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业

搜索文档
特朗普称不介意就美韩贸易协议进行重新谈判
华尔街见闻· 2025-08-26 03:32
美韩贸易与投资合作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不介意重新谈判美韩贸易协议并考虑从韩国订购舰船 [1] - 美韩贸易协议包含3500亿美元投资基金用于韩国优势产业进军美国市场 其中1500亿美元为韩美造船合作专用基金 [1] - 特朗普表示将就阿拉斯加石油问题与韩国达成协议 美国政府计划取消阿拉斯加荒野地区联邦保护措施以允许钻探和采矿 [1]
指望韩国拯救造船业,跟中国掰掰手腕?特朗普想得太简单了
搜狐财经· 2025-08-25 19:04
韩美领导人会晤 - 韩国总统李在明专机抵达美国 将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商讨安保、国防预算和关税等问题[1][3] - 会晤议题不设限 美媒认为韩国可在多个问题上帮助美国应对中国[1] - 双方存在共同点 如都被暗杀过、爱打高尔夫球、愿与朝鲜缓和关系等[4] 造船业合作潜力 - 韩国造船业是美国最急需的领域 李在明将访问费城被韩企收购的造船厂释放合作信号[4] - 中国在全球商用船舶市场占比60% 韩国22% 美国不足1%[10] - 美国曾尝试与韩国合作军舰生产和维修 但未达成协议 现提议包括供应链重组和劳动力培训等全方位服务[12] 美国造船业现状 - 美国造船业经历长期衰落 自1980年里根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后走向去工业化[8] - 军舰制造从设计到生产再到后勤维护整体衰败 造船厂倒闭和熟练工人退休问题严重[8] - 美军军舰维护漏洞频出 近期一艘军舰在日本起火燃烧十几小时 需拖回美国修理且能否重返部署存疑[6][8] 地缘战略考量 - 美媒认为韩国可在东亚冲突中为美国提供帮助 但该想法被评价为异想天开[14] - 中国造船业飞速发展 造军舰效率远超美国 直接威胁美国海上霸权[6] - 美国表现出绝望情绪 试图拉拢韩国在中美博弈中发挥关键作用[14]
日本船企对美国造船业不感兴趣
搜狐财经· 2025-08-25 18:10
日本造船业对美投资态度 - 日本造船企业对美国造船业投资持消极态度 主要因美国市场劳动力成本高昂且供应链脆弱 [1] - 日本最大造船集团今治造船明确表示暂不考虑对美投资 并希望将资金投入日本国内造船业 [3] - 日本造船企业对于在美国维修军舰也反应冷淡 三菱重工称尚未就扩大美国军舰维修进行具体讨论且无此能力 [4] 日美贸易协议与投资计划 - 日美贸易协议要求日本向美国提供5500亿美元投资和贷款 重点关注造船业领域 [3] - 投资内容包括新建船厂 现有船厂现代化改造 以及商船和海洋防务领域投资 [3] - 日本政府表示将开展紧密合作以构建弹性供应链 并将造船业作为努力的一部分 [3] 韩国造船业对美合作策略 - 韩国政府将通过贸易协议设立1500亿美元造船合作基金 [4] - 韩国造船业正式启动"让美国造船业重新伟大"合作项目 主要企业包括HD现代重工 韩华海洋和三星重工 [4] - 韩国造船企业利用外籍工人和机器人技术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 全球市场份额达30% [4] 日本造船业市场地位变化 - 日本在全球造船市场份额已降至13% 2024年新船订单中日本仅占7% 中国占69% 韩国占15% [3][4] - 多家老牌日本船企退出造船业 包括三井E&S控股 佐世保重工和住友重机械工业 [5] - 日本政府计划到2030年将造船产量翻一番 市占率恢复至20% [6] 日本造船业整合举措 - 今治造船通过股权收购将日本第二大造船企业日本造船联合纳为子公司 [6] - 通过强强联合整合优势资源 旨在提高在全球造船市场的竞争力 [6]
李在明抵美,美媒先嗨了:发生冲突时,韩国可以帮美国对付中国
观察者网· 2025-08-25 16:07
韩美首脑会谈核心议题 - 韩国总统李在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就韩美安保问题、国防开支、贸易等议题进行磋商[1] - 双方预计讨论上月底达成的经贸协议细节问题及提升驻韩美军战略灵活性等重点议题[1] - 李在明表示主要议题为安保、国防预算和关税问题[2] 美国对韩战略要求 - 美方要求扩大《美韩共同防御条约》适用范围至整个印太地区 意图将韩国卷入台海潜在冲突[5] - 美国提出驻韩美军"战略灵活性"要求 韩国方面表示"很难同意"[6] - 美方要求韩国明确3500亿美元投资具体方案 其中90%利润归美国人所有[8] 韩国造船业合作潜力 - 韩国是全球第二大船舶制造国 全球商用船舶市场占比达22% 远高于美国不足1%的占比[11] - 韩华集团以1亿美元收购费城造船厂 成为特朗普"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计划关键参与者[11] - HD现代集团考虑收购美国造船厂 因其韩国工厂制造美制驱逐舰成本为美国一半 耗时仅2/3[11] 军事维修合作进展 - 韩华集团和HD现代集团与美国海军签署四项维修合同 HD现代已启动首个维修项目[12] - 美国可将舰船维护任务转移至印太盟国船厂 冲突时可在韩国修复受损船只[12] - 三星重工评估参与美方舰船维修 韩华集团计划扩大战舰维修业务包括作战舰艇[13] 投资与贸易协议 - 韩国承诺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 采购100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等能源产品 换取15%关税税率[8] - 美国要求将3500亿美元投资文件化 并用取消元首会晤施压[9] - 韩国1500亿美元投资可能涵盖购买美国船厂、劳动力培训、供应链重组等领域[11] 核能领域合作分歧 - 《韩美原子能协定》限制韩国浓缩铀浓度在20%以下 修改该协定是韩国长期外交目标[7] - 美国一直不愿意修改协定 韩国曾讨论采购核动力潜艇问题但未能实现[7]
落后中国太多,美国开始步印度后尘,心急如焚的美政府四处求助
搜狐财经· 2025-08-25 12:53
全球造船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占据全球商业造船市场53%份额 美国仅占0.1% [1] - 中国海军舰艇建造能力超过美国230倍 [1] -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占全球商船产量5%跃升至当前主导地位 [1] 美国造船业现状与挑战 - 美国造船设施老化导致舰艇维护项目延误1-3年 [1] - 产业链断裂导致高水平船舶工人培养困难 [8] - 保护主义政策《琼斯法案》限制国内外合作机会 [7] 美国海军技术发展困境 - 无人舰艇项目测试中连续发生严重故障 包括船只相撞沉没和支援船翻覆事故 [2] - 事故调查显示故障源于软件问题和操作失误 [2] 国际合作应对措施 - 美国参议员与日韩洽谈造船合作 探索合资企业可能性 [1] - 韩国提出向美国造船业注资1500亿美元 [5] - 日本在关税谈判中表示愿意协助美国复兴造船业 [5] 行业发展前景判断 - 日韩造船业在技术规模和效率上仍远不及中国 [5] - 美国造船厂吸引劳动力能力弱于日韩 约15%船厂工人为外籍劳动力 [8] - 美国造船商委员会认为过度依赖外国合作可能导致本土失业率上升 [8]
中国造船占全球半壁江山,浙江船厂:订单排到2027年
搜狐财经· 2025-08-25 11:07
处暑刚过,暑气依旧发威。站在浙江振兴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办公楼走廊上,阵阵海风席卷热浪扑面而来。 和当前的气温一样,浙江振兴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的修造业务同样火热。 浙江振兴船厂。潮新闻记者 王嘉楠 摄。 浙江振兴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颜伟军介绍,自2023年以来,公司修造船舶订单数量开始稳步增长截至目前,仅造船订单已经达到15个,"排队已经排到2027 年,很多都是国外订单,包括东南亚国家的。" 颜伟军介绍,由于行业周期性等因素影响,整个造船行业都处于新一轮高峰。近两年来企业的龙门吊、船台、船坞都处于满负荷运转,甚至不够用。 浙江振兴船厂。 潮新闻记者 王嘉楠 摄。 据媒体报道,今年1-6月,全球新船订单总量为1938万修正总吨(647艘),其中中国船企订单量为1004万修正总吨(370艘),市占率52%,位居世界第 一。 "说明中国的制造技术已经被世界各国认可,这也让我们感到挺自豪的。"颜伟军说。 潮新闻 记者 王嘉楠 季建荣 ...
常洛闻:赴美示忠?赴日示好?李在明想要端平这碗水没那么容易
观察者网· 2025-08-23 09:04
韩国总统李在明外交行程与政策动向 - 李在明打破韩国总统就任后"先访美后访日"惯例 行程安排为8月23日至24日访日 25日访美与特朗普会谈[1] - 李在明18日会见美国参议员塔米·达克沃思和安迪·金 提出将韩美同盟发展为覆盖安全、经济、先进科技等领域的"未来型全面战略同盟关系"[7] 韩美造船业合作与行业数据 - 费城韩华船厂是韩美经贸磋商成果 属于"MASGA"项目核心内容 韩华集团2024年投入1亿美元资金收购[2] - 2024年中国新接订单量4953.36万修正总吨 在手订单量9380.27万修正总吨 保障倍数约4.28[4] - 韩国新接订单量1112.99万修正总吨 在手订单量3714.22万修正总吨 保障倍数约3.23 较中国低1年产能水平[4] - 韩国造船业产能扩张受限 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高昂 吸引订单能力将逐步弱化[4] 韩日关系与军事合作 - 李在明在8·15光复节讲话中呼吁韩日共同探索面向未来的共赢合作之路 但敦促日方正视历史[8] - 韩国参与美国主导的"太平洋先锋队"多国海上联合军演 涉及美澳日韩四国海军[9] - 韩美"乙支自由护盾"联合军演于8月20日举行 模拟朝鲜进攻并做出应对[11] 对朝政策表述 - 李在明提出通过"冻结、缩减和废弃核武器与导弹"三阶段实现无核化目标 内容与往届政府变化不大[11]
1500亿美元!韩国“三巨头”携手重建美国造船业
搜狐财经· 2025-08-21 16:28
韩美造船合作项目MASGA - 项目规模达1500亿美元专用造船基金 旨在推动美国造船业复兴 [2] - 韩国三大船企HD韩国造船海洋 韩华海洋 三星重工与韩国造船海工装备协会成立专项工作组 协调合作方案 [2] - 基金占韩国对美投资总额3500亿美元的43% 为单一行业最大规模专用基金 [3] 基金运作与实施方向 - 基金适用范围包括新船厂建设 人才培养 船舶建造及MRO维护修理大修等领域 [3] - 以公共金融支持为核心 为韩国船企赴美投资提供资金保障 [3] - 韩国政府将展开需求调研及项目发掘 确保基金落地效果 [4] 韩华海洋对美战略 - 已出资1亿美元收购美国Philly船厂100%股份 计划将年建造能力从1.5艘提升至2035年10艘 [6] - 计划引进智能生产系统至Philly船厂 并讨论在美国追加设立生产基地 [7] - 承接美国海军3艘大型补给舰MRO项目 强调成为美国造船业战略伙伴 [7] HD现代集团合作进展 - 与美国海军造船商HII签署备忘录 合作提升造船能力和舰艇建造 [9] - 与ECO公司联合建造LNG双燃料集装箱船 合作研发船型和港口起重机 [9] - 提出技术研发 联合建造 人才培养等合作模式 并关注港口起重机市场合作机会 [10] 三星重工与行业协调 - 正与美国本土造船企业探讨合作方案 寻求联合建造和业务拓展机会 [10] - 三大船企通过对美战略共享和节奏协调 推动专项工作组成为正式沟通渠道 [3][4]
当全球最大造船国遇上全球第一船级社:航运业绿色转型如何提速?
第一财经· 2025-08-21 16:18
国际海事新规与行业影响 - 国际海事组织《防污公约》附则VI修订案于2024年8月1日生效 实施史上最严碳排放规则[1] - 新规要求航运企业采用新技术并实施新实践做法以满足减排要求[3] - 碳税机制成为船东投资新技术与提升能效的重要驱动力[3] 中国造船业全球地位 - 中国造船业2025年上半年三大指标全球占比:造船完工量51.7% 新接订单量68.3% 手持订单量64.9%[4] - 中国占据全球造船市场份额超过50% 在超大型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等领域成为优质供应商[12] - 中国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船厂从五年前1家增至当前6家[12] 绿色燃料转型挑战 - 全球船队中约92%仍使用传统燃料 绿色燃料船队规模有限[5] - 转型速度受基础设施、生产成本、安全风险及船员技能等多因素制约[5] - 中国在提供氨燃料、甲醇等多元新型燃料方案方面发挥关键作用[11] 减排技术方案 - 短期减排措施包括降速航行、航线优化及风力辅助推进系统[5] - 双燃料发动机设计允许船舶灵活切换替代燃料[5] - 数字化监测与人工智能分析有效提升船舶运营效率并降低能耗[8] 中挪经贸与技术合作 - 2024年中挪双边贸易额101.8亿美元 同比增长31.7%[3] - 挪威船级社中国业务占全球28% 过去5年在华业务量与营收翻倍 员工数从800增至1200余人[4] - 双方联合成立"未来船舶联合研究中心" 并在上海设立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研究中心[9] 船舶安全与回收监管 - 老旧船舶安全事故发生率更高 且易导致环境污染[6] - 《香港国际拆船公约》于2024年6月生效 对拆船流程实施严格规定[6] - 船东需确保拆船操作符合环保与安全标准[6] 行业转型系统性挑战 - 绿色燃料供应链地域分布不均衡制约可获得性[6] - 监管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法规实施效果[6] - 海员职业吸引力下降 人才短缺成为行业长期挑战[6]
2025年上半年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分析及后市展望
搜狐财经· 2025-08-21 02:27
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形势 - 2025年上半年市场整体趋稳,运价较2024年第一季度明显上涨但低于第四季度,呈现"弱增长、高波动"新常态 [1][2]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3%下调至2.8%,集装箱贸易量预计达2.19亿TEU,同比增长2.5%,较2024年下降3.7个百分点 [2] - 2025年5月全球集装箱航运贸易指数为136.3,同比增长4.1%,仍高于2020年以来均值120.00 [2] - 中国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6月回升至1,277.46,较2024年同期下降27.80%,上半年均值为1,258.46,较2021年峰值下降58.52% [6] - 主要航线运价同比显著下降:欧洲航线降41.47%、美西航线降17.36%、美东航线降10.62%、南美航线降41.58% [6] - 头部班轮公司垄断地位稳固,前四大公司占据全球57.50%市场份额,近洋航线公司(如万海航运)表现优于跨太平洋航线公司 [8] 班轮公司运力格局 - 全球运营集装箱船7,352艘,总运力3,270.28万TEU(按载重吨计3.88亿吨) [8] - 运力排名前三为:地中海航运(671.88万TEU/20.6%份额)、马士基(458.95万TEU/14.1%)、达飞轮船(401.93万TEU/12.3%) [9] - 租赁船舶占比差异显著:以星航运达89.1%,韩新海运仅14.7% [9] 新造船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新船成交192.01万TEU/202艘,以TEU计较2024年同期增长25.78% [11] - 集装箱船占全球新船订单载重吨的46.45%,同比上涨超30% [11] - 新船订单大型化趋势显著:17,000TEU以上超大型船占比54.88%(同比升23.04个百分点),12,000-17,000TEU船占比10.00% [13] - 绿色燃料船舶占比达85.55%,其中LNG动力占58.86%(70艘),甲醇动力占14.39%(16艘) [15] - 新船价格指数同比涨2.32%至117.04,但万箱以上船型价格回落 [16] - 中韩船厂垄断99.41%订单:中国船厂占比66.02%(江南造船接单21.60万TEU),韩国船厂占比33.39%(现代重工接单34.40万TEU) [20][23] 船队与二手船市场 - 全球集装箱船队运力达3,178.87万TEU,同比增长8.3%,增速持续放缓 [20] - 二手船市场成交119艘(同比降16.78%),金额30.98亿美元(同比降13.87%),可售船舶稀缺推升交易溢价 [18] 船东投资行为 - 头部船东积极扩张船队,前三名下单量占比47.38%:达飞海运(43.20万TEU/22.50%)、中远海运(25.90万TEU/13.49%)、地中海航运(21.88万TEU/11.39%) [23][24] 行业未来趋势 - 供给端运力增速将持续放缓,绿色燃料船舶将成为新增主力,欧盟碳税加速高排放旧船淘汰 [26] - 需求端受美国关税政策压制,近洋航线及新兴市场(东南亚、拉美)成为主要增长点,红海局势推升局部运价波动 [27] - 甲醇/LNG/氨燃料动力船将成为航线竞争力关键要素,环保政策倒逼行业绿色转型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