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视觉
icon
搜索文档
天准科技(688003):1Q2025业绩有所回暖 静待半导体业务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0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 公司2025Q1实现营业收入2.19亿元,同比+13.14%,为近3年一季度新高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2亿元,亏损减少15% [1] - 消费电子行业轻薄化、折叠屏、AI深化应用趋势下,公司2024年已获得薄款手机、折叠屏检测设备样机订单 [1] - 公司成为小米、OPPO等国内头部消费电子品牌核心供应商,并获得批量订单 [1] 业务发展情况 PCB业务 - 2024年PCB板块收入同比2023年+50%,与东山精密、沪士电子、胜宏科技、景旺电子等头部客户合作扩大 [2] - CO2激光钻孔设备通过多家客户验证,实现批量销售 [2] 半导体业务 - 首台明场纳米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TB1000(面向65nm工艺节点)通过客户验证,已在产线使用 [2] - 面向40nm工艺节点的TB1500明场检测设备完成多家客户晶圆样片验证 [2] - 面向14-28nm工艺节点的TB2000明场检测设备已完成厂内验证 [2] 具身智能业务 - 2024年11月公司发布具身智能控制器-星智001,支持实时运行端到端和大语言模型,提升机器人感知、操作和人机交互能力 [2] - 与数家主流机器人公司达成合作,开始批量出货 [2] 未来展望 - 公司是机器视觉领军企业,多元化业务布局进展不断 [3]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18.56/20.73/22.77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79/2.37/2.60亿元 [3] - 对应PE分别为49.84/37.62/34.24倍 [3]
凌云光(688400):25Q1收入利润双增长,具身智能领域持续突破
招商证券· 2025-04-29 10: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公司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消费电子、元客视界等业务收入增长及JAI A/S并表 [6] - 公司依托“视觉 + AI”核心技术推出创新产品,2024年毛利率提升至34.66%,同比增长3.72个百分点,创新产品有望带来规模性效应 [6] - 2024年公司在机器视觉市场低迷环境下调整策略,消费电子、印刷包装、元客视界业务均取得结构性突破 [6] - 2025年1月公司与中国移动咪咕联合研发的产品入选相关目录,FZMotion在具身智能领域持续突破,可助力商业落地 [6]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3亿元/2.63亿元/3.77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62%/52%/43%,对应PE分别为67.1X/44.1X/30.8X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34亿元,同比下降15.42%;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降34.69%;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下降45.98% [1]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4亿元,同比上升38.57%;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0.07亿元,同比上升159.24% [1] 基础数据 - 总股本461百万股,已上市流通股237百万股,总市值11.6十亿元,流通市值6.0十亿元,每股净资产(MRQ)8.5,ROE(TTM)3.3,资产负债率33.6%,主要股东为姚毅,持股比例43.2% [2] 股价表现 - 1个月、6个月、12个月绝对表现分别为 - 15%、21%、37%,相对表现分别为 - 11%、26%、32% [4]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641|2234|2807|3408|4136| |同比增长|-4%|-15%|26%|21%|21%| |营业利润(百万元)|118|68|159|245|353| |同比增长|-9%|-42%|133%|54%|4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4|107|173|263|377| |同比增长|-13%|-35%|62%|52%|43%| |每股收益(元)|0.36|0|0.38|0.57|0.82| |PE|70.8|108.4|67.1|44.1|30.8| |PB|2.9|3.0|2.9|2.7|2.5| [8]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单位: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流动资产|3982|3841|4078|4510|5039| |非流动资产|1104|1617|1562|1513|1469| |资产总计|5085|5459|5640|6023|6508| |流动负债|847|1310|1341|1494|1651| |长期负债|271|250|250|250|250| |负债合计|1118|1561|1591|1744|1902|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3971|3908|4069|4315|4666| |负债及权益合计|5085|5459|5640|6023|6508| [14] 现金流量表 |单位: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273|191|-33|-73|-31| |投资活动现金流|-418|-123|104|104|104| |筹资活动现金流|-124|234|-137|-31|-73| |现金净增加额|-269|302|-66|0|0| [14] 利润表及主要财务比率 利润表 |单位: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2641|2234|2807|3408|4136| |营业成本|1810|1460|1797|2168|2632| |营业利润|118|68|159|245|353|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64|107|173|263|377| [15]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年成长率 - 营业总收入|-4%|-15%|26%|21%|21%| |年成长率 - 营业利润|-9%|-42%|133%|54%|44%| |年成长率 - 归母净利润|-13%|-35%|62%|52%|43%| |获利能力 - 毛利率|31.5%|34.7%|36.0%|36.4%|36.4%| |获利能力 - 净利率|6.2%|4.8%|6.2%|7.7%|9.1%|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22.0%|28.6%|28.2%|29.0%|29.2%|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5|0.4|0.5|0.6|0.7| |每股资料(元) - EPS|0.36|0.23|0.38|0.57|0.82| |估值比率 - PE|70.8|108.4|67.1|44.1|30.8| |估值比率 - PB|2.9|3.0|2.9|2.7|2.5| [15]
机会还是风险?半年近30家上市公司宣布跨界并购,已有6家失败
券商中国· 2025-03-26 14:15
并购六条实施半年回顾 - "并购六条"实施半年以来,允许符合商业逻辑的跨行业并购的监管态度受到市场关注,近30家上市公司首次披露跨界收购计划 [2] - 芯片产业上下游企业成为上市公司跨界并购的主要标的行业 [2] - 跨界并购存在企业炒作情况,核心条款难达成共识,整合难度大且失败风险高,过去半年至少有6单以失败告终 [2] 跨界并购市场表现 - 联储证券报告显示,"9·24"并购新政后16起披露交易属跨界并购,占2024年全年25起的六成 [3] - 16家发布跨界并购计划的上市公司股价平均最高涨幅达125.78% [3] - 16起跨界并购都属于新质生产力范畴,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标的最受欢迎 [3] - 今年以来首次披露跨界并购案例约13起,标的以半导体、新材料、高端设备为主 [3] 典型跨界并购案例 - 群兴玩具计划收购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和运营商天宽科技不低于51%股权 [3] - 狮头股份计划定增收购机器视觉技术企业利珀科技100%股权 [4] 跨界并购失败案例 - 6起跨界并购因核心条款未达成共识而失败 [5] - 双成药业终止收购半导体企业奥拉股份100%股权 [6] - 永安行终止收购农机无人驾驶企业 [6] - 慈星股份终止收购集成电路芯片企业武汉敏声 [6] 跨界并购风险分析 - 跨界并购后续整合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易形成被并购方变现思维,对赌期后业绩可能大幅下滑 [7] - 2023-2024年A股94家强制退市公司中,45%曾实施跨界收购,部分公司业务出现"大换血" [8] - 联储证券认为从严监管上市公司盲目跨界并购非常必要,当前大部分跨界并购以二级市场炒作为主要目的 [10]
“杭州效应”背后:以科创拓展城市经济的宽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2 13:56
作 者丨柳宁馨 编 辑丨李博 视 频丨柳润瑛 实习生余星惠 今年以来,De e pSe e k等杭州"六小龙"备受关注,引发各地城市对自身产业创新发展的反思浪 潮,形成了产业创新发展的"杭州效应"。 "杭州效应"背后,一是外界纷纷关注杭州为何能诞生如此多的科创企业,二是跳出杭州看, 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一大趋势。 2 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期走访杭州余杭、滨江、拱墅、钱塘、富阳等产业强区发现,杭州在 全国较早开启招才引智体系化工作,又回归市场逻辑,让科创企业在适宜的产业生态中迅速 壮大。经过优势产业迭代,杭州科创产业集聚区的作用日渐明显,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又吸 引更多科创企业加入。 杭州高新区(滨江)在全省最早推出高层次人才创业支持政策" 5 0 5 0计划",每年引进人才超4 万,人才总量超5 0万。目前,杭州高新区(滨江)已经是浙江省数字经济第一区、浙江省上 市 公 司 第 一 区 , 2 0 2 4 年 全 区 实 现 GDP2 8 8 7 亿 元 , 已 累 计 培 育 上 市 公 司 7 4 家 , 拥 有 专 精 特 新"小巨人"企业1 0 0家,国高企超过2 8 ...
一个浙大团队卖了
投资界· 2025-03-12 15:28
并购交易概述 - 狮头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利珀科技100%股权 交易完成后利珀科技将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3] - 狮头股份为老牌A股上市公司 以水泥业务起家 历经多次转型 利珀科技为国产机器视觉领域"隐形冠军" 核心团队来自浙江大学 [3] 利珀科技背景与财务表现 - 公司由浙大博士王旭龙琦创立于2012年 专注机器视觉工业检测解决方案 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承担多项国家级及省级研发项目 [5] - 2024年营收突破4亿元 同比增长27 79% 归母净利润达4109 46万元 同比增长超40% ROE提升至21 64% [5] - 曾计划IPO 去年完成股份制改造 但最终选择被收购 交易对手包含国风投 前海众微资本等14名股东 VC/PE借此实现退出 [5] 狮头股份转型动机 - 交易目的包括拓展至机器视觉领域 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注入优质资产增强抗风险能力 提升盈利能力及股东回报 [5] - 公告明确标的与现有主业无协同效应 交易存在暂停或中止风险 [6][7] 狮头股份转型历史 - 1999年以水泥业务起家 2016年剥离水泥业务 1 162亿元收购龙净水业70%股权切入净水领域 后因商誉减值7000万元导致2017年亏损5072万元被ST [9] - 2018年2 03亿元收购昆汀科技51%股权转型电商代运营 2024年预计亏损2600万至3100万元 [9] 跨界并购行业趋势 - 证监会"并购六条"支持上市公司跨行业并购转型 近期案例包括慈星股份收购武汉敏声 友阿股份收购半导体公司尚阳通 [9] - 跨界并购整合难度大 部分标的盈利规模小或亏损 存在经营 商誉 整合三重风险 [9]
工信部认证!高精度3D检测案例入选2024实数融合典型案例名单
起点锂电· 2025-02-14 16:53
公司概况 - 海康机器人是面向全球的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聚焦于工业物联网、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2] - 公司构建开放合作生态,为工业和物流领域用户提供服务,以创新技术持续推动智能化[2] 行业认可 - 公司"超高精度线激光立体相机工具-光伏行业高精度3D检测案例"入选工信部2024实数融合典型案例名单[3][4] - 该案例属于数字化转型通用工具产品应用方向,具有创新性强、渗透性好、覆盖度高等特点[4] 技术突破 - 3D激光轮廓传感器基于激光三角测量原理,实现高帧率、微米级精度的点云数据输出[7] - 关键技术指标突破:x轴测量范围>10mm(分辨率<4um),z轴测量范围>6mm(分辨率<1um,重复精度<0.15um),扫描速度≥20kHz[9] - 产品设计满足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帧率需求,适用于3C、锂电、PCB、光伏等多行业[8][10] 应用案例 - 在光伏行业可检测硅片厚度、TTV、电阻率等关键质量指标,提升生产良率[11][13] - 该技术已在光伏硅片分选设备中批量应用,为行业智能化升级树立标杆[15] - 案例为其他行业提供了高效精准的质量检测方案参考,推动多行业向智能化生产迈进[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