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制造

搜索文档
黄金:全球变局下的战略避险资产
智通财经网· 2025-07-24 15:58
黄金的战略地位 - 地缘政治紧张、通胀不确定性和央行策略调整推动黄金成为关键战略资产[1] - 全球化退潮背景下黄金作为中性资产地位提升,填补美元体系弱化空白[1] - 黄金不涉及信用风险且供应缺乏弹性,开发新产能需7-20年[2] 历史表现与危机时期特性 - 1972-1976年通胀期间金价飙升302%,最终累计回报174%[7] - 2007-2015年金融危机期间金价峰值上涨154%,最终上涨85%[7] - 2020-2025年周期金价已较基准上涨90%[7] -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指标与金价呈正相关关系[8] 需求驱动因素 - 印度排灯节和中国农历新年推动季节性需求,两国占全球珠宝消费60%以上[13] - 2024年央行黄金净购买量较2021年增长132%,新兴市场主导[15] - 亚洲地区黄金储备增长18%,中国增加17%,印度增加38%[17][23] - 科技行业黄金需求增长7%,受AI和半导体制造推动[25] 投资组合作用 - 黄金与环球股票相关性仅0.31,与原油相关性-0.03[29] - 60/20/20组合(股票/债券/黄金)年化回报7.5%,夏普比率0.38[38] - 传统60/40组合年化回报6.3%,夏普比率0.25[38] - 黄金在2022年股债双杀期间有效缓冲组合下跌[36] 结构性变化 - 央行黄金储备占比从2020年9%升至2025年13.5%[18] - 黄金从周期性商品转变为战略工业原材料[25] - 去全球化推动黄金作为储备资产重要性提升[26]
德州仪器继续暴跌,17年最惨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24 08:46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德州仪器股价周三下跌13%,创下自2008年7月以来最大盘中跌幅[1][2] - 公司第二季度营收44.5亿美元,同比增长16%,营业利润15.6亿美元,同比增长25%[12] - 第三季度营收预计44.5-48亿美元,同比增长11%,增速较上季度放缓[2][12] - 第三季度每股利润预计1.48美元,略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2] - 公司12个月预期市盈率为34.66,高于竞争对手ADI的27.64[10] 行业环境与挑战 - 关税和贸易争端引发供应链担忧,可能导致客户提前下单的"拉动效应"[1][5][12] - 汽车行业复苏滞后,其他市场均有所改善[3][4] - 中国市场第二季度收入增长32%,但增速"略显疲态"[5] - 半导体行业面临芯片制造设备成本上升和客户支出减少的压力[5][8] - 美国制造业扩张政策给公司利润率带来压力[8] 公司战略与投资 - 公司计划投资600多亿美元在德克萨斯州和犹他州建设/扩建7个芯片制造工厂[9] - 公司对长期增长保持信心,预计最终突破200亿美元年营收峰值[2][14] - 公司拥有半导体领域最广泛产品线和最长客户名单,是行业需求重要指标[13] - 新工厂建设短期内削减现金流和盈利能力,完成后将重新聚焦股东回报[14] 市场反应与分析 - 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语气明显转向谨慎,引发股价进一步下跌[1][3][12] - 分析师指出公司对地缘政治和关税的立场变化"感觉有些突然"[5][13] - 公司承认第二季度需求激增可能部分源于客户为避关税增加库存[12][13] - 行业同行ASML和台积电也已对关税不确定性发出警告[6]
美国总统特朗普:美国将通过行政令成为人工智能出口强国;芯片制造商需要许可证,而不是金钱。
快讯· 2025-07-24 06:19
行业政策 - 美国政府计划通过行政令推动人工智能出口发展 旨在使美国成为该领域全球领导者 [1] - 芯片制造商将面临新的出口管制要求 需获得许可证而非依赖财政补贴 [1] 技术领域 - 人工智能技术被列为国家战略重点领域 政府直接介入产业升级 [1] - 半导体行业作为AI基础设施受到直接监管 许可证制度可能改变供应链格局 [1]
“丹娜丝”台风救灾现场沦为赖清德的政治秀场
人民日报· 2025-07-24 06:11
救灾现场已沦为赖清德的政治秀场。有受灾民众陈情,有些老人都已七八十岁,能否请台军协助清运家 中毁坏的大型物件。赖清德则回应称:社区要发挥力量,不然什么事情都靠台军,如果台军没空怎么 办?台军是"没空",因为都被赖清德安排去搞"汉光演习"了。制造战争焦虑,煽动两岸对抗,加紧"以 武谋独",他不亦乐乎;对民生福祉,对灾区苦难,对大众诉求,他置若罔闻。一门心思捞取政治私 利,全然不顾灾民死活,赖清德人性何在,底线何在? 统一大势,势不可挡;作恶多端,必得严惩。赖清德如果铁了心要当民族的败类、历史的罪人,那就任 由他堕入深渊,摔个粉身碎骨吧!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4日 04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 救灾投入本就严重不足,救灾行动一直低效缓慢,赖清德还要搞政治算计、区别对待,硬是把"四讲"中 耸人听闻的"杂质说"变成了现实。此次台风给台湾中南部多县市香蕉、文旦柚等种植业带来惨重损失。 其中,蓝营执政的云林县遭受重创。然而,赖清德却将其排除在救助之外。打压在野力量不择手段,团 结社会各方虚情假意,什么是狭隘,什么是冷血,赖清德作了生动真实演绎。可以预见,这次是通过台 风做文章,未来赖清德还将借助更 ...
瑞芯微(603893):发布协处理器加速端侧AI升级
华泰证券· 2025-07-23 21: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给予公司 69.3x 25PE 估值,目标价 181.6 元 [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瑞芯微发布端侧 AI 大模型协处理器,有望加速端侧产品 AI 升级,其比重将逐步提升;公司完善产品矩阵,重点打磨新一代芯片平台;看好汽车、教育等 9 大市场;上调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品发布与技术路径 - 7 月 17 日瑞芯微第九届开发者大会发布首颗端侧 AI 大模型协处理器 RK1820/RK1828,受业内广泛关注;强调 SoC 与协处理器并行研发、快速迭代,姊妹芯片同步研发、分时推出 [1] - 协处理器针对主流模型优化,支持 3B/7B 模型,采用 3D 封装技术,带宽提升、功耗优化、空间减少;未来协处理器比重将增加;公布下一代 AI 协处理器 RK1860 规划,预计内置>64TOPS NPU 单元,支持 13B LLM/VLM [2] 产品矩阵完善 - 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公司完善产品矩阵,旗舰处理器用先进制程,功能接口丰富;在同等工艺下演进系列化产品;未来 1 - 2 年重点打磨新一代芯片平台 RK3688,预计配置 32T NPU 性能,同步设计姊妹芯片 RK3668 [3] 重点市场展望 - 瑞芯微董事长及 CEO 畅想两年内快速起量产品涉及汽车、教育等 9 大领域;针对典型应用市场将形成独立产品线,不同产品线技术可协同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根据公司业绩预告,2Q25 归母净利率提升至 27.7%(按中值),上调公司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 16%/10%/4%至 11/14.42/18.24 亿元 [5] 经营预测指标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3,136|4,490|5,555|6,804| |+/-%|46.94|43.16|23.72|22.4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594.86|1,100|1,442|1,824| |+/-%|341.01|84.95|31.04|26.52| |EPS(最新摊薄)|1.41|2.62|3.43|4.34| |ROE(%)|18.01|26.86|26.86|26.06| |PE(倍)|112.02|60.57|46.22|36.53| |PB(倍)|18.79|14.34|10.95|8.42| |EV EBITDA(倍)|90.89|51.86|42.00|33.48| |股息率(%)|0.00|0.00|0.00|0.00|[10] 财务报表预测 - 资产负债表:预计 25 - 27 年流动资产、现金等增加,非流动资产相对稳定;负债合计有所增长 [25] - 利润表:预计 25 - 27 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等增长,毛利率提升 [25] - 现金流量表:预计 25 - 27 年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有不同变化,现金净增加额可观 [25]
Q2业绩稳健+Q3指引超预期 高盛看高恩智浦(NXPI.US)至276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23 16:29
业绩表现 - 恩智浦Q2营收为29.3亿美元,与高盛预期一致,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29.0亿美元 [1] - 调整后毛利率为56.5%,与高盛预期一致,略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56.3% [1] -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72美元,略低于高盛预期的2.76美元,但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2.67美元 [1] - Q3营收指引区间中值为31.5亿美元,与高盛预期基本一致,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30.8亿美元 [2] - Q3毛利率指引为57.0%,略高于高盛预期的56.7%,与市场普遍预期一致 [2] - Q3调整后每股收益指引为3.10美元,低于高盛预期的3.22美元,但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3.07美元 [2] 业务细分 - 汽车业务营收为17.3亿美元,略低于高盛预期的17.4亿美元,与市场普遍预期一致 [2] - 工业与物联网业务营收为5.46亿美元,高于高盛预期的5.38亿美元和市场普遍预期的5.34亿美元 [2] - 移动业务营收为3.31亿美元,高于高盛预期的3.24亿美元和市场普遍预期的3.25亿美元 [2] - 通信基础设施及其他业务营收为3.20亿美元,略低于高盛预期的3.21亿美元,但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3.16亿美元 [2] 行业与市场 - 模拟芯片行业处于复苏的早期阶段 [1] - 第二季度渠道库存维持不变(为9周),业绩上行很可能是由于终端需求改善、而非库存回补所致 [3] - 投资者此前对恩智浦业绩预期升温主要是因为其同行在近期会议上发布了更为乐观的评论 [2] - 相较于同行,恩智浦的公开表态一直较为克制,部分原因是宏观不确定性,特别是汽车行业中受关税影响的部分 [3] 投资者关注点 - 汽车业务订单趋势 [3] - 未来几个季度渠道库存补货的速度 [3] - 是否出现如竞争对手所述的需求提前释放迹象 [3] - 公司在S32汽车处理平台上的具体设计中标进展情况 [3] 估值与目标 - 高盛对恩智浦的股票评级为"买入",12个月目标价为276美元 [1] - 目标价较周二收盘价228.0美元有21%的上涨空间 [1] - 目标价基于19倍市盈率 [3]
汽车芯片还没好,NXP三季度不及预期
半导体芯闻· 2025-07-22 18:23
恩智浦半导体第三季度财测分析 - 第三季度营收预期区间为30 5亿美元至32 5亿美元 中间值高于华尔街平均预期但低于部分分析师预测的33亿美元[2] - 盘后交易股价下跌约5% 周一收盘价为228 27美元 年内累计上涨近10%[3]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6%至29 3亿美元 第三季度财测中间值预示销售额同比下滑3%[3] 行业环境与公司挑战 - 公司超50%营收依赖汽车行业 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导致供应链紊乱和客户订单不确定性[3] - 电动汽车需求下降及芯片过剩问题持续18个月 拖累汽车和工业芯片销售[6] - 工业复苏存疑 安川电机中国订单疲软且下调全年预测 反映关税风险影响[7] 财务表现与市场反应 - 第二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2 72美元 超出预期的2 68美元[5] - 第三季度每股收益指引区间2 89-3 30美元 分析师预期为3 06美元[4] - Bernstein分析师认为财报"大体不错"但未达市场"耳语数字"预期[3] 竞争格局与同行压力 - 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同业面临汽车和工业需求疲软压力[6] - 雷诺下调营业利润率指引 Stellantis公布意外净亏损 预示汽车芯片价格压力加剧[6] - 欧洲客户补库存需求结束可能进一步削弱芯片厂商销售[6] 管理层观点与战略 - CEO称第三季度将反映核心终端市场改善[4] - 4月曾预测第二季度为"转折点" 但实际仍面临库存控制和市场不确定性[4][6]
中国芯+量子算力双突破!自主技术迎来高光时刻:比肩国际主流
新浪财经· 2025-07-22 17:37
龙芯3C6000处理器 - 龙芯3C6000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的通用处理器,从指令系统到核心部件均不依赖国外授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1][4] - 采用龙架构指令系统,性能达到2023-2024年国际主流产品水平,涵盖从底层设计到制造的完整产业链[4] - 获得国家《安全可靠测评公告》二级认证,适用于通信计算、人工智能计算、存储、工业控制等多场景[6] - 同步发布的龙芯2K3000/3B6000处理器面向智能终端和工控领域,支撑人工智能等前沿应用[8] 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 - 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上线后为全球143个国家和地区完成超50万个量子计算任务,访问量达2900万次[8][9] - 应用领域从基础科研扩展至流体动力学、生物医药、金融科技等产业,美国用户访问量居首[9][11] - 实现全球最大规模量子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并接入金融量子云实验平台探索高效解决方案[11] - 推出分子对接预测、药物毒性预测等三大药物研发应用,提升研发效率与精准度[11] 量子计算与AI融合突破 - 全球首次在量子计算机真机上实现十亿级参数AI大模型微调任务,采用"量子加权张量混合参数微调"方法[13] - 模型参数量减少76%的同时训练效果提升8.4%,心理咨询对话数据集训练损失降低15%,数学推理准确率从68%升至82%[13] - 单批次数据可生成数百个量子任务并行处理,效率远超经典计算机[15] 中国科技自主创新成果 - 龙芯3C6000与本源悟空分别代表经典计算与量子计算的自主突破,形成完整技术生态[15] - 龙芯实现产业链完全自主,本源悟空量子算力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标志中国在全球计算领域的技术话语权提升[11][15]
对话谷歌前 CEO Eric Schmidt:数字超智能将在十年内到来,AI 将创造更多更高薪的工作
AI科技大本营· 2025-07-22 16:26
AI发展前景 - AI发展被严重低估 当前技术仅是冰山一角 数字超智能可能在十年内实现[1][4] - AI革命面临的主要瓶颈是电力而非芯片 美国需新增92座大型核电站才能满足需求[7][8][9] - 中国在电力供应方面具有优势 若获得足够芯片将在AI竞赛中形成强劲竞争力[10] AI技术演进 - Transformer架构持续优化 每周都有新型推理芯片创业公司涌现[13] - AI正从语言处理向推理规划发展 GPT-4o的计算成本比基础问答高出多个数量级[14] - 五年内各领域将出现专业AI"学者" 最终可能整合为超越人类总和的超智能[18][19] 行业变革 - 企业软件中间层将消失 开源库+AI自动编程将重构ERP/MRP系统[16] - 数学和编程领域将最先被AI突破 进而加速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发展[17] - 娱乐产业成本将下降 生成式视频技术需要人类导演但减少布景等传统岗位[30][31] 商业模式 - 未来企业的核心护城河是快速学习循环 能形成指数级竞争优势[12][36][37] - 语音客服等应用已具商业价值 单个对话成本10-20美分创造10-1000美元价值[15] - 可能出现10家谷歌/Meta级别的新巨头 都建立在学习循环原则基础上[38] 人才与就业 - 短期内AI对就业影响积极 自动化从最危险工作开始 提升整体薪资水平[24][26] - 初级程序员岗位将消失 但资深工程师仍需要监督AI系统[16][17] - 数字原生代更适应AI时代 建议年轻人学习如何将AI应用于专业领域[29] 基础设施 - 大学面临算力短缺 5000万美元仅能配置不足1000个GPU的研究设施[43] - 传统能源供应商将主导算力供应 SMR等新技术无法及时满足需求[9][13] - 数据中心耗电量惊人 1吉瓦级数据中心相当于数字超级大脑[11]
中国客户需求不振,芯片大厂不如预期,股价下挫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22 08:56
公司业绩表现 - 恩智浦半导体第二季度每股收益为2.72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2.67美元,营收为29.3亿美元,同比下降6% [3] - 经营现金流为7.79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6.96亿美元,调整后毛利率为56.5%,低于去年同期的58.6% [3] - 净利润为4.45亿美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4.9亿美元 [3] - 公司CEO对业绩表现乐观,强调通过产品组合优化和制造战略调整实现目标 [3] 业务部门表现 - 汽车业务营收为17.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是表现最好的部门 [4] - 通信和基础设施业务销售额下降27%至3.2亿美元,移动业务下降4%至3.31亿美元,工业和物联网业务下降11%至5.46亿美元 [4] - 汽车和工业行业需求问题可能拖累未来收入,面临与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竞争对手的类似挑战 [4] 行业环境与挑战 - 电动汽车和制造业务芯片供应过剩已持续18个月,中国等市场需求下降影响芯片销售 [4] - 公司对第三季度业绩指引区间较宽,预计每股收益2.89-3.30美元,营收30.5-32.5亿美元,超出华尔街预期但显示不确定性 [5] - 公司对汽车行业的依赖使其易受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 [5] 市场反应与股价 - 恩智浦股价盘后下跌5%,抹去财报发布前1%的涨幅,但今年迄今仍上涨逾9% [8] - 分析师认为业绩指引可能令投资者失望,指出汽车芯片制造商面临定价压力和欧洲客户需求下降 [6] - 工业收入复苏可能因中国工厂自动化需求下降而不可持续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