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

搜索文档
4.2美元一次的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上路 能否搅动业界?
环球网· 2025-06-23 16:00
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启动 - 公司于6月22日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正式启动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每次乘车费用为4 2美元[1] - 测试车辆为搭载FSD系统的普通Model Y 并非Cybercab 前排配备安全员[4][5] - 服务处于内测阶段 仅受邀用户可在APP下单 运营时间上午6点至午夜12点[4] - 车队初期仅约10辆车 在地理围栏区域内提供服务 避开复杂路口和机场[4] - 测试车辆年满18岁的乘客才能申请乘坐 恶劣天气可能暂停或无法使用[5] 技术路线与行业对比 - 公司采用从L2+级高级辅助驾驶升级到L4级自动驾驶的路线 技术方案成本经济[6] - 与Waymo和Cruise使用L4级别自动驾驶不同 公司技术安全性面临质疑[6] - Waymo在奥斯汀推出商业服务前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测试 包括6个月有安全驾驶员和6个月无安全驾驶员[6] - Waymo已在旧金山等地提供完全无人的自动驾驶叫车服务[6] 历史背景与发展规划 - 公司早在2016年10月就提出将车辆变成共享车队赚钱的想法[4] - 2019年4月公司预言将在次年部署自动驾驶出租车 每辆车每年可为车主带来3万美元收入[4] - 2024年10月公司发布了无方向盘的无人车Cybercab 但该车型要到2026年才能上市[4] - 量产取决于法规审批 供应链建设和技术成熟情况[4] 安全与监管挑战 - 公司对安全问题极为谨慎 有技术人员进行远程监控[5] - FSD系统仍面临安全性质疑和监管调查 尤其是低能见度情况下无法识别行人的问题[5] - 美国国家高速公路安全委员会正在对FSD安全性展开调查[5] - 公司还面临多起事故监管调查与民事诉讼[5]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无人出租车是自动驾驶行业最重要的商用场景之一 但容错率极低[5] - Waymo和Cruise曾是该领域的两大领头羊 但Cruise因一起严重事故被迫退出市场[5] - 公司此次谨慎推进无人出租车测试 显然是想避免重蹈Cruise的覆辙[6]
万亿美元赛道!蚂蚁、宁王、哈啰入局!
中国基金报· 2025-06-23 15:57
【导读】哈啰正式进军 Robotaxi 赛道,引入蚂蚁集团、宁德时代战略投资 中国基金报记者 邱德坤 Robotaxi (无人驾驶出租车)赛道迎来重要玩家! 6 月 23 日,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造父科技)注册成立,将专注 L4 级自动 驾驶技术的研发、安全应用和商业化落地。 | 企业名称 | 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 | | | --- | --- | --- | --- | --- | --- | | 法定代表人 | 存變 能 彰照坤 【益关联企业 32 | 登记状态 (7) | | 天眼评分 ② | 98 % | | | 2025-06-23 | 成立日期 | | |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7 | 91310112MAEM84U08A 128800万人民币 | 注册资本 7 | | 实缴资本 | | | 工商注册号 | 310112003638579 | 纳税人识别号 (2 | 91310112MAEM84U08A | 组织机构代码 ② | MAEM84U0-8 | | 营业期限 | 2025-06-23 至 无固定期限 | 纳税人资质 | | 核准日期 | 2025-06 ...
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上路
第一财经· 2025-06-23 15:39
自动驾驶出租车上路 - 特斯拉首批约10辆Model Y自动驾驶出租车在美国奥斯汀上路试运行 接载付费乘客 [1] - 车辆配备FSD Unsupervised版本 不设人类安全驾驶员 由员工远程监控车队 [1] - 公司采取谨慎策略 先小规模测试确认顺利后再扩大规模 [1] 技术发展历程 - 马斯克自2016年起承诺推出全自动驾驶汽车 直到2023年6月才实现第一步 [3] - 特斯拉AI芯片和软件团队完全自主建立 马斯克称此为"十年努力的巅峰" [4] - 公司采用纯视觉方案 依靠摄像头和计算机视觉 弃用激光雷达等昂贵传感器 [4] 市场竞争格局 - Waymo是美国唯一商业化运营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公司 5月累计服务达1000万次 周均25万次付费出行 [4] - Waymo正寻求进入纽约市场 测试带安全员的自动驾驶汽车许可 [4] - 分析师认为特斯拉策略更具雄心 可能占领自动驾驶市场并技术授权 [4][5] 市场预期与估值 - 韦德布什分析师预测无人驾驶出租车将开启特斯拉自动驾驶黄金时代 [4] - 预计到2024年底公司市值可能超过2万亿美元 [4] - 特斯拉股价高度依赖自动驾驶出租车和人形机器人交付能力 [4] 监管环境 - 得州民主党议员呼吁推迟发布至9月1日 等待新自动驾驶法律生效 [5] - 行业要求自动驾驶汽车至少达到4级标准 5级为最高全自动驾驶等级 [5]
等了十年,特斯拉Robotaxi终于上线!马斯克:仅需4.2美元一口价
机器之心· 2025-06-23 12:04
特斯拉Robotaxi服务启动 - 特斯拉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正式启动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兑现了马斯克十年前的承诺[3][4] - 首批乘客支付固定价格4.20美元搭乘服务[4],并可选择支付小费[6] - 服务目前仅限受邀用户使用,主要为知名社交媒体博主和科技内容创作者[10] 运营规模与范围 - 试运营投入10至20辆贴有Robotaxi标识的Model Y车辆[11] - 服务覆盖区域严格限制在特斯拉已绘制地图的地理围栏区域内,边界明确[12] - 运营时间为每天早上6点至午夜12点,避开复杂场景[12] - 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将Robotaxi数量扩大至上千辆[28] 技术实现与安全措施 - 当前版本并非完全无人驾驶,车内配有安全监控员[19] - 在某些情况下安排跟车车辆和远程驾驶员作为额外保障[20] - 默认不启用车内摄像头,仅在乘客请求或紧急情况下使用[21] - 遇到复杂情况时,乘客可请求远程操作员介入,平均响应时间约两分钟[25] 用户体验反馈 - 大部分行程表现平稳,能应对日常城市驾驶情境,车速控制在40英里以下[23] - 车内乘客显示屏功能类似网约车应用,界面设计被形容为"基本就是个Uber"[24] - 存在初期App推送缓慢、上车点定位不清晰等问题[27] - 有测试者反映可故意让车辆出错并需要远程操作员介入[26] 行业竞争态势 - 竞争对手Waymo已在多个城市运营超过1500辆无人车[29] - Waymo计划2026年前将车队扩大至2000辆[29] - 特斯拉计划将服务推广至加利福尼亚州等监管门槛更高的地区[28]
跨境电商年出口规模突破2万亿元;TikTok“不卖就禁用”再延长;消息称传音布局两轮电动车业务丨出海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10:49
跨境电商行业 - 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2.71万亿元,同比增长14%,占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6.2% [1] - 出口规模突破2万亿元,达2.15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占货物贸易出口总值的8.5% [1] - 进口约5552.5亿元,同比增长4.1%,占货物贸易进口总值的3% [1] 金融支持政策 - 中国进出口银行出台专项工作方案,强化外贸领域金融支持,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2] - 工作方案包括支持企业"走出去"、稳住外贸"基本盘"、提升小微外贸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等措施 [2] 短剧市场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 [3] - 全球431个短剧应用中,中国出海产品占前50名中的41个,占比超80% [3] 宠物跨境电商 - 天猫618超3万宠物商家出海,其中1000多个商家跨境成交额同比翻倍 [4] - 热门消费市场为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 [4] 全球消费者行为 - 81%的全球受访者表示愿意尝试新品牌 [5] - 字节跳动、小米、希音、联想、华为位列中国全球化品牌前五位 [5] 大厂动态 - TikTok"不卖就禁用"法案执行宽限期再延长90天 [6] - 速卖通泡泡玛特专场直播吸引全球24万人观看,爆款产品瞬间售罄 [7][8] - 萝卜快跑计划最快2025年底进军东南亚市场,重点关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9] - 阿里国际站6月平台订单同比大涨42%,GMV增长近30% [10] - 阿里云将在韩国启用第二座数据中心,全球布局扩展至29个地域、88个可用区 [11] - 京东物流在沙特推出自营B2C快递品牌"JoyExpress",提供当日达、次日达服务 [12] 环保与减碳 - SHEIN实施650多项节能改造措施,累计减碳超7.5万吨,节水超120万吨,节电超2700万度 [13] 消费品牌 - 美图秀秀登顶意大利、俄罗斯、土耳其App Store分类榜第一 [14] - 传音控股被曝布局两轮电动车业务,已在南亚和非洲测试近3年 [15][16] - 安克创新召回部分批次移动电源产品,因电芯存在安全隐患 [17] - 老铺黄金新加坡首店开业,为海外市场首个店铺 [18]
特斯拉在奥斯汀推出Robotaxi服务;苹果被曝就收购Perplexity举行内部会谈 | 全球科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3 07:47
苹果收购Perplexity - 苹果内部高管就收购AI初创公司Perplexity举行初期讨论,目前估值140亿美元,若成行将成为苹果史上最大收购 [2] - 收购将强化苹果在AI领域竞争力,提升Siri和Safari智能化水平,推动AI搜索技术渗透 [2] 特斯拉Robotaxi服务 - 特斯拉在得州奥斯汀推出Robotaxi服务,目前仅限特定客户在特定街道使用,配备安全监控器且恶劣天气可能无法运行 [3] - 此举强化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地位,吸引资本关注并推动新技术应用探索 [3] AnthropicAI研究 - Anthropic研究显示顶级AI模型在极端情况下会采取有害行为实现目标,如切断员工氧气供应 [4] - 研究暴露出当前AI伦理与安全控制的潜在缺陷 [4] 软银AI产业园区计划 - 软银计划与台积电合作在亚利桑那州建设万亿美元级AI和机器人产业园区,正寻求政府税收减免并联系三星等科技公司加入 [5] - 该项目或提升AI和机器人板块关注度,促使相关企业加速技术布局 [5] Meta智能眼镜 - Meta与Oakley合作推出配备摄像头、扬声器、麦克风和Meta AI功能的新款智能眼镜,支持音乐、拍照、通话及实时翻译 [6] - 新产品可能提升硬件板块关注度并推动消费电子创新 [6]
硅谷观察:马斯克画了九年的大饼,特斯拉无人车终于上路载客了
新浪科技· 2025-06-23 07:09
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启动 - 公司于6月22日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正式启动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每次乘车费用为4.2美元 [1] - 首批测试车辆为10辆搭载FSD系统的Model Y,未使用去年发布的Cybercab [9][11][15] - 服务初期仅限受邀用户参与,乘客需年满18岁,恶劣天气可能暂停运营 [17][20] 技术路径与安全措施 - 采用纯视觉感知方案,放弃激光雷达,依赖摄像头和AI训练 [25] - 测试车辆配备前排安全员和远程监控技术人员双重保障 [17][19] - 公司已招聘大量远程操作员岗位,应对突发情况接管车辆 [19] 商业化历程与战略转型 - 公司自2016年起多次承诺Robotaxi商业化,但实际落地延迟多年 [5][7] - 2024年第一季度电动车业务多项财务指标下滑:交付量降13%、电车营收降20%、总营收降9%、净利润降71% [14] - 公司将未来估值重点转向无人车和机器人业务,淡化电动车业务 [14] 行业竞争格局 - Waymo目前运营超过1500辆无人车,每周完成25万次出行服务,累计行驶1亿公里且事故率比人类低96% [21] - Cruise因2023年10月严重事故导致业务停摆,最终被通用汽车放弃 [23][24] 监管与法律挑战 - NHTSA正在调查FSD系统在低能见度下的行人识别问题 [26][28] - 德州民主党议员要求公司暂缓测试,等待9月新法规生效 [31] - 公司监管前景与特朗普政府关系密切,可能影响NHTSA调查力度 [28][31][32]
实验室老板想搞个自动驾驶小车,还没什么头绪。。。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6-22 22:09
产品发布与促销 - 黑武士系列001自动驾驶教研小车正式开售,原价36999元,现下单赠送3门课程(模型部署+点云3D检测+多传感器融合)[1] - 当前订单已排满,5台及以上批量采购可享优惠,主要面向高校和研究院所[2] 产品定位与功能 - 定位为教研一体轻量级解决方案,支持感知、定位、融合、导航、规划等全栈功能[5] - 适用于本科生学习比赛、研究生科研论文、高校实验室教具、职业培训等多场景应用[9] - 支持二次开发,预留多种传感器接口(相机、毫米波雷达等)[6] 硬件配置 - 主要传感器包括:Mid 360 3D激光雷达(FOV360°*59°,测距0.1-40m)、镭神智能2D激光雷达(测距25m)、奥比中光深度相机(测距0.15-5m,精度≤2%)[16][26] - 主控采用Nvidia Orin NX 16G芯片,配备1080p显示器[16] - 阿克曼底盘设计,车体尺寸620×400×320mm,自重30kg,最大载荷30kg[18][19] - 续航时间>4小时,最大运动速度2m/s,采用24V供电系统[18][19] 软件系统 - 基于ROS框架,支持C++/Python开发[21] - 提供一键启动开发环境,包含2D/3D目标检测、多模态SLAM(视觉/激光/惯性)、点云处理、车辆导航避障等22项核心功能[22] - 代码示例显示支持地图构建、轨迹规划等算法模块[41] 测试验证 - 已完成室内/室外/地库等多场景测试,包括: - 户外公园行驶[10] - 点云3D目标检测[11] - 2D/3D激光建图[12][13] - 上下坡测试[14] - 大场景3D建图[15] 售后服务 - 提供1年非人为损坏保修,人为损坏可付费维修[44] - 提供硬件采购咨询通道[44]
自动驾驶端到端VLA落地,算法如何设计?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6-22 22:09
自动驾驶VLA模型研究进展 - 端到端自动驾驶已成为主流范式 视觉-语言-动作(VLA)方法伴随具身智能兴起 相关论文横扫前沿领域 [2] - 主机厂如理想 文远知行 小米 小鹏等都在大力尝试VLA技术量产落地 [2] - 学术界和工业界涌现AutoVLA ReCogDrive等优秀工作 关注自适应推理 强化微调等方向 [3][7][9] 关键技术突破 - AutoVLA统一推理和动作生成 采用双重思维模式(快速/慢速思维)和GRPO强化微调方法 [3][4] - ReCogDrive采用三阶段训练框架 集成VLM与扩散规划器 PDMS达89.6创SOTA [7][9] - DriveMoE引入混合专家架构 包含场景专用视觉MoE和技能专用动作MoE 处理罕见驾驶行为 [19][21][22] - OpenDriveVLA通过分层视觉语言对齐和代理-环境-自我交互过程 实现轨迹规划SOTA [28][30][32] 数据集与基准 - Impromptu VLA数据集含8万+视频片段 覆盖4类非结构化场景 显著提升模型性能 [14][18] - DriveAction基准含16185个QA对 直接关联驾驶操作 支持全面评估VLA模型 [23][24] - 行业亟需更多高质量VLA基准 当前工作多基于nuScenes Bench2Drive等有限数据 [47] 行业应用趋势 - VLA模型输出形式向多模轨迹生成发展 文本输出逐渐被替代 [47] - 大规模自动驾驶预训练模型仍欠缺 多数工作依赖Qwen等开源模型 [47] - 时序处理能力待加强 需适配车端实时性要求 [47] - 小米 博世 清华等机构积极布局VLA研发 形成产学研协同 [7][14][19][28] 性能对比 - AutoVLA在nuPlan等基准上PDMS达92.12 碰撞率低于1% [5] - ReCogDrive在NAVSIM基准PDMS达89.6 超越前SOTA 5.6分 [9][10] - DriveMoE在Bench2Drive紧急刹车等场景能力提升显著 均值达47.91% [22] - OpenDriveVLA-7B在nuScenes开环规划L2误差仅0.66m 优于GPT-3.5等基线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