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检测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国检集团: 国检集团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结果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9:29
评级结果公告 - 公司委托联合资信对"国检转债"进行跟踪信用评级 [1] - 前次评级时间为2024年7月5日,"国检转债"和公司主体信用评级均为"AA+",展望"稳定" [1][3] - 2025年6月19日最新跟踪评级维持"AA+"评级和"稳定"展望,结果无变化 [2][3] 评级信息 - 前次评级结果:"国检转债"AA+ 公司主体AA+ 展望稳定 [3] - 本次评级结果:"国检转债"AA+ 公司主体AA+ 展望稳定 [3] - 两次评级结果保持一致 [3]
信测标准: 关于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9:22
股权激励计划执行情况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已达成,143名激励对象可解除限售1,787,948股,占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39.51% [6][7][12]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从初始166.22万股调整为164.77万股,激励对象人数从202人调整为173人,因29名激励对象放弃认购14,500股 [13] - 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53人共493,360股,占当时总股本0.43%,授予价格12.49元/股,上市日期为2022年9月30日 [3] 股份变动及回购注销 - 因激励对象离职及绩效考核未达标,累计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428,970股(首次授予部分174,250股+254,720股)[3][5][16] - 本次解除限售后公司总股本保持228,988,179股不变,有限售条件股份比例从33.66%降至32.88%,其中股权激励限售股占比从0.94%降至0.16% [18] - 2022年实施每10股转增4.5股,2024年实施每10股转增4股,导致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从初始164.77万股增至461.54万股 [16][17] 业绩考核达成情况 - 第三个解除限售期业绩目标为以2021年净利润为基数,2024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20%,实际达成增长率119.81% [11][12] - 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8,156.03万元,2024年未扣除激励成本的净利润为1.76亿元,达到公司层面考核要求 [11][12] - 个人层面绩效考核结果A-D档对应解除限售比例分别为100%/80%/60%/0%,本次143名激励对象均符合100%解除限售条件 [12] 激励对象结构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中3名董事/高管合计解除限售462,435股,140名核心技术/中层管理人员解除限售1,325,513股 [12] - 预留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43名激励对象可解除限售187,467股,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152名激励对象可解除限售996,583股 [6] - 激励对象人数从初始202人降至当前143人,主要因离职及绩效考核未达标导致 [13][16][17]
国缆检测: 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039
证券之星· 2025-06-19 22:07
权益分派方案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以总股本78,000,000股剔除已回购股份65,450股后的77,934,55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4.10元人民币(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31,980,000元 [1][2] - 现金分红比例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2.48% [2] - 境外机构及持有首发前限售股的个人和证券投资基金每10股派3.693099元,其他股东根据持股期限实行差别化税率征收 [2][3] 股权登记与除权除息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2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收市后,除权除息日未明确提及但分红发放日为2025年6月26日 [3][4] - 除权除息参考价计算公式为:前一交易日收盘价减去按总股本折算的每股现金红利0.410000元 [1][4] 分红实施细节 - 分红对象为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回购账户除外),现金红利通过股东托管证券公司直接划入资金账户 [3][4] - 若自派股东股份减少导致代派现金红利不足,公司自行承担法律责任 [4] 相关参数调整 - 回购专户股份不参与利润分配,因此分配基数调整为剔除回购股份后的77,934,550股 [1][4] - 减持价格承诺因本次权益分派实施后需相应调整 [5] 咨询与备查 - 咨询方式包括地址、联系人及电话,备查文件包括股东会决议及中国结算确认文件 [5][6]
中国X射线CT检测服务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25-2031
QYResearch· 2025-06-19 17:27
X射线CT检测技术概述 - X射线CT成像技术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能够以二维断层或三维立体图像形式展示物体内部结构、组成、材质及缺损状况,被誉为最佳无损检测技术 [1] - 该技术可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生产质量问题,阻断不良品进入市场流通,显著提升产品品质与可靠性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X射线CT检测服务市场规模达76.18百万元,预计2031年将增长至188.11百万元,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为13.78% [2] - 从应用领域看,汽车行业是最大应用领域,2024年收入占比达29.25% [20]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市场主要厂商包括天津三英精密仪器、英华检测、华测检测、蔡司和SGS等 [4] - 2024年前五大厂商占据约42%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较高 [4] 服务类型分析 - 第三方检测服务:覆盖各类工业客户,服务内容包括缺陷检测、三维重建等,主要服务于中小制造企业、出口企业等 [8] - 设备厂商配套服务:CT设备制造商提供技术支持和检测服务,主要服务于主机厂、核心部件采购商等 [8] - 科研机构服务:主要用于科研项目支持、材料结构分析等,客户集中在学术界与高技术创新企业 [8] 主要应用领域 汽车行业 - 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动力电池、电驱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检测 [13] - 主要用于焊接缺陷、铸造缺陷检测,以及密封完整性验证和装配一致性确认 [13] 航空航天 - 用于钛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部件的结构完整性评估和微裂纹识别 [14] - 在增材制造结构一致性分析和航天级电子器件检测中发挥核心作用 [14] 电子和半导体 - 在BGA、CSP等封装形式中用于焊点缺陷、封装空洞等问题检测 [15] - 逐步向微米级/亚微米级分辨率进阶,适应更微小结构的成像需求 [15] 材料工程 - 用于多孔材料、泡沫金属等的孔隙率测量和结构完整性检测 [16] - 与有限元分析联动,用于构建真实结构模型,提升力学仿真精准度 [16] 科研实验室 - 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 [17] - 支持在多种物理场耦合条件下进行"原位实验",研究微观结构的演化规律 [17] 行业发展机遇 - 高端制造产业升级带动高精度无损检测需求,X射线CT成为高端检测主流选择 [22] - 政策驱动与质量强国战略协同推进,促进CT技术在重点领域的渗透率提升 [23] - 技术迭代与设备国产化趋势使服务成本下降,技术门槛变得更可控 [24] - 市场整合趋势加强,头部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构建垂直行业壁垒 [25] - 出口产品标准提升带动CT检测需求,部分海外客户将其作为验收前置条件 [26]
机械行业6月投资策略:重点关注工程机械、电测仪器、燃机叶片等细分方向
国信证券· 2025-06-19 13:16
核心观点 - 聚焦优质龙头的结构性成长机会,关注国内产业升级、自主可控及海外加速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 [17] 机械行业背景及展望 - 高端装备自主可控,核心装备国产化是产业自主崛起基础,突破瓶颈才能实现下游产业自主化、产业化 [17] - 产业升级大势所趋,数字浪潮和能源变革下,工业互联/AI + 具身智能应用提升社会效率,新能源利用降低社会成本,中国迎来全方位产业升级 [17] - 出口发展由点到面,中国产业发展使优秀制造企业从进口替代走向出口替代,具备全球竞争力,加速出口发展 [17] 研究框架 - 上游核心零部件公司具强阿尔法属性,是中游设备公司上游,研发驱动,有核心底层技术,靠技术或业务模式创新构建竞争壁垒,有议价权和盈利能力,可通过品类升级/扩张及下游领域拓展打开成长天花板 [22] - 中游专用/通用设备公司具高贝塔属性,产品供应下游工业生产,议价权低,关注高成长或稳健增长行业中具进口替代机会的公司,优选龙头,推荐新能源和工业自动化等行业 [22] - 下游产品型公司产品供人类使用或操作,行业空间大,应用领域广,下游分散的客户公司议价权强,关注高成长或稳健增长行业中具进口替代机会的公司,综合考虑公司技术、产品、品牌、渠道,优选龙头,推荐培育钻石、通用测试测量仪器等行业 [23] - 服务型公司通过提供服务获取收入,需求稳健,现金流好,行业长期稳健增长,龙头先发优势显著,优选赛道空间大的细分赛道龙头,推荐检测服务等行业 [23] 重点组合&6 月投资观点 - 重点组合包括华测检测、广电计量、伊之密等公司;6 月金股推荐龙溪股份、金帝股份、徐工机械等 [26] - 长期投资主线建议从需求侧关注新兴成长细分行业和具备全球竞争力、出口加速的细分行业龙头;从供给侧关注受益存量更新或逆周期调节的细分行业、具持续提份额能力的细分行业龙头以及进口替代空间大的细分行业 [27] 看好的细分行业及公司 - 人形机器人关注关节模组、灵巧手、减速器等环节相关公司,如恒立液压、汇川技术、兆威机电等 [28] - AI 基建 - 燃气轮机关注应流股份、豪迈科技、冰轮环境等公司 [30] - 智能焊接机器人关注柏楚电子 [30] - 煤化工设备关注中泰股份、川仪股份 [30] - 出口链设备公司关注银都股份、伊之密、中泰股份等 [30] - 工程机械推荐恒立液压、徐工机械、三一重工等 [31] - 核电设备推荐佳电股份、中密控股、江苏神通等 [31] - 顺周期通用设备零部件环节推荐汇川技术、绿的谐波等,整机环节推荐伊之密、杭叉集团等 [31] - 检测服务推荐广电计量、苏试试验、华测检测,关注信测标准等 [31] - 进口替代方向科学仪器推荐鼎阳科技、普源精电等,光刻机产业链推荐汇成真空 [32] - 其他低估值业绩稳健或高分红的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关注优利德、华翔股份等 [32] 5 月行情回顾 - 5 月机械板块上涨 0.79%,跑输沪深 300 指数 1.06 个 pct,涨幅在 27 个行业中排第 22 位 [37] - 5 月机械板块估值水平相对稳定,TTM 市盈率约为 31.03 倍,市净率约为 2.42 倍 [43] - 5 月机械子行业表现靓丽,核电装备表现较好,上涨 14.99%;单月涨幅排名前五位的公司为合锻智能、利君股份等 [47][50] 数据跟踪 - 5 月制造业 PMI 指数 49.50%,环比提升 0.5 个百分点,历史上在 50%荣枯线附近波动,2025 年至今呈现修复态势 [53] - 5 月钢/铜/铝价格指数环比变动 -2.53%/+4.65%/+2.84%,目前处于近五年中间偏高位置 [60] - 2025 年 4 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 15.60%,1 - 4 月累计产量同比增长 16.80%;金属成形机床 4 月产量同比持平,1 - 4 月累计产量同比增长 12.20% [65] - 2025 年 4 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 51.50%,1 - 4 月累计产量同比增长 34.10% [72] - 2025 年 5 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 2.12%,其中国内销量同比下降 1.48%,出口量同比增长 5.42%;1 - 5 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 17.44% [79] - 2025 年 5 月装载机销量同比增长 15.50%,1 - 5 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 17.71% [81]
【8点见】江苏盱眙通报“企业为学校提供食材的转运筐有蛆”
央视网· 2025-06-18 08:09
国内经济与贸易 - 跨境电商行业年出口规模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显示行业持续高速增长 [1] 交通运输行业 - 全国铁路将于7月1日实行新列车运行图,涉及运力调整 [1] - 深圳地铁11号线因列车电器故障导致异响,官方辟谣"爆炸"传闻 [10] - 沈阳发生公交车与多车相撞事故致2死16伤,涉事司机被控制 [7] - 广东怀集二广高速因黄泥水涌入车道实施双向封路 [17] 能源与基建 - 广西灵山风电项目施工引发自来水流泥浆及山体裂缝问题,官方介入调查 [17] - 太原道路改造发现古城墙遗址,考古部门启动改线避让及保护方案研究 [17] 制造业与航空业 - 波音787客机在日本着陆后发生"抛锚"故障,需牵引车拖离跑道 [5] - 南航通报飞行员举报领导索贿事件,认定举报不实并暂停涉事飞行员运行 [15] 消费品与食品安全 - 江苏盱眙通报学校食材转运筐现蛆虫事件,启动全面核查 [12] - 检测行业存在报告造假乱象,新华网呼吁加强监管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18] 房地产与城市管理 - 深圳某小区房屋沉降导致25栋楼封控,783人被紧急疏散 [9] 文化产业 - 台湾音乐人陈彼得去世,其创作近千首歌曲并推动摇滚乐在台发展 [24]
西测测试(301306) - 301306西测测试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0
2025-06-10 17:4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从事军用装备和民用飞机产品检验检测的第三方机构,提供环境与可靠性试验、电子元器件检测筛选等服务,还开展检测设备销售及电装业务,具备“一站式”服务能力 [2] - 公司承担多种型号航空、航天及民用飞机产品检测试验、电装任务,借助品牌公信力挖掘客户需求获新业务 [2][3] “一站式”服务能力模式 - 公司投资建立先进电装线,构建从元器件筛选到电磁兼容性试验的“一站式”服务能力,提供高可靠、高效率、低成本服务模式 [4] - 电装业务在子公司吉通力展开,公司具备元器件采购等全方位服务能力,可打通服务链条实现从元器件到系统级别的“一站式”服务 [4] 实验室布局 - 北京是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及重要军工科研生产基地,设立检测基地可辐射华北地区 [4] - 武汉是重要工业基地、科教中心和交通枢纽,军工行业发展好,设立检测基地可辐射华中地区 [5][6] - 北京及武汉实验室主要业务为环境与可靠性试验及电磁兼容性试验,公司以西安总部为核心初步完成全国布局,实现区域业务互补协同,提高市场覆盖和服务响应速度 [6] 2024年度业绩亏损原因 - 公司对标市场持续投入及前瞻性布局,产能释放存在时间差,相关资质认证周期长、下游客户验证流程严格,导致产能利用率不足,规模效应未显现 [7] - 公司强化人才梯队建设,人力成本阶段性上升,新设子公司处于运营爬坡期,协同效应未充分显现 [7] 电装业务情况 - 公司自2021年开展电装业务,目的是更好服务客户,该业务属PCB制造下游环节,可打通服务链条实现“一站式”服务 [7][8] - 电装业务目前多集中在民品及军品小批试产阶段,属重资产及人员密集型行业,需达一定规模才能盈利 [8] 商业航天业务布局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商业航天等新增长引擎,多地制定发展规划,商业航天检测领域有巨大市场机遇 [9] - 公司在航空、航天军工产品检测服务及技术能力提升,面向商业航天的实验及服务能力增强,电磁兼容性试验服务能力建设加强,电装业务生产效率和人员团队逐步提升,全国布局落地将提高市场占有率 [10][11]
钢研纳克:多品类科学仪器销量领先,检测服务覆盖全国八大基地
仪器信息网· 2025-06-06 14:03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专业从事金属材料检测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创新型企业,提供检测服务、检测分析仪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能力验证服务、腐蚀防护工程与产品等服务[3] - 公司在国内金属材料检测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公信力,是国内钢铁行业权威检测机构和业务门类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测试研究机构之一[3] - 公司已获批筹建国家先进钢铁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3]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9,767.42万元,同比增长15.6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502.23万元,同比增长15.37%[4]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906.40万元,同比增长7.1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08.11万元,同比增长33.28%[4] 业务布局 - 公司在全国布局8大检测基地(北京、昆山、成都、沈阳、青岛、西安、涿州、株洲),服务覆盖能力较好满足客户需求[2][5] - 检测业务重点布局航空航天、核电等高温合金材料检测需求较大的领域,同时拓展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检测[10][8] 仪器业务 - 仪器产品覆盖8大类60多种科学仪器,包括原子发射光谱类、质谱类、气体分析类等[6] - 火花直读光谱仪获工信部单项冠军产品,气体分析仪、ICP光谱仪等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BCEIA金奖[6] - 未来将提升基础型产品品质,扩大扫描电镜、ICP-MS等高端仪器市场占有率,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8] 行业前景 - 检测分析仪器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国际形势变化加速国产化进程,为国产科学仪器制造商带来发展机会[7] - 新材料产业发展加快,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检测需求持续增长[9] 发展战略 - 检测业务方面将挖掘客户多元化需求,加强精益管理,推进自动化检测[8] - 仪器业务方面将提升产品品质,扩大高端仪器市场份额,提升智能化水平[8] - 公司重视股东回报,近些年现金分红占净利润比例均超过30%[11]
迪安诊断收盘上涨2.34%,最新市净率1.46,总市值95.7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05 17:16
公司表现 - 6月5日收盘价15.32元,上涨2.34%,市净率1.46创16天新低,总市值95.75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业收入23.65亿元,同比下滑20.45%,净利润亏损2101万元,同比下滑190.66%,销售毛利率26.39% [1] - 机构持仓方面共有11家机构持有,包括7家基金、2家QFII和2家其他机构,合计持股5522.63万股,持股市值8.77亿元 [1] 行业对比 - 公司PE(TTM)为-23.85,静态PE为-26.80,低于行业平均PE(TTM)40.82和静态PE46.97 [2] - 公司市净率1.46低于行业平均3.46和行业中值2.73 [2] - 总市值95.75亿元低于行业平均158.62亿元但高于行业中值58.93亿元 [2] 同业数据 - 同业公司中润达医疗市净率2.51总市值106.54亿元,金域医学市净率2.02总市值139.12亿元,均高于公司 [2] - 何氏眼科市净率1.93总市值36.87亿元,诚达药业市净率1.63总市值34.86亿元,低于公司市净率但总市值更小 [2] - *ST生物市净率10.38为同业最高但总市值仅24.39亿元 [2]
股东大会现场交锋!电科院被罢免董事遭质问:“董事这么好当?” 回应:该披露的已披露!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3 23:14
暗流涌动下,电科院(SZ300215,股价5.29元,市值39.63亿元)股东争斗再掀波澜。 6月3日,在董事长胡醇的提请下,电科院召开了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议案之一是提请解任公司第二大股东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中检测试")委派的两名董事董永升、马健。在股东大会上,一名获股东授权的委托代理人屡屡提问,现场"火药味十足"。而该授权股东同时也是电 科院任职二十余年的员工。 电科院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程雅 摄 中检测试一方也"不甘示弱",公司在此次股东大会上增加临时提案,拟提名选举石永波、韩健为电科院第五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根据6月3日晚间电科院披 露的股东大会决议公告,董永升、马健的董事职位被罢免,中检测试提名的石永波当选为电科院董事,韩健则未能当选。两大股东之间冲突不断,被罢免董 事曾多次反对胡醇担任董事长 根据2025年一季报,电科院目前第一大股东为胡醇,持股比例33.27%,第二大股东为中检测试,持股比例25.40%。这家上市公司的两大股东之间的矛盾由 来已久。 2023年1月12日,电科院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紧急临时)会议,审议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