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造船业
icon
搜索文档
日本讨论成立“国家造船厂”,由政府主导建设和装备造船厂
环球时报· 2025-06-24 05:38
日本政府重振造船业提案 - 日本自民党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本部提交提案,要求今秋前制定包含具体支援措施、实施时间表及预计公私部门投资规模的造船业振兴计划 [1] - 提案核心为"国家造船厂"构想,拟由政府新建/收购造船设施后委托私营运营,依据《防卫生产基础强化法》和《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提供支持 [1] - 计划将船体列为"特定重要物资"以获取财政援助,强化供应链,预计需1万亿日元(约490亿元人民币)投资,政府考虑设立专项基金并纳入2025财年补充预算 [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日本造船业从业人数5年内减少超1万人,2024年降至7.1万人(含外籍劳工) [2] - 全球市场份额从90年代50%跌至当前10%,2024年5月新船订单量同比暴跌48%至88.41万总吨 [3] - 行业面临劳动力短缺、基础设施老化问题,产能萎缩导致市场份额落后于中韩 [2][3] 国际合作与战略目标 - 提案强调与美欧合作,包括技术协作及在日本船厂维修美军舰艇 [2] - 日美正筹备设立造船业振兴基金以吸引投资 [3] - 日本造船工业会提出2030年夺取20%全球市场份额的目标 [3] 行业风险预警 - 丹麦船舶金融公司报告显示,若无法获得大量新订单,日本船厂产能利用率或从2024年50%骤降至2027年20%,威胁工业产出与技术工人保留 [3]
造船效率大幅提升!这家船厂提前半年交付4艘箱船
搜狐财经· 2025-06-21 18:07
造船订单与交付 - HD现代三湖将万海航运4艘8700TEU集装箱船交付时间从2027年5月15日提前至2026年11月30日,缩短近6个月 [2] - 合同总金额6746亿韩元(约5.11亿美元),单船造价1.278亿美元 [2] - 订单为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属于万海航运首次投资双燃料船 [2][3] 效率提升与自动化 - HD现代三湖通过自动化机器人(约80台)和高效管理系统(1人管理6台机器人)显著提升生产效率 [4][5] - LNG船坞期从6周缩短至5周,年建造能力增至10艘,年营业收入可增加5000亿~6000亿韩元(约26亿~31亿元人民币) [3] - 工人士气高涨和作业效率提升是工期缩短的核心原因 [2][3] 财务表现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9664亿韩元(约13.69亿美元),同比增长15.3% [5] - 营业利润3659亿韩元(约2.55亿美元),同比增长96.3%,营业利润率达18.6%(同比上升7.7个百分点) [5] - 营业利润率远超同行(HD现代重工11.3%、HD现代尾浦5.8%),被行业评价为"非常罕见" [5] 万海航运船队扩张 - 万海航运船队从2021年初119艘32万TEU增至122艘52万TEU(增长60%),全球排名第11位 [3] - 在建新船23艘约18万TEU,占现有船队比例35.1% [3] - 此前签署甲醇双燃料船建造意向书(HD现代三湖4艘+台船国际12+4艘) [2][3]
报道:美欧即将就“非关税贸易争端”达成协议
华尔街见闻· 2025-06-21 09:06
美欧贸易协议进展 - 美国和欧盟正接近就多项非关税贸易争端达成协议,涵盖从森林砍伐规则到美国科技公司在欧洲待遇等广泛议题,但双方即将实施的关税措施前景仍不明朗 [1] - 协议草案显示双方在欧盟《数字市场法》、碳边境关税、造船业等具体贸易问题上达成初步协议 [1] - 草案未涉及特朗普威胁或已对欧盟征收的任何关税措施,包括特朗普此前暂停的20%"对等关税"以及针对汽车和钢铁等特定行业的更高关税 [1] 科技监管领域 - 美欧将就欧洲《数字市场法》的实施展开对话,并在谈判期间豁免美国公司的执法行动 [2] - 欧盟此前已根据《数字市场法》对两家美国公司——苹果和Meta Platforms处以罚款 [3] - 豁免美国公司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这项欧盟标志性数字法律的效力 [3] 环境政策与产业合作 - 欧盟将森林砍伐监管规定的实施时间推迟一年 [4] - 美欧将协调欧洲碳边境调节机制的设计和实施,美国产品在该政策实施后将获得一年豁免期 [4] - 美国对欧洲的能源出口将免受欧盟甲烷规则约束 [5] - 欧盟将考虑采取措施鼓励来自市场经济体的造船和航运业发展 [5] - 美欧还将在国防采购和关键矿物等领域加强协调合作 [5]
为重振“夕阳产业”,日本斥巨资设“国家造船厂”
搜狐财经· 2025-06-21 08:59
日本造船业现状与挑战 - 日本造船业因劳动力成本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萎缩 被韩国和中国赶超 [1] - 日本造船业工人数量五年内减少1万多人 2024年预计降至约7.1万人 [5] - 日本造船量五年内下降31% 2023年仅为1005万总吨 而中国和韩国分别增长约30% 达到3148万总吨和1835万总吨 [5] 日本政府振兴造船业的政策 - 日本政府起草振兴造船业政策 包括由政府建造或重建造船厂的计划 [1] - 自民党提案核心为"国家船坞"概念 政府主导造船厂建造和装备 并计划将船体指定为"特定关键产品"以获得财政援助 [3] - 该计划预计需要约1万亿日元(69亿美元)的公共和私人投资 考虑设立资本投资基金并纳入2025财年补充预算 [3] 日本造船业的竞争策略 - 日本提议将造船合作作为特朗普关税计划谈判的筹码 [3] - 计划在沿海地区建立培训中心 扩大外国工人引进和技能培训项目以解决劳动力短缺 [5] - 业内专家认为日本必须大幅扩大规模才能与中国竞争 因资源分配至其他领域导致造船业落后 [5] 国际背景与历史借鉴 - 美国重振造船业计划因基础设施落后和供应链不完善难以实施 [3] - 日本振兴政策与中国类似 以政府主导和战略补贴为特点 试图复制上世纪称霸全球造船业的成功经验 [3]
野村首席观点 | 陆挺:中国制造业优势凸显 稳楼市稳股市成政策焦点
野村集团· 2025-06-20 16:36
美国政府融资成本与债务挑战 - 美国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显著上行且未回落 美元价格大幅下跌 [5] - 美国政府债务高达36万亿美元 国防支出占GDP约3.5% 贸易赤字长期高企 [5] - 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下降至不足10% 国防制造能力下降 区域贫富差距扩大 [5] 中国制造业与关键领域发展 - 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超过30% 造船业吨位占全球54% 新订单全球占比达75% [6] - 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超50% 安装总量超世界其他国家总和 [6] - 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突破 顶级AI人才全球占比2022年达47% 预计2025年超50% [6] 中国经济支柱与转型 - 出口和房地产销售构成过去20年中国经济增长两大支柱 2021年后房地产下滑但出口高速增长支撑经济 [6] - 创新药领域取得突破 得益于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建设及人才培养投入 [6] 中国财政与货币政策重点 - 稳楼市、稳股市成为核心政策 人民银行首次通过再贷款形式直接支持股市 [7] - 汇率政策重要性提升 房地产债务处理和保交房问题紧迫性凸显 [7] 消费与国际协作 - 需通过社保和福利体系改革刺激消费 使其成为经济增长支柱 [7] - 建议利用香港特殊地位加强国际协作 港股市场交易量、南下资金净流入及IPO融资额近期显著回暖 [7]
据日经新闻:日本政府考虑建造国有造船厂。
快讯· 2025-06-20 09:04
日本政府考虑建造国有造船厂 - 日本政府正在考虑建造国有造船厂 [1]
日本政府考虑建设国有造船厂。(日经新闻)
快讯· 2025-06-20 08:55
日本国有造船厂计划 - 日本政府正在考虑建设国有造船厂 [1]
中国制造业优势凸显稳楼市稳股市成政策焦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6-20 04:34
美国政府融资成本与债务挑战 - 美国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显著上行且未回落 [1] - 美国政府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背后是高赤字和高债务问题 政府债务高达36万亿美元 [1][2] - 美国国防支出占GDP约3.5% 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自上世纪60年代末保持高贸易赤字 [2] 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 - 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下降至不足10% 出现"脱实向虚"趋势 [2] - 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 国防制造能力明显下降 [2] - 政府规模庞大导致效率降低 内部阶层固化 [2] 中国制造业优势与突破 - 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超过30% 在造船 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快速发展 [1][2] - 中国造船业吨位占全球54% 新订单全球占比达75% [2] - 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超50% 去年安装总量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总和 [2] 中国科技与人才发展 - 中国顶级AI人才全球占比2022年达47% 预计2025年超50% [2] - 人工智能领域出现DeepSeek突破 创新药领域也有类似突破 [2] 中国经济支柱与转型 - 出口和房地产销售是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两大支柱 [3] - 2021年后房地产下滑 但出口高速增长和制造业升级支撑经济 [3] 中国政策重点 - 稳楼市和稳股市成为核心财政货币政策 人民银行首次通过再贷款形式直接进入股市 [3] - 稳汇率重要性提升 背后有稳楼市和稳股市的考量 [3] - 房地产行业债务处理和保交房问题解决急迫性凸显 [3] 消费与社保改革 - 需通过可持续方式刺激消费增长 让消费成为国民经济稳定支柱 [3] - 社保和福利体系改革是关键 关系到消费能力提升和投资者资产配置 [3] 香港市场与国际协作 - 港股市场明显回暖 交易量 南下资金净流入和IPO融资额均现积极变化 [4] - 建议充分利用香港特殊地位 加大国际协作 参与国际新秩序重构 [4]
特朗普白忙了5个月,112家在华美企硬刚:刀架在脖子上也不回美国
搜狐财经· 2025-06-16 15:45
在华美企回流态度 - 中国美国商会调查显示112家在华美企中无一计划将生产线转移回美国[4] - 绝大多数在华美企坚持继续在中国开展业务[4] - 特朗普过去5个月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政策未取得实质效果[4] 美国制造业回流障碍 - 美国本土经营成本过高 加工制造环节需大量人力资源投入[6] - 美国产业空心化问题严重 短期内难以培养足够技术人员[6] - 中国配套设施更健全 原材料和基础工业材料供应充足[6] - 中国物流成本更低 电力等基础设施远超美国[6] 企业经营成本对比 - 美国小企业主表示在美国生产成本比中国高出3倍以上[8] - 美国本土制造商仍依赖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8] - 美国本土生产的机械装置在规模和质量上达不到买家要求[8]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本土制造商需高价甚至通过第三国购买中国商品[8] - 成本上升进一步降低在华美企回流意愿[8] - 关税负担实际转嫁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10]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违背经济规律将导致自我孤立[10] - 中国在产业链配套和基础设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6][8] -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改变产业布局的策略未能奏效[4][10]
首艘风帆助推大型成品油轮在沪命名 外高桥造船已手握多艘同类船舶订单 为全球船东提供更经济更环保新选择
解放日报· 2025-06-12 09:59
全球首艘风帆助推阿芙拉型成品油轮 - 全球首艘风帆助推阿芙拉型成品油轮"布兰兹哈奇"轮由中船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英国船东打造 [1] - 该油轮总长249.95米,型宽44米,可装载超过80万桶原油产品 [2] - 配备三个高度超过40米、重约200吨的玻璃钢复合材料制成的硬质翼型风帆 [2] 技术创新与性能优势 - 采用智能操作平台实现"一键操作"风帆收放,数字控帆系统可根据气象数据实时智能动态调整帆角 [2] - 在20节风速海况下日均可节约燃油14.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5吨 [2] - 预估整体航次可节省5%至12%的燃油消耗,一年减少碳排放5000吨 [2] 技术突破与工程挑战 - 外高桥造船2023年年底启动风帆助推系统集成研发,硬质翼型风帆在大型油轮上的应用尚属空白 [3] - 采用首部左舷、中部右舷、货舱尾部左舷的三帆布置方案,确保航行稳定与风帆效率最大化 [3] - 吊装过程采用激光定位与实时监测技术,48小时内完成三个风帆的吊装 [3] 行业影响与市场前景 - 风帆助推技术成为常规船型差异化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4] - 外高桥造船已手握多艘风帆助推船舶订单 [4] - 未来技术有望在散货船、15万吨级油轮、30万吨级大型油轮等船舶上应用 [4] - 碳税政策对安装风力辅助推进装置的船舶有优惠,国际市场导向明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