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递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维持快递行业“增持”评级 继续看好电商快递盈利估值修复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06:43
行业竞争格局 - 2021-2022年快递"反内卷"政策驱动行业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 [2] - 2019年底龙头企业开启价格竞争以扩大份额差距 2020年新进入者采用激进价格策略导致非理性价格战 [2] - 2021年4月邮管局介入后 Q2头部企业份额修复 Q3单票收入回升 Q4盈利估值修复 [2] - 2025年春节后价格竞争加剧 Q1行业利润率同比承压 Q2降幅扩大 [4] 政策监管影响 - 2021年4月义乌邮管局责令百世停运部分分拨中心 快递底价从0.8元升至1.4元 [2] - 2021年9月浙江省要求不得低于成本价提供服务 12月国家邮管局明确反对"内卷" [2] - 2025年7月邮管局强调反对"内卷" 7月底召开座谈会要求保障网络稳定 [4] - 2025年7月义乌底价提升约0.2元 8月广东多地跟进上调约0.4元 [4] 企业盈利表现 - 2024年中通/圆通/韵达/申通单票净利分别为0.26/0.15/0.08/0.05元 [5] - 2025Q1单票净利降至0.23/0.13/0.05/0.04元 [5] - 预计2025下半年电商快递盈利修复 提价持续性决定未来盈利弹性 [5] 快递员权益保障 - 2021年6月七部委出台快递员权益保障政策 8月底电商快递集体上调派费0.1元/票 [3] - 政策驱动单票收入回升 企业抱团提价传导成本压力 [3] 行业发展趋势 - "反内卷"短期缓和竞争压力 中长期保障良性竞争促进自然集中 [4] - 头部企业2022年坚定盈利修复目标 行业竞争趋缓网络休养 [2] - 时效快递龙头业绩增长确定 电商快递存在盈利估值修复机会 [1]
7月份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206.4亿元 同比增长8.9%
中国新闻网· 2025-08-15 03:27
行业整体表现 - 7月邮政行业业务收入1449.8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快递业务收入1206.4亿元,同比增长8.9% [1] - 7月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177.9亿件,同比增长12.6%,其中快递业务量164.0亿件,同比增长15.1% [1] - 1-7月邮政行业累计业务收入10180.7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快递业务收入8394.2亿元,同比增长9.9% [1] 业务量累计数据 - 1-7月邮政行业累计寄递业务量1223.0亿件,同比增长16.2%,其中快递业务量1120.5亿件,同比增长18.7% [1] - 同城快递业务量累计92.6亿件,同比增长6.5%,异地快递业务量累计1004.3亿件,同比增长19.9%,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累计23.6亿件,同比增长19.2% [1] 业务结构变化 - 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占比分别为8.3%、89.6%、2.1%,其中同城业务比重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异地业务比重上升0.9个百分点,国际业务比重基本持平 [2] - 东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占比74.0%,业务量占比71.5%,同比分别下降0.8和1.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收入占比15.5%,业务量占比19.4%,同比分别上升0.5和0.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收入占比10.5%,业务量占比9.1%,同比分别上升0.3和0.5个百分点 [4] 市场竞争格局 - 1-7月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6.9,较1-6月下降0.1 [6]
时报数说 前7个月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120.5亿件
证券时报· 2025-08-15 02:39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130亿元 同比增长4.9% [2] - 公司净利润264亿元 同比增长10.3% [2] - 公司全年研发投入达464亿元 创历史新高 [2] 业务板块发展 - 智能终端业务收入2515亿元 占整体收入60.9% [2] - 云计算业务收入553亿元 同比增长17.2% [2]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801亿元 同比增长2.5% [2] 市场运营数据 - 公司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46亿台 稳居全球前三 [2] - MIUI月活跃用户数达6.41亿 同比增长10.2% [2] - AIoT平台已连接设备数8.54亿台 同比增长33.3% [2] 战略布局进展 -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投资规模超100亿元 研发团队超4500人 [2] - 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超20% 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 [2] - 境外市场收入2060亿元 占总收入49.9% [2]
快递企业开始放弃低价竞争策略
证券日报· 2025-08-15 00:12
行业转型与政策导向 - 多地快递行业协会发布"反内卷"声明,呼吁依法治理低价竞争,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1] - 北京市快递协会倡议企业摒弃价格比拼思维,坚守合理利润率区间,确保资金投入运营与创新[1] - 国家邮政局7月会议明确反对"内卷式"竞争,要求完善市场规则,7月29日座谈会再次强调依法治理[2] 价格调整与市场反应 - 浙江义乌快递最低价从1.1元/票提升至1.2元/票,广东8月4日起底价上调0.4元/票至1.4元/票以上[3] - 福建从业者认为若均价提至1.4元将显著利好企业,广东与浙江产能占全国近半,调价具全国示范效应[3][3] - 7月快递业务收入1206.4亿元同比增长8.9%,但申通、韵达、圆通单票收入同比下滑1%-6.69%[2] 盈利与技术升级 - 德邦股份上半年营收206亿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同比减少84.26%-87.86%因单价降幅大于成本[4] - 行业预计四季度旺季价格与盈利改善,企业通过智能设备(如无人车)降本,通达系单票成本可降0.1元[4][5] - 西藏中通无人车完成高原测试,圆通海南交付24台无人车,顺丰和中通2023年无人物流车规模或达数千辆[5] 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 - 专家指出行业"量价倒挂"严重,加盟制快递同质化竞争导致产能过剩和低水平运营问题突出[2] - 服务质量、时效、售后保障将成竞争关键因素,2025年AI、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应用将加速[1][5] - 无人配送技术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最后一公里场景率先落地,自动化分拣与无人机配送成趋势[5]
社保新规与人服企业机会
2025-08-14 22:4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灵活用工(快递、外卖、网约车、家政、餐饮、零售等)及人力资源服务行业 - 公司包括京东、三通一达、顺丰、海底捞、美团、滴滴、瑞幸咖啡等平台企业及头部人力资源服务公司[1][6][7][20]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灵活用工的社保现状与问题** - 灵活用工(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多注册为个体工商户,规避社保缴纳,但面临保障不足[1][5] - 社保缴纳意愿与经济水平强相关:低收入蓝领更倾向即时收入,社保缴纳率低(如外卖骑手多数不交)[6][11] - 合规缴纳社保可能使企业用工成本增加20%-50%(上海等高成本城市达50%)[1][17][18] **2 社保新规的影响** - 最高法解释二支持员工补缴社保(个案),但需监管部门全面追缴才可能扩大范围[1][10] - 互联网平台涉税新规提高灵活用工税率(劳务税替代个体户低税率),可能促使企业转向专业人力资源公司[15][20] - 政策执行难度高:餐饮等小企业监管成本大,大企业(如美团、滴滴)或优先被监管[24][25] **3 行业差异与案例** - **快递/外卖**:京东、顺丰直营员工交社保,加盟制(三通一达、众包骑手)多数不交[6] - **网约车**:老员工交社保,新司机转向低成本模式(类似骑手)[7] - **餐饮/零售**:海底捞等上市企业全员交社保,加盟店多数不交;零售业(如化妆品柜台)因商场要求普遍合规[7][8] **4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机会** - 政策收紧或推动外包需求增长(如全国性社保缴纳需专业服务)[19][20] - 头部人力资源公司优势:跨区域服务能力(如瑞幸全国社保)、运维能力(处理紧急事件)[19][22] - 低利润率市场潜力:美团曾将75万骑手外包,未来订单或向头部集中[20][21] --- 其他重要内容 **潜在风险与趋势** - 社保补缴追溯性尚不明确,需观察9月后判例[12] - 服务业人工成本上涨或推高价格(社保缴纳率与GDP正相关)[27] - 灵活用工平台涉税合规要求(信息流、合同流、资金流“三统一”)[14][26] **特殊用工场景** - 退休人员、大学生实习生走劳务关系,无需交社保[1][19] - 社保缴纳地点违规现象:部分平台允许骑手选择洼地缴纳[26] **数据与比例** - 社保成本占比:上海等城市达50%,洼地城市约20%[17][18] - 美团骑手外包量:高峰75万,现分散至20-30万/公司[22]
顺丰控股20250814
2025-08-14 22:48
顺丰控股 20250814 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行业及公司概述** - 纪要涉及公司为顺丰控股,中国领先的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1] - 行业覆盖快递、快运、冷链、同城、国际及供应链物流领域[8] --- **战略调整与业务优化** - **战略转向**:2021年从规模扩张转向利润导向,退出亏损业务(如特惠专配),封网并出售加盟网络,客单价稳定在15元[4] - **四网融通**:整合大件、小件、仓储及加盟网络,减少资产冗余,年增利润约10亿元[2][4] - **运营模式创新**:推广直接分拣和无笼车集装直发模式,2024年底覆盖10%网点(3,400个网点+9,600终端),快递员人效从2019年日均80票提升至166票[2][5] - **成本优化**:单票成本从19元降至15元以下,人工成本占比50%[5] --- **资本开支与财务表现** - **资本开支下行**:从2021年峰值200亿元降至2024年约100亿元,未来预计维持80-100亿元区间[3][10] - **盈利改善**:资产周转率和ROE进入上行通道,自由现金流大幅提升[3][10] - **股东回报**:2024年分红比例提升至40%(2023年为35%),常规股息率超2%,并计划特殊股息和股票回购[11][12] --- **组织架构变革** - **三次关键变革**: 1. 1999-2022年直营化转型,统一服务标准[6] 2. 2014年伙伴计划,通过承包制填补直营网络空白[6] 3. 2024年激活经营行动,推行虚拟加盟/合伙人模式,赋能员工自主经营[7] - **效果**:推动业务跨越式发展,月结客户加速增长[7][8] ---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化转型**: - 为电商、通信、汽车、工业制造提供标准化物流解决方案,2024年垂直行业收入增速超20%[2][8] - 与龙头企业合作,覆盖从零部件采购到零售的全链路物流[8] - **出海战略**: - 依托航空货运机队(中国最大)、嘉里物流收购(强化清关能力)、自营海外仓布局,服务中国品牌出海(如泡泡玛特、比亚迪)[8][9] - 提供国际快递、供应链、跨境电商物流等组合服务[9] --- **估值与投资价值** - 从成长股向价值成长股转型,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每年0.2-0.3个百分点)[12] - 当前估值性价比高,被视为底仓优选品种[13] --- **其他重要数据** - **基础设施**:2024年全国快递场站约250个,日均业务量4,000万单(对比中通/圆通日均8,000万-1亿单仅需80-90个分拨中心)[5] - **客户增长**:月结客户数量加速增长,验证行业化转型成效[8]
国泰海通 · 晨报0815|物流仓储:反内卷保障良性竞争,监管力度决定持续性
物流仓储行业反内卷政策分析 核心观点 - 2021-2022年快递行业通过"反内卷"政策实现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2025年监管力度超预期,短期竞争压力趋缓,中长期保障良性竞争 [3][4] - 邮管局监管力度决定提价持续性及未来盈利弹性,2025年下半年电商快递或开启盈利修复 [5] 历史政策效果(2021-2022年) - 2021年4月邮管局出手遏制非理性价格战,义乌快递底价从0.8元升至1.4元,浙江省立法禁止低于成本价服务 [3] - 2021年Q3单票收入中枢回升,Q4盈利估值修复,头部企业份额初现修复 [3] - 2021年8月电商快递集体上调派费0.1元/票,落实快递员权益保障政策 [3] 2025年最新动态 - 2025年Q1行业利润率同比承压,快递网络稳定性风险再现,7月国家邮政局重申反对"内卷式"竞争 [4] - 7月义乌快递底价上调0.2元,8月广东多地跟进上调约0.4元,提价幅度高于义乌 [4] - 监管政策自上而下深化,多地或跟进治理,中长期利于行业自然集中 [4] 企业盈利与估值展望 - 2024年头部企业单票净利:中通0.26元、圆通0.15元、韵达0.08元、申通0.05元,2025Q1进一步下降至0.23/0.13/0.05/0.04元 [5] - 若提价持续,2025年下半年电商快递或展现盈利弹性与估值修复 [5] - 时效快递龙头业绩增长确定性高,电商快递存在盈利修复机会 [5]
国泰海通|交运:反内卷保障良性竞争,监管力度决定持续性
快递行业"反内卷"政策影响 - 2021-2022年行业通过"反内卷"实现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主要因邮管局介入遏制非理性价格战,义乌快递底价从0.8元升至1.4元,头部企业单票收入中枢回升[1] - 2025年政策力度超预期,义乌和广东地区先后上调底价0.2元和0.4元,国家邮政局明确反对"内卷式"竞争,短期缓解竞争压力,中长期促进行业自然集中[2] - 政策驱动因素包括保障网络稳定性(2021年责令百世、极兔整改)、维护加盟网点盈利信心(2022年头部企业修复目标坚定)、落实快递员权益(2021年派费上调0.1元/票)[1]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价格战阶段:2019年底头部企业开启份额争夺,2020年新进入者激进降价导致行业利润率承压,2021年初网络稳定性风险爆发[1] - 修复阶段:2021Q2头部份额回升,Q3单票收入改善,Q4盈利估值同步修复;2025年政策干预后竞争趋缓,但Q1单票净利仍同比下降(中通0.23元/票,韵达0.05元/票)[1][3] 盈利修复前景 - 2024年头部企业单票净利分化明显(中通0.26元 vs 申通0.05元),2025H2预计开启修复周期,盈利弹性取决于提价持续性[3] - 监管力度是关键变量:若政策持续引导(如保障快递员权益、维持价格底线),提价范围和持续性可能超预期,带动估值修复[3] 区域政策执行差异 - 义乌率先行动:2021年整改后底价涨幅75%,2025年7月再涨0.2元[1][2] - 广东跟进更激进:2025年8月上调0.4元,幅度超过义乌,显示政策执行存在区域梯度[2]
今年1-7月,邮政行业的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120.5亿件
央视网· 2025-08-14 16:22
1-7月,同城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2.6亿件,同比增长6.5%;异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004.3亿件,同比 增长19.9%;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3.6亿件,同比增长19.2%。 1-7月,邮政行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0180.7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8394.2 亿元,同比增长9.9%。 1-7月,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23.0亿件,同比增长16.2%。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120.5 亿件,同比增长18.7%。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邮政局,7月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 1449.8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206.4亿元,同比增长8.9%。 7月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完成177.9亿件,同比增长12.6%。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164.0亿件,同比增 长15.1%。 ...
前7个月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120.5亿件
新华网· 2025-08-14 16:00
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 前7个月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23亿件,同比增长16 2% [1] - 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120 5亿件,同比增长18 7% [1] - 邮政行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0180 7亿元,同比增长8 3% [1] - 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8394 2亿元,同比增长9 9% [1] 快递业务细分 - 同城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2 6亿件,同比增长6 5% [1] - 异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004 3亿件,同比增长19 9% [1] - 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3 6亿件,同比增长19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