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实现减量背景下的高质量跃升
央视网· 2025-09-20 20:53
城市发展战略转型 - 北京作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超大型城市 推进内涵式发展和人民城市理念 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径 [1] - 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超3000家 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约1000个 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50平方公里 [3] - 形成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 信息服务业和金融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六成 [3] 城市空间功能重构 - 大红门区域由服装批发市场转型为文化科技聚集区 国家自然博物馆等国家级文博设施落地 建设首都文化客厅 [3] - 利用拆违腾退空间实施绿化约9000公顷 拆除护栏1000多公里 5000多条背街小巷面貌焕然一新 [5] - 推进管线箱体入地改造 增加全龄友好公园数量 实现市民出门见绿 [5] 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 海淀区开展"双智"城市智慧交通试点 通过3D建模和视频算法实现AI控制交通信号灯时长 [5] - "京通""一网通办"平台推动惠民惠企政策一码办事 智慧医疗实现250家医疗机构互认206项检验项目和400项影像检查项目 [7] - 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扩区至600平方公里 城市运行效率大幅提升 形成智慧城市建设全市统筹机制 [7]
*ST创兴董事长被拘深陷双重困局,退市风险步步紧逼
华夏时报· 2025-09-19 20:22
公司管理层变动 - 董事长刘鹏被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拘留 公司称其接受调查事项与公司无关 目前由董事兼总经理杨喆代行董事长及公司法人职责 [2][4] - 新任代行董事长杨喆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 2024年10月加入公司 此前在聘任总裁议案中曾遭董事反对 理由是其缺乏上市公司高管从业经历 [4] - 前实控人余增云因涉嫌集资诈骗已于2024年11月被立案调查 刘鹏曾在余增云旗下华侨系公司任职 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为余增云案件经办单位 [3] 控制权变更 - 前实控人余增云旗下华侨实业所持公司6700万股被司法拍卖 成交金额2.34亿元 华侨实业持股比例降至8.15% [6] - 利欧股份实控人王相荣通过平潭元初投资及温岭利新机械间接控制公司9.88%股份 加上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15.75%股份 成为新实控人 [6] - 控制权变更后董事会人员构成未发生明显变化 公司称尚未收到重组董事会通知 [6] 经营与财务危机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仅37.4万元 同比暴跌99.00% 归属净利润亏损1371.12万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1398.11万元 [2][7] - 建筑工程业务因关联交易协议到期未续签 上半年未签订新合同 未产生新收入 仅回款3400余万元 [7] - 移动信息服务与算力服务业务受资金压力及人员配置影响 上半年收入未达预期 [7] 退市风险 - 因2024年度扣非前后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扣除特定收入后营收低于3亿元 公司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7] - 根据退市新规 若2025年全年依旧亏损且营收低于3亿元 将触发退市红线 目前剩余时间约百日 [2][8] - 公司需通过业务转型、资产重组或外部资源引入快速改善业绩 否则退市风险极高 [9]
华鹏飞:接受远东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等投资者调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6:56
公司活动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16日15:30-16:30和2025年9月17日15:30-16:30接受远东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等投资者调研 [1] - 公司董事会秘书程渝淇等人参与接待并回答投资者问题 [1] 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中物流服务业占比99.28% [2]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信息服务业收入占比0.72% [2] 市值信息 - 公司当前市值为37亿元 [3]
「风口解读」*ST创兴董事长被采取强制措施,上半年亏损1371.1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6:54
公司管理层变动 - 董事长刘鹏因配合公安机关调查被采取强制措施 公司声明该事项与公司无关 [1] - 董事兼总经理杨喆代行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责 以保证公司经营管理稳定 [1] - 刘鹏曾任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室副主任 巨化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 华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2023年5月起任浙江华侨实业有限公司总裁及上海创兴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包括建筑工程业务等其他建筑业 移动信息服务业务和算力服务业务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37.4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99% [1]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71.12万元 [1] - 2025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为-1398.11万元 [1]
*ST创兴董事长刘鹏被采取强制措施,公司原实控人去年因涉嫌集资诈骗被立案
凤凰网· 2025-09-18 22:22
公司治理变动 - 董事长刘鹏被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拘留 公司称调查事项与公司无关 [2] - 董事兼总经理杨喆代行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责 代行期限至刘鹏恢复履职或选举新任职务 [2] - 杨喆曾于2023年12月公司总裁聘任议案中遭董事佟鑫反对票 反对理由为其缺乏上市公司高管从业经历 [3] 股权结构变更 - 原控股股东华侨实业持股1.02亿股(占总股本23.90%)全部被司法冻结 [3] - 司法拍卖导致华侨实业持股比例从23.90%降至8.15% [4] - 王相荣通过平潭元初(持股2900万股/6.82%)、温岭利新(持股1300万股/3.06%)及一致行动人钟仁志(持股1400万股/3.29%)、颜燚(持股1100万股/2.59%)合计控制6700万股(占总股本15.75%) [4][5]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王相荣 原实际控制人余增云因涉嫌集资诈骗被立案调查 [3][5] 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包含建筑工程业务、移动信息服务业务和算力服务业务 [6]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40万元 同比减少99%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1371.12万元 扣非净亏损1398.11万元 亏损同比扩大 [6] - 股票代码600193.SH 9月18日收盘价4.28元/股 单日跌幅2.28% [6] 历史背景 - 公司于1999年5月27日上市 经营范围包括矿业投资、实业投资及进出口业务 [6] - 董事长刘鹏现年45岁 2023年5月当选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 [2] - 代行职责人杨喆现年45岁 2024年10月加入公司 曾任北京通联君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2]
华鹏飞:聘任张倩为公司总经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9:07
公司管理层变动 - 聘任张倩担任总经理 [1] - 聘任程渝淇担任副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 聘任詹娟担任副总经理 聘任徐丽华担任财务负责人暨财务总监 [1] - 聘任张磊担任证券事务代表 聘任游雷云担任内部审计负责人 任期三年至第六届董事会期满 [1] 业务收入构成 - 物流服务业收入占比99.28% [2] - 信息服务业收入占比0.72% [2] 公司市值情况 - 当前市值为38亿元 [3]
现代化人民城市这样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7 07:54
武汉市产业创新与升级 - 岚图汽车将燃油车工厂改造为新能源车智慧工厂,采用AI视觉检测和5G全连接技术,仅用14个月完成改建,生产线每118秒可下线一台新能源汽车 [2] - 岚图汽车工厂使用935台工业机器人,可混流生产4种定制化车型,5年多来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超过20万辆,创造产值超过500亿元 [2] - 武汉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在今年上半年突破16.8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52%,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4.6% [2][4] - 武汉市拥有92所高校和141万在校大学生,系统化布局人工智能大模型、高端芯片、脑机接口等新兴未来产业,已建成2家国家级和7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11家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 [3][4]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成功实施国内首例硬膜下柔性高通量电极(256通道)植入术,湖北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在武汉成立,加速脑机接口领域创新成果落地 [3] 南京市城市更新与土地利用 - 南京市江宁区将占地50亩的老旧工业厂房(原年产值不足2000万元)改造为中材国际大厦产业园区,投入5亿多元建成4幢研发楼,吸引知名外企设立拥有约500名员工的研发中心 [5][6] - 百家湖硅巷片区占地面积约2.3平方公里,通过“统一规划、市场主导”方针进行整体转型升级,目前聚集了中汽创智、叠拓信息技术等2000余家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企业 [5][6] - 江宁区街道中小工业集中区转型发展案例入选2024年度“亩均论英雄”改革典型,推动南京南站与硅巷融合发展,实现从低效工业区向现代化创新街区的转变 [6][7] 沈阳市基础设施建设 - 沈阳市利用城市更新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和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推进虎石台大街区域雨水出口工程,包括改造2条既有雨水管线和新建2条雨水干线,总投资2800万元,计划于10月底完工 [8][9] - 为解决蒲裕路片区积水问题,项目利用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城市地下管网专项资金投入7000万元,工程实施后厂区积水问题得到立竿见影的改善 [9][10] - 近两年来沈阳市在城建城管领域累计争取国家上级资金项目200余个约150亿元,编制完成涉及项目918个、总投资1802亿元的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实施方案 [10] 上海市人才服务优化 - 上海市黄浦区在外滩设立国际人才服务中心,提供涵盖工作许可、签证办理、永居受理等36项政务服务的一站式办理,外籍人士无需再跑4个不同机构 [11][12] - 服务中心通过整合政务服务、生活指南、创业支持等资源,为海外人才提供全链条服务,并推出《“欢迎来黄浦”海外人才一本通》中英文手册 [12] - 上海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和工作类居留许可证两证联办,静安区发布支持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持续优化国际人才发展环境 [13]
华鹏飞:9月1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9:24
公司治理动态 - 公司于2025年9月16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第六届第二次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审议《关于聘任公司董事会秘书的议案》等文件 [1] 财务与经营结构 - 2024年度营业收入构成中物流服务业占比99.28% [1] - 信息服务业收入占比0.72% [1] - 当前市值为38亿元 [2]
“十四五”时期北京GDP预计超5万亿!经济增量等于“新增一个海淀区”
证券时报· 2025-09-15 21:56
经济总量与质效 - 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超过5万亿元 五年的经济增量约1.4万亿元 相当于新增一个海淀区的经济总量 [1] - 202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万美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44.4万元/人 居各省区市首位 [1]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碳排放等多项指标为全国最优水平 [1] - 2021至2024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2% [3] 产业结构与支柱行业 - 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 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 规模稳居全国首位 [3] - 金融业资产规模超220万亿元 约占全国的一半 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不断强化 [3] - 制造业向新优化 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165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显效 [3] - 2024年集成电路产量较2020年增长51.2% 汽车市场增量部分的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 [3] - 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由2020年的32.7%提升至2024年的38.8% [6] 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 位居全球创新城市前列 [6] - 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成果数量占全国半数以上 [6] - 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58款 全国占比约三成 [6] - 近200种机器人创新产品在130多种场景实现应用落地 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全国15% [6] - 每天有300多家科技企业诞生 密度超越硅谷 [6] - 截至2024年底拥有独角兽企业115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 均居全国城市首位 [6] 消费与投资 - 预计2025年市场总消费超过3万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能够突破万亿元 [3] - 2024年全市举办大型活动近2000场 平均每天5场活动 [3] - 前4年服务消费额年均增长超过7.5% 成为拉动消费主引擎 [3] - 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从2020年的9.5%提升至2024年的22.6% 创历史最高水平 [4] 京津冀协同发展 - 2024年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达到11.5万亿元 [9] - 北京城乡建设用地累计减量150平方公里 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 [9] - 4000余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新区扎根创业 [9] - 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的70多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840多亿元 年均增长25% [9] - "十四五"以来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2308.7亿元 是"十三五"时期总额近2倍 [10] - 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达到7个 [10] 相关ETF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涨跌-0.98% 市盈率21.23倍 最新份额80.2亿份 增加5850.0万份 [12]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跌4.07% 市盈率44.58倍 最新份额53.0亿份 减少300.0万份 [12]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涨跌1.60% 最新份额5.0亿份 减少800.0万份 [12]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跌5.42% 市盈率122.74倍 最新份额3.6亿份 减少600.0万份 [13]
“十四五”时期北京GDP预计超5万亿!经济增量等于“新增一个海淀区”
证券时报· 2025-09-15 21:33
经济实力与发展质效 - 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超过5万亿元,五年经济增量约1.4万亿元,相当于新增一个海淀区的经济总量[2] - 202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万美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4.4万元/人,居各省区市首位[2]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碳排放等多项指标为全国最优水平[2] - 2021至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2%[5] 支柱产业发展 - 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规模稳居全国首位[5] - 金融业资产规模超220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一半,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不断强化[5] - 制造业向新优化,集成电路产量较2020年增长51.2%,汽车市场增量部分的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5] - 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占GDP比重由2020年32.7%提升至2024年38.8%[9] 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位居全球创新城市前列[8] - 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58款,全国占比约三成,近200种机器人创新产品在130多种场景应用落地[8] - 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全国15%,拥有全球最密集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最多高被引科学家[9] - 每天有300多家科技企业诞生,密度超越硅谷,拥有独角兽企业11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均居全国城市首位[10] 消费与投资 - 预计2025年市场总消费超过3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突破万亿元[5] - 2024年举办大型活动近2000场,平均每天5场活动,前四年服务消费额年均增长超过7.5%[5] - 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从2020年9.5%提升至2024年22.6%,创历史最高水平[6] 京津冀协同发展 - 2024年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达到11.5万亿元,GDP增速全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3] - 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70多亿元增长到2024年840多亿元,年均增长25%[16] - "十四五"以来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2308.7亿元,是"十三五"时期总额近2倍[16] - 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达到7个,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