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供应
icon
搜索文档
成员单位扩大至15家 “党建引领产业创新联建机制”系列活动拉开帷幕
北京商报· 2025-06-25 20:23
联建机制发展情况 - 联建机制由同仁堂集团、首旅集团和京能集团三家北京市属国企发起,一年内成员单位从3家扩大到15家 [1] - 成员单位共同探索产品与服务升级新思路,开展联建共建活动,在党建共建、业务共促、稳增长、促消费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1] - 联建机制通过产品公司相互扶持和兄弟企业协作,激发创新潜能,拓展经营销售渠道,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1] 联建机制成果 - 成员单位已落地合作项目60余个,合作金额近2700万元 [2] - 7家联建单位举办7场新春大集展卖活动,吸引超6000人次参与,销售火爆,助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2] - 联建机制在实践中探索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取得丰硕党建工作成果,实现党建创新与业务实践双丰收 [2] 联建机制活动内容 - 在"党建引领产业创新"惠民大集上,同仁堂集团推出"熬夜元气茶""药膳礼盒"等中医药大健康养生产品,吸引众多市民 [3] - 首旅集团、一轻控股等成员单位带来老字号美食、特色日用品,京能集团、北京农商银行等企业现场为市民推介答疑 [3] - 未来将开展"党报进社区""党建联建进社区、进企业、进高校"等活动,推动国企优质产品惠及民生、提振消费 [3] 联建机制意义 - 联建机制源于成员单位对"党建引领创新发展"的共同需求,通过产业联动迈出新步伐 [1] - 成员单位着力破解党建与生产经营"两张皮"问题,形成"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1] - 在产业链上深挖企业文化内涵、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做强健康养老产业链,在服务链上优化服务供给,助推消费 [2]
湖北能源: 关于调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价格和发行数量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1:47
发行价格调整 - 公司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价格由4.95元/股调整为4.85元/股,调整依据为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10元[1][4] - 发行价格调整公式为P1=P0-D,其中P0为调整前发行价格4.95元/股,D为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10元/股[2] - 发行价格调整是基于公司2024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已实施完毕的情况[4] 发行数量调整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上限由不超过585,858,585股调整为不超过597,938,144股[4] - 发行数量计算公式为募集资金总额290,000万元除以调整后发行价格4.85元/股[4] - 调整后发行数量仍不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4] 权益分派实施 - 公司2024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分配现金红利1.00元(含税),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2] - 权益分派以总股本6,500,452,524股为基数,后因注销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729,068股,总股本调整为6,499,723,456股[3] - 权益分派方案已于2025年6月20日实施完毕[4] 发行方案其他信息 - 本次发行定价基准日为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决议公告日[1]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1] - 最终发行数量将由公司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根据监管规定与保荐机构协商确定[2]
杭州深入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奋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样本
杭州日报· 2025-06-24 10:26
杭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 连续9年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 连续18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10] - 2022年9月被列为全国首个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 [10] - 2023年7月国家低碳城市试点评估获评优良且排名靠前 [10] - 2024年10月成为全国首个C40中国零排放施工机械试点城市 [11] 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 出台《杭州市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 形成15项量化指标和79项任务 [12] - 实施7项碳达峰重点工程 相关做法在全国现场会作典型交流 [13] - 实施7大类91个双碳重大项目 总投资1200多亿元 [13] - 2024年新增光伏并网137.34万千瓦 新增新型储能53.87万千瓦 [13] - 2024年单位GDP能耗水平全省第一 全国领先 [13] 绿色交通建设 - 主城区公交车100%新能源化 出租车新能源化比例达89% [14]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02.5万辆 全国第五 [14] - 绿色出行分担率达74.5% [14] - 2025年出台新能源工程渣土车补贴政策 单车最高补贴21.2万元 [14] - 已投用新能源渣土车110辆 建成首座新能源渣土车换电站 [14] 能源领域发展 - 2024年全市光伏发电量33.8亿千瓦时 较试点前增长53.5% [15] - 形成青山湖科技城综合能源中心 医药港综合能源站等典型案例 [16] - 首座氢能利用站正式启用 [16] 绿色建筑推进 - 2024年实施绿色建筑面积4041万平方米 高星级占比81.7% [16] - 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全省首位 [16] - 创建绿色建筑示范项目51个 [16] 低碳治理创新 - 《杭州四季青街道低碳楼宇经济》入选C40绿色繁荣社区全球案例库 [17] - 建成全国领先碳监测网络 含6个高精度温室气体站点和24个中精度站点 [17] - 完成全省首个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融合清单 [17] 产业绿色转型 - 创建国家级绿色低碳工厂11家 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2个 [18] - 减污降碳标杆项目41个 [18] - 新奥能源-贝达药业有机废气协同治理模式被推广 预计年减排CO₂约6600吨 [18] 数字技术应用 - 创新打造余杭碳眼减污降碳协同管理平台 [20] - 实现30分钟自动生成环评报告 15分钟完成审核 [20] - 推动29项双碳科技成果转化 4项入围国家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工程 [20]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举行——外企扎根中国市场信心更坚定
经济日报· 2025-06-21 05:56
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与投资 - 465家跨国公司负责人参加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 表达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和扎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1] - 韩国希杰集团自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 业务涵盖食品 生物 物流 娱乐 新零售等多个领域 未来将在中国市场拓展更多合作关系 [1] - 新加坡金鹰集团2024年底在山东济宁投资110亿元建设莱赛尔纤维生产基地 认为中国基础设施完备 通信技术领先 高速铁路四通八达 [2]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案例 - 路易达孚集团青岛食品科技产业园项目从签约到完成土地竞拍用时不到3个月 过去5年中国市场销售额占全球总销售额25% [3] - 费尼亚集团中国市场已成为其全球第三大市场 认为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和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领跑者 [4] - 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表示中国光伏 储能 电网等领域技术水平世界前列 为跨国企业创造广阔机遇 [4] 中国营商环境与政策支持 - 瑞穗金融集团认为中国积极营造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为跨国企业提供广阔空间 [2] - 路易达孚集团表示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扩大内需 促进产业升级 让跨国公司深感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3] - 中国推出一系列支持政策完善市场机制 为可再生能源行业注入强大动力 加速全球绿色转型 [4] 绿色发展与双碳目标 - 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中国积极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培育绿色经济 [3] - 嘉能可集团致力于成为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和解决方案重要供应商 认为中国市场表现对其目标实现至关重要 [3] - 中国制定双碳目标为低碳经济和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4]
西班牙能源部长:脱钩导致西班牙在与法国互联互通后失去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同步性。
快讯· 2025-06-17 19:49
能源互联互通 - 西班牙与法国互联互通导致西班牙失去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同步性 [1]
地产销售降温
国金证券· 2025-06-11 13: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随着924政策效应减弱,地产销售下滑,二手房成交占比回升;CPI环比由涨转降,后续或继续下滑;汽车销量维持韧性但价格偏弱;资金到位率结束下降转为增长;预计6月第一周GDP增速约5.2% [2][12] 各部分总结 地产销售情况 - 924政策效应减弱,6月第一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总成交面积20.6万平方米,前值32.3万平方米,同比-17.2%;一、二、三线城市周成交面积同比分别为-21.1%、-20.4%、-0.0% [3] - 二手房销售自5月下旬降温,6月第一周11个样本城市二手房日均销售面积19.0万平方米,前值25.6万平方米;上海、深圳二手房成交面积周均值下降,成交占比回升 [3] CPI情况 - 5月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1%,核心CPI同比上涨0.6%;环比由涨转降主要受能源价格下降影响,预计油价后续或继续拖累CPI [6] - 5月鸡蛋、猪肉和禽肉类价格稳中略降,6月初食品项价格持续偏弱,预计6月开始猪肉等食品项对CPI同比增速拖累进一步放大 [6] 汽车销量情况 - 5月1 - 3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3万辆,同比增长13%,较上月增长10%,今年累计零售880.2万辆,同比增长9% [8] - 5月1 - 31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32.9万辆,同比增长14%,较上月增长6% [8] - 5月1 - 31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105.6万辆,同比增长30%,较上月增长14%,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53.5%,今年累计零售438万辆,同比增长34% [8] - 5月月中整体车市折扣率约24.8%,较4月有所放大,或与新一轮“价格战”相关 [8] 资金到位率情况 - 截至6月3日,样本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为59.13%,周环比上升0.26个百分点;非房建项目资金到位率为61.01%,周环比上升0.53个百分点;房建项目资金到位率为49.85%,周环比下降0.95个百分点 [10] - 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本周为61.0%,前值为61.3%,略有下降;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本周为31.3%,前值为27.7%,明显上升 [10] - 2025年5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为84.5小时,同比下降3.86%,环比下降6.25% [10] 经济增速情况 - 按照6月第一周高频数据估算,预计6月第一周GDP增速或在5.2%左右 [12]
百通能源: 江西百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5-2027年)
证券之星· 2025-06-10 20:57
制定股东分红回报规划的主要考虑因素 - 公司综合考虑实际经营情况、现金流量状况、发展战略规划、外部融资环境及股东回报等因素 [1] - 重视中小投资者的要求和意愿,建立持续稳定、科学高效的分红回报机制 [1] 制定股东分红回报规划的原则 -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兼顾投资者回报与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及长期可持续发展 [1] - 实施积极、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 [1] 利润分配政策 - 优先考虑现金方式分配股利,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30% [2] - 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下,可结合股票股利分配 [2] - 重大投资计划或现金支出(净资产10%或总资产20%)可能影响现金分红比例 [2][3] 差异化现金分红政策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80% [4] - 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40% [4]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20% [4] - 公司当前处于成长期且未来有重大资金支出,现金分红比例最低20% [4] 股票股利分配条件 - 现金流不足时可考虑股票股利分配 [3] - 满足现金分红条件下可同时发放股票股利 [3] - 董事会需说明股票分红目的和必要性 [3] 利润分配决策机制 - 董事会需过半数表决通过分红方案,股东大会需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 [5] - 监事会需半数以上表决通过分红方案 [5]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听取公众投资者对利润分配的建议 [5] 现金分红方案决策程序 - 董事会提交的现金分红方案需经股东大会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 [5] - 公司需与中小股东充分沟通并答复其关切 [6] 利润分配政策调整 - 调整需经董事会拟定、股东大会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 [6] - 董事会需听取中小股东和外部监事意见 [7] - 监事会需审议调整议案并听取外部监事意见 [7] 利润分配政策披露 - 年度报告需详细披露现金分红政策制定及执行情况 [7] - 调整现金分红政策时需说明合规性和透明度 [7] 规划制定周期和调整机制 - 至少每三年重新审阅分红回报规划 [8] - 调整需详细论证原因并履行决策程序 [8]
百通能源: 关于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摊薄即期回报、填补措施及相关主体承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0 20:57
核心观点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不超过39,100,000股,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以增强资本实力和优化资本结构 [1][4] - 发行后总股本将从460,900,000股增至500,000,000股,可能摊薄即期每股收益 [2][3] - 公司测算了三种净利润情景(增长20%、持平、下降20%)对每股收益的影响,基本每股收益在0.33-0.50元/股区间 [2][3] - 公司制定了四项填补回报措施,包括加强募集资金管理、完善公司治理、提升经营效率、优化利润分配政策 [5][6][7]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高管均出具承诺,确保填补措施执行 [7][8] 发行方案影响测算 - 假设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17,248.82万元,2025年三种情景分别为20,698.58万元/17,248.82万元/13,799.06万元 [1][2] - 增长20%情景下,基本每股收益从0.41元/股(2024)升至0.49元/股(发行后) [2] - 持平情景下,基本每股收益保持0.41元/股 [3] - 下降20%情景下,基本每股收益降至0.33元/股 [3] 募集资金用途 - 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不涉及具体建设项目 [4][5] - 旨在满足经营规模增长的资金需求,支持现有业务发展 [5] - 发行后主营业务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5] 填补回报措施 - 设立专项账户管理募集资金,严格按承诺用途使用 [5]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董事会、监事会职能 [6] - 优化内控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 [6] - 执行《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5-2027年)》 [7] 相关主体承诺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不越权干预经营,不侵占公司利益 [7] - 董事高管承诺薪酬与填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 [8] - 若违反承诺造成损失,相关主体愿承担法律责任 [8]
专访新奥能源副总裁程路:“能源+AI”,重塑产业未来的变革之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2:14
能源与AI融合政策背景 - 国家能源局2023年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以需求牵引、数字赋能、协同高效、融合创新为基本原则,目标2023年实现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融合对行业提质增效和碳排放"双控"的全面支撑 [1] - 国家电网表示将深入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推进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AI技术在供电服务领域的融合应用 [4] 新奥能源数字化实践 - 新奥能源2008年提出"泛能理念",已形成水电气热冷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为全国超9500家企业和200座以上园区提供能碳数智化服务,累计节能10亿度电、减碳60万吨 [3] - 2024年推出行业首款能碳智控一体机,集成自主研发的"类泛能仿真"技术和能碳产业大模型,具备设备自主控制、系统智慧决策、智能持续进化三大核心能力 [3] - 数字化发展经历从单点信息采集到"感知-认知-决策"闭环系统的演进,实现"感、认、行"的完整智能化 [2][3] 能源+AI技术特征 - 能源系统需实现全量感知,将数据转化为决策依据和执行方法,形成闭环系统 [3] - AI技术核心为算力、数据和算法,能源领域数据具有实时互联、复杂交互的私域特性 [5] - 未来发展方向是类似"自动驾驶"的L3/L4级别系统,实现设备可监可控可测可调,基于数据自主决策运营 [3] 行业发展挑战与趋势 - 当前阶段被类比为"意气风发的少年",受政策法规、企业认知投入、标准化进程等因素影响成熟速度 [4] - 需从单点产品优化转向系统性个性化能源提升方案,建立标准化智能模块并通过仿真技术适配不同场景 [5] - 未来竞争核心是产业基础深度、用户数据规模和行业场景认知能力,将形成数据护城河 [5] - 预测未来3-5年将出现革命性爆发,但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共建推动从"少年"向"青壮年"发展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