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城市
icon
搜索文档
雷曼光电:上半年营业收入5.64亿元,差异化开辟业绩增长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0:0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64亿元 归母净利润485.92万元 [1] - 业绩承压主因国内市场价格竞争白热化及欧美市场需求低迷 [1] 国际市场拓展 - 国际留存客户数量同比增长35% 新增客户数量同比增长44% [2] - 新客户贡献收入同比增长127% [2] - 以美国/荷兰/日本/迪拜四大海外子公司为枢纽实施区域备库战略 [2] - 重点覆盖北美/欧洲/日韩/中东等核心市场 缩短标品交货周期 [2] 差异化竞争策略 - 布局超高清家庭巨幕市场 在深圳/上海/北京等核心城市落地线下体验店 [3] - 开拓文旅沉浸式显示场景 服务舞台演艺/主题乐园/博物馆等领域 [3] - 构建"超高清显示+AI+显示+绿色节能+数字城市"一体化解决方案平台 [3] 产品与技术突破 - PSE节能冷屏获2025年日本IDPA国际先锋设计大奖 [4] - 户内外租赁屏GM系列获2025年德国红点设计奖 [4] - 形成Micro LED显示全系列产品生态及解决方案体系 [3]
2025年中国数据要素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8-11 08:06
中国数据要素行业卓越服务厂商评选 - 入围厂商需接受研究团队调研并在综合能力或关键能力方面获得专家团肯定 [1] - 评选过程征询了数据开发商、运营商、源企业及IT技术厂商等行业专家意见 [1] - 评估指标包括行业深耕程度、产品与技术能力、服务能力及生态能力四个核心维度 [2] - 最终TOP30榜单分为四类:综合技术服务商、加工治理与产品化厂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基建与综合应用服务商 [4] 东软集团数据要素业务布局 - 城市数据价值赋能平台聚焦智慧康养、医疗健康、人才就业三大领域,构建五大服务场景 [7] - 与福建大数据集团合作构建"1+3+N"数字生态链,其中"1"代表数据要素生产空间,"3"为三大民生服务平台 [9] - 康养平台覆盖全生命周期服务,人力资源平台实现G2P2B2C全链条服务,医疗平台建立九大系统 [10] - 业务以场景化、智能化、服务化为核心驱动力,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产业创新 [15] 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现状 -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5% [18] - 国家数据局成立后出台《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推动全国一体化数据大市场建设 [14][15] - 当前需解决数据开放、主体关系、收益分配等问题,避免区域同质化发展 [15] - 可信数据流通技术体系已形成"连接-存证-管控-服务"全链路保障 [19]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数联网实现跨域数据互联,区块链保障权属存证,隐私计算确保高敏感数据安全 [19] - 可信数据空间构建"三统一"服务模式:身份统一、确权登记统一、流通标准统一 [22] - 数据要素与AI形成良性循环,多源数据融合提升模型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19] - 未来五年将建设全国一体化数据流通体系,打破数据垄断赋能实体经济 [22] 市场挑战与突破路径 - 存在定价体系不完善和合规壁垒两大痛点,企业面临投入产出比不确定性 [26] - 数商普遍运营能力不足,缺乏对数据生态建设的理解 [23] - 突破需完善国家层面数据治理标准体系,同时打造可复制的标杆应用案例 [26] - 高质量数据集和专业化智能体将成为未来主流,生态共建能力是核心竞争力 [15]
上海将百年公话亭打造成城市街头的AI智能体
中国发展网· 2025-08-08 21:21
智云上海品牌发布 - 全国首个城市信息化服务品牌"智云上海"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正式发布 [1] - 品牌落地具象化为600多座Hello老友亭,实现AI功能升级 [1] - 公话亭转型为多场景服务终端,日均服务超2000人次 [2] AI服务功能升级 - 推出"云宝"数字人服务,集成五大AI Agent功能:景点预约、酒店预订、餐厅订位、医疗挂号和涉外服务 [1] - 政务咨询覆盖200多项事项,准确率达95% [2] - 为老人提供养老金查询、家属呼叫等服务,平均30秒完成 [2] 技术支撑体系 -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联合阶跃星辰等AI公司打造多模态数字底座 [2] - 采用智能体工作流引擎调度多场景能力,政务场景实现毫秒级知识匹配 [2] - 依托"智云上海"云网边端智算体系实现持续AI能力升级 [6] 涉外旅游服务 - 2025年上半年上海入境外籍旅客达260万人次,同比增长44.8% [3] - 免签政策使用量达140万人次,占总入境量54%,同比增长228% [3] - 提供30多国220款电子钱包的"外包内用"支付服务 [3] - 支持英语界面操作及多语种攻略保存功能 [4] 民生服务创新 - 紧急求助功能可自动发送定位信息至家属手机 [6] - 为听障人士提供12345手语服务 [6] - 7×24小时提供车辆管理、医保、入学等政策咨询 [6] - 路线查询准确率达98%,游客咨询超10万次 [2]
全国首张城市信息化服务品牌“智云上海”发布|“上海有AI 智惠全城”打造AI城市新范式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31 14:47
智云上海品牌发布 - 上海市政府与中国电信联合发布全国首个城市信息化服务品牌"智云上海",标志着全球最大规模城市级数智化底座部署完成[1][3] - 该品牌以云网融合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为底座,旨在构建"上海有AI、智惠全城"的智能服务体系,将AI技术融入城市各领域[3] - 品牌通过线上线下多重形式发布,包括外滩主题灯光秀、16区定制化AI案例展示等,强化市民感知[4][12][13] 技术架构与合作伙伴 - "智云上海"采用云网融合技术架构,集成算力资源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设施支撑[3][73] - 上海电信联合蚂蚁科技、华为、稀宇极智科技、新华三等企业共同推动项目落地[9] - 项目展示区融合AI互动体验,具象化呈现对城市经济民生的赋能价值[9] 应用场景与区域特色 - 全市16个行政区部署差异化AI应用案例,如黄浦区打造未来智慧城市典范、虹口区重塑国际航运坐标、金山区构建化工安全体系等[15][16] - 通过改造Hello老友数字公话亭等城市设施,将AI技术渗透至城市生活触点[13][73] - 各区域聚焦特色领域:静安区发展商贸集群与创新生态、徐汇区推动数字治理新范式、宝山区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等[23][30][52] 战略定位与未来规划 - 项目定位为全球可复制的"AI CITY"范式,通过革命性AI技术提升城市能级[4] - 未来将持续深化政企合作,为上海建设国际数字之都注入动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数字品牌[75] - 品牌以"共建数字上海 共见智慧未来"为发展愿景,覆盖数字产业、智能制造、航运升级等多元领域[26][36][43]
数字城市建设需谨防“技术崇拜”误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2 06:03
数字城市发展战略 -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以"建设数字友好城市"为主题,推动数字经济制度型开放和多双边合作 [1] - 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正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面临机遇与挑战 [1] - 数字城市纳入"数字中国"战略,定位从技术应用转向提升国家竞争力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 数字城市建设核心关系 - 需处理价值与技术的关系,避免"技术崇拜",明确技术是手段而非目标 [2] - 需协调技术与组织、人的关系,技术需与政府架构、业务流程及市民习惯融合 [2] - "一网通办"成功案例体现跨部门数据协同、流程简化和公务员数字素养提升的综合作用 [2] 数据要素价值化路径 - 数据价值释放分三阶段:资源化(解决数据可用性)、资产化(明确产权与定价)、资本化(金融创新参与价值分配) [3] - 当前存在"三多三少"困境:原始数据多价值数据少、孤立数据多融合数据少、通用数据多场景数据少 [3] - 数据资本化通过信托、证券化、质押融资等金融创新为经济增长注入动能 [3] 智慧城市建设实施路径 - 构建数据产权法规与流通体系,破解数据"不愿流、不敢流、不会流"难题 [4] - 建立多方共享的数据收益分配机制,平衡国家、企业、个人信息主体利益 [4] - 开放交通、医疗等关键场景,以社会需求牵引数据开发和创新应用 [4]
青岛:力争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达6.5万架 智能算力占比达35%
快讯· 2025-05-16 15:28
数字青岛2025年行动方案 - 青岛市政府发布《数字青岛2025年行动方案》[1] - 依托青岛"算力一张网"布局对接国家算力平台[1] - 落实人工智能"算力券"奖补政策[1] - 鼓励开展算力、算法、数据协同创新以降低大模型计算算力消耗[1] 数据中心发展目标 - 力争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达到6.5万架[1] - 智能算力占比目标为35%[1] 通信网络建设 - 推动5G-A和F5G-A试点部署及应用[1] - 完成700个既有住宅小区地下车库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1] - 力争5G基站数达到4.5万个[1] - 升级优化青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1] - 加快建设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1] 5G技术应用 - 加快5G轻量化(RedCap)规模化应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