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
搜索文档
国内首架自主喷漆“凤舞九天”涂装Bell407直升机亮相天津直博会
中国民航网· 2025-10-17 20:05
公司核心能力突破 - 公司在第七届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首日展示了自主整机喷漆的Bell407直升机,标志着其在整机喷漆领域实现了从“委托厂家”到“自主喷涂”的关键突破 [1] - 公司维修服务能力实现全方位升级,为我国通航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公司同步展出了自主研发的消防灭火吊桶、医疗救护可旋转担架等任务设备,展现了全链条服务实力 [4] 公司维修服务体系与技术能力 - 公司将维修服务能力建设作为核心战略,构建起覆盖“机体-发动机-部件-培训-航材”的全产业链维修服务体系 [5] - 公司自2020年首次获得CCAR-145部维修资质以来,已组建80余人的专业技术保障团队 [5] - 公司具备Bell407、Bell412机型全寿命周期定检维修能力,以及Bell429、KA-32机型航线及高级别定检维修能力,同时掌握罗罗发动机及发动机单元体更换技术等关键维修能力 [5] - 公司创新推出“7×24×365”全天候即时响应服务机制,通过团队轮值、远程支持等措施解决行业“维修难、响应慢”的痛点 [6] - 公司搭建标准化维修培训场地开展定制化培训,并作为民航协会批准的航材分销商,储备有1500余种、9万余件航材航化产品,形成“培训-维修-航材”的闭环服务链条 [6] 公司品牌形象与未来展望 - 公司自主喷漆的Bell407直升机涂装以“中国红”与“皓月白”为主色调,设计融合品牌首字母“S”幻化的凤凰形象及“丝路飞天”文化神韵,成为展会中国通航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 [4] - 公司表示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拓展维修服务广度与深度,提升全产业链综合服务水平 [6] - 公司致力于推动我国通航产业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通航维修服务体系 [6]
直升机夯实中国低空经济产业生态
新华网· 2025-10-17 19:37
10月15日,与会嘉宾在论坛会场外参观直升机模型展示。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航空应急救援是直升机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凭借突出的性能优势,直升机能够快速到达水路、陆路等难以通达的复杂作业现场。 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局长王雷介绍,以水上救援为例,该局已在中国的沿海区域建立了11个救助飞行基地,共配备32架直升机。自直升 机开始投入应急救援以来,已从死亡线上抢救下7500多条生命。 应急救援领域释放出的空中支援需求为中国直升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是中国机队规模领先的通用航空公司。 公司总经理龚全介绍,中国飞龙与中航工业签署了22架AC系列民用直升机订单,这些直升机将广泛应用于应急抢险、高原作业、医疗救援等诸 多场景。 直升机在海洋石油服务领域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9月,台风"桦加沙"正面袭击中国南海东部油田。中国海油在48小时内通过57架次直 升机与5艘次船舶形成双通道协同撤离,安全转移1713名海上钻井平台作业人员,实现人员零伤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副总经理吴榕新介绍,近年来直升机海洋石油服务市场规模持续加大,年均增长率超8%。利用直升机进行海上平台日常 通行、医疗救护、重要物资配送、紧 ...
2025低空经济飞行嘉年华在成都金堂举行
中国民航网· 2025-10-17 19:14
活动概况 - 2025低空经济飞行嘉年华于10月16日在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举行,活动包含30支热气球升空[1] - 活动作为2025年全国热气球精英赛(四川金堂站)暨成都市低空文旅消费季的配套活动,以“热气球+无人机+音乐节”为核心,融合高空景观、地面竞技与听觉盛宴[1] - 活动内容包括无人机足球赛、特技表演、热气球系留飞体验、亮球表演及校园歌手大赛,旨在为金堂文旅注入新活力[1]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是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牵头单位,定位为低空经济龙头高校[4] - 公司所属的泛美集团实施“一体两翼”战略,以航空教育为“一体”,以航空产业及新科技产业为“两翼”,遵循“教育+实业”发展路径[5] - 集团致力于推动通用航空、无人机、航空制造与维修、人工智能、新电商及新文旅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打造中国理念最新、实力最强、产业链最全的现代企业集团[5] 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 学院加强低空经济相关学科建设,探索复合型、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产教融合发展体系[4] - 学院推进与头部企业、科研机构联合精准育才,把握通航产业、无人机技术研发应用与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4] - 活动旨在展示多元化低空经济,让公众感受低空魅力,服务于中国建设民航强国的发展战略[4][5]
安徽、河南:将深化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联动发展,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新浪财经· 2025-10-17 17:30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 深化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联动发展 [1] - 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1] 新材料产业 - 加快发展陶铝、铝基新材料、生物医用、生物可降解、电子信息、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新型建材、超硬材料等高成长性新材料 [1] - 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 [1] 新能源产业 - 深化新能源产业合作 [1] - 共同打造一批先进风电、光伏、新型储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集群 [1] 低空经济产业 - 支持毗邻地区发挥平原净空优势,积极发展通用航空、航空设备组装、维修和零部件加工制造产业 [1] - 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1] 绿色食品产业 - 深化农产品精加工合作,在优质粮油、绿色果蔬、高品质预制菜、休闲食品等领域共同发力 [1] - 高起点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1]
万丰奥威股价连续5天下跌累计跌幅10.09%,天弘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3.03万股,浮亏损失5.6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15:16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17日公司股价下跌4.53%,报收16.66元/股,成交额10.11亿元,换手率2.80%,总市值353.74亿元 [1] - 公司股价已连续5天下跌,区间累计跌幅达10.09% [1]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业务和通用飞机制造业务 [1] - 汽车金属轻量化零部件收入占比80.82%,通航飞机制造收入占比19.18% [1] 基金持仓情况 - 天弘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发起A(基金代码021621)二季度持有公司股票3.03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1.99%,为公司第八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于2024年6月21日成立,最新规模722.57万元,今年以来收益31.12%,近一年收益41.29%,成立以来收益53.69% [2] 基金持仓损益 - 10月17日该基金持仓公司股票单日浮亏约2.39万元 [2] - 公司股价连续5天下跌期间,该基金持仓累计浮亏损失达5.67万元 [2]
郑州通航“双子星”闪耀天津直博会
郑州日报· 2025-10-17 08:59
行业动态与展会表现 - 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于10月16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空港经济区开幕 [1] - 来自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的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与河南三和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携手参展 以“制造+运营”双轮驱动模式展示成果 [1] - 河南三和航空工业有限公司展出S750型纵列双旋翼无人机和“太阳之鹰”自转旋翼机 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 [2]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在中豫航空集团战略布局下完成总部迁址 正式成为“河南籍”企业 [1] - 中国飞龙公司展示覆盖医疗救援、低空作业、飞行培训的成熟运营体系 [1] - 河南三和航空工业有限公司已构建适配应急救援、低空测绘、观光旅游等多场景的产品矩阵 [2] 产业集群与发展基础 - 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以上街机场为核心载体 构建“运输航空+通用航空”功能互补与“枢纽经济+低空经济”业态协同的发展格局 [2] - 示范区已集聚59家低空经济企业 机队规模突破176架 形成研发制造、运营服务、飞行保障全链条产业生态 [2] - 示范区启动低空智联网一期工程 将实现机场周边5公里空域5G通感全覆盖 [2] 市场应用与业务成果 - 示范区在农林植保领域获得352.27万亩订单 [3] - 示范区累计完成298.1小时灭火飞行和421小时增雨作业 [3] - 低空巡检、航空遥感测绘等创新服务累计保障飞行作业超过15万小时 [3] - 在航空应急救援领域已成功实施6例医疗救护转运任务 初步构建“空地一体”应急救援服务体系 [3]
杨阿维:强基提质激发内生动力
经济日报· 2025-10-16 08:09
经济发展成就 - 地区生产总值从1965年的3.2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765亿元,经济总量实现巨大飞跃 [1] 核心产业体系 - 构建了以高原特色农牧业、清洁能源、绿色工业、高新数字、文化旅游、现代服务、藏医药、边贸物流、通用航空为核心的九大产业体系 [1] - 实体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守护生态屏障的基石 [1] - 实体经济通过产业化发展为唐卡、藏毯、藏香等传统手工业注入新的时代生命力和经济价值 [2] 发展模式转型 - 发展动力正从依赖“政策输血”转向可持续的“市场造血”模式 [3] - 以特色资源产业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科技赋能提质化、开放通道高效化、人力资源本地化“五轮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 [3] -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成为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引擎 [3] 战略定位与功能 - 实体经济是民生改善的“稳定器”和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2] - 实体经济具备“绿色基因”,是生态安全屏障的“守护者”和推进共同富裕的“助推器” [2] - 通过建设南亚大通道枢纽、深化“一带一路”节点功能来释放开放潜能 [3]
强基提质激发内生动力
经济日报· 2025-10-16 06:12
经济发展成就 - 地区生产总值从1965年的3.2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765亿元 [1] 核心产业体系 - 构建了以高原特色农牧业、清洁能源、绿色工业、高新数字、文化旅游、现代服务、藏医药、边贸物流、通用航空为核心的九大产业体系 [1] - 实体经济是民生改善的稳定器和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2] - 实体经济通过产业化发展为唐卡、藏毯、藏香等传统手工业注入新的时代生命力和经济价值 [2] 发展模式转型 - 发展模式正从依赖政策输血转向可持续的市场造血模式 [3] -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引擎 [3] 内生动力培育 - 注重培育本土内生动力,推动特色产业体系升级 [3] - 依托本土企业崛起和民营经济发展,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3] - 通过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和数字经济融合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3] - 通过建设南亚大通道枢纽和深化一带一路节点功能释放开放潜能 [3] - 通过加强本地人才培养和推动农牧民能力转型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3]
上工申贝2025年10月14日涨停分析:政府征收补偿+通航业务布局+员工持股
新浪财经· 2025-10-14 10:03
股价表现 - 2025年10月14日,上工申贝股价触及涨停,涨停价为13.73元,涨幅达10.02% [1] - 公司总市值为97.92亿元,流通市值为64.42亿元,总成交额为4.84亿元 [1] 涨停驱动因素:一次性收益 - 公司获得政府征收补偿款2.43亿元,预计将增加净利润1.75亿元 [2] - 该补偿款将显著改善公司现金流,缓解业绩承压和现金流压力大的状况 [2] 涨停驱动因素:新业务布局 - 公司设立注册资本为5.5亿元的子公司,以拓展通用航空新业务,布局碳纤维复材和轻型飞机业务 [2] - 国家对通航产业的重视和支持使该业务布局具备较大发展潜力,并契合当前通用航空板块的市场热点 [2] 涨停驱动因素:内部治理与市场环境 - 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已解锁172.58万股,涉及金额776.61万元,有助于稳定核心团队并提升积极性 [2] - 当日纺织服装板块资金有一定流入,公司可能受益于板块资金流向 [2] - 技术形态上,若MACD指标形成金叉或突破关键压力位等积极信号,会吸引更多资金关注 [2]
中信海直(000099):华创交运低空60系列研究(二十三):再论中信海直:运营端企业的核心优势
华创证券· 2025-10-13 23:0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信海直(000099)的投资评级为“推荐”,并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中信海直作为运营端企业,其核心优势在于“品牌+规模+体系”,并已在保障大型eVTOL实现“低空+物流”运输场景方面取得实质性卡位优势,有望成为低空经济探索的首选合作伙伴 [5][8][10] - 公司传统海上石油业务稳中向好,为盈利提供基本盘,而低空经济新业务则带来未来增长潜力 [5][10] 公司基本数据与财务表现 - 公司总股本为77,577.01万股,总市值约为176.5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5.70% [2]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1.63亿元,同比增长9.8%;归母净利润为3.03亿元,同比增长26.8%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38亿元,同比增长7.90%;归母净利润为1.53亿元,同比增长15.86% [104] - 公司近十年单机净利平均为270万元,净利率基本维持在10%以上水平 [5][104] 运营端核心优势:新质低空运营卡位 - 公司成功保障了全球首次吨级eVTOL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深圳至惠州油气平台,航程150公里)和首次跨城低空物流航线(合肥至怀宁,航程160.8公里)的飞行任务 [5][14][16] - 在此过程中,公司完成了从实地勘探、空域申请、跨区域协调到安全飞行的全链条运营保障,体现了其成熟的运营体系优势,实现了在新型低空运营领域的实质性卡位 [5][15][17][21] 构建龙头优势:品牌、规模与体系 - **品牌优势**:公司作为中信集团旗下大国央企,在践行国家战略、与地方政府及大型央企合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品牌形象突出 [5][8][29][34] - **规模优势**:公司是亚洲最大的民用直升机运营企业,截至2025年上半年,运营有88架直升机和14架无人机,机队规模行业领先 [5][35] - **体系优势**:公司拥有成熟完备的安全运营体系(SMS、HSE),创造了享誉国际的优秀安全记录,并具备“载人+载物”、“海上+陆上”等全面的综合服务能力 [5][8][51][53] 低空经济探索的合作伙伴潜力 - 公司与合肥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低空无人货运、基础设施建设等,契合安徽省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集群的战略 [5][9][58][59] - 公司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受益于深圳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的规划(如到2026年建成超1200个起降点,开通超1000条商业航线),具有先行先试的示范优势 [5][9][65][66] - 公司与eVTOL头部企业如峰飞航空(已签署包含100架意向采购的战略协议)、沃飞长空等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商业模式 [5][9][76][77][78] 传统业务基本盘 - **海上石油服务**是公司最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来自第一大客户中海油的收入占比达67.1%,在该服务市场中份额最大 [5][93][96][97] - 随着中海油持续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2025年上半年油气净产量达3.846亿桶油当量,同比增长6.1%),公司相关业务需求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5][100][101] 盈利预测与估值比较 - 报告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3.6亿元、4.0亿元、4.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6元、0.52元、0.56元 [6][10] - 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49倍、44倍、41倍 [6][10] - 报告指出,华创交运低空60系列关注的可比公司2025-2026年平均PE分别为61倍、46倍,公司当前估值低于可比公司水平 [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