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搜索文档
交通强国建设有力推进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正变成发展实景
央视网· 2025-07-21 12:48
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成就 - 五年来交通运输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 [1][3] - "十四五"规划17项主要指标中6项已提前完成 包括高速公路建成里程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等 其余11项指标年底前将全部完成 [3]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 交通运输综合能力 服务品质 运行效率显著提升 [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 2万公里 比"十三五"末增加1 6万公里 其中高铁增加1万公里 [6] - 公路总里程达549万公里 增加29万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增加3万公里 [6] - 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1 76万公里 增加1600公里 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2971个 增加379个 [6] - 颁证民航运输机场达263个 增加22个 [6] - "十四五"前4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15 2万亿元 同比增长23 3% [6] 运输服务效率提升 - 2024年平均每天约1 8亿人次跨区域出行 运送1 6亿吨货物 揽收4 78亿件快递 [7]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1 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 城市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达175万公里 比"十三五"末分别增加48 5% 18 3% [7] - 铁路 水路货物周转量比"十三五"末分别增加17 5%和33 6% 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速约15% [7] - 2024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过4000亿元 其中交通运输成本降低约2800亿元 [7] 农村交通网络建设 - 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固定资产投资超过4 9万亿元 投入养护资金超过1 2万亿元 [9] - 截至2024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4万公里 占全国公路总里程近85% [9] - 全国3万多个乡镇 50多万个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 农村公路等级路比例达97 3% 优良中等路率达94 8% [9] 国际运输网络发展 - 累计对外签署涵盖交通领域的270多份合作协定或文件 [12] - 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29个城市 亚洲100余个城市 [12] - "空中丝绸之路"通航境外83个国家213个城市 [12] - 我国海运连接度连续19年保持世界第一 [10][12]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取得重大成就
快讯· 2025-07-21 10:26
交通基础设施成就 - 建成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 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 [1] - 交通网络成为国民经济循环重要支撑 [1] 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进展 - "十四五"期间"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基本贯通 [1] - 覆盖全国90%人口和经济总量 [1] - 高铁网 国家高速公路 高等级航道 航空服务等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1] - 多层级交通枢纽系统加快建设 [1] 未来发展规划 - 交通运输部将继续推动重大工程项目 [1] - 提高交通基础设施效能 [1] - 服务国民经济和便捷出行 [1]
“两重”投资催生产业新机遇 打开增长新空间 | 上半年经济运行新趋势、新变化观察↓
央视网· 2025-07-19 11:37
宏观经济与政策支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两重"项目(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成为关键驱动力,涉及资金规模达8000亿元[1] - 国家累计安排超长期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3600亿元支持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总投资额近1万亿元,预计拉动投资约3万亿元[16][20] - 2025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覆盖长江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修复、城市地下管网等七大重点领域[17] 地下管网产业链发展 - 2024年以来全国累计完成各类管网改造23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7圈),南京荷花塘街区采用微型定制化设备解决文物密集区施工难题[3][4][5][7] - 产业链上游带动耐腐蚀新型材料、盾构机、管道检测机器人等需求,中游促进勘察探测及工程咨询服务,下游推动物联网传感器和智能监测设备发展[23] - 南京水务局获得超20亿元资金支持,部署3600余套物联感知设备,智慧水务平台建设加速[11] 智能化装备与技术创新 - 管网检测机器人需求激增,深圳企业仓库使用率一年内翻倍,研发隧洞巡检机器人等新产品应对订单增长[14][15] - 浙江台州企业新建智能化塑料管道车间,首条直径1.6米实壁管下线,承接长江沿线数十个污水管网项目[15] - 参与"两重"项目的企业重大工程数量增长30%,新获专利中超半数来自项目技术转化[16] 交通基建产业链延伸 - 长江经济带内河水运项目获88亿元超长期国债支持,涵盖24个"两重"项目[27] - 带动建筑工程、工程机械及钢铁/水泥原材料需求,促进数字化建造技术应用,下游延伸至交通运营服务领域[27] 区域项目案例与产业联动 - 南京城北污水管网整治项目采用机器人解决狭窄管道检测难题,覆盖40条道路[9] - 货运物流领域显现联动效应,长江沿线治理项目促使司机运输路线从本地小活转向跨区域大项目[15]
泰州高铁南站项目建设实现“六证齐发”
新华日报· 2025-07-18 07:19
项目进度 - 泰州高铁南站项目实现"六证齐发",较原计划提前2个月完成全部关键审批手续,正式转入主体工程全面施工阶段[1] - 项目须在2027年6月前具备联调联试条件,工期压力大[1] - 已完成桩基施工1300余根,完成进度50%以上,后续将进行基坑土方开挖[3] 审批创新 - 采用"六证联办"模式,将关键审批拆解成"并行办理"流程图[1][2] - 市住建局成立审图专班,专家提前介入优化设计,减少重大修改[2] - 市自规局创新"分段供地"模式,对已完成净地区域先行核发规划许可证[2] - 市数据局推出"施工许可证分阶段办理"模式,保障平行穿插施工[2] 项目规模 - 项目总投资约18.5978亿元,占地面积303亩[3] - 枢纽核心区工程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5层[3] - 包括公交客运中心、长途客运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等设施[3] - 进出站道路包括站前大道、站北路、泰融路、站东路等[3] 用地协调 - 项目涉及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一个乡镇2个村的土地征收[2] - 建立矛盾协调群实现"每日会商,现场办公"[2] - 仅用2个月完成用地协议签订,同步清运3.6万平方米苗木[2]
北京成功打通东六环西侧路、玉津路等28条“断头路”
北京商报· 2025-07-14 12:34
轨道站点接驳优化 - 北京全面启动523个轨道站点、1661个站口接驳优化提升工作,通过"日巡查、周帮扶、月调度、季评价、年考核"机制推进落实 [1] - 50个重点轨道站点累计完成接驳步行道修复18010平米,站前广场修复30902平米,新增非机动车停车面积87901平米,清理废旧自行车834辆 [1] 桥下空间整治提升 - 市区两级交通部门已完成234座桥系环境整治,14座重点桥系完成提升,打造集交通优化、便民停车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区域 [1] - 海淀区联想桥通过改造增设车道和停车位,丰台区将桥下空间治理与"点靓凉水河"行动结合推进一体化提升 [1] 断头路打通工程 - 成功打通28条"断头路",如东六环西侧路、玉津路等,改善城市交通"微循环" [1] - 西城区马连道东街"断头路"贯通后,周边居民减少800米绕行距离 [1] 道路建设进展 - 通马路改扩建工程道路段、京密路(太阳宫北街-机场南线)实现全线通车,京密路新国展段5.4公里辅路开通 [2] - 东六环改造工程(京哈高速-潞苑北大街)开通试运营,通行隧道最快仅需7分钟 [2] 交通枢纽建设 - 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装修工程完成至90% [2] - 望京西综合交通枢纽、通马路综合交通枢纽等主体工程均已完成 [2] 停车设施建设 - 中心城区新增停车场141个、停车位超2万个 [2] - 完成新增错时共享停车场133个,共享停车位10304个 [2]
青海前6个月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23:53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 青海省1月至6月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 同比增长55% [1] 规划与试点 - 编制《青海省"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公路规划纲要》《西宁—海东都市圈一体化综合交通专项规划》等规划 [1] - 增补申报高原生态公路技术 交能融合设施建设等新试点 [1] 路网建设与交旅融合 - 畅通省内路网大循环 打造柴达木 青海湖等交旅融合生态景观大道 [1] - 加快补齐青南地区旅游公路短板 形成"快进慢游"旅游公路网 [1] 新能源与绿色出行 - 全省新能源 清洁能源公交车和出租车占比分别达99% 83% [1] - 实施"冷再生"技术提质改造农牧区砂石路2000公里 [1] - 开展绿色出行"续航工程" 海拔3000米以下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达83% [1] 民生服务与农村公路 - 上半年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1179公里 [1] - 2个乡镇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覆盖通达 13个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上硬化路 [1] - 累计排查次差路段1 14万公里 年内计划整治3320公里 [1] 客运服务与设施升级 - 新增开通定制客运线路3条 [2] - 升级改造西宁市公交站点服务设施12处 [2] - 三级以上汽车客运站上半年联网售票覆盖率达68% [2] 专线服务与优惠政策 - 开通29条通学专线和8条上班族专线以及火车站至西宁市区方向的巡游公交线路 [2] - 推行"三免一推"优惠措施 为货车司机减免服务费用220余万元 [2] 农村客货邮融合 - 开通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线路30条 日均带件量增至1300余件 [2]
新生圩长江大桥冲刺完工 南京北站站房完成桩基施工
南京日报· 2025-07-02 10:34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新生圩长江大桥各标段进入施工收尾阶段,地面辅道与涉铁老桥维修改造加速推进,预计建成后栖霞大道至江北大道的通行时间将从1小时缩短至10分钟[1] - 建宁西路上跨江北大道段钢箱梁实现"闭环",江北大道互通一期工程通车功能段和非涉铁段主体工程完工,建宁西路过江通道隧道段长约3.55千米,盾构段长约2349米[1] - 南京北站站房桩基施工全部完成,预计10月底地铁结构封顶,北广场结构全部完成,年底地面以下工程基本结束[2] 城建项目投资与开工情况 - 上半年全市城建新建项目开工率达75.4%,37个重大城建项目完成投资227.2亿元,年度城建计划投资进度达51.9%[2] - 全市城建计划安排七大类352个A类项目,涵盖交通基础设施、历史文化保护及片区更新等领域[2] 城市配套功能提升 - 所街公交场站作为南京首个公交场站TOD项目完成全部建设任务,集公交车站、市民休闲和办公酒店等功能于一体,将于年底正式投入运营[2] - 新生圩长江大桥夜景照明工程已完成,成为长江两岸标志性景观[1]
圆桌|全球交通投融资面临资金缺口压力,如何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7-01 22:57
全球交通投融资现状 - 全球经济复苏步伐蹒跚 地缘政治冲突和气候变化加剧导致交通投融资领域面临堵点和痛点 [1] - 资金缺口巨大与融资渠道受限并存 发展中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与公共财政投入和市场融资渠道不畅矛盾突出 [1] - 项目风险高企与投资信心不足交合 大型跨国交通项目周期长投资额大 地缘政治政策变动市场波动技术迭代社会环境变化等多重风险抑制民营资本和长期投资者热情 [1] - 投融资规则体系与工作机制衔接不畅 增加跨境项目协调与落地难度和成本 [1] 投融资机制创新建议 - 共筑机制化合作平台 探索建立常态化合作模式 [2] - 共推投融资模式创新 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建立基础设施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绿色债券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多元化创新型融资工具 [2] - 设计科学合理的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 激发民营资本和长期机构投资者积极性 [2] - 构建绿色和可持续标准 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交通投融资机制 [2] - 共促能力建设与知识共享 提升欠发达地区交通项目可融资性和落地成功率 [2]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基础设施建设的挑战 - 从承包商向投资商转型难 中资企业以EPC模式为主 缺乏项目投资融资设计和长期运营管理能力 难以适应国际市场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趋势 [2] - 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加剧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政治风险增加俄乌冲突等事件导致汇率波动加剧融资成本提升项目风险管控难度加大 [3] - 融资困难突出 多数企业融资能力不足 缺乏系统化项目融资方案 无法获得国际资本青睐 融资工具单一 多元融资渠道未有效整合 融资成本高居不下 [3] - 咨询服务体系薄弱 国内咨询机构停留于技术设计监理服务等中低端环节 缺乏国际化融资法律合规与ESG评估能力 [3] 基础设施投融资落地建议 政策层面 - 完善顶层制度设计 强化政策与平台支撑力度 [3] - 建立全球基础设施风险预警平台 提供政策与金融支持 [3] - 深化与多边金融机构合作 提升国际融资协调能力 [3] 企业层面 - 加速构建投资建设运营的综合业务体系 [4] - 提升项目投融资策划与风险管理能力 强化国际合规和财务模型管理工具应用 [4] - 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 建立跨领域复合型团队 [4] 咨询机构层面 - 从技术咨询转向全生命周期跨专业的综合性服务 [4] - 深化国际标准体系建设 推动国际金融机构认可资质 [4] - 通过联合体形式协同设计财务法律资源 提供项目一站式投融资落地服务 [4]
年内4条高速建成通车,济宁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畅通发展新动脉
齐鲁晚报网· 2025-07-01 15:03
雄商高铁建设进展 - 雄商高铁梁山段黄河特大桥主桥桥梁总长1600米,主桥已合龙,施工周期从21天缩短至15天,采用三维建模和数智化技术实现毫米级误差控制[2][3] - 梁山段分两个标段,十一标段7月进入轨道底座板施工,10月开始铺轨,梁郓代建段高铁站房等设施施工中,站前广场预计12月底完成[2][3] - 雄商高铁正线全长552公里,梁山段19.1公里,建成后梁山至北京车程缩至2小时内[3] 高速公路建设成果 - 济商高速济宁段主线45.06公里,路基桥涵完成95%以上,路面工程完成80%,累计投资超60亿元,二标段完成总产值93%[4][5] - 济邹高速全长61.99公里,路基工程完成94.2%,路面工程完成44.6%,桥涵工程完成92.6%,京杭大运河特大桥7月底主桥合龙[5][6] - 年内4条高速通车后全市高速里程将突破600公里,形成主城区绕城高速环线[6] 铁路与水运发展 - 全市铁路总里程836公里,济枣高铁开展桥梁基础施工,淄海物流铁路专用线年内开工[7] - 韩庄码头1-4泊位交工验收,湖西白马河航道基本完工,1-5月港口吞吐量4502万吨(同比+12%),集装箱14.9万标箱(同比+14%)[8] - 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在建72艘,下水18艘,复兴河航道升级改造年内开工[8] 区域交通规划影响 - 项目建成后将优化区域路网,推动济宁融入省会经济圈和京津冀,形成综合立体交通枢纽[1][8] - 济商高速提升胶东半岛至中原地区通行能力,济邹高速加强鲁西南与鲁中地区互联[5][6] - 铁路水运联动完善现代交通体系,促进综合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