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

搜索文档
酒旅加入外卖补贴大战 250元以下“特价酒店”上线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12:37
即时零售补贴大战延伸至酒店领域 - 淘宝闪购在重庆、杭州等地上线"特价酒店"入口 跳转至飞猪预订页面 酒店标注"闪购"标签 突出"大幅降价""全网低价"等促销信息 部分酒店推出"限时拼团"价 较闪购价格再低20元 [1] - 闪购酒店以经济型、低星酒店为主 多数间夜价格低于250元 同一酒店同一房型价格较美团低10-25元 提供"酒店闪购专享券"等优惠 [1] - 京东将酒店置于秒送下一级入口 推出"每满100返10元外卖券"活动 美团虽未直接整合酒店入口 但通过外卖券包实现交叉导流 部分酒店直接标注"送18元外卖券" [4] 非餐品类成为即时零售增长引擎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突破1.5亿 商家外卖订单量较日常增长65%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达8000万(不含自提及0元购) 日活用户突破2亿后环比净增15% [3] - 淘宝闪购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 非餐品类1205个品类订单量环比增速超100% 3074个商家及26万门店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00% [3] - 阿里将饿了么、飞猪并入电商事业群 战略升级为大消费平台 计划通过远场、近场电商结合 将淘宝用户转化为即时零售用户 [3] 本地生活与酒旅业务交叉导流趋势 - 暑期旅游旺季带动本地服务零售 美团数据显示江苏休闲玩乐订单同比增40% 平台通过"外卖送酒店券"等形式实现场景延伸 [4] - 行业形成"到店+到家+酒旅"闭环模式 美团、阿里、京东等通过高频业务(外卖/零售)向低频酒旅导流 实现流量互补与用户场景延伸 [4] - 在线旅游平台面临电商跨界竞争压力 美团、京东、抖音通过高频业务补贴抢夺酒旅用户 加剧行业竞争 [5] 即时零售战略升级与生态扩张 - 阿里突破传统电商与本地生活界限 构建覆盖多场景的商业生态系统 酒店纳入补贴是完善生态布局的战略尝试 [5] - 外卖平台向综合性生活服务转型 业务边界从餐饮扩展到酒店等领域 未来可能涵盖更多服务类别 [5] - 行业将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闭环 通过线上引流与线下体验结合 构建更复杂的零售综合体 [5]
即时零售:重塑消费格局
金融时报· 2025-07-16 09:40
补贴大战现状 - 美团、京东、淘宝三大零售巨头展开激烈"补贴大战",通过"5元喝奶茶""10元吃炸鸡"等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 [1] - 京东在4月率先发起高额补贴,打破美团与饿了么双寡头格局,7月补贴战再次升级 [1] - 实测显示消费者使用19元无门槛红包后,仅支付4元即可购买原价23元的商品 [1] 市场数据表现 - 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在7月12日创1.5亿元新高 [2] - 淘宝闪购日订单超8000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日活跃用户超两亿 [2] - 2023年即时零售规模达6500亿元,预计2030年突破两万亿元 [3] 行业发展趋势 - 即时零售作为连接线上消费与线下履约的关键枢纽,展现出市场韧性 [3] - 行业从应急场景向日常消费扩展,优衣库、迪卡侬等品牌加大布局 [5] - 迪卡侬门店自提订单环比增长2.2倍,全棉时代成交月环比增长200% [5] 竞争格局分析 - 当前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层面,尚未出现成熟的商业模式创新 [4] - 专家指出即时零售仅解决"快"的问题,"多好省"的全面覆盖仍是挑战 [4] - 未来远场电商与即时零售结合被视为商业模式升级方向 [5] 行业发展建议 - 行业需突破"价格战"桎梏,将用户需求与企业供给深度融合 [6] - 商品丰富度、质量和价格等因素将成为竞争关键 [4] - 创新与服务是突破竞争困局、实现持续共赢的关键 [4]
满18.8减22.8外卖负4元购!平台倒贴4元,骑手日赚1700,谁在买单
搜狐财经· 2025-07-16 08:13
"负4元购"这个词最近在社交平台刷屏了。长沙市民熊先生的经历堪称魔幻:他用饿了么的"满18.8减22.8"红包,花7.9元买到 了原价30元的午餐。更夸张的是,如果凑单精准到22.8元,用户甚至能实现"0元白嫖",平台倒贴4元。 这不是个例。美团、饿了么、淘宝闪购的红包大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红包额度突破常规:从"满15减15""满18.8减18.8"到"0元奶茶券",用户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薅到羊毛。 订单量疯狂飙升:美团日订单量突破1.5亿单,淘宝闪购日订单超8000万单,骑手日均收入暴涨111%。 商家陷入两难:部分门店订单量翻倍,但利润被压缩至流水的50%,甚至被迫用预制菜"偷工减料"维持成本。 这场狂欢背后,是一场由资本主导的"流量争夺战"。 平台:用500亿赌一个未来入口 外卖补贴为何突然失控?答案藏在平台的战略里。 阿里砸500亿,京东押注百亿级补贴,美团则靠微信生态裂变狂揽用户。它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抢占"即时零售"入口。高盛预 测,2030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而眼下正是跑马圈地的关键期。 但这场战争早已超越外卖本身。 美团:用低价订单绑定用户,反哺电商与本地生活业务。 淘宝闪购:借饿了么 ...
外卖大战喧嚣之外,中国最大便利店加码美团闪购!
搜狐财经· 2025-07-15 23:10
即时零售行业格局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2023年达6500亿元 同比增长28.89% 增速比网络零售高17.89个百分点 预计2030年突破2万亿元 [14] - 美团闪购累计交易用户超5亿 7月12日订单量达1.5亿创历史新高 [14] - 电商关键玩家变为京东 阿里 拼多多和美团四家 美团闪购占据"快"的优势 同时补齐"多 省 好"特质 [21] - 即时零售从满足应急需求发展为满足确定性需求的主流消费模式 [14] 美团闪购战略布局 - 美团闪购与中石化易捷达成战略合作 助其打造"易捷速购"品牌 加速拓展闪电仓业态 [1][13] - 闪电仓项目2021年正式对外公布 截至去年10月数量超3万个 预计2027年达10万个 [11][14] - 闪电仓在选址 建设 货盘 运营等维度有针对性设计 单仓SKU达5000-10000个 是同面积便利店的数倍 [7][8] - 美团闪购为商家提供精准选址支持 数字化工具和全链路赋能 包括仓型定位 货盘组建 爬坡策略等 [7] 闪电仓模式优势 - 闪电仓可扩大商家经营半径和时段 覆盖新客群 如易捷从加油站司机扩展到周边社区 [7][13] - 基于平台大数据洞察进行精准选品 新品迭代速度是行业平均5倍以上 [8] - 人力配置要求低 人效高 管理容易 零售商可快速铺货高效动销 [9] - 与线下门店形成互补 实现线上线下共振 分摊门店仓储压力 [7] 合作伙伴案例 - 中石化易捷拥有超2.86万家便利店 是中国最大便利店品牌 与美团闪购合作后单店平均SKU达5000个 [9][13] - 名创优品在美团闪购上线超800家"24H超级店"闪电仓 双方共创差异化货盘 [8] - 7-Eleven 卜蜂莲花 罗森等连锁巨头及雪花啤酒 小米 苹果等品牌均已入驻美团闪购 [13] 行业竞争态势 - 美团闪购在运力规模与效率上有较大优势 阿里依托饿了么蜂鸟也有较强竞争力 京东正从0到1构建 [5] - 京东阿里入局即时零售对美团闪购不见得是坏事 可共同加快市场爆发 美团将吃到更多红利 [15] - 美团餐饮基本盘稳固 市场份额未受京东阿里冲击 甚至出现小幅增长 [17] 零售业态演进 - 即时零售解决零售行业到店客流少 新客获取难 货品扩充难 坪效增长难等痛点 [13] - 零售进化核心方向是让商品距离用户更近 即时零售将履约时间缩短到30分钟 [16] - 即时零售创造增量来自新场景 新客流和新货品 推动"人 货 场"三要素变革 [4][5]
在哪些指标上,淘宝闪购已经逼近美团?
虎嗅APP· 2025-07-15 22:45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格局 - 淘宝闪购日订单连续两周突破8000万单,不含0元购与自提订单 [1]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从6月9000万激增至7月12日1.5亿单,其中包含3500万单"拼好饭"、5000万单"神抢手"及2000万单0元券订单 [3][7] - 京东外卖日均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后转向深耕品质赛道 [1][6] 平台竞争策略差异 - 淘宝闪购采用"品类驱动"策略,非餐饮订单同比增长超300%,8000万订单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单 [9] - 美团依赖活动驱动,通过不限量大额满减券和0元自提订单刺激增长,但面临运力上限和价格敏感型消费留存问题 [7][8] - 京东聚焦品牌餐饮商家,推出"双百计划"并联合多物流链路,补贴聚焦正餐和品质商家 [6][8] 用户行为与行业变革 - 即时零售从餐饮拓展至全品类,创造"无预设、临时决策"的新消费场景,数码配件等非餐品类订单增长显著 [1][9] - 用户决策从"计划内消费"变为"临时决策",形成"想买即得"的消费习惯,具备不可逆属性 [11] - 淘宝通过商品结构更新将传统电商行为拆解为高频"微日常订单",利用4.57亿日活流量优势 [11] 商家生态变化 - 淘宝闪购上线后新增商家数增长39%,数码3C等非高频品类增长迅速,部分品牌实现30分钟可达 [12] - 餐饮商家面临"高单低利"困境,如书亦烧仙草河南门店单日销量超万单但含大量0元自提订单 [12][13] - 流量分发向"品效比+履约质量"并重调整,推动商家分层博弈 [13] 履约体系对比 - 美团拥有745万注册骑手网络,专职骑手超80万,平均配送时长28分钟内,众包骑手月收入9793元 [13] - 淘宝闪购注册骑手400万,高频骑手月均收入超12500元,众包骑手数量同比增长120% [14] - 淘宝通过"远场商品池+近场履约网络"重构履约路径,将部分非餐订单履约时间从1小时压缩至30分钟 [14]
对赌失败或将易主,A厂背水一战;E厂业务没进展,玄学来背锅;G厂明星游戏项目栽在「手滑」丨鲸犀情报局Vol.15
雷峰网· 2025-07-15 20:05
桃厂(长视频平台) - 公司频繁传出被收购传闻,收购方包括鹅厂、猫厂等大厂,但尚未有明确结果 [1] - 短视频崛起导致长视频平台面临挑战,爆款内容减少,团队压力增大 [1][2] - 内容团队人才流失严重,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3] - 出售可能成为公司寻求更好发展的选择 [3] A厂(区域即时零售) - 公司在即时零售赛道坚守区域市场,但全国化扩张进展缓慢 [5] - 行业竞争激烈,美团、阿里、京东等巨头纷纷入局 [6] - 公司估值难以获得资本认可,管理层压力增大 [7] - 公司与投资方签订对赌协议,面临背水一战的局面 [7] B厂(外卖平台) - 公司曾寻求被京东收购但遭拒绝,京东认为外卖业务烧钱且难以持续 [8] - 外卖行业竞争激烈,曾出现"0元吃大餐"等补贴大战 [8] - 公司最终选择接受动物厂(推测为阿里)的投资 [8] D厂(互联网公司) - 公司高管"老K"以严厉管理风格著称,但实际待人nice [9] - 老K曾带领美团酒旅三四千人团队,擅长管理平衡术 [9][10] E厂(互联网生活指南) - 公司发展策略不明确,业务方向频繁变动 [11] - 创始人因缺乏安全感和迷信玄学导致决策犹豫 [11] - 员工因频繁调整的KPI和工作方向而困扰 [12] F厂(互联网公司) - 公司下午茶政策经历从丰盛到取消的变迁 [13][14][15] - COO认为定时发下午茶会惩罚认真工作的员工,最终改为提供泡面 [16] - 员工对公司福利缩水表示不满 [16] G厂(游戏公司) - "搜打撤"游戏项目团队面临严重内斗和人才流失问题 [17][18] - 项目定位与实现存在错位,战斗环节表现不佳 [18] - 因运营失误导致项目泄露,最终团队从200人裁至80人 [18] H厂(出版领域龙头) - 公司借助短剧概念股价大涨,成为A股元宇宙第一股 [19] - 管理层忙于减持套现,被质疑缺乏长期发展信心 [19][20] - 公司被指利用题材炒作股价后套现 [20]
即时零售如何实现长期发展 专家建议应从“平台流量收割”转变为“用户价值深耕”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15 19:03
即时零售市场增长数据 - 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和京东外卖订单量分别达到1.2亿单、8000万单和2500万单 [1] - 2024年外卖行业整体日单量约1亿单,其中美团7000多万单、淘宝闪购(饿了么)2000多万单 [1]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两万亿元 [1] 平台补贴策略 - 淘宝闪购启动12个月总额500亿元的补贴计划,相当于阿里集团全年净利润近40% [1] - 美团宣布未来3年投入1000亿元资金用于即时零售市场 [1] - 京东外卖实际累计资金投入已超出百亿元 [1] - 补贴活动扩展至商家端(免佣减佣、配送补贴)和履约环节(骑手福利优化) [2] 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团通过"全品类覆盖+技术优化"巩固优势,重在防守 [3] - 淘宝闪购依托流量、饿了么依托运力,以500亿补贴快速抢占市场,重在进攻 [3] - 京东外卖聚焦"品质堂食",通过"零佣金+高福利"吸引商家与骑手,重在突破 [3] 市场挑战与问题 - 补贴可持续性问题对平台盈利能力提出严峻考验 [2] - 低价刺激消费加剧用户对超低价的依赖 [2] - 平台补贴可能加剧行业集中度,挤压中小商家生存空间 [2] - 薅羊毛用户占比过高导致订单暴增存有泡沫 [3] - 系统崩溃、配送延迟、骑手工作强度增加等问题暴露平台技术和服务短板 [3] 未来发展建议 - 以技术驱动替代资本消耗,加大AI算法、智能调度等技术投入 [4] - 把供应链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优化供应链管理 [4] - 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商家利润、完善骑手福利等方面寻求平衡 [4]
人民日报点赞!马云刘强东回归督战,外卖战场变民生竞技场
搜狐财经· 2025-07-15 18:17
行业竞争态势 - 美团、京东、淘宝三家平台近期展开高强度补贴战,推出满18减18、满15减15甚至0元购等优惠活动,覆盖饮品、食品、日用品等即时零售品类 [1] - 淘宝闪购宣布未来一年补贴500亿元,美团计划三年投入千亿,京东未设补贴上限,显示补贴可能成为行业新常态 [3] - 美团闪购商品种类已超过200万个,淘宝闪购日单量达6000万单,京东外卖日单量2500万单,反映即时零售市场快速扩张 [5] 市场数据与增长 - 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3万亿元,年增长率超过30% [5] - 淘宝500亿补贴上线一周后,4124个餐饮品牌销售额创历史新高,2318个非餐饮品类订单翻倍,非餐饮订单总量增长143% [5] - 补贴活动显著提升用户参与度,从大学生到退休人员广泛参与,导致订单量激增,部分餐饮门店出现爆单现象 [9] 商业模式变革 - 平台转向自掏腰包补贴,改变过去要求商家承担成本的做法,形成平台、消费者、商家、骑手多方共赢格局 [11] - 阿里战略意图明确,通过外卖高频消费带动淘宝、支付宝、飞猪等生态流量,构建闭环生态 [3] - 美团迅速应对竞争,当天反击对手补贴策略,显示行业竞争将更趋激烈 [3] 企业战略调整 - 刘强东回归后强化骑手权益保障,亲自体验配送工作,提出"兄弟们的钱一分都不能少",将劳动者权益置于战略核心 [13] - 马云转向农业和民生领域,通过直播推广农村产品,阿里战略重心从市占率转向回归"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初心 [7][13] - 京东通过补贴战重新争夺市场份额,创始人亲自参与外卖配送以提振士气 [7] 行业监管与趋势 - 监管部门约谈平台要求公平竞争,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与当前社会反内卷呼声形成共振 [15] - 行业从流量垄断、压榨产业链的野蛮生长模式,转向扎根民生、创造实际价值的发展阶段 [15] - 《人民日报》肯定"让利于民"的良性竞争模式,显示政策导向支持行业健康发展 [15]
血拼即时零售,阿里再造“超级星期六”
华尔街见闻· 2025-07-15 17:37
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格局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连续两周突破8000万单,逼近美团1.5亿单量的半壁江山 [2] - 京东外卖单量在两个月内从500万飙升至2500万,威胁饿了么市场地位 [4] - 阿里、美团、京东三方投入规模分别为500亿元、1000亿元(三年)、百亿元级别 [10] 淘宝闪购的战略布局 - 淘宝闪购上线两月实现订单翻倍增长,从5月初4000万单增至7月8000万单 [5] - 公司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并签约李现、杨幂作为代言人 [8] - 骑手数量同比增长78%,订单准时率96%,新注册商家超24万 [4] - 非餐领域订单增长显著,3074个商家、26万门店订单环比增长超100% [9] 商业模式升级 - 淘宝从传统货架电商转向"大消费平台",饿了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7][8] - 即时零售30分钟送达对传统电商形成"取代效应",服饰品牌已入驻闪购 [10] - 外卖作为高频流量入口,淘宝闪购日活用户超2亿,本周环比净增15% [9] 历史背景与战略差异 - 十年前外卖大战形成美团与饿了么双寡头格局,后者份额长期维持20% [4] - 阿里采取激进补贴策略(无起送门槛+免配送费+现金券)冲击美团地位 [3] - 京东聚焦高毛利区域如生鲜,美团则计划三年千亿投入巩固履约能力 [10] 行业数据表现 - 粮油米面、家庭清洁、休闲食品等品类增速超300% [9] - 汇丰预计阿里FY26年外卖业务每单亏损2.7元,即时购物每单亏损3.7元 [11] - 公司上调FY26-28财年收入预期3%-8%,但下调盈利预期7%-22% [11]
50万亿大消费市场,正在打响“增长战役”
观察者网· 2025-07-15 16:15
大消费市场概述 - 大消费市场体量约50万亿人民币,区别于即时零售市场(1-2万亿),核心在于挖掘内生性需求并"做大蛋糕" [4][6] - 大消费推动消费阶段升级,从传统生活必需品扩展到多品类、多场景、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能力彻底打通 [4][6] 淘宝闪购业绩表现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不含自提及"0元购"),日活跃用户数突破2亿后环比净增15% [1][2] - 生鲜、水果、酒水行业中小商家订单环比分别增长238%、344%、532%,新注册商家超24万,6月订单量环比增长近150% [2] - 骑手数量同比增长78%(众包骑手增长120%),活跃众包骑手月均收入超12500元 [2] 行业竞争格局 - 即时零售市场日均单量从9000万-1亿单增至超2.3亿单,淘宝闪购占8000万单,美团占1.5亿单 [2] - 平台竞争焦点转向"做大做优供给侧",如淘宝闪购推出店铺/商品/配送补贴,京东外卖投入超百亿扶持商家 [7] 大消费生态特征 - 大消费实现平台品牌、店铺品牌、商品品牌三层融合,满足消费者品牌认知与多元化需求 [8] - 平台通过大数据和算法反哺商家,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推动供给侧数字化升级 [6][7] 战略升级与行业影响 - 阿里整合饿了么、飞猪至电商事业群,战略升级为"大消费平台",强化资源协同 [4] - 大消费推动线上线下商业生态良性化,平台需平衡价值分配并注重品控等企业责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