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产业

搜索文档
每周海内外重要政策跟踪(25/08/08)-20250808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08 17:29
国内宏观政策 - 国家发改委将加快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6] - 国务院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预计惠及约1200万儿童 [6]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要求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 [6] 产业政策 - 央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加大重点领域融资支持力度 [7] -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目标到2027年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50% [7] - 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自8月8日起恢复对新发行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征收增值税 [7] - 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目标到2027年建成适配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成熟金融体系 [7] 地方政策 - 上海市出台《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目标到2027年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最高给予5000万元资金支持 [8] - 广东省印发《广东省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贴息实施细则》,单个企业年度贴息金额最高2000万元 [8] - 北京市发布促进未来产业发展16条措施,聚焦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6G、量子信息等领域 [8] - 海南省印发三年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200亿元 [8] 海外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拟对加拿大、巴西等国征收10%至41%不等的对等关税 [9] - 欧佩克+同意9月大幅增产石油约54.8万桶/日,完全逆转2023年减产计划 [9] - 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加征25%额外关税,并对芯片和半导体征收约100%关税 [9] - 德国计划设立1000亿欧元基金投资于国防、能源基础设施等战略性行业 [9] - 英国央行将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 [9]
第六届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发布会在苏州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15:33
城市创新生态体系建设 - 第六届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发布会在苏州举行 聚焦城市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苏州以"汇聚全球智慧打造创业天堂"为目标 加速建设全球科创新高地 [1] - 自2020年起 苏州创新生态研究院每年发布《中国100城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 为城市创新提供参考 [1] 创新生态的核心价值 - 联合国科学与技术发展促进委员会执行主席强调 创新是核心驱动力 需用系统思维构建开放生态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经济韧性 [1] - 城市需打造不可复制的独特创新生态 才能在发展中行稳致远 [1] - 苏州创新生态研究院院长指出 独特创新生态是城市发展的"基因密码" 能增强人才根植性和城市韧性 [2] 创新生态的应用与突破 - 研究院倡导创新生态作为破除内卷的"密钥" 帮助城市破解同质化竞争困局 实现高质量发展 [2] - 专家学者围绕具身智能产业培育 AI人才特征 数字化过程中的"中国创新方法"等主题展开探讨 [2] 活动背景与影响力 - 发布会是2025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大会 第二届苏州国际科创大会 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的一部分 [1] - 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将持续关注并支持相关研究 推动创新发展和经济韧性 [1]
“中国100城”“长三角41城”城市创新生态指数出炉
新华日报· 2025-07-11 07:05
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发布 - 第六届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发布会在苏州独墅湖畔举行 由苏州创新生态研究院 中国财富研究院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承办 [1] - 发布两份报告 《2025"中国100城"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和《2025"长三角41城"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 [1] - 北京市 上海市 深圳市 苏州市 广州市等位列"中国100城"前20强 苏州市 南京市连续5年保持前十 [1] - 上海市 苏州市 杭州市 南京市 宁波市上榜"长三角41城"前20强 苏州市连续5年排名第二 [1] - 同步发布创新主体规模 投入 产出 协同平台 国际合作 投资环境等细分榜单 [1] 研究团队与成果影响力 - 研究由施琴芬博士牵头 联合南京审计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等近百人团队完成 经过数十次论证和近百次数据测试 [2] - 研究成果获政府界 学术界 产业界及国际组织广泛关注 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执行主席彼得·梅杰肯定其贡献 [2] - 论坛探讨具身智能产业 AI人才特征 数字化创新方法 半导体产业生态重构等前沿议题 [2] 创新生态理论框架 - 城市需用系统思维构建独特创新生态 否则人才根植性和城市韧性将脆弱 [3] - "卷资源 卷政策"模式可复制 但独特创新生态难以复制 是城市发展的"基因密码" [3] - 研究院正联合国际机构打造"思想库+数据库"的"智慧库" 推动创新生态成为城市破解同质化竞争的新路径 [3]
从高质量发展“圳街力”,看深圳经济的动力活力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07:12
深圳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深圳GDP超过3.68万亿元,土地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 [5] - 2025年GDP预期增长目标定为5.5%,承担"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 [5] - 各街道通过"稳、进、新"策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圳街力" [5] 机器人产业发展 - 南山区粤海街道形成"机器人湾",集聚众擎科技等企业完成全球首例人形机器人前空翻特技 [6][7] - 西丽街道、桃源街道形成"机器人谷",分布优必选、越疆科技等企业及哈工大(深圳)、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等科研机构 [7] - 深圳2022年发布"20+8"产业集群政策,2024年升级为2.0版本动态调整产业门类 [8] 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 - 宝安区西乡街道设立大铲湾低空经济产业园,招引飞览科技、圣翔低空等企业 [9] - 宝安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提供展示、飞行行政服务、科创服务等一体化平台 [9] - 低空经济被纳入深圳"20+8"产业集群2.0版本,涵盖无人机配送、"空中的士"等应用场景 [8][9] 合成生物产业布局 - 光明区新湖街道集中光明科学城18个重大科创载体,定位"科学新湖" [10] - 新湖街道集聚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深圳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等合成生物设施 [10] - 通过"政校企研"协同推动合成生物科技成果转化,加速产业落地 [11] 重大项目与产业空间 - 福田区香蜜湖街道建设深圳金融文化中心,规划"新金融中心"总部经济集聚区 [12] - 坪山区龙田街道推进深宇半导体产业园等产业空间提质,滚动储备产业用地 [13] - 原特区外布局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带动龙田等街道发展机遇 [13] 消费与文旅经济 - 福田街道"五一"假期举办"四海一家大巡游"吸引15万人,带动商圈销售额两位数增长 [14] - 依托皇岗口岸、福田口岸及CBD商圈优势,拓展"宣文旅商"新消费场景 [14] 企业服务模式创新 - 南山区南山街道建立楼宇网格化服务体系,提供"随叫随到"的专员服务 [15] - 龙岗区坂田街道围绕华为"链主"提供交通、医疗、教育等配套服务 [16] - 宝安区福海街道依托国际会展中心促进"展台到产线"转化,石岩街道精准服务半导体产业链 [16] - 龙华区观湖、观澜街道推动产城融合,改造老旧工业区嵌入人才公寓等设施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