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设备

搜索文档
首席对话录第22期
2025-07-16 14:13
各位在线上的投资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交音国际科技分析师王大卫欢迎大家参加这期的交音国际主板的手续对话录活动今天我们一共有5位分析师参与活动我可能先开始 我们最近发了这个北方华创的深度报告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对于北方华创这个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的一些看法我们认为北方华创是国产半导体行业向先进制程技术升级预计下有扩张 成熟制程逻辑芯片和存储性芯片过程中最直接的受益者我们发现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已经形成了除高端EUV光刻机以外所有半导体设备的国产替代能力作为其中唯一拥有完整产品线的平台型半导体设备公司我们认为对方划算或是国产半导体 万导体产业链过程中最核心的工程之一 从近十年的这个全球范围的半导体设备的重要性来看这个是在不断上升的设备销售与半导体产品销售的比例从2014年的10.5%上升到了2024年的18.5%这是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内地的半导体设备市场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的份额也从2015年的13%升到了2024年的42%在这个过程当中 北方华创业绩在上行周期中表现出非常高的成长性但在下行周期中韧性较强与市场一致的预测今年同比下降的市场规模不同我们预测中国内地的2025年的半导体设备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同比增长1%达到50 ...
机械+半导体设备季报总结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床、通用自动化、半导体、光刻机 - **公司**:汇川、博水、北方华创、拓荆、圣美、长川、微导、金测、万业、金海通、中微、长川、扑火基金、新闻微博、华创、周冬飞策、华峰、托尔金、中芯国际、长城、长新、三星、克什、伯莫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机床行业 - **核心观点**:机床行业收入和利润表现疲软,优质龙头公司更值得关注 - **论据**:去年机床板块收入25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今年一季度同比下滑近3%;去年基层板块利润同比下降近70%,今年同比下降近20%;公共龙头汇川一季度收入增长30%多,利润增速更高,优质公司如博水过去几年大幅跑赢行业 [1][2] 半导体行业 - **核心观点**:半导体行业收入延续高增长,利润近两年有波动,行业扩产乐观,国内份额有望提升 - **论据** - **收入和利润**:统计的46家半导体设备公司收入延续高增长且有提速,去年收入714亿,同比增长36%,今年一季度176亿,同比增长39%;去年板块利润117亿,今年一季度26亿,去年利润增速17%,今年41%,去年盈利水平下降,今年一季度修复 [7][9] - **行业扩产**:中芯国际今年资本开支与去年持平,超市场预期;长新今年在上海有新扩展规划,二季度与核心设备厂商谈批量订单;一季度新建订单增速尚可但金额占比不高,二季度龙头公司新建订单同比增速可能超40%;光刻机采购量持续高速增长且均价提升,对扩产有强指引 [19][20][21][22] - **国内份额**:去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496亿美金,占全球比重30%;国内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仅21%,先进制程金融厂招标本土设备国产化率能到70%以上,未来国产化率有望提升 [23][30] 光刻机行业 - **核心观点**:光刻机行业确定性高,未来两三年可预见性强,建议关注主流标的 - **论据**:国家重视光刻机行业战略发展;行业进展处于类似2018 - 2019年前道设备克格勃式的发展阶段;国内光刻机有大量低位光刻机上产业区做验证,股价走势震荡向上且比很多板块强劲 [34][3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半导体行业** - 客户付款方式变化导致合同负债对订单持续性指引减弱,更多需结合合同负债和存货看订单情况 [5][17] - 研发费用率在收入快速增长情况下仍往上走,去年提升0.6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提升0.4个百分点 [15] - 部分公司利润波动受确认节奏、研发投入、新品布局等因素影响,如长川因数字策略基础放量带来规模效应,利润增速高;扑火基金和新闻微博因确认节奏和研发投入,一季度亏损 [10] - 行业毛利率受会计组织调整影响,剔除该因素后波动不大,不同企业毛利率分化明显,后导策机毛利率较高,如华峰去年毛利率73%,今年一季度75% [13] - **光刻机行业**:目前光刻机投资建议以一线二线主流标的为主,未到扩散阶段 [36]
阿斯麦收窄业绩指引 警告无法确定2026年实现增长
快讯· 2025-07-16 13:47
阿斯麦业绩指引调整 - 公司收窄2025年财务目标 预计今年销售额增长约15%至325亿欧元 此前预期范围为300亿至350亿欧元 [1] - 公司调整2025年毛利率指引至52%左右 此前预期范围为51%至53% [1] - 公司警告无法确定2026年能否实现增长 尽管仍在为增长做准备 [1] 行业不确定性因素 - 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加 影响公司业绩预期 [1] -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是重要影响因素 [1]
阿斯麦第二财季订单超预期
快讯· 2025-07-16 13:13
第二季度业绩 - 第二季度订单额55.4亿欧元 环比增长41% 超出市场预期的48亿欧元 [1] - 第二季度净销售额76.9亿欧元 超出市场预期的75.1亿欧元 [1] - 第二季度净利润22.9亿欧元 超出市场预期的20.5亿欧元 [1]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第三季度净销售额74亿至79亿欧元 低于市场预期的82.1亿欧元 [2] - 预计2025财年净销售总额较2024年增长约15% [2]
阿斯麦第二季度销售额为76.9亿欧元,市场预期为75.4亿欧元
快讯· 2025-07-16 13:04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销售额为76.9亿欧元,超出市场预期的75.4亿欧元 [1] - 第二季度订单额为55.4亿欧元,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的44.5亿欧元 [1]
万业企业(600641):铋材料新产线预计25H2投产,离子注入机交付再创新高
国投证券· 2025-07-16 10: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投资评级,给予公司 2025 年 10 倍 PS,对应目标价 16.61 元/股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 25H1 归母净利润 0.3 - 0.4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 0.2 至 - 0.1 亿元同比亏损扩大 159.47% - 29.74%;25Q2 归母净利润 0.5 - 0.6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 0.16 至 - 0.06 亿元同比亏损收窄 21.96% - 70.67% [1] - 25H1 营收大幅增长,因先导科技集团入主后开展铋金属深加工及化合物业务,且出售参股公司浙江镨芯电子股权获投资收益 [2] - 铋业务新产线预计 25H2 投产,25 年 6 月凯世通向国内多家晶圆厂客户交付 5 台 12 英寸离子注入机,单月交付量创新高,且离子注入机零部件国产化验证覆盖率已突破 95%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15.46 亿元、20.96 亿元、25.1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 亿元、3.35 亿元、3.72 亿元 [4] - 2023 - 2027 年主营收入分别为 965 百万元、581 百万元、1546 百万元、2096 百万元、2518 百万元;净利润分别为 151 百万元、108 百万元、240 百万元、335 百万元、372 百万元等多项财务指标有相应预测 [11] 股价表现 - 相对收益 1M 为 - 2.3%、3M 为 - 12.9%、12M 为 16.9%;绝对收益 1M 为 1.7%、3M 为 - 6.1%、12M 为 32.5% [8] 公司基本信息 - 总市值 12796.16 百万元,流通市值 12796.16 百万元,总股本 930.63 百万股,流通股本 930.63 百万股,股价(2025 - 07 - 15)为 13.75 元,12 个月价格区间 9.27/20.65 元 [6][10]
校企联动 自主培养高端人才
科技日报· 2025-07-16 09:00
校企联动培养高端人才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张百川通过校企联合培养项目完成5轮中试放大实验,成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 [1] - 首批专项试点工程硕士2100多名毕业生中67人以实践成果申请学位 [1] - 教育部联合9部门2022年启动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3年成效显著 [1] 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 - 已建立40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和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 [2] - 校企协同建设201门核心课程覆盖18个关键领域,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免费共享 [2] - 企业提供5100多个产业一线研究课题作为工程硕博士科研选题来源 [2] - 校企联合建成300多个工程师技术中心支持真实环境科研 [2] 企业参与培养机制 - 北方华创科技集团创立成果导向评价机制,以实际工程成果替代学术论文作为毕业依据 [2] - 企业导师定期评估学生课题进展,首批试点学生全部参与核心研发项目且表现优异 [2][3] - 3年累计吸引40多名优秀学生参与企业联合培养 [3] 就业与未来规划 - 首届专项试点工程硕士71%留在本领域企业就业 [4] - 教育部计划2030年前推动超半数工程硕博士培养单位自主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 [4] - 培养模式将向全部67个专业学位类别推广 [4]
美国发力EUV光刻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16 08:53
EUV光刻技术现状与竞争格局 - ASML是全球唯一的EUV光刻机供应商,主导7纳米以上晶体管量产技术 [1] - 美国通过Cymer公司(被ASML收购)掌握EUV光源关键技术,Intel等企业加大EUV研发投入 [2] 美国EUV加速器项目 - 纽约州联合IBM、美光等企业投资100亿美元建立High NA EUV研发中心,含ASML EXE:5200扫描仪和5万平方英尺洁净室 [4][6] - 项目目标包括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原型成本、培养半导体人才,预计2026年提供High NA EUV技术 [7] EUV替代技术探索 - 美国xLight公司开发自由电子激光器(FEL),声称可兼容现有设备并降低1.5MW高能耗问题,目标2028年商业化 [9][10] - Inversion Semiconductor采用Laser Wakefield Acceleration技术,将加速器体积缩小1000倍至桌面级,晶体管密度提升100% [12][13][14] 日欧技术进展 - 挪威Lace Lithography开发原子光刻技术(BEUV),分辨率超越EUV极限,获欧盟336万欧元资助,目标2031年商用化 [16] - 日本KEK研发自由电子激光器,电光转换效率比传统EUV-LPP高10-100倍 [17][19] 技术发展趋势 - ASML持续推进High NA向Hyper NA演进,同时封装技术可能成为性能提升的替代路径 [21][22] - 全球多路径探索显示EUV技术仍存物理极限挑战,但芯片性能持续提升趋势明确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