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

搜索文档
在哪些指标上,淘宝闪购已经逼近美团?
虎嗅APP· 2025-07-15 22:45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格局 - 淘宝闪购日订单连续两周突破8000万单,不含0元购与自提订单 [1]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从6月9000万激增至7月12日1.5亿单,其中包含3500万单"拼好饭"、5000万单"神抢手"及2000万单0元券订单 [3][7] - 京东外卖日均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后转向深耕品质赛道 [1][6] 平台竞争策略差异 - 淘宝闪购采用"品类驱动"策略,非餐饮订单同比增长超300%,8000万订单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单 [9] - 美团依赖活动驱动,通过不限量大额满减券和0元自提订单刺激增长,但面临运力上限和价格敏感型消费留存问题 [7][8] - 京东聚焦品牌餐饮商家,推出"双百计划"并联合多物流链路,补贴聚焦正餐和品质商家 [6][8] 用户行为与行业变革 - 即时零售从餐饮拓展至全品类,创造"无预设、临时决策"的新消费场景,数码配件等非餐品类订单增长显著 [1][9] - 用户决策从"计划内消费"变为"临时决策",形成"想买即得"的消费习惯,具备不可逆属性 [11] - 淘宝通过商品结构更新将传统电商行为拆解为高频"微日常订单",利用4.57亿日活流量优势 [11] 商家生态变化 - 淘宝闪购上线后新增商家数增长39%,数码3C等非高频品类增长迅速,部分品牌实现30分钟可达 [12] - 餐饮商家面临"高单低利"困境,如书亦烧仙草河南门店单日销量超万单但含大量0元自提订单 [12][13] - 流量分发向"品效比+履约质量"并重调整,推动商家分层博弈 [13] 履约体系对比 - 美团拥有745万注册骑手网络,专职骑手超80万,平均配送时长28分钟内,众包骑手月收入9793元 [13] - 淘宝闪购注册骑手400万,高频骑手月均收入超12500元,众包骑手数量同比增长120% [14] - 淘宝通过"远场商品池+近场履约网络"重构履约路径,将部分非餐订单履约时间从1小时压缩至30分钟 [14]
对赌失败或将易主,A厂背水一战;E厂业务没进展,玄学来背锅;G厂明星游戏项目栽在「手滑」丨鲸犀情报局Vol.15
雷峰网· 2025-07-15 20:05
桃厂(长视频平台) - 公司频繁传出被收购传闻,收购方包括鹅厂、猫厂等大厂,但尚未有明确结果 [1] - 短视频崛起导致长视频平台面临挑战,爆款内容减少,团队压力增大 [1][2] - 内容团队人才流失严重,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3] - 出售可能成为公司寻求更好发展的选择 [3] A厂(区域即时零售) - 公司在即时零售赛道坚守区域市场,但全国化扩张进展缓慢 [5] - 行业竞争激烈,美团、阿里、京东等巨头纷纷入局 [6] - 公司估值难以获得资本认可,管理层压力增大 [7] - 公司与投资方签订对赌协议,面临背水一战的局面 [7] B厂(外卖平台) - 公司曾寻求被京东收购但遭拒绝,京东认为外卖业务烧钱且难以持续 [8] - 外卖行业竞争激烈,曾出现"0元吃大餐"等补贴大战 [8] - 公司最终选择接受动物厂(推测为阿里)的投资 [8] D厂(互联网公司) - 公司高管"老K"以严厉管理风格著称,但实际待人nice [9] - 老K曾带领美团酒旅三四千人团队,擅长管理平衡术 [9][10] E厂(互联网生活指南) - 公司发展策略不明确,业务方向频繁变动 [11] - 创始人因缺乏安全感和迷信玄学导致决策犹豫 [11] - 员工因频繁调整的KPI和工作方向而困扰 [12] F厂(互联网公司) - 公司下午茶政策经历从丰盛到取消的变迁 [13][14][15] - COO认为定时发下午茶会惩罚认真工作的员工,最终改为提供泡面 [16] - 员工对公司福利缩水表示不满 [16] G厂(游戏公司) - "搜打撤"游戏项目团队面临严重内斗和人才流失问题 [17][18] - 项目定位与实现存在错位,战斗环节表现不佳 [18] - 因运营失误导致项目泄露,最终团队从200人裁至80人 [18] H厂(出版领域龙头) - 公司借助短剧概念股价大涨,成为A股元宇宙第一股 [19] - 管理层忙于减持套现,被质疑缺乏长期发展信心 [19][20] - 公司被指利用题材炒作股价后套现 [20]
即时零售如何实现长期发展 专家建议应从“平台流量收割”转变为“用户价值深耕”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15 19:03
即时零售市场增长数据 - 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和京东外卖订单量分别达到1.2亿单、8000万单和2500万单 [1] - 2024年外卖行业整体日单量约1亿单,其中美团7000多万单、淘宝闪购(饿了么)2000多万单 [1]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两万亿元 [1] 平台补贴策略 - 淘宝闪购启动12个月总额500亿元的补贴计划,相当于阿里集团全年净利润近40% [1] - 美团宣布未来3年投入1000亿元资金用于即时零售市场 [1] - 京东外卖实际累计资金投入已超出百亿元 [1] - 补贴活动扩展至商家端(免佣减佣、配送补贴)和履约环节(骑手福利优化) [2] 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团通过"全品类覆盖+技术优化"巩固优势,重在防守 [3] - 淘宝闪购依托流量、饿了么依托运力,以500亿补贴快速抢占市场,重在进攻 [3] - 京东外卖聚焦"品质堂食",通过"零佣金+高福利"吸引商家与骑手,重在突破 [3] 市场挑战与问题 - 补贴可持续性问题对平台盈利能力提出严峻考验 [2] - 低价刺激消费加剧用户对超低价的依赖 [2] - 平台补贴可能加剧行业集中度,挤压中小商家生存空间 [2] - 薅羊毛用户占比过高导致订单暴增存有泡沫 [3] - 系统崩溃、配送延迟、骑手工作强度增加等问题暴露平台技术和服务短板 [3] 未来发展建议 - 以技术驱动替代资本消耗,加大AI算法、智能调度等技术投入 [4] - 把供应链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优化供应链管理 [4] - 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商家利润、完善骑手福利等方面寻求平衡 [4]
人民日报点赞!马云刘强东回归督战,外卖战场变民生竞技场
搜狐财经· 2025-07-15 18:17
行业竞争态势 - 美团、京东、淘宝三家平台近期展开高强度补贴战,推出满18减18、满15减15甚至0元购等优惠活动,覆盖饮品、食品、日用品等即时零售品类 [1] - 淘宝闪购宣布未来一年补贴500亿元,美团计划三年投入千亿,京东未设补贴上限,显示补贴可能成为行业新常态 [3] - 美团闪购商品种类已超过200万个,淘宝闪购日单量达6000万单,京东外卖日单量2500万单,反映即时零售市场快速扩张 [5] 市场数据与增长 - 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3万亿元,年增长率超过30% [5] - 淘宝500亿补贴上线一周后,4124个餐饮品牌销售额创历史新高,2318个非餐饮品类订单翻倍,非餐饮订单总量增长143% [5] - 补贴活动显著提升用户参与度,从大学生到退休人员广泛参与,导致订单量激增,部分餐饮门店出现爆单现象 [9] 商业模式变革 - 平台转向自掏腰包补贴,改变过去要求商家承担成本的做法,形成平台、消费者、商家、骑手多方共赢格局 [11] - 阿里战略意图明确,通过外卖高频消费带动淘宝、支付宝、飞猪等生态流量,构建闭环生态 [3] - 美团迅速应对竞争,当天反击对手补贴策略,显示行业竞争将更趋激烈 [3] 企业战略调整 - 刘强东回归后强化骑手权益保障,亲自体验配送工作,提出"兄弟们的钱一分都不能少",将劳动者权益置于战略核心 [13] - 马云转向农业和民生领域,通过直播推广农村产品,阿里战略重心从市占率转向回归"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初心 [7][13] - 京东通过补贴战重新争夺市场份额,创始人亲自参与外卖配送以提振士气 [7] 行业监管与趋势 - 监管部门约谈平台要求公平竞争,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与当前社会反内卷呼声形成共振 [15] - 行业从流量垄断、压榨产业链的野蛮生长模式,转向扎根民生、创造实际价值的发展阶段 [15] - 《人民日报》肯定"让利于民"的良性竞争模式,显示政策导向支持行业健康发展 [15]
血拼即时零售,阿里再造“超级星期六”
华尔街见闻· 2025-07-15 17:37
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格局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连续两周突破8000万单,逼近美团1.5亿单量的半壁江山 [2] - 京东外卖单量在两个月内从500万飙升至2500万,威胁饿了么市场地位 [4] - 阿里、美团、京东三方投入规模分别为500亿元、1000亿元(三年)、百亿元级别 [10] 淘宝闪购的战略布局 - 淘宝闪购上线两月实现订单翻倍增长,从5月初4000万单增至7月8000万单 [5] - 公司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并签约李现、杨幂作为代言人 [8] - 骑手数量同比增长78%,订单准时率96%,新注册商家超24万 [4] - 非餐领域订单增长显著,3074个商家、26万门店订单环比增长超100% [9] 商业模式升级 - 淘宝从传统货架电商转向"大消费平台",饿了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7][8] - 即时零售30分钟送达对传统电商形成"取代效应",服饰品牌已入驻闪购 [10] - 外卖作为高频流量入口,淘宝闪购日活用户超2亿,本周环比净增15% [9] 历史背景与战略差异 - 十年前外卖大战形成美团与饿了么双寡头格局,后者份额长期维持20% [4] - 阿里采取激进补贴策略(无起送门槛+免配送费+现金券)冲击美团地位 [3] - 京东聚焦高毛利区域如生鲜,美团则计划三年千亿投入巩固履约能力 [10] 行业数据表现 - 粮油米面、家庭清洁、休闲食品等品类增速超300% [9] - 汇丰预计阿里FY26年外卖业务每单亏损2.7元,即时购物每单亏损3.7元 [11] - 公司上调FY26-28财年收入预期3%-8%,但下调盈利预期7%-22% [11]
50万亿大消费市场,正在打响“增长战役”
观察者网· 2025-07-15 16:15
大消费市场概述 - 大消费市场体量约50万亿人民币,区别于即时零售市场(1-2万亿),核心在于挖掘内生性需求并"做大蛋糕" [4][6] - 大消费推动消费阶段升级,从传统生活必需品扩展到多品类、多场景、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能力彻底打通 [4][6] 淘宝闪购业绩表现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不含自提及"0元购"),日活跃用户数突破2亿后环比净增15% [1][2] - 生鲜、水果、酒水行业中小商家订单环比分别增长238%、344%、532%,新注册商家超24万,6月订单量环比增长近150% [2] - 骑手数量同比增长78%(众包骑手增长120%),活跃众包骑手月均收入超12500元 [2] 行业竞争格局 - 即时零售市场日均单量从9000万-1亿单增至超2.3亿单,淘宝闪购占8000万单,美团占1.5亿单 [2] - 平台竞争焦点转向"做大做优供给侧",如淘宝闪购推出店铺/商品/配送补贴,京东外卖投入超百亿扶持商家 [7] 大消费生态特征 - 大消费实现平台品牌、店铺品牌、商品品牌三层融合,满足消费者品牌认知与多元化需求 [8] - 平台通过大数据和算法反哺商家,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推动供给侧数字化升级 [6][7] 战略升级与行业影响 - 阿里整合饿了么、飞猪至电商事业群,战略升级为"大消费平台",强化资源协同 [4] - 大消费推动线上线下商业生态良性化,平台需平衡价值分配并注重品控等企业责任 [9]
即时零售主要玩家竞争更新
2025-07-15 09:5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即时零售、外卖、茶饮 - **公司**:京东、阿里(饿了么、飞猪、淘宝闪购)、美团、抖音、拼多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各公司战略布局 - **京东**:为重启非餐业务补贴外卖,通过高频餐饮带动流量再向非餐和电商转移,将骑手招聘及秒送仓建设归属京东物流子公司提升效率;吸引前美团员工负责酒旅业务,组织风格主导式[1][2][8] - **阿里**:将饿了么和飞猪并入大消费平台,通过远近场结合寻求增量,利用蜂鸟配送体系沉淀获取更多份额;淘宝闪购引流电商提升效益;蒋凡负责大电商团队[1][3][9] - **美团**:工伤险覆盖全兼职骑手,与社保局共建养老保险方案;多次升级本地生活会员体系;王莆中负责线下业务,用新功能模块精细化运营[1][7][8] 市场情况 - **外卖行业**:2024 年市场渗透率达 30%,2025 年 4 月至 7 月初三大平台单量从不到 1 亿增到近 1.8 亿,但部分增长有水分,线下订单被挤压至线上[2][11] - **即时零售**:非餐饮商品配送领域快速发展,美团闪购领先;预计 2030 年市场规模达 2 万亿;线上化率加速使低频类目线上化趋势良好[2][22] - **茶饮市场**:补贴力度加大致需求虚高,关注补贴退坡后情况;部分品牌线下堂食价高于线上外卖优惠价,影响店铺销售和运营[2][12][13] 各公司表现与挑战 - **京东**:618 外卖单量 2900 万后下降,茶饮占比高盈利难,推动拓展正餐业务;降低用户补贴转嫁给商家,五一后入驻商家缴佣金减亏;调度体系弱,订单激增时部分溢出;在即时零售消费电子领域有压力,需提升供应链和履约能力[1][14][15][16][25] - **阿里**:饿了么并入淘天 EBITDA 致预期下降;淘宝闪购 7 月 5 日冲单日与饿了么共 8000 万单,第三季度投入 100 亿扩展业务;营销费用池大,可灵活调整站外投流[17][18] - **美团**:2025 年 non - GAAP 净利润预计乐观,建议 6000 亿以下买入;2025 年 Q3 表现预计略差于 Q2,未来面临竞争挑战,需平衡补贴与盈利,优化供给侧管理;在即时零售平台型业务出色,非餐品类销售提升[2][20][23] 商家实收率 - 2025 年 5 月美团与饿了么实收率上升,京东超 100%;茶饮品类各平台实收率超 150%;6 月初京东让商家承担更多补贴降实收率,2026 年将征佣金影响商家收入[10] 投资建议 - **美团**:2025 年 non - GAAP 净利润预计 384 亿,建议 6000 亿以下买入;2026 年预计净利润 520 多亿,对应估值 8000 亿 - 1 万亿[33] - **阿里**:饿了么并入致预期下降,估值区间 8 - 10 倍,对应板块估值 1 万 - 1.3 万亿;云计算业务给 3 - 5 倍 PS 合理,总体目标区间 1.6 - 2.2 万亿,接近 1.6 万亿是买点[3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不同平台在骑手社保政策上有差异,美团工伤险覆盖全兼职骑手,与社保局共建养老保险方案,约 80%骑手满足条件;京东骑手约 12 - 15 万,实行五险一金全比例缴纳[4] - 2025 年美团预计全年社保费用 20 亿,对单均运营利润影响有限,计划通过成本优化及用户侧转价抵减成本增加;4 月起扩大养老保险试点,7 月 1 日新增五城市,预计 2030 年完成铺设,每单成本增加不超 0.5 元[1][5][6] - 7 月 5 日数据显示美团外卖市场份额下降,阿里通过补贴提高份额,预计未来美团和阿里市场份额可能达 6:4,但部分友商数据有水分[29] - 非餐业务关注市场大盘增长,美团 2030 年 2 万亿目标与大盘增长相关,阿里需结合远近场电商增量逻辑[30][31]
外卖大战不敢喊停:京东发起、淘宝接盘,美团绝不能输
36氪· 2025-07-14 19:32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格局 - 即时零售App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达5.51亿 流量增速优于综合电商App [1] - 淘宝闪购2个月打破竞争稳态 美团闪购日订单突破1.5亿单 淘宝闪购日订单突破8000万单 [3][4][9] - 阿里计划未来100天每个周六推出"超级星期6"促销活动 美团推出"0元购"兑换券 [3][4] 平台战略与用户获取 - 外卖成为超高效引流手段 淘宝App用餐高峰时段活跃用户提升1.6%和0.9% [10] - 32.78%消费者每周点5-10次外卖 外卖消费转化链路更简洁 [12] - 阿里500亿补贴计划可视为电商营销支出 外卖获客优势在于高效和低分流隐患 [14] 财务影响与竞争态势 - 预计阿里外卖业务将亏损410亿 京东亏损260亿 美团EBIT下降250亿 [15] - 美团推出"堂食店"标签和"浣熊食堂"业务 计划3年建设1200家外卖厨房 [25] - 拼多多计划自建商品仓库支持即时零售业务开拓 [26] 品类扩张与商家影响 - 淘宝闪购非餐门店订单环比增长超100% 粮油米面订单增长335% [22] - 茶饮品牌外卖平台定价普遍比小程序贵1元 外卖利润低于堂食是行业共识 [18][20] - 长期促销可能拉高消费者价格预期 培养"策略性等待"购物习惯 [17] 行业发展趋势 - 即时零售正从餐饮配送向非餐配送过渡 但尚未完全承接外卖流量 [6][22] - 本地生活三大板块(餐饮外卖/即时零售/酒旅出行)竞争激烈 各平台All in布局 [26] - 竞争将持续至9月投资峰值 下半年可能出现拐点 [15][27]
每经热评︱0元奶茶、爆单弃领……即时零售补贴盛宴,还能撑多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18:16
行业竞争态势 - 美团、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通过高额补贴争夺即时零售市场份额,推出"0元奶茶""16.18元小龙虾"等促销活动 [1] - 补贴战导致部分区域出现门店爆单现象,如厦门茶饮店出现过夜饮品被倒掉、南昌蜜雪冰城30杯奶茶无人认领等资源浪费案例 [1] - 拼多多、快手电商虽未直接参战,但其GMV已受到间接侵蚀,若加入竞争可能导致全行业内卷 [3] 骑手端影响 - 订单激增使骑手工作强度大幅提升,有饿了么骑手7月12日配送80单(需20小时连续工作),部分骑手单日配送量达100单 [1] - 长期高强度配送可能引发职业健康风险,但收入与劳动强度匹配度未明确 [1] 商家端影响 - 中小商家需分担补贴成本,可能出现"增量不增收"现象,奶茶等品类尤为明显 [2] - 订单集中涌入导致服务质量下降风险,可能损害长期品牌形象和盈利能力 [2] - 补贴结束后商家面临订单回落压力,经营策略调整能力存疑 [2] 平台财务压力 - 阿里巴巴在相关业务投入已达约100亿元(摩根士丹利数据),且未来投入可能继续增加,导致短期盈利下滑 [2] - 补贴战对平台股价形成压力,可持续性存疑,用户忠诚度与市场份额增长效果待观察 [2] 行业生态风险 - 价格战可能挤压中小玩家生存空间,抑制行业创新动力 [3] - 当前模式以订单数据增长替代价值创造,偏离即时零售"便捷优质商品+高效触客+骑手合理回报"的核心价值 [3] 发展建议 - 平台应转向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而非单纯价格竞争 [3] - 需建立行业最低服务标准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加强商家和骑手权益保障 [3] - 健康商业逻辑应取代短期补贴刺激,构建多方共赢的良性生态 [4]
去掉0元购水分 ,美团1.5亿订单还剩多少?
36氪· 2025-07-14 17:29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团日订单量从7月5日1.2亿单攀升至7月12日1.5亿单,单日暴涨3000万单[4] - 淘宝闪购日订单稳定在8000万单水平,创下新纪录且不含自提及0元购订单[4] - 美团1.5亿单中神枪手板块占5000万单,拼好饭板块占3500万单[11] - 美团0元到店自提单可能占3000-5000万单,较日常1000万单骤增4000万单[11][12] 平台订单质量分析 - 美团骑手平均月收入9793元,淘宝闪购骑手月均收入超12500元,收入差距反映订单质量差异[15] - 淘宝闪购免单是社交裂变营销玩法,美团零元购是短期冲量手段[10] - 美团部分自提订单存在用户未实际领取现象[14] - 淘宝闪购8000万单可能实际有效订单数已接近甚至超过美团1.5亿单[15] 淘宝闪购市场策略 - 初期采用"围魏救赵"策略分流美团15%日均订单[17] - "趁火打劫"策略使其2个月内日订单飙至8000万单,揽下60%新增订单[17] - 7月运用"声东击西"策略诱使对手投入资源反击[18] - "欲擒故纵"策略通过保持沉默让对手放松警惕[19] - "以逸待劳"策略凭借1575亿净利润优势准备长期消耗战[19] 行业数据与定义 - 2024年中国餐饮外卖市场约1.5万亿,即时零售市场约7500亿[7] - 即时零售与餐饮外卖是两种不同业态,美团将即时零售统筹进外卖属话语权之争[7] - 2030年即时零售市场预计突破2万亿[7] - 外卖核心在于履约环节,自提不应计入外卖单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