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

搜索文档
中国北斗规模应用加速拓展 赋能千行百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1:09
中新网株洲9月25日电 (张雪盈 鲁毅)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正在湖南株洲举行。场景示范展上, 小到搭载北斗定位模块智能安全帽、时空背包、共享单车,大到智能巡检机器人、大中型无人机、无人 水面艇,上千个应用示范场景集中亮相,北斗应用已深度融入民众生活,赋能千行百业。 中国北斗规模应用加速拓展 赋能千行百业 展区内,搭载"时空算力背包"的人形机器人"青龙Pro"引人注目。该人形机器人突破单一室内作业的局 限,可自主完成快递接收、园区导览、巡检等任务。千寻位置市场经理潘蓓蓓介绍,背包内置北斗卫星 天线与板卡,赋予机器人户外精准定位与路径规划能力。 借助北斗系统实时厘米级定位服务,共享单车找车难题得到解决。美团骑行行业发展中心总经理令鸿嘉 介绍,最新投放的共享单车配备高精度北斗三代定位芯片,定位误差控制在10厘米内,还可依托车辆分 布热力图实现高效调度,缓解潮汐用车压力。 北斗技术正为智慧交通注入新动能。在中国电信展馆,观众通过智能驾驶舱实时操控远端车辆。工作人 员称,依托北斗定位与5G通信,系统可实时连接自动驾驶车辆,不仅能改速度、调方向,还能接管应 急情况。 基于北斗高精度时空数据,中国电信的车路云一体化方 ...
振芯科技9月24日获融资买入3351.76万元,融资余额6.5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9:31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9月24日公司股价上涨4.45% 成交额达4.16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3351.76万元 融资偿还4383.14万元 融资净卖出1031.39万元[1] - 融资余额6.51亿元 占流通市值4.57% 超过近一年50%分位水平[1] 融券交易情况 - 9月24日融券卖出7300股 金额18.32万元 融券偿还3000股[1] - 融券余量5.98万股 融券余额150.04万元 低于近一年40%分位水平[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6.53亿元[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成立于2003年6月12日 2010年8月6日上市[2] - 主营业务围绕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的"元器件-终端-系统"产业链[2] - 收入构成:集成电路业务50.23% 北斗导航综合应用35.43% 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11.34%[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4.73万户 较上期减少12.35%[2] - 人均流通股11967股 较上期增加14.10%[2]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持股2561.44万股 较上期增加194.09万股[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4.83亿元 同比增长36.44%[2] - 归母净利润6555.35万元 同比增长36.71%[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8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150.65万元[3] 机构持仓变动 -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新进第五大流通股东 持股805.29万股[3] - 博时军工主题股票A持股520.08万股 数量保持不变[3]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419.95万股 较上期增加79.59万股[3]
龙头崛起:卫星导航赛道迎来洗牌时刻丨热门赛道
创业邦· 2025-09-25 08:09
行业定义与概述 - 卫星导航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系统,核心在于空间信号与时间同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实时定位和轨迹追踪[5] - 全球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包括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洲伽利略以及中国北斗,系统分为全球导航系统与区域导航系统[7] - 技术通过结合地面基站、增强系统与多源信息融合支持,在复杂环境下保持稳定运行,部分系统定位精度可提高至厘米甚至毫米级[7]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包括卫星制造与火箭发射;中游涵盖地面控制系统与信号增强设施;下游是各类终端设备与应用场景[8][9] - 产业链高效运转依赖辅助体系,包括导航芯片设计软件、测试认证标准、地面数据处理平台等配套环节[10] - 产业链正由基础设施建设驱动转向应用生态牵引,形成从“卫星—地面—应用—服务”一体化的全链条格局[10] 行业融资趋势 - 2020年至2024年卫星导航赛道融资事件数量呈下降趋势,从2020年46起减少到2024年21起,2025年事件数量维持在20起左右[10] - 2022年融资金额达到阶段性高点,反映行业资源向头部企业和核心技术聚拢,行业从高频扩张转向结构优化与应用落地深耕阶段[10] 重点公司:方位角 - 公司专注于高精度时空服务和室内外一体化定位导航技术,核心技术路径为“虚拟卫星+终端适配”,通过室内卫星发射机模拟真实导航信号,在信号盲区实现连续定位[12][13] - 普适型定位产品精度达3-10米,高精度专用终端结合室外RTK技术可实现室内外厘米级定位,服务覆盖全国400多个地下空间项目[13] - 2021年11月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2025年1月完成约亿元A轮融资,资金用于深化技术研发和拓展商业化落地[13] 重点公司:天硕导航 - 公司专注于高精度卫星导航技术,特别是北斗导航接收芯片研发,提供从芯片、板卡到接收机及集成系统的全生态解决方案[16][17] - 自主研发的GNSS高精度基带IC跟踪算法可同时追踪五大星座十七个频点卫星信号,产品远销全球90多个国家,海外营收占比超80%,年均增长率近200%[17] - 2025年2月完成Pre-A轮数千万元融资,资金用于扩展业务、产品开发和团队建设,巩固在星基定位服务、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竞争力[17] 重点公司:火眼位置 - 公司专注于低轨星基导航增强系统建设与运营,以“低轨星座+北斗增强”为核心技术路径,成功发射国内首颗低轨导航增强试验卫星“天枢一号”[20][21] - 规划中的“天枢”星座由44颗卫星组成,可为智能驾驶、精准农业等领域提供厘米级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是国内唯一获得低轨导航星座业务频率许可且完成国际协调的企业[20] - 2022年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2025年2月与6月又分别完成B轮和B+轮融资,资金用于星座扩建、技术研发及商业化场景拓展[21] 行业热点与数据 - 2024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到5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9%,其中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5.46%达1699亿元[32] - 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站点规模已扩展至6951座,为北斗系统应用的重要配套,持续支撑数字中国建设[30] - 哈啰联合华大北斗等申报的芯片级单北斗高精度定位关键技术荣获2025年度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白金奖,体现技术在共享单车领域的规模化应用[31]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83%;阿里巴巴宣布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是超级人工智能ASI——《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7:57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道指跌0.37% 纳指跌0.33% 标普500指数跌0.28% [1] - 热门科技股涨跌不一 英特尔涨超6% 特斯拉涨近4% 谷歌跌超1% 英伟达和苹果跌近1%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83% 中概股普涨 阿里巴巴和万国数据涨超8% 百度和京东涨超5% 蔚来涨超2% [1] 大宗商品及欧洲股市 - 国际贵金属期货普遍收跌 COMEX黄金期货跌1.24%报3768.5美元/盎司 COMEX白银期货跌1.11%报44.115美元/盎司 [1] - 国际油价强势上扬 美油主力合约收涨2.21% 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涨2.02%报68.32美元/桶 [1] - 欧洲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 德国DAX指数涨0.23%报23666.81点 法国CAC40指数跌0.57%报7827.45点 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29%报9250.43点 [1]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合作 - 阿里巴巴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 涵盖数据合成处理 模型训练 环境仿真强化学习及模型验证测试 [2] - 阿里巴巴集团CEO宣布推进三年3800亿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并持续追加更大投入 [2] - 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预计从2022年到2032年提升10倍 [2] 数据中心与AI算力需求 - 云服务供应商2025财年资本支出提高180亿美元 推高AI领域对存储需求 [3] - 阿里平头哥PPU模块针对大模型推理优化 基础版峰值算力达120TFLOPS 高级版侧重AI训练 [3] - RISC-V架构在边缘计算和AI推理领域形成竞争力 概念股包括同有科技和全志科技 [3]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 - 2024年我国以北斗为核心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5758亿元 [4] - 预计到2028年底新增支持北斗终端及设备总量突破4亿台套 智能手机及可穿戴设备成为应用主力军 [4] - 长征系列多型号火箭滚动发射 标志卫星组网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4] 商业航天市场发展 - 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从2020年92亿元暴增至2024年31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100% 增速为全球5倍 [4] - 商业航天发射场投用与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发展显著降低发射成本并提升运力 [4] - 2025年成为中国商业航天爆发元年 概念股包括天银机电 华力创通和上海瀚讯 [4] 医疗人工智能发展 - 首届医学人工智能大会(MAIC2025)将于9月26日在山东开幕 聚焦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5] - 国家通过标准化建设 跨机构数据共享和垂类模型应用开发提升诊疗效率和精准度 [5] - 需建设医疗领域高质量数据集和人工智能语料库 突破多模态处理等技术瓶颈 [6] 医疗AI政策与投资支持 - 国家卫健委发布《人工智能医用软件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等政策文件支持行业发展 [5] - 各地设立创新基金支持医疗AI发展 概念股包括万达信息和卫宁健康 [6] 股东减持公告 - 浙江众成股东陈健拟减持不超过2717.34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3% [7] - 汇宇制药股东王晓鹏拟减持不超过1270.8万股 减持比例不超过3% [7] - 宇晶股份股东杭州雀石私募基金拟减持不超过428万股 [7] - 赫美集团大股东北京天蝎座资管拟减持不超过3933.76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3% [7] - 北摩高科股东陈剑锋拟减持不超过826.66万股(占总股本2.49%) 高管杨昌坤拟减持不超过11.21万股(占总股本0.03%) [7] - 藏格矿业股东新沙鸿运投资拟减持不超过933.71万股(占总股本0.6%) [8] - 国芯科技四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4.5%股份 其中西藏津盛泰达拟减持850万股(占总股本2.53%) [8] - 华东重机两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511.45万股 [8]
全力赋能“传统+新兴”产业 北斗系统迈入国际化发展关键阶段
证券时报· 2025-09-25 05:59
北斗产业总体规模与全球覆盖 - 全国北斗服务产业总产值近6000亿元,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2024年以北斗为核心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758亿元,国内主要行业领域北斗应用渗透率超过85% [2] - 北斗系统服务能力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其中140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相关服务及产品 [8] 传统产业升级应用 - 农业领域北斗终端保有量将突破323万台套,终端安装率将达到53%以上,每台农机自动驾驶设备每年新增综合效益达11.25万元 [3] -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核心板卡价格从十年前上万元降至目前几百元,设备单价从十万元以上降至八千元 [2] - 公共交通北斗终端年更新量达百万台级别,2028年搭载北斗的汽车年销量超1500万辆,新能源车占比超七成 [3] - 通信领域预计2025年底基站北斗覆盖近1100万台/套,安装率99%以上 [3] 新兴产业创新与发展 - 低空经济领域,2024年全国实名登记无人机中支持北斗的约191.6万架,北斗安装率约为88% [5] - 基于北斗的时空智能技术应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动态厘米级定位与多模型协同决策 [4] - 遥感卫星公司利用"遥感+北斗"理念及北斗短报文功能,提升信息传递效率 [5] - 国家电网应急通信全能舱依赖北斗服务,部署时间压缩80%,通信保障效率提升3倍 [6] 大众消费市场推广与国际化 - 未来三年北斗应用设备年均增量约4亿台,年增长率3%以上,大众消费市场占比超八成,其中智能手机及可穿戴设备占比分别超过75%和11% [8] - 华为已有60余款产品支持北斗卫星消息功能,设备总量超过4000万,并首发北斗卫星语音消息技术 [7] - 小米推出两千元价位卫星通信手机,强制性国标将北斗定位写入电动自行车强制条款 [7] - 京东在沙特和欧洲应用北斗技术克服导航难题并构建跨境物流解决方案 [8]
全力赋能“传统+新兴”产业北斗系统迈入国际化发展关键阶段
证券时报· 2025-09-25 02:09
9月24日上午,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下文简称"峰会")在湖南株洲开幕。证券时报记者从会 上获悉,全国北斗服务产业总产值近6000亿元,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规模应用全面拓展的 背景下,实现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当前,人工智能等"新引擎"、低空经济等"新赛道"、自动驾驶等"新场景"不断涌现,本届峰会上发布了 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再次凸显北斗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功能。 "北斗好用、用好北斗"照进现实——北斗越来越深地走进千家万户,越来越远地走向世界各地。 传统产业加速升级 这样的一台设备在十年前全部依赖进口,价格往往在十万元以上,如今却只要八千块一台。"核心的降 价环节之一就是板卡,那个时候没有北斗,一个定位板卡的价格要上万块,北斗的大规模应用大大提升 了定位技术的可触及性,如今一块国产北斗板卡几百块钱就可以买到了。"王喜回忆道。 技术的推广大幅提升了农业效率,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发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准农业应用项目可 行性研究报告》显示,假设每台拖拉机每年播种1500亩,每亩新增综合效益75元,则每台设备每年新增 综合效益达11.25万元。 到2025年底,我 ...
22个北斗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22:09
峰会签约项目 -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期间集中签约22个重大项目 [1] - 签约项目包括湖南省发改委与中国时空信息集团的全面深化合作协议、3个国际项目、10个省外项目和8个省内重点项目 [1] - 国际项目与省外项目总数占比达61.9%,项目主体涵盖国际组织、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及龙头企业 [1]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领域海外场景应用项目的签约标志着北斗规模应用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成功推广 [1] 新产品与技术发布 - 会议集中发布33项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北斗相关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 [2] - 发布成果推动“北斗+”与低空经济、智慧城市、海洋开发等场景的深度融合 [2] - 北斗系统正从“建成好用”迈向“用好用广”,为全球用户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2] 行业发展趋势 - 签约项目深化了产学研合作,体现了北斗技术从“中国方案”向“世界共享”的跨越 [1] - 北斗产业在全球化合作与区域联动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 [1] - 未来北斗系统将继续深化与各类产业结合,构建更加开放、融合、智能的时空信息产业生态 [2]
北斗星通:9月2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17:27
公司治理动态 - 北斗星通于2025年9月24日以现场方式召开第七届第二十一次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审议《关于修订<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工作细则>的议案》等文件 [1] 公司市值数据 - 截至发稿时北斗星通市值为160亿元人民币 [1] 资本市场整体表现 - A股总市值突破116万亿元人民币 [1]
“北斗”又有新进展,“云芯一体”将助推智能驾驶、低空经济产业
新京报· 2025-09-24 16:18
公司业务进展 - 北斗星通采用"云芯一体"模式与生态伙伴加强合作 实现降本增效 [1][2] - 通过芯片和位置数据服务的一体化设计 一体化供应 一体化保障 实现安全可信 统一责任 高效排障等优势 [2] - 产品体系形成定位算法 定位芯片/模组 定位天线和数据服务的完整框架 提供全天候 全场景 安全可信 弹性智能的按需定位能力 [1] 产业发展影响 - 助推智能驾驶 穿戴设备 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1][2] - 促进低空经济 数字孪生等未来产业孵化培育 [1][2] - 加快交通运输 测量测绘等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2] 行业背景 -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于2020年7月31日正式开通 目前已建成开通五周年 [1] - 系统作为我国全球覆盖 高效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 - 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推动北斗产业规模化 市场化 国际化发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