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

搜索文档
老铺黄金全球最大门店亮相香港地标ifc,9月每周开新店
南方都市报· 2025-10-01 11:27
公司扩张战略 - 9月30日老铺黄金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开设第三家香港门店 成为继海港城和广东道门店后的新店 [2] - 9月以来公司每周均有新门店亮相 且南京国金中心 北京SKP 西安SKP和香港国金中心新店均为首层独立门店 [2] - 香港国金中心新店为超过400平方米的大型旗舰店 也是该品牌全球最大门店 位于商场1层主通道区域 [4] - 2024年新增门店半数以上布局于新加坡 上海和香港 上海年内将开设4店 包括新天地 港汇恒隆 国金中心和恒隆广场门店 [5] - 6月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购物中心开设海外首店 香港门店从2家增加至3家 [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含税收入达141.8亿元 同比增长249% [7]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达23.5亿元 同比增长291% [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单个商场平均销售业绩为4.59亿元 在中国内地所有珠宝品牌中单店平均收入和坪效排名第一 [7] 品牌定位与市场影响 - 老铺黄金消费者与LV 爱马仕 卡地亚 宝格丽等五大奢侈品牌的用户平均重合率高达77.3% 显示其客群具备高端消费特征 [7] - LVMH集团董事长Bernard Arnault曾探店上海国金中心老铺黄金门店 并评价产品"很精致 很有趣" [7] -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作为重奢商场汇聚超过200家国际品牌 与老铺黄金合作丰富了商场的文化底蕴和消费结构 [4] - 中国新势力品牌崛起已撼动国际奢侈大牌在中国市场的基本盘 促使国际品牌更重视"中国文化叙事" [9] - 国内高端商场从过去完全依赖国际大牌转向引入老铺黄金等中国品牌 显示近30年的商业布局发生结构性变化 [9]
印度9月金银进口量逆势翻倍!高价难挡节日采购热潮
搜狐财经· 2025-10-01 08:48
核心观点 - 尽管金银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印度9月份的黄金和白银进口量仍比8月激增近一倍 [1] - 进口激增的主要驱动因素是银行和珠宝商为迎接10月排灯节等传统节日而加紧囤积库存,以及市场对印度政府10月可能再次上调进口关税的预期 [1][3] 进口数据与市场表现 - 8月份印度进口黄金64.17吨,价值54亿美元,进口白银410.8吨,价值4.516亿美元 [4] - 9月30日,印度黄金期货价格创下每10克116,900卢比的历史纪录,白银期货价格升至每公斤144,330卢比的新高 [4] - 为满足需求,印度经销商支付每盎司8美元的溢价以获取现货 [4] 全球市场对比 - 印度在历史高价位的强劲买入令市场意外,与中国市场的冷淡形成鲜明对比 [5] - 中国经销商目前对金价的折扣已扩大至每盎司31至71美元,为近年最高水平 [5] 行业驱动因素 - 行业为迎接10月排灯节等传统节日正加紧囤积库存 [1] - 市场普遍预期印度政府10月将再次上调用于计算关税的"基准进口价格",进一步刺激了9月底的突击进口 [3]
城市24小时 | “工业第一城”,继续“拥抱”传统产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23:52
深圳传统产业升级政策 - 深圳推出12条政策措施,目标经过3年左右时间推动全市传统产业总规模突破7000亿元 [1] - 政策核心路径为深化技术赋能、生态共建、模式创新,探索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路径 [1] - 强化基金赋能,打造“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产业资本+专业投资机构”的多元投资支撑模式,支持设立并购基金和智能眼镜等产业专项基金 [1] 深圳传统产业基础与转型方向 - 深圳传统产业基础雄厚:高端女装品牌数量、市场占有率、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黄金珠宝行业年工业产值全国首位,全年黄金提货量约占上海黄金交易所70%;中高端眼镜产量约占全球50% [2] - 推动家居、家电、健身器材、眼镜、手表、玩具全面导入人工智能技术,三年内推动100家以上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2] - 鼓励传统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性能材料、国潮IP等融合,目标至2027年培育打造跨界融合时尚新品和国潮爆款产品100个以上 [3] 深圳整体工业实力 - 深圳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 [1] -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8.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为58.2% [1] 其他地区产业与消费政策 - 全国首个具身智能标准化试点落地上海,将围绕具身智能训练场制定80余项标准 [6] - 上海市印发《加强上海商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目标到2028年形成更有竞争力的商业品牌集群 [7] - 深圳出台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实施细则,涵盖载人航空器适航取证、低空物流、通航航线等资助项目 [8] - 财政部、商务部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支持50个左右城市,中央财政对超大特大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4亿元 [10] 养老基金投资业绩 - 2024年末养老基金资产总额28396.52亿元,权益总额23350.03亿元 [12] - 地方养老基金2024年投资收益额1056.88亿元,投资收益率5.52%;自2016年12月受托运营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额4123.59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5.06% [12] 城市人才吸引力 - 2024年度中国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数综合排名前二十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苏州、深圳、南京等 [13] - 大中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数前十城市包括海口、珠海、常州、保定、无锡等 [13]
西普尼上市首日暴涨超300%,“金表之王”还有多重隐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21:47
上市表现与市场反应 - 公司于9月30日登陆港交所,股票代码02583 HK,上市首日股价开盘报84港元,较发行价29.6港元上涨183.78% [1] - 股价盘中最高涨至130港元,涨幅超339%,最终收盘报106港元,涨幅达258.11%,总市值超过62亿港元 [1][2] - 上市前一日暗盘交易已显火爆,股价上涨75.68%,报52.00港元 [2] - 资本市场反应热烈,被视为对中国高端消费市场投下信任票 [1][6] 市场地位与业务概览 - 公司以27.08%的GMV份额领跑中国足金贵金属手表市场,在镶嵌类足金贵金属手表市场份额高达28.96% [3] - 在中国珠宝卖场,每三块金表就有一块来自该公司 [3] - 公司拥有核心品牌"HIPINE(西普尼)"及副品牌"GOLDBEAR(金熊)",OBM产品组合包含超过1万个SKU [4] - 公司与老凤祥、中国珠宝等国内珠宝巨头建立了长期稳定供应关系 [4]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3.24亿元增至2023年的4.45亿元,2024年进一步增至4.57亿元 [4] - 净利润从2022年的2454万元增至2023年的5209万元,2024年回落至4935万元 [4] - 2025年前五个月,公司录得营收2.31亿元,净利润4279万元 [4] - 业务结构多元化,手表销售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89.4%逐步下降到2025年前五个月的47.9% [4] IPO募资与资金用途 - 本次IPO全球发售1060万股H股,发售价范围为27.0-29.6港元,最终以29.6港元定价,募资净额约2.69亿港元 [5] - 计划将募集资金的40.28%用于提升产能,33.24%用于扩大及优化销售网络及品牌建设 [5] - 17.11%的募资额用于建立莆田研发中心,9.37%用作营运资金 [5] 行业观点与市场潜力 - 专家认为公司暴涨反映出资本市场对高端消费市场的长期看好,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高端消费品需求持续增长 [6] - 黄金与其他品类结合可提升产品高端属性,助力品牌成为高端或奢侈品牌 [6] - 未来手表市场将等同于高级腕表或奢侈品腕表市场,单价三万元以下的手表会逐步消失 [9] - 公司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做好品牌,品牌的层级决定未来机会大小 [10] 业务挑战与风险因素 - 2024年公司存货高达6.56亿元,相当于全年营收的1.44倍,占总资产的76%以上 [7] - 存货周转天数从620天激增至708天,意味着一批货需要近两年时间周转,远高于行业巨头200-300天的水平 [7] - 黄金采购占总采购额的80%以上,成本结构极度依赖黄金价格,毛利率长期徘徊在20%~25%之间 [7]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分别高达91.34%、91.08%和87.26% [7] 战略转型与突围尝试 - 公司尝试智能手表与海外扩张两条突围路径,2023年推出内置华为智能机芯的足金智能手表系列 [8] - 2024年智能手表业务仅占总营收的6.1%,毛利率为18%,远低于传统金表业务29%的水平 [8] - 公司采取"减重不减价"策略,每只金表的平均黄金含量从2022年的5.48克缩水至去年的4.32克,降幅接近17.4%,但平均售价稳定在2856元一支 [8] - 2024年开始海外拓展,与马来西亚合作伙伴合作经销产品,但效果有待检验 [8] 公司治理与外部环境 - 公司存在家族化管理问题,李氏父子控股超50%,可能影响公司治理水平 [9] - 全球手表市场表现不乐观,2024年8月瑞士手表出口额同比下降约17%,中国市场降幅达36%,美国市场下降24% [9]
珠宝公司老板帮诈骗分子洗钱,浙江警方破虚假黄金交易案
搜狐财经· 2025-09-30 18:02
案件概述 - 浙江云和警方披露一起利用虚假黄金交易洗钱的案件 涉案资金达113万元 [1] - 案件涉及一名珠宝商冯某 其提供对公账户作为诈骗资金中转池 并设计购买黄金再销售变现的虚假贸易流程 [1] - 警方成功将所有环节的7名犯罪嫌疑人一网打尽 并追回全部113万元涉诈资金 [1][3] 犯罪手法与过程 - 珠宝商冯某起初从事合法珠宝交易 后受高额报酬诱惑参与洗钱犯罪 [3] - 犯罪链条包括提供账户的冯某 联络上游资金方的蒲某、祝某、李某 居中介绍的胡某、刘某、张某 以及负责技术操作的翟某 [1][3] - 通过居间人张某协同 最终协商确定了犯罪活动的具体细节 [3] 案件结果 - 7名嫌疑人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起诉至云和县人民法院 [3] - 另有1名嫌疑人因涉嫌同一罪名被执行逮捕 [3] - 警方已联系全国各地受害人办理被追回资金的返还手续 [3]
Alexander Lacik to retire in 2026; Berta de Pablos-Barbier will become the new CEO of Pandora
Globenewswire· 2025-09-30 14:16
核心管理层变更 - 公司宣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lexander Lacik将于2026年3月11日年度股东大会后退休 [1] - 现任首席营销官Berta de Pablos-Barbier将接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职务 [1] - 此次交接是董事会长期继任计划的一部分 [4] 新任首席执行官背景 - Berta de Pablos-Barbier于2024年11月加入公司担任首席营销官 [2] - 新任首席执行官拥有30年国际高管经验,曾任职于全球奢侈品及消费品品牌 [3] - 其职业履历包括担任LVMH旗下香槟品牌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玛氏箭牌首席增长官、Lacoste首席营销官以及开云集团旗下珠宝品牌Boucheron的全球营销与传播副总裁 [3][5][6] 管理层评价与公司战略 - 董事会主席评价新任首席执行官为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拥有顶级品牌的完美经验组合 [4] - 新任首席执行官表示公司作为可触及的珠宝企业,已规划出持续增长路径,并拥有巨大未开发潜力 [4] - 即将离任的首席执行官领导公司成功转型,并确信其继任者将带领公司继续崛起 [4] 公司业绩与现状 - 在即将离任的首席执行官领导下,公司收入增长45%,全球员工从24,000人扩充至37,000人 [4] - 公司已转型为完整的珠宝品牌,并成为消费品领域的数字领导者 [4] - 公司现为全球最大珠宝品牌,在100多个国家通过6,800个销售点销售产品,其中包括2,700多家概念店 [7] - 公司2024年营收为317亿丹麦克朗(42亿欧元),全球员工37,000人 [8]
加速国际化!老铺黄金亮相香港地标ifc
中国经济网· 2025-09-30 13:32
公司扩张战略 - 公司于9月30日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开设超过400平方米的大型旗舰店 为公司在香港的第三家门店[1] - 公司2024年新增门店半数以上布局在上海 香港和新加坡三座城市 上海年内新开4家门店 新加坡开设海外首店 香港门店从2家增至3家[1] - 公司自9月以来每周都有新门店亮相 包括南京国金中心 北京SKP 西安SKP等高端商场的首层独立门店[3] 市场表现与销售业绩 - 公司在新加坡的首家海外门店转化率达95% 其中九成消费者为首次接触该品牌[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店效近5亿 大幅超越国内国际所有珠宝品牌[3] - 香港现有的两家门店店效超过内地30% 并拥有持续增长的国际客群[2] 品牌定位与行业影响 - 公司产品承载经典文化 非遗工艺和极致美学 并具有强资产货币属性 被视为超越传统奢侈品的“新物种”[2] - 公司与国际五大奢侈品牌的消费者重合率近八成 正深度占领高净值人群的消费心智[3] - 公司的优异表现颠覆了欧洲奢侈品牌数十年来被认为不受全球本土竞争者威胁的认知[3] 高端零售渠道趋势 -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作为重奢商场汇聚超过200家国际品牌 是亚洲高端消费市场的重要风向标[1] - 高端商场的商业布局正发生结构性变化 从过去完全依赖国际大牌转向引入公司这样的中国品牌[3] - 新加坡 香港和上海位列全球奢侈品消费十大最贵城市的前列 其中新加坡位居榜首 香港第三 上海第六[1]
9月份已有20家A股公司筹划赴港上市
证券日报· 2025-09-30 00:44
A+H上市趋势概况 - 9月份已有20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筹划赴港上市 [1] - 全年已有11家A股公司完成"A+H"上市,超过30家公司正筹划赴港上市 [1] - 政策层面提供有力支撑,优化上市申请审批流程 [1] 上市企业特征 - 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生物科技企业成为赴港上市主力军 [1] - 9月份筹划上市的20家公司中,有14家市值在百亿元以上 [1] - 东山精密、沪电股份两家PCB龙头市值均超过1000亿元 [1] 上市驱动因素:融资需求 - 大市值龙头企业处于快速扩张或战略转型期,需要资金支撑海外扩张、研发投入、并购重组 [2] - 港股提供灵活高效的再融资渠道,匹配业务发展的资金周转与长期布局需求 [2] - 赴港上市为企业融资渠道提供"双保险",可同时对接内地与香港资本,显著拓宽募资途径 [2] - 企业可根据两地市场估值与资金环境灵活选择融资窗口,优化资本结构 [2] - 江苏恒瑞医药H股上市募资近99亿港元,刷新近年港股医药板块融资纪录 [3] 上市驱动因素:全球化战略 - 企业将香港作为全球化布局的"跳板",旨在加快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 [3] - 赴港上市可拓宽全球视野、整合全球资源,夯实品牌"出海"与供应链全球化竞争力 [3] - 香港作为全球资本"超级联系人",是企业走向国际的天然平台 [3] - 中东主权基金、北欧养老金等国际长线资本通过港股配置中国资产 [3] 香港新股市场展望 - 大量海外资金持续流入港股,推动成交量提升并带动估值回升 [2] - 政策鼓励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超大型和大型新股再次云集香港新股市场 [2] - 德勤预计香港在第三季度继续稳守全球新股融资额排名冠军宝座 [2] - 德勤报告预计全年香港将有超过80只新股上市,融资额达2500亿港元至2800亿港元 [3] - 除"A+H"新股外,医疗医药公司、特专科技公司和消费板块公司上市将成为市场亮点 [3]
21特写|走上技能赛场的00后:不卷学历卷技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0:57
全国技能大赛与青年人才 -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于9月19日-23日在河南郑州举行,来自全国不同省份、不同产业的3420名选手参与106个比赛项目角逐 [1] - 大赛参赛选手平均年龄24岁,25岁以下占比70%,00后已成为赛场主角 [1] - 年轻选手如18岁的黄君豪(工业设计技术项目金牌)和邱树彬(珠宝加工项目金牌)通过高强度训练(如每天训练超12小时)取得优异成绩 [1][3] 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路径 - 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天花板被打破,技校、职校毕业生可从普通工人成长为高级技师或管理层,年薪最高超过50万元,提升速度可能快于一般行政管理岗位 [2] - 例如,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高级维修电工邓安扎根行业15年,工资翻至少三倍,目前月薪过万,未来可凭借技术能力继续晋升 [5] - 珠宝行业学院培养熟悉“设计-制作-营销”全流程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在创业、就业或留校任教方面均展现较强综合能力 [4] 产业转型催生技能人才需求 - 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带动工业机器人需求激增,东风日产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在过去五年间增长近50%,对系统运维工程师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5][6] - 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缺口巨大,2025年人才需求达900万人,缺口预计高达450万人,缺口比例接近50% [7] - 生物医药等前沿产业面临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缺口,尤其缺乏能快速掌握新技术、兼具理论和实操能力的人才 [8] 各省技能人才政策布局 - 广东、江苏、山东、四川、北京、上海等经济大省发布技能人才政策,聚焦降低落户门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发展技能提升补贴 [2][8] - 广东省技能人才总数达2201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27万人,占比37.6% [10] - 江苏省计划2025-2027年开展补贴性培训200万人次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50万人次以上,重点覆盖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六大领域 [10] - 东莞市全面放开技能获奖人才年龄限制,新增高级工和技师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落户通道 [9]
走上技能赛场的00后:不卷学历卷技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0:52
走上技能赛场的年轻人,看到了正在驶来的下一趟产业转型"列车"。 南方财经记者郑玮 广州 深圳报道 "初中开始我就对艺术设计方面感兴趣,加上从小喜欢机械,当时分数也合适,所以选了深圳技师学院 的工业设计专业。"9月初,在深圳技师学院校园内,南方财经记者见到了年仅18岁的黄君豪,当时的他 即将代表广东参加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工业设计技术项目角逐。 半个月后,黄君豪在全国技能大赛赛场上捧回了工业设计技术项目的金牌。"未来我可能还是想做自己 感兴趣的产品的设计师吧,钻研一个我喜欢的产品品类,不断去做设计和打磨。比赛结束后打算去企业 实习一段时间,继续积累一些行业前沿的新知识。"黄君豪说。 9月19日-23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河南郑州举行。5天时间里,来自全国不同省份、不同产业的 3420名选手齐聚郑州,参与106个比赛项目角逐。在这个以技术为标准的赛场上,00后已成为"主角": 大赛参赛选手平均年龄24岁,25岁以下占比70%。 在这批走上技能赛场的年轻人身上,也折射出新一代青年人才职业选择的更多可能:当学历不再成为职 业生涯唯一"敲门砖",当技能人才发展"天花板"不断被打破,更多年轻人开始放下"学历焦虑",卷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