发的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达118亿元,其中牙膏等日化产品占比超过40% [119] 产业带动与政策支持 - 南药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重要支柱,德庆县巴戟天种植带动2.3万农户增收,防城港市肉桂产业覆盖农户10.6万人,文山州三七产业带动就业32万人 [120][121][122][123] -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将南药产业发展列为重点任务,提出到2025年建成一批南药重点品种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南药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125][126] - 全国已建立南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培育南药新品种156个,科技创新为产业注入新动能 [129][130]
凉茶凉,金戈软,白云山:盈利困境何解?
市值风云· 2025-10-22 18:08
核心观点 - 公司面临盈利困境,核心业务板块大南药与大健康表现疲软,利润微薄的大商业板块独撑增长但难掩整体业绩下滑[1][8][9][11] - 公司业绩下滑幅度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自身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是主要矛盾,而非单纯行业环境所致[14] - 公司两大明星单品“金戈”与“王老吉”均面临严峻挑战,前者陷入仿制药红海竞争,后者遭遇品牌老化与市场挤压,且缺乏新的增长驱动[15][16][26][2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35.2%,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为22.1亿元,同比下滑5.8%[8][9] - 2024年大南药营收下降10.4%至97.56亿元,毛利率减少1.89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营收下降15.2%至52.41亿元[11][13] - 2024年大健康营收下滑12.7%至97.05亿元,毛利率减少1.29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7.4%至70.23亿元,毛利率增加1.69个百分点[11][13] - 大商业板块2024年营收增长3.39%至545.50亿元,但毛利率仅为6.43%,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4.25%,毛利率为6.13%[11][13] 大南药板块与“金戈”困境 - 大南药板块中的化学药产品“金戈”(枸橼酸西地那非片)2024年营收约10.34亿元,同比下降19.8%,库存量增长近50%[16][17] - 国内西地那非批文药企超50家,他达拉非批文药企近80家,市场竞争激烈导致“金戈”营收下滑[16][17][19] - 抗ED药物行业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93.1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157亿元,但“金戈”面临仿制药包围未能享受行业增长[21] 研发投入不足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化金额为2.9亿元,占营收比重仅为0.7%,与行业向创新驱动转型的趋势形成反差[24] 大健康板块与王老吉挑战 - 王老吉凉茶受饮料市场多元化冲击及老对手加多宝竞争,双方海外商标争夺加剧[26][27][28][29] - 王老吉推出创新原味凉茶、刺柠吉、荔小吉等新品多年,但未在市场中产生重大影响,创新未能触达消费者核心需求[33] 行业环境 - 医药行业受带量采购、医保监管加强等政策影响整体承压,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1%,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2.8%[13][14]
凉茶双巨头恩怨十余载,“王老吉”商标之争蔓延海外
中国经营报· 2025-10-18 20:22
海外商标权争端 - 争端始于2025年9月30日,加多宝宣布在加拿大等地的海外“王老吉”商标维权告捷 [2] - 王老吉迅速回应,指加多宝声明严重背离事实,并强调其母公司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王老吉”等系列商标注册 [2] - 加多宝于10月10日再次声明,称其于2000年年初合法获得海外王老吉商标所有权,并已在全球超过6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注册 [2] - 王老吉以“有病去医院,有事找法院”的12字简短声明回应加多宝主张 [1][3] - 加拿大联邦法院于2024年6月判决,确认加多宝旗下万捷有限公司在加拿大的八项“王老吉”商标注册合法有效 [3] - 王老吉声称已在21个国家提起商标撤销或无效程序,其中10国审理机关已作出撤销决定 [3] 争端背景与战略意图 - 争端根源被分析为品牌出海战略下的深层冲突,广药集团欲借“王老吉”全球化强化品牌统一性,而加多宝需通过境外商标确权巩固其品牌合法性与海外拓展基础 [3] - 专家分析,王老吉争夺境外商标权是基于出海战略的真实性应用,而加多宝在境外注册王老吉商标更可能是一种防御性注册,旨在给王老吉品牌出海制造障碍 [1] - 分析认为,加多宝试图通过持有海外“王老吉”商标来强化与“王老吉”品牌的历史渊源,牵制王老吉的全球化步伐,同时也为其可能的上市计划增加筹码 [5] - 境外商标权的归属长期处于模糊地带,为后续争端埋下伏笔,随着中国品牌加速出海,境外商标的商业价值显著提升 [3] 双方海外市场拓展举措 - 加多宝于2025年独家冠名了亚洲首档跨国音乐文化交流节目《亚洲新声》,覆盖中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4] - 加多宝官网信息显示,2024年公司支持了“中俄文化年”艺术展 [4] - 王老吉WALOVI国际罐在德国上市,亮相全球最大食品展Anuga,计划通过大型商超、餐饮渠道等构建复合型市场网络,并推进本地化适配 [4] - 两家凉茶品牌的出海步伐并未因商标纠纷而停止,王老吉的国际罐已在德国上市,加多宝的马来西亚工厂也已投产 [10] 长期诉讼历史与影响 - 王老吉与加多宝的恩怨已持续10余年,在配方、广告语、包装装潢、商标等方面多次展开诉讼 [6] - 2012年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就红罐包装装潢权益诉讼,广东省高院一审判令加多宝停止侵权并赔偿广药集团经济损失1.5亿元,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红罐包装由两家共享 [6] - 2023年广东省高院判决六家加多宝公司共同侵权,连带赔偿广药集团经济损失约3.17亿元,该案目前仍在上诉中未有定论 [7] - 专家预计此次海外商标争夺将演变为多国分案诉讼,大概率是一场拉锯战,长期争讼将加剧双方海外拓展成本,延迟国际市场布局节奏 [7] 国内凉茶行业现状 - 白云山2025年半年报显示,王老吉大健康公司主营业务收入64.99亿元,同比增长8.38%,净利润12.95亿元,同比增长15.87% [8] - 2024年王老吉营收87.64亿元,同比下降12.47%,净利润下降24.38%,2025年增长建立在2024年业绩低谷之上 [8] - 行业报告显示2016年后中国凉茶零售规模进入震荡模式,2014至2023年10年增幅约20%,明显进入增长停滞区间 [8] - 分析认为长达10余年的凉茶战透支了行业整体影响力,凉茶在2010年第一品类的地位已被能量饮料、茶饮料、气泡水等品类击败并边缘化 [9][10] - 巨头缠斗导致企业在产品创新、渠道升级和品牌建设上投入受限,错失饮料行业向健康化、功能化转型的关键窗口期,削弱了品类延展性 [9]
王老吉加多宝“20年缠斗”,鹿死谁手?
36氪· 2025-10-17 15:58
事件概述 - 王老吉与加多宝就海外“王老吉”商标权爆发新一轮公开争议,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最高排名第2位并取得实时热度第1名 [1] - 双方通过官网及官方公众号在9月29日至10月10日期间多次发布声明,进行隔空交锋 [4][8][10][11][13] 加多宝的声明与主张 - 加多宝关联公司Multi Access Limited(万捷有限公司)在加拿大联邦法院及欧盟普通法院的多起诉讼中取得重大胜利,成功捍卫海外“王老吉”商标权益 [4] - 加多宝创始人陈鸿道通过万捷有限公司在全球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对“王老吉”海外系列商标进行了前瞻性布局 [8] - 加多宝声称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从王老吉创始人王泽邦后人手中取得祖传凉茶秘方及海外商标使用权,并于2000年代初合法获得海外“王老吉”商标所有权 [11] 王老吉的声明与主张 - 王老吉大健康公司指称加多宝关于加拿大及欧盟境外商标案件的信息严重背离事实,蓄意误导公众 [8] - 王老吉强调“王老吉”商标所有人为其母公司白云山,权属法律文件完整清晰,并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王老吉”、“WALOVI”等系列商标注册 [10] - 通过积极维权,已有10个国家/地区的审理机关作出撤销加多宝注册的“王老吉”商标的决定 [11] - 王老吉在最新声明中以“有病去医院,有事找法院”回应加多宝 [13] 商标争议背景与市场格局 - 双方缠斗已持续十年之久,核心争议点包括商标授权、侵权、红罐包装、广告语及海外商标等 [13] - 2024年6月,全国植物饮料类目中,王老吉市场份额为46.33%排名第一,加多宝以28.31%紧随其后 [16] - 加多宝曾通过冠名赞助《好声音》节目进行强势营销,第一季投入6000万元,后续三季分别投入2亿元、2.5亿元和3亿元以巩固品牌心智 [15] 凉茶行业与公司业绩 - 凉茶在亚洲传统饮料类目中市值份额占据主导,2022年一季度峰值突破90%,2023年一季度再度触及90%,2024年三季度有所下探但仍断档领先 [14] - 2025年上半年,王老吉大健康公司主营业务收入64.99亿元,同比增长8.38%;实现净利润12.95亿元,同比增长15.87%,毛利率高达44.67% [14] - 王老吉近十年海外市场规模增长6.5倍,海外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 [15] - 王老吉正加速海外拓展,推出“WALOVI+王老吉”双标识国际罐,并在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等多国完成注册,与多家国际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14]
王老吉加多宝海外商标战:凉茶双雄的出海“生死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21:12
近期商标纠纷动态 - 加多宝宣称其关联公司在加拿大及欧盟法院的诉讼中胜诉,成功捍卫海外“王老吉”系列商标权益,并称自2000年代初已合法获得海外商标所有权,在全球60余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完成注册[1] - 王老吉迅速反击,指加多宝声明严重背离事实并蓄意误导公众,并披露已在澳大利亚、巴西、韩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针对加多宝的“恶意注册”行为发起维权,其中巴西、中国澳门等10个地区的审理机关已作出撤销加多宝相关商标的决定[2] 商标纠纷历史背景 - 王老吉与加多宝的商标纠葛植根于二十余年的合作与决裂史,核心矛盾围绕“王老吉”商标的权属与利益分配展开[3] - 2012年仲裁机构裁定鸿道集团(加多宝实控方)终止使用“王老吉”商标,双方陷入持续十余年的诉讼拉锯,2023年广东省高院重审判决加多宝旗下六家公司因商标侵权需赔偿王老吉3.17亿元[3] 国内市场现状与出海动因 - 王老吉与加多宝虽占据国内植物饮料市场主要份额,但整个凉茶赛道增速持续放缓,无糖茶等其他新兴品类分流用户,市场增量空间日益狭窄[4] - 国内市场已难有突破,出海成为两家企业维持增长的共同选择,海外战场成为决定未来的关键,商标权是品牌出海通行证和抵御风险的防弹衣[4] 海外市场布局与竞争 - 王老吉海外市场规模过去十年增长6.5倍,年复合增长率超25%,截至2025年9月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系列商标注册[4] - 2025年上半年,王老吉在巴生港自贸区搭建年产能8亿罐的本土化生产基地,依托RCEP零关税实现72小时覆盖东南亚主要市场,并推出英文标识及四款国际罐产品[4] - 加多宝海外布局依托早期注册优势,通过离岸公司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王老吉”商标注册,产品主要覆盖东南亚、中国香港等市场,并已在马来西亚建厂投产[4] - 双方海外布局产生碰撞,商标权争夺成为海外扩张路上的必答题,纠纷可能倒逼双方跳出零和博弈,转向地域划分协议或产品创新突破[5] 商标权法律原则与挑战 - 商标权的地域性原则是核心障碍,在加拿大、欧盟等奉行“使用在先”原则的市场,加多宝凭借2000年后积累的销售记录等证据获得法院支持[6] - 在巴西、中国澳门等遵循“注册在先”原则的地区,王老吉因优先完成商标注册占据维权主动[6] - 恶意抢注的举证面临跨国取证成本高昂的难题,仅欧盟单一市场的维权成本就可能超过千万元,事后补救代价高昂[7] 企业出海知识产权战略启示 - 企业出海需将知识产权纳入战略核心,实施全方位规划,建立健全“设计—注册—监控—维权—评估”的全链条工作闭环[2] - 需重点克服五大风险点:文化语言陷阱、法律政策冲突、权利覆盖狭窄、证据搜集保存不当、预算资源不足[7] - 应践行“商标先行”与多标识战略,王老吉推出英文标识并在120余个国家同步注册,有效降低了单一品牌依赖的风险[8] - 强化品牌故事化叙事能力,争取驰名商标认定,可突破地域性限制获得更周延的保护[8]
有病去医院,有事找法院”!王老吉和加多宝又“打起来了
国际金融报· 2025-10-14 18:59
海外商标纠纷核心 - 王老吉与加多宝就"王老吉"海外商标归属权产生争议 双方各执一词 近期两度隔空喊话 [1][2][4] - 加多宝宣称在全球超过6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注册了"王老吉"系列商标 并称在加拿大和欧盟的诉讼中维权告捷 [1][2][4] - 王老吉方面指出其品牌权利人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王老吉"等系列商标注册 并指责加多宝行为是"恶意抢注" [4] 纠纷发展历程与法律行动 - 双方纠纷始于9月30日加多宝的"维权告捷"声明 王老吉当晚发布《严正声明》回击 [2] - 10月10日加多宝再次发文 称其祖传凉茶秘方及海外商标使用权是从王老吉后人手中取得 王老吉则以激进言辞回应 [1][4][5] - 王老吉已在巴西、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21个国家及地区对加多宝发起法律反击 [4] 历史背景与国内市场纠纷 - 两家公司从合作伙伴走向竞争对立 加多宝曾通过市场化运作将红罐王老吉推广至全国 使其登顶内地罐装饮料销售榜 [6] - 双方围绕商标、包装、广告语展开数十场官司 涉及金额累计达数十亿元 [8] - 2023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六家加多宝公司共同侵权 需赔偿广药集团3.17亿元 [8] 海外市场策略与表现 - 双方在海外采用不同外文商标策略 加多宝较早注册"WANG LAO JI"等发音相近商标 王老吉则注册"WALOVI"试图建立独立国际形象 [10][12] - 加多宝2016年就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 当年海外销售份额约10% [10] - 王老吉"WALOVI"国际罐于2024年亮相德国科隆食品展 布局欧洲市场 [12] 公司财务与市场背景 - 王老吉凉茶所在的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收约65亿元 同比增长8.4% 净利润约13亿元 同比增长15.8% [12] - 公司希望未来国际市场能产生10亿元级的单一市场营收 [12] - 海外商标战是在内地凉茶市场规模收缩背景下 双方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的结果 [8]
“有病去医院,有事找法院”!王老吉和加多宝又“打起来了”
国际金融报· 2025-10-14 18:07
海外商标纠纷现状 - 近期王老吉与加多宝就"王老吉"海外商标归属权发生两轮隔空喊话,双方各执一词 [1] - 10月10日加多宝宣称其在全球超过6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注册了"王老吉"商标 [1] - 王老吉以激进言辞回应,表示"有事找法院" [1][6] 纠纷发展时间线 - 第一轮隔空喊话始于9月30日,加多宝通过公众号宣告在加拿大联邦法院及欧盟普通法院的诉讼中维权告捷 [2] - 王老吉当晚发布《严正声明》,指责加多宝声明严重背离事实并损害其权益 [2] - 10月10日加多宝再次发文,称其祖传凉茶秘方及海外商标使用权是90年代从王老吉后人手中取得,并在2000年代初合法获得海外商标所有权 [5] 双方核心主张与法律行动 - 王老吉主张"王老吉"品牌起源于清代,商标所有人为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截至9月30日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系列商标注册 [4] - 加多宝称其通过关联公司在全球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王老吉"、WONG LO KAT、WANG LAO等商标权 [4] - 王老吉认为加多宝行为是"恶意抢注",并已在巴西、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21个国家及地区发起法律反击 [4] -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23年就商标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六家加多宝公司共同侵权,需赔偿广药集团3.17亿元 [10] 海外市场策略与表现 - 加多宝较早注册了与中文发音相近的外文商标"WANG LAO JI"和"WONG LO KAT",2016年就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当年海外销售份额约10% [10] - 王老吉在2020年注册"WALOVI"外文商标,今年8月发布"WALOVI"国际罐,并在10月亮相德国科隆食品展 [11] - 王老吉凉茶所在的王老吉大健康今年上半年营收约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净利润约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 [12] - 公司正努力将国际市场销售变成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未来能有10亿元级的单一市场 [12] 历史合作与竞争背景 - 凉茶本是广东等南方地区特色饮品,1995年加多宝实控方鸿道集团与王老吉背后的广药集团合作,获得"王老吉"品牌及罐装饮料独家使用权 [8] - 通过十几年市场化运作,加多宝将红罐王老吉凉茶推广至全国,并一度登顶内地罐装饮料销售榜冠军 [8] - 双方从合作伙伴走向竞争对立,十余年来围绕商标、包装、广告语展开数十场官司,涉及金额累计达数十亿元 [10]
“有病去医院”,加多宝王老吉战火再起,一起行贿案成纠纷导火索
36氪· 2025-10-14 08:03
当前商标争议核心 - 加多宝关联公司万捷有限公司宣布在加拿大和欧盟法院的多起诉讼中成功捍卫“王老吉”海外商标权益,并在全球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王老吉”商标权[4] - 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发布声明驳斥加多宝声明,称其信息严重背离事实,并指出“王老吉”商标所有人为白云山,公司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王老吉”、“WALOVI”等系列商标注册[4][5] - 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宣称已有10个国家/地区的审理机关作出撤销加多宝集团注册的“王老吉”商标的决定[6] - 加多宝重申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从王老吉后人手中取得祖传凉茶秘方及海外商标使用权,并于2000年代初合法获得海外商标所有权[6] 商标争议历史渊源 - 争议根源可追溯至2000年至2003年间,广药集团原总经理李益民收受鸿道集团创始人陈鸿道港币300万元,为鸿道集团取得“王老吉”商标使用权提供帮助[1][15] - 广药集团重审合同后认为商标被贱卖,鸿道集团的商标使用费仅占销售额的0.03%,远低于国际惯例的5%-30%及广药集团子公司2.1%的费率[1][16] - 2012年,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定鸿道集团通过行贿手段签订的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停用“王老吉”商标[18] 凉茶行业国内市场状况 - 国内凉茶市场增速持续放缓,2018年市场规模从578亿元人民币锐减18%至470亿元,2023年虽回升至550亿元,但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仅为6.8%[20] - 行业面临无糖茶、椰子水、气泡水等品类的强势竞争,创新空间不足,增长动力显著不足[20] - 王老吉大健康公司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约为97.05亿元,同比下滑12.7%,毛利率减少1.29个百分点至43.12%,营收未能守住百亿大单品基本盘[20][21] 海外市场发展与战略 - 全球植物饮料市场处于爆发期,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近10%,东南亚等新兴市场2023年增速达25%,成为业绩增长突破口[22] - 王老吉大健康公司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64.99亿元,同比增长8.38%,净利润12.95亿元,同比增幅达15.87%,海外市场注入新活力[24] - 王老吉推出“WALOVI+王老吉”双标识国际罐,并在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完成注册,与多家国际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以拓展海外市场[24][25] - 王老吉近十年间海外市场规模增长6.5倍,海外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25%[26]
王老吉与加多宝又开撕,“新剧本”陷入海外商标权“混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1:45
文章核心观点 - 王老吉与加多宝的长期商业纠纷焦点已从国内市场转向海外商标权争夺 此次争端由加多宝宣称在加拿大和欧盟赢得“王老吉”海外商标维权引发 王老吉则指其声明严重失实并蓄意误导公众 [1][2] - 海外商标归属直接关系到两家公司国际战略的话语权 是双方加速海外市场布局和供应链建设的绝对前提 [2][9] 争端背景与最新进展 - 加多宝宣称其关联公司万捷有限公司在加拿大联邦法院及欧盟普通法院的多起诉讼中成功捍卫“王老吉”海外系列商标权益 [2] - 加多宝声称于2000年代初合法获得海外王老吉商标所有权 并已在全球超过6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注册王老吉商标(包括王老吉、WONG LO KAT、WANG LAO JI等图文组合商标) [2][5] - 王老吉指加多宝所述严重背离事实 并已在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维权诉讼 其中10个国家/地区(如巴西、中国澳门)的判决支持王老吉 撤销或宣告加多宝商标无效 [6] - 双方在国内的商标纠纷历时十余年 最新进展为2023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六家加多宝公司共同侵权 赔偿广药集团3.17亿元人民币 [4] 海外商标法律状态分析 - 商标权遵循“地域性原则” 在一国获得的商标权仅在该国有效 因此加多宝在海外注册的合法性需“一国一议” 目前在加拿大等部分地区合法 在部分国家已被判不合法 其余地区尚无最终认定 [6] - 王老吉海外维权难度较大 需在每个有争议的国家和地区依据当地法律发起独立诉讼 在奉行“使用在先”原则的欧美国家 加多宝若能证明有持续销售行为就可能保住商标 [6] - 在法律上证明对方注册存在主观“恶意”的门槛很高 尤其在跨国诉讼中更为困难 [6] 凉茶行业海外扩张战略 - 全球植物饮料行业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近10% 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饮料企业纷纷出海布局 [7] - 王老吉发布海外品牌名称“WALOVI” 加速海外市场拓展 其十年间海外市场规模增长6.5倍 年复合增长率超25% 近期密集布局供应链 确立“供应链协同+本土化生产+深度分销”的出海模式 [7] - 加多宝海外扩张步调未停 其拥有的海外王老吉品牌凉茶已远销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7] - 两者国际化策略存在差异 加多宝在海外使用“WONG LO KAT”等标识以延续华人市场认知 王老吉则推出全新“WALOVI”国际罐以符合国际消费者发音习惯 [8]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凉茶赛道在国内市场增速有所回落 已被认为触及天花板 国际化成为突破国内增长瓶颈的可选捷径 [8] - 茶饮料市场未来趋势是无糖茶 凉茶品类的海外扩张仍需时间验证 植物饮料、电解质水等新兴小众赛道展现出潜力 如元气森林“元气自在水”系列规模已突破10亿元人民币 [8]
商标战再出海外续篇,王老吉回怼加多宝:“有病去医院,有事找法院”
观察者网· 2025-10-13 20:25
争端核心观点 - 加多宝集团主张对海外"王老吉"商标拥有所有权,称已于2000年代初合法取得该商标所有权,并在全球6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注册了王老吉商标 [1][3][5] - 王老吉大健康公司指责加多宝通过海外离岸关联公司万捷有限公司在全球多地恶意注册"王老吉"商标,干扰其正常拓展海外业务 [2][8] - 双方各执一词,呈现出一场复杂的商标罗生门,涉及全球多个司法管辖区 [3] 双方声明与主张 - 加多宝集团声明其自九十年代从王老吉后人手中取得凉茶秘方及海外商标使用权,并于2000年代初合法获得海外商标所有权 [3][5] - 加多宝集团宣称已在加拿大联邦法院及欧盟普通法院的多起诉讼中获胜,成功捍卫"王老吉"海外系列商标的合法权益 [2][8] - 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强调王老吉商标所有人为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历史沿革资料、知识产权权属的法律文件均完整清晰 [8] - 王老吉公司对加多宝关联公司的商标注册行为已在澳大利亚、巴西、韩国、日本、德国、法国、新西兰等21个国家/地区发起维权挑战 [8] 法律诉讼与商标状态 - 加多宝方面引用2024年6月7日加拿大联邦法院判决,确认其旗下万捷有限公司在加拿大的八项"王老吉"商标注册合法有效 [8] - 欧盟普通法院也作出判决,维持万捷有限公司在欧盟注册的"王老吉"商标 [8] - 王老吉方面指出,现已有10个国家/地区的审理机关作出撤销加多宝关联公司商标的决定,包含加多宝宣称"有效注册"的数个国家/地区 [8] 商标注册策略与范围 - 双方在英文商标上不同:加多宝集团注册的是"WANG LAO JI"和"WONG LO KAT",广药大健康注册的是"WALOVI",但中文的"王老吉"则两者一致 [8] - 截至2025年9月30日,王老吉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王老吉""WALOVI"等系列商标注册工作 [10] - 加多宝集团声称在全球超过6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注册了王老吉商标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