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子
搜索文档
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
人民日报· 2025-09-27 11:02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总体经济表现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21年的27.6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超33万亿元 [1] - 9座城市跻身地区生产总值"万亿之城"行列 [1] - 拥有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国近1/3 [1] - 58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有282家来自长三角 [1]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 [3] - 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6万家 [4] - 上海光源每年开机时间达7000小时,仅能满足1/4的机时申请 [4] - 浙江金华市投入2400万元在合肥光源建成全国首个软X射线散射束线实验站 [4] - 国内首个产业专用同步辐射实验平台于今年2月投入使用 [6] 区域协同与产业布局 - G60科创走廊九城(区)共建16个产业联盟、15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9] - 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近3年营收连续跨过2.5亿元、3亿元、8亿元台阶,累计申请专利1500余项 [9] -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累计与589家长三角龙头企业建立联合创新中心,孵化145个重大产业创新项目 [10] -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77条试点措施新近在全国复制推广 [10] 重点省市产业发展 - 江苏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达14个,总数全国第一 [3] - 浙江今年上半年实现外贸进出口2.73万亿元,同比增长6.6%,居全国首位 [11] - 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今年上半年累计发运集装箱13.1万标箱,同比增长11.1% [11] - 安徽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3.6% [11] - 安徽今年1至5月汽车产量123.57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61.33万辆,均居全国第一 [11] 绿色发展与生态环保产业 - 长三角空气优良天数平均比例为84.5%,较2018年提升8.8个百分点 [20] - 594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4.3% [20] - 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建设5万吨中试基地,发展无锑纤维等绿色纺织产品 [22] - 长三角创建3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
福晶科技:公司产品包括晶体元器件、精密光学元件和激光器件等
证券日报网· 2025-09-24 21:41
公司业务范围 - 产品包括晶体元器件、精密光学元件和激光器件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激光和光通讯等光电领域 [1] - 具体业务情况以公司定期报告或公告披露信息为准 [1]
汇绿生态(001267.SZ)控股子公司签订光电子产业园房屋租赁合同
智通财经网· 2025-09-21 16:45
项目投资 - 武汉钧恒与鄂州临空管委会签订年产150万支光模块生产基地项目 总投资额2亿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 [1] - 武汉钧恒同日签订年产300万支光模块生产基地项目 投资总额5亿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3亿元 [1] - 两个生产基地项目合计形成年产450万支光模块的产能规模 [1] 资产配置优化 - 湖北钧恒签订配套用房《光电子产业园房屋租赁合同》 涉及年产150万支光模块生产基地项目的配套用房 [1] - 采用租赁方式可降低前期土地及厂房建设的大额资本投入 [1] - 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集中资金投入生产线等相关设备 [1] 战略布局 - 本次投资及租赁交易有利于公司未来生产经营 [1] - 进一步增强公司在光模块领域的布局发展 [1] - 通过生产基地扩建提升光模块产业规模效应 [1]
汇绿生态(001267.SZ):签订配套用房的《光电子产业园房屋租赁合同》
格隆汇APP· 2025-09-21 16:35
公司业务拓展 - 武汉钧恒全资子公司湖北钧恒科技与鄂州临空工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及鄂州市临空经济区口岸和招商服务中心签订光电子产业园房屋租赁合同 [1] - 租赁配套用房用于实施年产150万支光模块生产基地项目 [1] - 项目投资合同书于2025年9月18日签署 [1]
融资额5000万到2.1亿元!华光光电子增资扩股
搜狐财经· 2025-09-19 19:31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拟以2024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进行审计评估并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引入合格投资者 [1] - 增资参考资产评估报告确定挂牌底价为每股26.5元,对应投前估值为16.6亿元 [1] - 预计融资金额范围为5000万元至2.1亿元 [1] - 增资完成后,本轮投资者持股比例范围为公司注册资本的2.92%至11.23% [1] - 拟新增注册资本范围为188.68万元至792.45万元 [1] - 拟征集投资方数量为2个至10个 [1] 投资方要求 - 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资 [1] - 单一意向投资方拟投资总额不低于500万元 [1] 行业活动信息 - 行业计划于2026年4月15-17日在苏州举办第八届涡轮技术大会暨民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展 [3] - 同期将举办激光在民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中的应用大会,时间为4月16日 [3]
德科立现4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1153.11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22:38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18日大宗交易平台发生4笔成交 合计成交量9.69万股 成交金额1153.11万元 成交价格均为119.00元 相对当日收盘价折价15.24% [2] - 4笔交易买方营业部分别为中信证券上海分公司 华泰证券广州云城东路营业部 长江证券北京百万庄大街营业部 东北证券太原桃园北路营业部 卖方营业部均为国泰海通证券无锡湖滨路营业部 [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当日收盘价140.40元 单日上涨20.00% 日换手率14.35% 成交额29.89亿元 [2] - 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3717.49万元 近5日累计上涨39.22% 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入2.55亿元 [2] 融资交易数据 - 最新融资余额6.34亿元 近5日增加1.99亿元 增幅达45.94%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0年01月31日 注册资本15828.5329万人民币 [3]
奥来德投资成立新公司,含光电子器件销售业务
搜狐财经· 2025-09-18 16:41
公司成立与基本信息 - 升翕(江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29日成立 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为彭勃 登记状态为存续 注册地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1][2] - 公司由奥来德(688378)通过上海升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 股东认缴出资额为1000万元 认缴出资日期为2030年8月27日 [1][2] - 公司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营业期限为无固定期限 纳税人资质为一般纳税人 [2] 经营范围与行业分类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光电子器件销售 电子专用材料研发与销售 电子专用设备销售 以及技术服务 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交流 技术转让 技术推广 [1][2] - 公司所属国标行业为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M75) 业务涉及进出口和技术进出口活动 [2] 股权结构与关联公司 - 公司直接股东为上海升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100% 上海升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由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认缴出资额为13015万元人民币 认缴日期为2023年3月13日 [2]
长盈通股价涨5.13%,前海开源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9.45万股浮盈赚取71.8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0:52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8日股价上涨5.13%至50.00元/股 成交金额8443.12万元 换手率1.84% 总市值61.19亿元[1] 公司基本情况 - 武汉长盈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 2010年5月18日成立 2022年12月12日上市[1] - 主营业务为光纤陀螺核心器件光纤环及其综合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系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光纤环器件57.61% 特种光纤19.36% 其他(补充)11.68% 新型材料7.18% 光器件设备及其他4.17%[1] 基金持仓情况 - 前海开源基金旗下前海开源沪港深强国产业基金(004321)二季度持有29.45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7.92% 为第二大重仓股[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71.87万元 最新规模1.45亿元[2] - 基金今年以来收益8.74% 近一年收益54.91% 成立以来收益16.6%[2] 基金经理信息 - 前海开源沪港深强国产业基金经理为魏淳 累计任职时间6年255天[3] -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1.97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26.53% 最差基金回报-22.09%[3]
南京“江之北”崛起科创新高地
新华日报· 2025-09-17 16:20
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与创新突破 - 南京江北新区成为江苏自贸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和高地 拥有200多项在研新药[1] - 园区集聚13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 包括驯鹿生物实现CAR-T药物跨境供药 世和基因肿瘤检测产品获NMPA、FDA、CE三大认证 艾码生物开发全球首个核酸药物ER2001注射液[2] - 药捷安康和维立志博在香港上市 维立志博有14款创新候选药物(6款进入临床) 征祥医药抗流感新药玛硒洛沙韦和先声药业苏维西塔单抗近期获批上市[2] 集成电路与芯片技术发展 - 南智光电建成国内首条8英寸晶圆级光子芯片产线 提供8英寸薄膜铌酸锂流片服务[3] - 芯擎科技发布7nm自动驾驶芯片"星辰一号" 其"龙鹰一号"芯片累计出货150万片 居国产智能座舱芯片市场首位[3] - 特纳飞主控芯片全球出货超千万颗 实现国产高端芯片大规模量产 获2025年度闪存控制器金奖[3] - 新区集聚台积电等数百家集成电路企业 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全产业链[3] 高校合作与人才集聚 - 南京大学生化医药学科群整体入驻新区 共建校区平台培养创新人才[4] - 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中心落地8个月 对接78家高校 落地45个项目 入库1423个项目[4] - 东南大学"大医科"科研载体入驻2000多名师生 园区聚集4所"双一流"高校 将集聚5万名师生[4] - 南京大学在新区设立10余家新型研发机构 孵化4家上市企业[5] 产业生态与资本支持 - 构建"学、研、产、用"一体化生物医药创新生态 形成"人才+平台+资本"协同机制[5] - 科投集团通过6只基金为维立志博提供全生命周期资金支持[5] - 产业投资基金决策投资特纳飞 带动超亿元社会资本注入[5] - 企业高管二次创业首选新区 风投报告指出园区"高端人才密集 博士浓度极高"[5] 人才结构与城市配套 - 龙山社区硕博占比超30% 社区公益组织有25名博士成员[7] - "小北托育"服务覆盖全区街道园区 举办赛艇公开赛、青年戏剧汇等青年活动[7] - 新区拥有70%生态面积 含长江岸线近百公里和老山80平方公里生态屏障[7] - 南京北站构建"十廊放射"交通格局 站内连廊直通科创载体形成"站城无界"模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