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咖啡与茶饮
icon
搜索文档
比降价更拿捏年轻人的,是星巴克的「隐性价值感」
后浪研究所· 2025-06-18 21:08
星巴克价格策略与市场反应 - 公司于6月17日起对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品类全线降价,最低价格降至23元,大杯平均降价5元 [1] - 降价措施在年轻消费者中引发显著反响,门店客流增加,尤其下午时段非咖啡类饮品消费占比提升 [2][3] 隐性价值与情绪营销 - 公司通过联名活动(如"疯狂动物城"系列)精准捕捉年轻消费者情怀,三款联名冰摇茶成为社交打卡热点 [5] - 取餐口令(如"得偿所愿""精彩人生")与消费者情绪形成强关联,增强品牌情感黏性 [10][12] - 联名活动延伸至音乐IP(五月天),推出限定星冰乐及周边(透卡、歌词杯身),深化情感联结 [13][15][16] 产品定制化与创新 - 公司推出"真味无糖"体系及客制化选项(风味组合、糖浆泵数调整),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与探索乐趣 [7][8] - 消费者自发创造隐藏菜单(如"卜卜星冰乐"),社交媒体传播进一步扩大品牌参与感 [13] 第三空间体验升级 - 门店通过千店千面设计(北京坊旗舰店四合院布局、苏州非遗概念店苏绣装饰)强化地域文化特色 [21][23] - 空间功能多元化(办公、社交、创作),白噪音环境与包容性氛围成为数字游民及学生群体的生产力场景 [12][21][25] 社交货币与品牌认同 - 联名活动(五月天、Snoopy)激活Z世代童年记忆,形成身份认同的社交货币 [20] - 消费者将品牌视为"精神镇定剂",在陌生城市中提供确定性,降价后情感价值更显性化 [25][28][30] 非咖啡品类增长 - 冰摇茶等非咖类饮品因降价及多巴胺配色吸引年轻情侣,成为下午茶时段消费主力 [5][25] - 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减脂配方(如红茶咖啡拿铁鸳鸯换巴旦木奶),推动健康饮品趋势 [8]
星巴克中国25年首降价的背后:市场压力下的转型与股权出售疑云
新浪证券· 2025-06-18 10:10
星巴克中国市场战略调整 - 星巴克在中国市场首次主动下调10款非咖啡饮品价格,最高降幅达6元,大杯冰摇红莓黑加仑由31元降至26元,大杯白桃星冰乐从41元调整为35元 [1][2] - 此次降价打破了过去仅通过优惠券的"曲线降价"模式,标志着公司直面本土品牌的价格战 [2] - 2024财年星巴克中国收入29.68亿美元,同比下跌6.13%,同店销售额同比下跌6%,平均客单价下跌4% [2]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瑞幸咖啡2024年营收344.75亿元,2025年一季度收入88.65亿元,同比上涨41.2%,库迪咖啡京东外卖订单突破1亿单 [2] - 星巴克"第三空间"优势被消解,外卖业务占比达47%,门店密度饱和导致单店客流分流 [3] - 蜜雪冰城旗下幸运咖门店突破1800家,库迪咖啡成立3年已有10050家门店 [8] 战略转型方向 - 公司着力加码"非咖啡"消费场景,构建"咖啡+非咖"双引擎模型,通过完善非咖啡产品矩阵实现体验精准定制 [4] - 2025年现制茶饮市场规模预计达3689亿元,比现磨咖啡高出超1000亿元 [4] - 截至今年第二季度,门店覆盖超1000个县级市场,共7758家门店,2024财年新增166个县级市场 [4] 运营调整与挑战 - 公司实施降本增效措施,店长开始"一拖二"管理两家门店,但后来承认减少门店人力的假设不准确 [5][6] - 非咖产品配方仍脱离不开全球研发系统,需研发更多贴近中国消费者口味的饮品 [8] - 小幅降价难以建立"高性价比"感知,需平衡高端定位与价格竞争力的难题 [8] 股权变动与管理层调整 - KKR、方源资本、太盟投资集团等多家私募基金有意收购星巴克中国业务股权,华润集团、美团等中资企业也作为潜在买家 [7] - 若达成特许经营协议,星巴克中国估值将超过10亿美元 [7] - 执掌中国业务多年的王静瑛退休,公司首次设立首席增长官职位由杨振担任 [7]
中国茶饮咖啡市场竞争蔓延 星巴克25年来首次宣布降价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17 15:36
公司战略调整 - 星巴克中国对非咖啡品类产品实施25年来首次降价 涉及星冰乐 冰摇茶 茶拿铁等数十款产品 大杯平均价格降幅约5元 部分产品进入20-30元价格区间 [1] - 公司表示降价并非价格战 而是发力非咖啡饮品市场的开端 旨在打造"上午咖啡 下午非咖"的全天候服务场景 [1] - 通过非咖啡场景完善产品矩阵 与核心咖啡产品双线并举 根据不同消费场景和门店类型打造差异化产品组合 [1] 市场竞争环境 - 中国茶饮咖啡市场竞争持续蔓延 2022年初多个茶饮品牌将价格从30元拉至20元以内 咖啡品牌通过"9.9元外卖咖啡"补贴降低市场价格 [2] - 饮品消费呈现分化趋势 5-10元与20元以上产品销量占比显著上升 低价位成为新主流 [2] - 2023年全国咖啡店总数突破20万家 年新增7万家 同时5.3万家门店消失 净增长仅1.7万家 [2] 财务表现与运营动态 - 星巴克中国2025财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约7.4亿美元 同比增长5% 同店交易量增长4% 门店利润率保持两位数 [3] - 同期北美市场交易量下滑4% 全球可比销售额下跌1% [3] - 公司2023年10月首次设立首席增长官职位 并持续进行下午茶时段产品创新 如2024年6月推出迪士尼联名冰摇茶系列 [2] 市场反应与行业观点 - 业内人士认为降价行为是"精准补位" 既可避开咖啡价格战红海 又能吸引年轻人群拓宽消费场景 [1] - 部分观点认为这是引流新客的手段 既能维持咖啡高端定位 又能吸引非咖啡消费群体尝试产品 [1] - 也有观点质疑降价策略可能影响品牌高端形象 [1]
星巴克降价的试探
经济观察网· 2025-06-14 23:20
星巴克中国市场战略调整 - 公司进入中国25年来首次对主力产品实施降价 涉及星冰乐 冰摇茶 茶拿铁三大系列10款产品 大杯规格平均降价5元 [2] - 降价决策经过近1年思考 此前仅通过优惠券间接降价 此次直接降价考验战略可持续性 [2] - 从非咖产品切入降价 显示公司采取谨慎试探策略 [2] 降价策略背后的考量 - 测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转化率 若销量增长显著可能调整咖啡品类价格 [3] - 核心会员反馈至关重要 当前74%销售额来自会员 需平衡短期销量与品牌长期价值 [3] - 试探复购率提升可能性 这是检验定价权和品牌价值的关键指标 [3] 中国市场业绩表现 - 2024财年中国区营收同比下滑1.4% 净利润下滑23.8% 客单价连续8个季度下滑 [3] - 面对本土咖啡/茶饮品牌低价竞争 仅靠品牌溢价的增长策略已失效 [3] - 截至2025年3月底在中国运营7758家直营门店 覆盖超1000个县级市场 [5] 潜在股权出售动向 - CEO确认考虑出售中国业务少数股权 潜在投资者目标支持门店从8000家扩展至2万家 [4] - 2月曾传出出售传闻 3月CFO离任后传闻消散 但降价前后CEO再次提及股权出售 [4] 中国市场挑战与战略思考 - 本土品牌崛起叠加消费者对外资品牌祛魅 公司需要中国战略合作伙伴突破能力瓶颈 [6] - 需重新定义市场领先地位 解决如何在成熟消费者和本土竞争者中保持优势的根本问题 [6] - 8000家到2万家的扩张目标与当前资源布局存在明显差距 [4][6]
星巴克在华首降价,低至10元逼近瑞幸
36氪· 2025-06-13 16:13
星巴克中国市场降价策略 - 公司罕见下调数十款非咖啡饮品价格 包括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等王牌产品 大杯平均降幅达5元 [1] - 线下门店咖啡品类维持原价 非咖啡饮品已通过外卖平台降至10元级 如淘宝闪购"红茶拿铁"低至11元 [1][6] - 降价或为夏季营销做准备 星冰乐、冰摇茶是夏季主打产品 咖啡饮品是否跟进降价尚不确定 [5]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咖啡与茶饮市场竞争白热化 瑞幸门店超2万家并推行"9.9元咖啡常态化" 库迪推出"8.8元全场畅饮"且外卖订单增长近10倍 [12] - 奶茶品牌占据10-20元价格带 外卖平台介入将部分饮品价格拉至1-5元 持续拉低消费者价格预期 [12][8] - 咖啡豆等原材料价格上涨 压缩行业利润空间 价格战持续时间仍不确定 [22] 星巴克市场表现与挑战 - 公司中国门店数量未突破8000家 2025财年Q2营收同比增长5% 同店交易量全面回升 [13][18] - 非咖啡饮品降价后价格仍高于茶饮品牌 难以打动下沉市场价格敏感消费者 核心咖啡产品线下价格未调整 [20] - 联名营销效果不及竞品 如瑞幸猫和老鼠联名引发抢购 而星巴克联名未能形成现象级传播 [20] 价格战新动态 - 外卖平台补贴力度加大 淘宝闪购"25减13元"红包使星巴克饮品单杯低至8-9元 京东/美团同步推出折扣专区 [6][8][11] - 消费者价格预期持续下探 有用户表示瑞幸9.9元仍觉贵 通过平台红包可实现单杯5元左右 [8] - 公司小程序已突出显示非咖啡饮品降价信息 但消费者感知度有限 [16]
星巴克降价,是瑞幸逼的吗?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6-12 16:51
星巴克降价与咖啡赛道竞争 - 星巴克宣布数十款单品集体降价5元左右,价格带从30元下探至20+元,这是其进入中国25年来首次大降价 [5] - 瑞幸部分单品降至6.9元,库迪推出3.9元咖啡,星巴克加入后行业价格战火药味加剧 [6] - 咖啡赛道增速预计从2024年的20%以上快速下滑至个位数,增量空间有限促使巨头争夺存量市场 [8] 星巴克降价原因与策略 - 星巴克客单价连续10个财季下滑,此前通过团购和直播间促销(如抹茶星冰乐5杯113元,单杯22.6元)实质性降价 [11] - 2025年第一财季中国收入同比增长1.22%,但同店销售额下滑6%,降价旨在挽回销售额 [11] - 降价仅针对"非咖"产品,主力咖啡价格未动,以保持高端调性并筛选目标人群 [18] 下沉市场与供应链竞争 - 一二线城市咖啡市场接近饱和,三线城市门店数量增长19%,四五线城市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50% [12] - 瑞幸单杯咖啡豆成本约2元,库迪通过规模议价压低成本,星巴克通过锁定产区及"第三空间"溢价维持竞争力 [13] - 低价是渗透下沉市场的前提,但需结合"非咖"场景(如奶茶化产品)扩大消费人群 [15][17] 行业格局与跨界竞争 - 茶饮品牌反向切入咖啡赛道:古茗、蜜雪冰城布局10元以下市场,茶百道、沪上阿姨瞄准10-20元带,喜茶等对标高端 [19] - 精品咖啡小店受冲击明显,Seesaw关店、Manner管理问题暴露小品牌在价格战中的脆弱性 [20] - 未来茶饮与咖啡赛道边界或消失,竞争将围绕"饮品解决方案",供应链规模与场景创新成为关键 [21][22]
茶咖日报|星巴克中国业务或引新股东?CEO称正在探索但"不急于推进"
观察者网· 2025-06-11 19:24
星巴克中国业务股权出售探索 - 星巴克CEO表示正在探索出售中国业务部分股权以吸引外部投资者并恢复在华增长 [1] - 潜在投资者对星巴克品牌和咖啡品类增长表现出"极大兴趣" [1] - 目标是将中国门店数量从8000家增加到20000家 [1] - 高盛正在牵头这一进程但目前尚处于初步阶段 [1] 星巴克在华价格策略调整 - 星巴克中国宣布多种冰饮和茶饮平均降价5元瞄准"中国快速增长的非咖市场" [1] - CEO表示需要调整在中国的"定价架构"尤其是非咖啡饮料的定价 [1] - 此举是为了应对奶茶和茶饮品牌在内地的大幅扩张 [1] 星巴克AI技术应用 - 星巴克推出首个由生成式AI驱动的店员助手Green Dot Assist [2] - 该工具可实时帮助咖啡师解决问题无需翻阅手册或搜索答案 [2] - 目前已在35家门店测试未来将进一步推广 [2] 蜜雪冰城卫生事件 - 香港食安中心通报蜜雪冰城沙田店冰冻甜点样本大肠菌群含量和总含菌量超标 [3] - 大肠菌群含量为每克170个总含菌量为每克75000个超出香港法例上限 [3] - 涉事商户已按指示停售及弃置相关食品 [3] 蜜雪冰城加盟政策调整 - 蜜雪冰城优化新开门店布局6月11日起实施新政策 [4] - 现有加盟商将无法在空白乡镇开店仅限本地级市户籍新客户 [4][5] - 鼓励意向加盟新客户考虑多场景门店如景区、服务区、交通枢纽站等 [5] 肯悦咖啡产品策略 - 肯悦咖啡持续押注"气泡"产品系列成为门店最受欢迎咖啡之一 [6] - 今夏推出第10支和第11支气泡咖啡新品 [6] 喜茶新品上市 - 喜茶推出山姆限定瓶装纤体茶"羽衣甘蓝青瓜" [7] - 新品融合羽衣甘蓝、青瓜、荷叶、绿妍茶和抹茶 [7] Costa咖啡促销活动 - Costa咖啡推出暑期学生福利6月10日至30日15点后出示学生证可享优惠 [8] - 指定饮品单杯15.9元双杯24.9元 [8] 田野股份公司事件 - 新茶饮原料供应商田野股份因2024年财报内控问题面临退市风险警示 [9] - 自查发现虚增采购855.34万元调减营收135.33万元致利润总额减少1925.13万元 [9] - 董事兼总经理单丹因涉嫌短线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9] 佳禾食品担保事项 - 佳禾食品为全资子公司金猫咖啡提供2000万元担保 [10] - 担保期限为2025年6月10日至2026年6月10日 [10] - 截至目前已实际为金猫咖啡提供担保金额达4000万元 [10]
星巴克中国最大幅度价格下调 范围涉及数十款产品
犀牛财经· 2025-06-11 16:33
价格调整 - 星巴克中国自6月10日起对星冰乐、冰摇茶和茶拿铁三大品类数十款产品实施价格调整,平均降幅约5元,调价后大杯产品最低仅需23元 [1] - 此次调价覆盖数十款饮品,是公司近年来幅度最大的单次价格调整 [4] - 调价决策旨在发力非咖啡饮品市场,打造"上午咖啡,下午非咖"的全天候服务场景 [4] 市场策略 - 调价后留出的价格空间将鼓励消费者探索客制化饮品,解锁更多"隐藏菜单"玩法 [4] - 公司将于6月17日联合迪士尼"疯狂动物城"IP推出3款联名冰摇茶,覆盖饮品、食品和周边产品线 [4] - 茶拿铁系列近期将迎来多款新口味 [4] 行业背景 - 2024年全国咖啡店总数突破20万家,年新增7万家,同时有5.3万家门店消失,门店净增长仅1.7万家 [4] - 茶饮品牌纷纷上市,"价格战"已成为行业常态 [4] - 端午节期间瑞幸咖啡将大部分产品最低价从9.9元降至6.9元,库迪咖啡宣布9.9元促销将是未来3年的"长期战役" [4] 公司定位 - 星巴克中国区联席首席执行官去年8月曾表示"避免打价格战",强调精准定价策略与高端定位一致 [4] - 但近两年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上的星巴克促销价已低至19.9元/杯 [4]
早上咖啡下午茶,星巴克、瑞幸们用“咖啡+茶饮”抢占全时段消费?
36氪· 2025-06-11 11:23
行业趋势 - 饮品消费呈现"早C晚T"全时段趋势,14:00–17:00成为饮品消费第二高峰时段 [4] - 咖啡与茶饮边界模糊化,Z世代消费者同时消费23元星巴克冰摇茶和9.9元瑞幸轻乳茶 [1] - 2023年新茶饮市场规模达1498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2000亿元 [13] - 咖啡品牌与茶饮品牌相互渗透,形成"混战"格局 [14] 星巴克战略 - 推出"上午咖啡,下午非咖"全天候服务场景,首次大规模调整价格,大杯产品平均降价5元 [1] - 重点打造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非咖品类,最低23元即可享受 [6] - 2025财年Q2中国区营收7.397亿美元同比增长5%,同店交易量增长4%,门店总数达7758家 [8] - 采用"咖啡+非咖"双轮驱动模式,通过迪士尼《疯狂动物城》等IP联名实现差异化破圈 [9] 瑞幸策略 - 2025年Q1轻乳茶系列单月销量突破4400万杯,占总销量15% [11] - 9.9元常态化优惠叠加"咖啡+轻乳茶"组合套餐,下午茶时段订单量增长 [11] - 2025年Q2门店总数突破1.8万家,三线以下城市覆盖率89%,轻乳茶复购率高于纯咖啡用户 [12] - 3月推出的"鲜萃轻轻茉莉"单日销量达167万杯,创茶饮单品单日销量纪录 [15] 市场竞争 - 咖啡品牌四大头部门店超3万家,7大茶饮品牌门店总数达7万家 [13] - 价格带集中在9.9元~20元区间,星巴克价格相对偏高 [13] - 茶饮品牌纷纷布局咖啡赛道,如奈雪冻顶鸳鸯、沪上阿姨"沪咖鲜果咖啡"等 [14] - 蜜雪冰城"幸运咖"将现磨咖啡价格压至最低5元 [14] 产品创新 - 星巴克6月17日将推出三款迪士尼"疯狂动物城"主题冰摇茶 [17] - 瑞幸自研萃茶设备"瑞掇菁"实现茶汤标准化制备,提升门店转化率 [11] - 产品创新需结合细分场景,如不同时间段提供多样化饮品选择 [17] - 线上渠道成为重点,星巴克中国52%订单来自啡快和专星送 [17]
25年首次“大砍价”,打工人嗨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6-10 22:37
星巴克降价事件分析 核心观点 - 星巴克入华25年来首次大规模降价,非咖啡饮品最高降6元,最低23元起,涉及星冰乐、冰摇茶等品类[1][2][9] - 降价背后是市场竞争加剧、业绩增长乏力及下沉市场扩张需求的三重压力[12][19][34] - 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3689亿元,远超现磨咖啡市场,公司试图通过降价抢占非咖赛道增量[17][18] 价格调整细节 - 大杯冰摇红莓黑加仑从31元降至26元,大杯白桃星冰乐从41元降至35元,大杯红茶拿铁从35元降至29元[9] - 三大王牌品类大杯平均降幅达5元,叠加平台优惠后部分消费者实付可低至14元[5][11] 市场竞争环境 - 喜茶、奈雪主力产品价格下探至20元区间,瑞幸通过9.9元优惠券抢占轻乳茶市场[13] - 蜜雪冰城单杯价格仅需几元,库迪咖啡3年扩张至10050家门店,幸运咖6个月新增500家门店[13][38][39] 业绩表现与市场挑战 - 2024财年全球营收361.76亿美元同比微增0.56%,中国区收入30.08亿美元较2021年高点缩水18%[27][31] - 2025财年中期净利润同比暴跌35.16%至11.65亿美元,下沉市场门店数虽达1000个县级但面临本土品牌围剿[22][30][37] 战略意图与执行难点 - 通过非咖饮品降价适配县域市场消费者午后甜饮偏好,但35元价格仍相当于蜜雪冰城8杯柠檬水[23][24][35] - 组织架构动荡包括中国区管理层变更及股权出售传闻,叠加性价比认知转型困难[4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