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AI
icon
搜索文档
同济医院发布全国首个脑出血AI大模型
长江日报· 2025-07-05 12:10
脑瑞康AI大模型发布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联合神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全国首个脑出血AI大模型"脑瑞康" [1] - 脑出血在中国发病率占脑卒中患者的18 8%~47 6% 发病30天的患者病死率高达35%~52% [1] - "脑瑞康"由脑出血数据集 大模型基座以及BrainHemo多智能体系统构成 [1] 脑瑞康数据集 - "脑瑞康"脑出血数据集涵盖多模态脑干出血临床真实世界研究数据集与脑出血微创临床真实世界研究数据集 [1] - 数据集获湖北省知识产权局《数据知识产权证书》及湖北省数据局监制 中部数据流通服务中心《数据产权登记证书》 [1] - 是国内首个完成"双登记"的脑出血数据集 [1] 大模型技术基础 - "脑瑞康"大模型基座以DeepSeek和神州医疗自研的医疗垂直领域多模态基座为基础 [2] - 融合近二十年的高质量多模态病历数据及100余位知名专家的临床经验 [2] - 衍生高危风险患者筛查 诊疗建议 基层医生的全过程诊疗质控等应用场景 [2] BrainHemo多智能体系统 - 同济医院构建了BrainHemo多智能体系统 支持MDT多学科会诊 [2] - 可模拟多专科的医生交流 形成会诊意见 [2] - 为患者提供便捷 科学的诊疗服务 家属通过手机应用输入症状和检查结果 AI快速给出病情评估和就诊建议 [2] 临床应用价值 - 急诊科医生利用AI多学科会诊模式 快速整合患者信息 模拟专家会诊 生成综合治疗方案 [2] - 缩短多学科协作时间 提升救治效率 [2] - 构建数智化脑出血血肿抽吸决策系统 专为优化血肿抽吸手术设计 实现精准 高效 安全的手术过程 [2]
蚂蚁做AI医疗:走窄门、行远路?
36氪· 2025-07-02 20:39
核心观点 - 科技普惠医疗健康是一个由无数"小事"组成的系统工程,而非一蹴而就的浪漫故事 [1][21] - 蚂蚁集团发布独立AI健康应用"AQ",旨在通过AI技术解决医疗普惠难题,形成覆盖院内院外全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 [2][6] - AQ应用的核心优势在于技术实力、医疗生态连接以及医生智能体的深度参与 [12][13][14] - AQ的未来发展关键在于突破"工具"局限,成为焕新医疗健康服务范式的"新平台" [16][19] AQ应用的背景与目标 - 蚂蚁集团进入医疗领域11年,从支付工具逐步升级为健康管理平台,解决看病就医的便捷性问题 [6] - 中国亚健康人口比例超过75%,潜在慢病管理人群规模达5-6亿,但面向普通用户的AI健康工具仍然稀缺 [7] - AQ的目标是让每个人都有值得托付的健康管家,通过AI技术解决医疗资源普惠难题 [7][10] AQ应用的功能与升级 - AQ整合了问诊咨询、健康科普、医院挂号、医保报销等核心功能,连接国内千余家医院和百万医生 [2][8] - AQ升级为"诊室模式",提供多轮追问和病情分析建议,并引导用户进入线下就医流程 [10] - AQ与鱼跃、华为等硬件设备打通,支持健康数据智能分析和个性化建议 [10] - AQ的交互形态更简洁,首页罗列核心功能,顶部可切换至医生AI分身界面 [8] AQ的技术与医疗生态优势 - 蚂蚁医疗大模型在医学多模态数据、模型架构设计和真实场景应用上具有领先性 [12] - 蚂蚁医疗大模型在HealthBench和MedBench评测中表现优异,复杂推理能力和医学共识能力超过主流模型 [13] - AQ与10余所顶级三甲医院合作,近200名医生上线AI分身,7x24小时提供服务 [14] - 专科智能体开发耗时近2年,深度提炼医生临床经验,解决医疗实际问题 [14] 医生与医院的参与案例 - 上海仁济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迟辰斐参与开发泌尿专科智能体"RJUA",运行近一年 [14]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毛洪京通过AI分身一天最多服务11万人次,覆盖全国 [15]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秦文星的AI分身曾成功为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15] 行业竞争与未来挑战 - 医疗AI市场竞争激烈,技术派强算法弱场景,传统医疗企业有渠道缺迭代 [18] - AQ提出医疗AI未来可能性:从"工具"进化为"伙伴",重写人与AI关系 [19] - 未来挑战包括责任边界划分和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等问题 [19] - 蚂蚁将"普惠医疗健康"升级为集团五大业务板块之一,持续投入长期工程 [19][21]
AI+医疗:从蚂蚁 AQ 看产业发展
2025-06-30 09: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疗AI行业 - **公司**:蚂蚁集团、美国Tempus AI公司、百度、腾讯、华为、阿里、京东、科大讯飞、美国Compass AI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蚂蚁集团“AQ”应用** - **推出背景**:源于支付宝平台在医疗支付和数字化赋能的积累,以及AI健康管家小程序超7000万的用户基础,健康赛道潜力大[1][3] - **用户群体和功能**:面向大众用户,定位专业健康助手,覆盖健康科普、就诊咨询等上百项功能[2] - **资源整合和服务模式**:整合全国超5000家医院、近百万医生及200多位三甲专家资源,以AI为主导、专家为辅提供在线问诊,缓解医疗资源不均和看病难问题[1][5] 2. **医疗AI商业化应用** - **应用体现**:作为医生辅助和高效信息助手,诊前高效整理病历信息,提升就诊效率;辅助诊断方面,常见病诊断表现出色,专科病和复杂病提供评估方案辅助医生决策[1][8] - **商业收入来源**:主要来自三甲医院等大型医院,医院对数据安全敏感,对集成GPU的DeepSeeker一体机需求旺盛,订单金额几十万到几千万元不等[1][9] 3. **医疗AI架构模式**:倾向通用大模型与垂类大模型混合架构,结合特定数据特征和医生标注经验,提升AI诊疗质量[1][10] 4. **中美医疗AI差距**:全球医疗AI处于初级到中级阶段,美国产业落地领先中国约半年到一年,应用层面差距不大,科研维度美国领先程度更高[11][12] 5. **医疗AI付费意愿和爆发点**:目前ToC用户对医疗AI付费意愿不高,AI与专家问诊结合时付费意愿显著提升,AI与专家协作的增值服务模式有望成为爆发点[13] 6. **医疗数据安全与利用**:关键是匿名化处理患者数据,国家推动医疗数据共享,预计半年至一年逐步推进[14] 7. **AI与医疗结合的Agent技术**:能实现跨流程问题处理,为医疗行业带来广阔应用场景和蓝海市场,可辅助医生提供个性化诊疗支持[14][15] 8. **医院部署AI医疗意愿**:2025年开源模型及小尺寸模型使部署成本大幅降低,AI医疗项目门槛从千万元级别降至最低几万元,提升了医院部署意愿[15] 9. **AI一体机应用和成本效益**:应用于医生问诊辅助,每位医生配备一台搭载英伟达3060显卡的AI终端,单机成本约四五千元,提升问诊效率[16][17] 10. **开源模型作用**:DeepSeek等开源模型降低AI在医疗行业商业化落地门槛,促使医院进行小规模试点,推动大规模决策[3][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国Tempus AI公司最初提供基因组检测服务,聚焦肿瘤基因检测,连接全美65%的医院,拥有近千万份临床记录数据,推出面向ToC的AI平台[6] - 国内大型科技公司在AI大模型技术出现前后均在医疗健康AI领域布局,2023年后结合垂直产业数据与大型医院合作研发医疗行业大模型[8] - 互联网大厂在医疗健康领域布局,数据是主要瓶颈,蚂蚁在医疗行业深耕,ToC服务将由互联网大厂主导[9][10] - 医疗行业AI一体机市场是整体一体机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一体机产业预计2025年产值约1000亿元[18]
周末重点速递丨有机构称“调整可能就是机会”;券商聚焦国际支付、固态电池、AI医疗布局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9 10:27
主板风险警示股票涨跌幅调整 - 沪深交易所拟将主板风险警示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比例从5%调整为10% 与主板其他股票保持一致 [1] 券商宏观策略研判 - 国盛证券认为"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市场调整即机会 下半年A股或呈偏震荡态势 [2] - 政策分两阶段推进:当前加快政府债券发行等政策落地 三季度或根据经济情况加码财政力度 [2] - "十五五"规划将突出经济、改革、科技、民生4条主线 低利率环境影响股市估值逻辑 [2] 稳定币与金融科技 - 稳定币在跨境支付领域优势显著 美股代币化和AI Agent是重要应用赛道 [3] - 区块链账户体系简化转账流程 实现支付即清算 传统金融需1-3天结算交割 [3] - 美股代币化加速落地 稳定币账户与AI Agent融合将虹吸全球金融流动性 [3][4] - 相关标的:众安在线、连连数字等港股 四方精创、中科金财等A股公司 [5] 固态电池产业进展 - 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定型 2025H2-2026H1进入中试线落地关键期 [6] - 硫化物电解质为主流量产路线 2030年产能有望突破100GWh [6] - 投资主线:宁德时代等电池厂商 纳科诺尔等设备商 天奈科技等材料企业 [7] AI医疗应用突破 - 蚂蚁集团发布AI健康应用"AQ" 连接全国超5000家医院及近百万医生 [8] - 深圳构建千万级人口AI医疗生态 重点推动基层医疗和慢病管理应用 [8] - 关注阿里健康、美年健康等AI医疗厂商 [9]
消费与医药分论坛 - 新格局 新供给 2025年中期策略报告会
2025-06-24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新消费(包含宠物、母婴、老年消费、美妆护肤等)、体育、智能仿生手及机器人、化妆品 - **公司**:荣昌生物、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艾力斯、药明、百普赛斯、奥翼科技、北京千寻机器人、灵出智能、特斯拉、智源研究院、达闼科技、天津朗诺公司、泡泡玛特、蜜雪冰城、霸王炸鸡、张亮麻辣烫、珀莱雅、函数、新瑞鹏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医药行业 - **上半年表现**:从底部回暖到逐步走强,创新药板块亮眼,生物医药指数跑赢沪深 300 指数,制药板块涨幅达 28%。政策支持、资金回流、AI 技术催化及创新药出海推动复苏,前四个月国内创新药 BD 事件总金额达 550 亿美元,首付款超 50 亿美元[1][2] - **下半年投资主线**:创新药、AI 医疗技术、银发经济及 AI 赋能的新兴医疗技术(如蛋白质预测),制药公司在 A 股占比较高值得关注,中药板块相对较弱[1][4] - **创新药增长原因**: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政策利好预期(商保品类目录和仿制药集采政策边际向好),BD 事件频发提升相关公司市值和盈利预期[1][5] - **2025 年下半年前景**:重磅 BD 活动频繁,预计仍有大量 BD 预期;创新药企财报亮眼,收入和利润提升,创新药收入占比增加;临床数据驱动市值,多款国内创新药取得全球最佳或同类最佳临床数据[9] - **医疗器械和医疗 AI 趋势**:医疗器械复苏明显,前五个月公开招投标数据同比大幅修复;医疗 AI 应用扩大,龙头公司在 AI 应用方面优势拉大[12] - **其他医药消费细分领域**:中医中成药消费品如阿胶销售超预期;新生儿人口出生率下降限制二类苗增长,但成人疫苗如带状疱疹疫苗销售快速放量;医美行业关注有新品类推出的龙头企业和创新能力强、估值低的企业[14] 新消费行业 - **崛起原因**:消费者变化(Z 世代注重“悦己经济”,Y 世代偏向资产保值增值,X 世代引发退休经济)、产品创新(小米汽车、AI 眼镜等)、渠道和营销变革(直播电商、企业家 IP)、国货崛起(老铺黄金、毛戈平)、文化与情感需求(宠物经济、潮玩等)[30][32] - **宠物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2015 - 2020 年平均增长率接近 20%,2024 年市场规模达 3002 亿元。养宠新手比例增加,线上购买宠物比例上升,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推进。消费痛点有携宠出行难和看病贵,食品和医疗是主要消费领域,智能用品发展迅速,竞争格局分散[53][55][57][58][66][69] - **美妆护肤品行业**:多个百亿级国货品牌崛起,底层科技支持、注重营销策略、了解本土消费者需求是成功原因。行业注重成分叙事和科技叙事,供应链有优势,部分公司跨界进入医美领域[76][77] 体育行业 - **疫情后影响**:居民户外运动参与度提升,带动户外运动服饰、运动相机等需求增加,体育经纪业务、票根经济和文创衍生品是重要方向[78] - **职业商业赛事前景**:除足球和篮球外,网球、乒乓球等赛事逐渐商业化,有广大受众,未来机会增多[79] - **体育消费角色**:与个人健康和城市荣誉感结合,地方马拉松赛、公开赛等吸引大量潜在消费群体,未来机会多[80] 智能仿生手及机器人行业 - **奥翼科技**:通过探索应用场景,从虚拟现实设备转向智能仿生手,实现自主生产并开拓海外市场,核心技术有自主研发的传感器、机械结构、算法等,产品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降低成本提升性价比,探索核心技术在多领域应用并推出“手指外骨骼”产品[38][41][42][43][50] - **巨型机器人**:能自主完成复杂任务,但大脑(AI 算法)发展落后,训练方式成本高或数据利用率低,产业链发展快但全球具身智能产量低于预期[47][48][49] 化妆品行业 - **发展趋势**:注重成分叙事和科技叙事,新原料备案增多,供应链有优势,国内品牌适应平台机制,部分公司跨界进入医美领域[7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医保相关**:中国医保目录自 2000 年以来显著扩展,2024 年达 3159 种药品;医保谈判流程基本定型,确保科学公正定价;未来医疗保障体系面临老龄化、筹资压力等挑战,需发展商业保险;创新药目录(丙类目录)推出推动医药创新,对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有意义,但执行面临挑战[15][16][17][24][26][27] - **宠物行业**:宠物主粮品牌忠诚度相对较高,更换主粮慎重;未来冻干粮、烘焙粮和鲜粮增长潜力大;异宠市场增长显著,饲养成本低且受年轻人欢迎;各地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宠物产业发展[81][83][72][73] - **中国企业国际化**: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等企业在国际市场取得成功,具备全球竞争力;中国企业在健康饮料和餐饮行业国际市场有竞争力,海外市场落地能力逐渐增强;科技创新推动中国企业全球化[84][86][87][88] - **体育经济**:中国体育成绩领先但集体项目与经济地位不匹配,人均产值与欧美有差距,需提高人均 GDP 和促进全民健身意识与消费习惯转变[91]
“神助攻”还是“乌托邦”?给“AI医生”把个脉
每日商报· 2025-06-20 15:31
医疗AI行业发展现状 - 国内医疗AI领域迎来井喷式爆发,已有上千家医院完成DeepSeek开源模型的本地化部署 [1] - 全国首个"AI儿科医生"在北京儿童医院上线,医疗AI大模型成为医院重点布局的热门赛道 [1] - 杭州多家医院加速推进AI技术应用,从影像诊断到手术辅助,AI正深刻改变传统医疗模式 [2] 医疗AI技术分类与应用场景 - "AI医生"分为四类:智能问诊助手、医学影像识别系统、健康管理AI、药物研发AI [2] - 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上线AI生成式病历,提升病历书写效率40% [3] - 拱墅区"墅智健康"项目通过AI整合居民健康数据,诊疗效率提升30%,病历书写时间缩短40% [5] 医疗AI在基层医疗的应用 - 杭州基层医疗中AI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墅智健康"项目实现健康数据运用科学化 [4] - 中医四诊仪通过AI辅助进行体质辨识,使中医"象"征更具体、可量化 [6] - 浙江医院"智慧重症"系统可提前8小时识别感染风险,年使用频次超1600次 [11] 医疗AI的技术进展 - 深兰科技"DeepBlue-MR-v1"医疗大模型在MedBench评测中以94.9分高居榜首 [19] - 北京协和医院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发的"协和·太初"罕见病AI大模型表现优异 [19] - 浙大邵逸夫医院将DeepSeek R1大模型接入院内平台,实现24小时健康监测 [10] 医疗AI的商业模式 - 互联网医疗平台采用AI辅助问诊,但存在"先购药后开方"的操作问题 [16] - 浙江省卫健委联合支付宝推出全国首个数字健康人"安诊儿",链接1800多家医疗机构 [23] - 蚂蚁集团、华为等大厂及百川智能等创业公司纷纷入场AI+医疗领域 [18] 医疗AI的局限性 - AI在常见病咨询表现尚可,但在复杂疾病诊断上仍存在局限性 [7] - AI无法像医生那样与患者面对面交流,可能给出错误诊疗方案 [14] - AI只能辅助诊断,不能取代医生进行诊疗或开处方 [15] 医疗AI的未来发展方向 - 未来AI医疗大模型将朝技术融合方向发展,为更新迭代提供技术保障 [20] - "人机协同"应成为医疗领域最终目标,借鉴梅奥诊所"第二意见"制度 [20] - 需制定严格的数据采集规范,确保患者隐私得到保护 [22]
10亿融资!联影加码医疗AI赌局
思宇MedTech· 2025-06-20 14:36
融资动态与战略布局 - 联影智能完成A轮融资10亿元人民币,领投方为易方达、上国投资管,联影集团持续跟投,投后估值达百亿级别 [1][3] - 2024年底联影医疗及早期投资人以10亿元进行股权收购,2025年初4个月内追加近1亿元资金 [3] - 融资背后是联影集团对AI作为核心护城河的战略确认,旨在构建下一代医疗智能平台操作系统 [1][3] 公司发展历程与技术路径 - 联影智能成立于2017年底,创始团队来自西门子医疗和UNC医学院,专注影像AI算法与临床应用 [4] - 产品策略从高频使用部位切入,已覆盖心脑血管/肿瘤/骨科等100+产品,获22张NMPA二类证、12张三类证,15款FDA认证,13款CE认证 [4] - 通过联影医疗设备渠道获取临床数据形成"天然飞轮",相比纯软件公司具备硬件载体优势 [7] 商业模式挑战与突破 - 2023年营收2.54亿元但亏损1.36亿元,反映影像AI行业普遍存在的商业闭环难题 [11][12] - 医院软件付费意愿低+单病种产品局限性是主要痛点,但AI实际提升效率显著(如下肢力线分析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5秒) [12] - 通过基层医疗案例(如湖北枝江卒中系统挽救30+病例)验证AI的软性资源下沉价值 [13] 技术架构与生态布局 - 2024年发布uAI影智大模型平台,采用"多模态底座+多场景智能体"架构,含视觉/影像/语音/文本/混合模态五大专用模型 [14] - 典型应用uAI MERITS智能体实现术中多源信息融合,在颌面外科完成AI+AR引导的皮瓣移植 [17] - 构建"智能飞轮"生态:设备为入口、大模型为中枢、智能体为执行单元,提出"元医院"全院级无感智能系统概念 [18] 行业竞争格局与长期价值 - 联影选择"自建闭环"重资产路径,从设备入院到随访康复全流程覆盖,形成难以复制的生态协同效应 [22][23] - 医疗大模型竞争进入拼生态协同阶段,需持续投入算力/数据/人力,面临部署成本高与生态拓展限制等挑战 [24] - 公司定位为医疗AI时代操作系统提供商,其设备+数据+场景的全栈能力被视为行业重建者的关键资质 [22][25]
鹰瞳科技-B(02251)午后涨近15% 体检人群眼健康筛查及健康管理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眼底AI及近视防控行业空间广阔
智通财经网· 2025-06-20 14:35
行业前景 - 眼底AI及近视防控行业空间广阔 [1] - 《体检人群眼健康筛查及健康管理专家共识(2024)》提出标准化筛查路径及系统化解决方案,强调人工智能在辅助诊断方面的巨大潜力 [1] - AI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和分类眼底图像中的病变特征,提高诊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尤其在资源有限或经验不足的医疗环境中优势明显 [1] 公司技术优势 - 鹰瞳科技是全球视网膜影像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自主研发软硬一体化的视网膜影像诊断AI解决方案 [1] - 通过"便携式智能眼底相机"全自动拍摄视网膜照片,云端AI算法精准识别55种眼部疾病与心梗、中风等高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等慢病风险 [1] - 诊断结果媲美专家级医生 [1] 业务布局与市场认可 - 公司立足AI眼底影像筛查细分方向,布局AI软件解决方案+硬件设备的一体化产品 [2] - 提供基于眼底影像筛查的检测诊断和健康风险评估服务 [2] - 专注于眼底及近视防控医疗AI多年,产品力强大,在重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方面发挥重大医疗价值 [2] 市场表现与增长潜力 - 鹰瞳科技-B(02251)今日获资金追捧,午后涨幅扩大至15%,截至发稿涨7.33%,报12港元,成交额868.6万港元 [1] - 重点网点及用户数快速拓展,适逢医疗AI产业重大发展机遇,公司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2]
联影智能获10亿元A轮融资,将投入医疗大模型和智能体等研发
搜狐财经· 2025-06-20 12:24
融资信息 - 联影智能完成A轮融资 总规模10亿元 由易方达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上国投资管共同领投 其他参与机构包括上海联和 盛石资本 保览投资 苏创投 均为创投 清松资本 张家港创投 联影集团 联影医疗等 [1] 公司背景 - 联影智能是联影集团旗下人工智能公司 专注于医疗AI领域 依托集团高性能软硬件技术平台与资源优势 [1] - 公司总部位于上海 在北京 武汉 成都 深圳 美国波士顿设立子公司/分支机构 计划在西安等地组建研发团队 [1] - 已完成10+ AI平台 100+ AI应用研发 落地全国三千余家医院 贯穿诊疗全流程 [1] - 承担参与国家 省市及地方各类科技项目80余项 累计发表科研论文400+篇 [1] 业务与技术 - 提供多场景 多疾病 全流程 一体化智能医疗AI解决方案 覆盖院级管理 医疗创新生态 工作流优化 精准诊疗 个人健康管理等应用场景 [1] - 以AI赋能临床 科研及设备 推动高端全维医疗AI创新 [1] 融资用途 - 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落地双线提速 [2] - 技术方面 加大医疗大模型 智能体等前沿方向研发投入 加速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深度创新与应用拓展 [2] - 产品方面 优化服务体系 加快市场拓展 推动技术创新临床转化与落地 让更多医疗机构和患者受益 [2]
有医院为AI投入近千万元 头部医院仍在观望医疗AI大模型
快讯· 2025-06-08 19:13
医疗AI大模型行业动态 - 上半年医疗AI大模型成为头部三甲医院争相布局的热门赛道 [1] - 上海中山、瑞金、仁济等顶级医院已高调发布心血管、病理、泌尿科等专科AI模型 [1] - 为这些大模型提供软件和算力支持的企业开始显现 [1] 医疗AI大模型采购情况 - 头部三甲医院实际采购医疗AI大模型的案例较少 [1] - 地方政府成为主要采购方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上半年启动两项招标 总预算达1000万人民币 [1] - 多数采购项目预算规模在数百万元级别 [1] 医疗AI大模型应用现状 - AI医疗模型在病理等垂直领域已展现出明确应用潜力 [1] - 通用大语言模型(LLM)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部署仍面临多重挑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