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启元重症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迈瑞医疗(300760)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短期承压韧性犹存 业绩拐点值得期待
新浪财经· 2025-07-04 16:3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7.26亿元(+5.14%),归母净利润116.68亿元(+0.74%),扣非净利润114.4亿元(+0.07%),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24.32亿元(+12.38%) [1] - 2024Q4营业收入72.41亿元(-5.08%),归母净利润10.31亿元(+40.99%),扣非净利润10.05亿元(-42.49%) [1] - 2025Q1营业收入82.37亿元(-12.12%),归母净利润26.29亿元(-16.81%),扣非净利润25.31亿元(-16.68%),经营性现金流14.94亿元(-47.83%) [1] 业务分析 - 2024年国内业务同比下降5.10%,国际业务同比增长21.28%,占整体收入比重提升至约45% [2] - 2024年整体毛利率63.14%(-1.08pct),2025Q1毛利率环比提升6.57pct至62.53% [2] -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2024年收入135.57亿元(-11.11%),其中国际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 [3] - 体外诊断业务2024年收入137.65亿元(+10.82%),国际业务同比增长超30% [3] - 医学影像业务2024年收入74.98亿元(+6.60%),国际业务同比增长超15% [3]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40.08亿元(占营收10.91%),2025Q1研发投入8.47亿元(占营收10.28%) [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累计申请专利约1.2万件(发明专利8,605件),授权专利5973件(发明专利2979件) [4] - "启元"重症大模型已深度融入ICU、急诊、影像等场景,国内装机超千家高端医院 [4] 股东回报 - 2024年度累计现金分红76.02亿元,现金分红比例65.15% [4] - 拟推出2025年第一次中期利润分配预案,派发现金股利17.10亿元 [4] 发展战略 - 高端化、多元化、全球化发展战略持续推进,海外业务将成为未来增长重要动力 [5] - 生命信息与支持产品加速渗透海外客群,在多个国家进入更多高端医院 [3] - 体外诊断业务已在13个国家布局本地化生产项目(9个国家启动) [3] - 医学影像业务高端及超高端型号占国内超声收入比例达六成 [3]
AI医疗重磅!华为+瑞金医院宣布 开源核心模型 概念股曝光
证券时报网· 2025-07-01 08:25
AI医疗行业动态 - 上海瑞金医院与华为开源RuiPath病理模型,涵盖7大高发癌种,覆盖中国每年90%癌症新发病例,模型回答准确率超90% [1] - 华为3月组建医疗卫生军团,重点构建AI辅助诊断解决方案体系 [2] - 国内科技巨头密集发布AI医疗产品:紫荆智康发布Agent Hospital 1系统,商汤医疗推出AI儿童全科医生,蚂蚁集团推出AI健康应用AQ,科大讯飞发布星火医疗大模型V2.5 [3] 市场规模与政策支持 - 中国AI医疗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88亿元增长至2033年31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3.1% [6] - 中国AI健康管理市场规模已超万亿元,2027年有望达2.59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 [6] - 国家卫健委明确AI在13大类84个细分医疗场景的应用,政策推动行业加速发展 [6] 技术驱动因素 - 大模型推动AI医疗从单点工具升级为诊疗全流程助手 [7] - 多模态技术融合实现更精准诊断与个性化治疗 [7] - 医疗数据价值释放提升AI模型训练效率 [6] 市场需求增长 - 老龄化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催生远程诊疗、慢病管理AI工具需求 [7] - 患者对便捷精准医疗服务需求提升,消费级医疗AI应用潜力巨大 [7] - 医院控费压力下AI成为提升运营效率关键手段 [7] A股市场表现 - 20余只AI医疗概念股中,安必平年内涨幅66.64%,卫宁健康涨幅48.20% [8][9] - 安必平获346家机构调研,联影医疗获342家调研,两家公司市值分别为26.89亿元和1052.78亿元 [8][9] - 创业慧康与华为联合发布AI医疗大模型,润达医疗推出"CDx良医小慧"平台,卫宁健康推出WiNGPT大模型 [8]
每日投资策略-20250616
招银国际· 2025-06-16 11:48
核心观点 - 以色列与伊朗冲突短期主导全球市场,供应链中断担忧推升油价,避险情绪上升影响各类资产价格,不同国家央行政策受影响,中国需政策支持重振私人经济,部分公司有投资价值 [4] 宏观经济 - 中国信贷受政府融资驱动,私人部门信贷需求疲弱,5月社融规模增速回升但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下降,预计2025年下半年LPR下调10个基点,广义财政赤字温和增加,央行保持流动性充裕,若中美达成贸易协议,中国将聚焦经济再平衡 [2] - 以色列与伊朗冲突使供应链中断担忧推升油价,避险情绪影响资产价格,油价上涨影响美联储、特朗普及美债,日本央行本周会议或保持政策利率不变,可能讨论减缓QT速度 [4] 市场表现 环球主要股市 - 上日恒生指数收23,893,跌0.59%,年内升40.15%;恒生国企收8,655,跌0.85%,年内升50.04%等 [2] 港股分类指数 - 上日恒生金融收42,574,跌0.33%,年内升42.76%;恒生工商业收13,374,跌0.87%,年内升44.84%等 [3] 公司点评 迈瑞医疗 - 举行投资者日介绍数智化转型及流水型业务拓展战略,三大产线构建数智医疗生态,拓展新兴业务,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72.90元人民币 [5][7] 贝克微 - 投资者关注需求前景等方面,公司增长战略清晰可持续,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至93港元 [7][8] 奥多比 - 2QFY25业绩符合预期,上调FY25总收入和非GAAP下EPS指引,AI产品计划FY25末达2.5亿美元ARR目标,略上调FY25 - 27总收入预测,下调目标价至590.0美元,维持买入评级 [8] 焦点股份 - 招银国际环球市场给出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等多家公司评级、股价、目标价、市盈率等信息,均为买入评级 [9]
迈瑞医疗(300760):全球化战略再升级,数智化转型驱动全球竞争力
长城证券· 2025-06-13 16:2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迈瑞医疗作为全球医疗器械领军企业,依托全球化战略深化与数智化转型构筑核心竞争力,三大核心业务稳居全球前三,高端市场突破显著 [3] - 公司通过三大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构建全院级数智化生态,AI+医疗深度融合提升诊疗效率,显著增强客户粘性 [3] - 短期看,医疗新基建需求释放与设备更新政策落地将支撑业绩修复;长期看,全球化渗透、高端化升级及新兴赛道布局将驱动增长动能延续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三十载征程:从本土龙头到全球医疗器械挑战者 多维创新之路,铸就中国医械标杆 - 迈瑞医疗自1991年创立,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成长为全球领先医疗科技企业,形成多元化产品矩阵,产品进入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12] - 公司发展历程分三大战略阶段,从本土初创到全球龙头,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0%,多项产品市占率国内第一 [13] 业绩持续增长,全球排名持续攀升 - 2024年营收367.3亿元,同比增长5.4%,2019 - 2024年CAGR为17.27%;归母净利润116.7亿元,同比增长0.74%,2019 - 2024年CAGR为20.0% [16] - 分产线看,三大产品线持续贡献营收,2024年体外诊断收入体量超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医学影像国内超声业务市占率首超30% [22] - 海外高端客户突破提升整体毛利率,2024年综合毛利率达63.1%,预计未来维持高位 [25] - 公司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地位显著,已在超40个国家设63家境外子公司,目标“五至十年进全球前20,更长时间进前10”,排名逐年提升 [27] 并购驱动全球布局,多维举措应对行业变局与机遇 - 自2008年开启并购,通过收购获技术、营销和供应链资源,未来将围绕战略方向加速并购,提升竞争力 [28] - 多层次市场推进全球化,2024年海外营收164.3亿,占比44.7%,在北美、欧洲、新兴市场国家均有突破 [29] -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4年达40.08亿元,同比增长18.43%,占营收10.91%,全球设12大研发中心,申请专利超1万件 [36] - “AI + 医疗”行业快速发展,全球AI市场规模预计2019 - 2027年CAGR为28.6%,中国医疗器械市场2023 - 2028年CAGR为12.5% [42] - 公司推出三大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和全院级数智化整体解决方案,提升海外高端市场影响力和地位 [46] -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持续成长,医疗设备需求释放,政策环境改善促进行业复苏 [55] 核心产品线进展 生命信息与支持:全球前三的基石业务 - 产品涵盖多种仪器和解决方案,2024年营收超135亿元,占总营收36.9%,各细分产品国内市占率第一,全球前三 [66] - 国内需求延迟释放,国际业务双位数增长,随着专项债发行增加,待释放市场空间超200亿元 [67] 监护仪 - 销量持续增长,2024年30万台,2015 - 2024年CAGR11.89%,毛利率高于同行,市场规模因需求增加而增长 [69][74] - 国产替代加速,海外突破高端客户,上游零部件国产替代有望提高毛利率 [79][80] 麻醉机 - 销量稳健增长,2015 - 2019年CAGR达16.81%,2023年采购延迟受损,未来有望恢复高速增长 [83] - 迈瑞聚焦性价比和基层覆盖,在公立医院集采中价格优势显著,产业链韧性提升有望提高国际竞争力 [83][88] 除颤仪 - 是国内第一家自主生产AED的厂家,2015 - 2024年销量CAGR达34.5%,国内市场份额56.21%,海外保持全球前三 [89] - 通过急救培训打造品牌效应,供应链垂直整合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 [93][94] 体外诊断(IVD):高速增长的“第二曲线” - 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增长,免疫诊断外资领航,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95] - 2024年公司体外诊断业务营收138亿元,同比增长10.82%,国际业务同比超30%,仪器装机速度高,试剂消耗复苏 [96] 血球 - 迈瑞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24H1增长超30%,凭借技术和全产业链布局缩小与国际巨头差距 [102] - 按市场分层布局,推出多款产品巩固市场地位,未来智能化生态将提高国际竞争力 [106] 化学发光 - 我国化学发光免疫诊断市场由进口主导,国产化率低,迈瑞2021年占3.2%,未来增长空间大 [107] 新兴种子业务 微创外科:以硬镜为切入点,发挥协同优势 - 微创外科手术量增长,硬镜市场规模扩大,迈瑞硬镜系统市占率跃居国内第三,2024年上半年增速超90% [27][28] - 超声刀、能量平台协同放量,公司通过“瑞影云++”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和产品认可度 [34] 电生理及心血管:收购惠泰医疗引领国产器械崛起 - 收购惠泰医疗切入心血管蓝海市场,电生理业务毛利率达68.8%,冠脉通路与外周介入国产替代加速 [2] - 中国电生理手术量和市场规模增长,迈瑞有望重塑行业格局 [31] 盈利预测与估值 收入预测与关键假设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28.06/142.88/165.00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预测PE为22.3/20.0/17.3倍 [1][8] 投资建议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8]
医疗行业拐点已至:恒瑞医药浴火重生 迈瑞医疗海外扩张稳居王座
第一财经· 2025-05-16 08:33
恒瑞医药赴港上市与业绩反弹 - 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计划5月23日上市,最高募资额130.8亿港元[1] - 2024年创新药收入138.92亿元,同比增30.60%,占总营收49.64%,带动营收达279.85亿元(+22.63%),净利润63.37亿元(+47.28%)[8] - 仿制药业务受集采冲击,2021-2023年营收从277.3亿元降至228.2亿元,2022年35个集采品种中选价平均降幅74.5%[7][8] 恒瑞医药创新药与国际化突破 - 截至2024年底获批17款1类创新药和4款2类新药,瑞维鲁胺等产品进入医保推动收入增长[9] - 近3年完成8笔海外授权交易,2024年GLP-1类药物授权美国Kailera公司,潜在交易额达60亿美元[9] - 未来三年预计47个创新产品及适应症上市,2025/2026年创新药收入目标165亿元(+27%)、208亿元(+26%)[10] 迈瑞医疗增长放缓与海外布局 - 2024年营收367.25亿元(+5.14%),净利润116.68亿元(+0.74%),国内市场营收下降5.10%[13] - 海外营收164.3亿元(+21.28%),占总营收45%,发展中国家市场收入109亿元(复合增速19%)[14] - 公司预估海外发展中国家市场空间约1300亿元,与中国市场相当[14] 行业趋势与政策影响 - 中国创新药在研产品全球占比从2016年4.1%提升至2025年29%[2] - 2025年医疗健康二级市场多次上涨,AI医疗概念股及医药赛道多股涨停[2] - 医保谈判、集采政策推动行业向创新转型,恒瑞仿制药参与品种从6-7款降至2024年1款[10] 技术驱动与行业拐点 - 迈瑞医疗推出启元重症大模型,推进"设备+IT+AI"融合应对医疗"不可能三角"[15] - 医疗器械行业受DRG2.0等政策影响,但预计2025年Q3国内市场增速回正[13][14] - 行业从仿制药集采冲击转向创新药收获期,恒瑞市值从2022年2000亿元回升至3400亿元[10]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聚焦这一议题——解码人工智能“中国式创新”
科技日报· 2025-05-14 17:33
国家战略布局 - 人工智能被定位为国家战略抓手,用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 - 2015年国务院首次将人工智能纳入重点任务,2016年写入"十三五"规划,2017年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确立"三步走"目标 [2]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3] - 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突破157万件,稳居全球第一,产业规模占全球1/10 [3] 技术创新与应用 - 全球首个重症医疗大模型在国内医院试点应用,人工智能3个多月完成近4000万字古籍识别与发布 [5] - 驭势科技实现超1000台无人车规模化运营,累计真无人自动驾驶里程超560万公里,技术落地新加坡和中东等地 [6] - 上海阶跃星辰智能科技两年内自主研发5大类全体系基础大模型矩阵 [7] 基础研究与生态建设 - 强调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攻克核心技术,坚持自立自强 [4][6] - 需在芯片、算力、算法、系统等全链条各环节实现突破并进行整体优化 [7] - 中国推动联合国通过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发布《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 [8] 国际合作与治理 - 确立开源开放的人工智能发展原则,DeepSeek等企业推动领先技术开源 [7] - 提出"人工智能可以是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理念,强调国际合作弥合发展鸿沟 [8]
浦银、信达等券商发布研报:迈瑞医疗高研发与分红彰显长期价值
江南时报· 2025-05-14 15:32
公司概况 - 迈瑞医疗是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及地区,国内外需求空间广阔 [1][2] - 公司拥有卓越的研发实力、丰富的创新成果以及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持续展现行业领导地位 [1] - 国内外多家券商(浦银国际证券、信达证券、华安证券、银河证券等)对公司维持"推荐"或"买入"评级 [1][2][3][4][6] 国内市场表现 - 2024年国内收入有所下降,主要由于地方财政资金、医疗专项债规模及设备更新项目导致常规招标延误 [1] - 2025年国内业务有望迎来拐点,不同品类医疗设备的月度招标情况自2024年12月以来持续复苏 [1] - 银河证券指出公司是国内产品最全、销售实力最强的医疗器械龙头企业 [7] 国际市场表现 - 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约164.3亿元,占比44.7%,同比增长21.3% [4] - 亚太区2024年同比增长近40%,拉动发展中国家整体增长近25%,欧洲市场实现30%以上的反弹式增长 [4] - 2025年一季度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47%,发展中国家过去两年复合增速接近19% [4] - 国际业务中的微创外科、动物医疗、心血管等高潜力业务占国际收入的比重已接近10% [4]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为40.08亿元,占营收比重10.91%,2025Q1研发投入8.47亿元,占比10.28% [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累计申请专利约1.2万件(发明专利8,605件),授权专利5,973件(发明专利2,979件) [7] - 公司推出全球首个临床落地的垂域重症大模型"启元",并发布NeuwaA20妇产全栈全景智能解决方案 [3][7] - AI技术已深度融入ICU、急诊、影像等场景,"瑞智联"生态系统完成医院"设备+IT+AI"整体布局 [3][7] 财务预测 - 浦银国际证券调整2025-2027年EPS预测为11.10、12.77、14.75元(原预测为13.09、15.25元) [2] - 信达证券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4.22亿元、457.99亿元、524.7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1%、13.3%、14.6% [3] - 华安证券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409.28亿元、482.12亿元、568.81亿元,同比增长11.4%、17.8%、18.0% [5] - 银河证券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31.06亿元、151.95亿元、177.16亿元,同比增长12.32%、15.94%、16.59% [8] 股东回报 - 2024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达76.02亿元,现金分红比例达65.15% [7] - 拟推出2025年第一次中期利润分配预案,拟派发现金股利17.10亿元 [7]
2025AI下的医疗服务行业研究报告
西部证券· 2025-05-12 17: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医疗加快医疗各项应用布局,构建医疗新质生产力,多家药企接入DeepSeek推动AI加速落地,AI+医疗应用前景广泛,有望提升医疗新质生产力,建议关注AI技术变革在医药各应用场景下带来的变化与催生的新机遇 [4][5][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I+医疗行业发展情况 - 2022年11月30日OpenAI发布ChatGPT,2025年1月20日DeepSeek发布R1模型,引发市场对AI赋能医疗行业的关注,多家医药公司宣布接入DeepSeek [5] - AI在医药行业可广泛应用于影像诊断、辅助治疗等领域,近年国内医疗AI渗透率显著提升,2019 - 2022年我国AI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由1.25亿元增长至11.6亿元,CAGR高达110%,预计2030年行业规模有望达到756亿元,2023 - 2030年CAGR预计达39.2% [6]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AI技术变革在医药各应用场景下带来的变化与催生的新机遇,如AI+影像识别关注迈瑞医疗等,AI+辅助诊断关注金域医学等 [7] 具体公司情况 - **爱尔眼科**:持续深化“数字眼科”战略,加强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自主研发眼科垂直大模型AierGPT,发布数字人“爱科(Eyecho)”,与科大讯飞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9] - **华厦眼科**:构建“智慧医疗 - 智慧服务 - 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疗服务体系,5G远程诊疗智慧医疗平台通过验收,开发大数据门诊电子病历系统,推进AI技术与眼病诊疗融合,启动“华厦数智长城”计划 [12] - **鹰瞳科技**:2025年2月7日万语医疗大模型完成焕新升级并接入DeepSeek R1模型,升级实现三重跃升,此前已商业化应用于医疗体检业务场景,升级后性能表现更卓越 [13][14] - **固生堂**:2025年2月宣布接入DeepSeek,早在2019年开启AI领域探索,正在打造名医的“AI分身”,AI可传承名医经验、减轻医生工作、简化个性化诊疗过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还将提升运营各领域效率 [15][16][17] - **美年健康**:上线个体化体检智能应用,检前为客户进行个性化分析和套餐定制,检中提供个体化就检和深度检查,检后提供基于主检AI的个体化体检报告和健康管理方案 [19][20] - **迈瑞医疗**:2024年孕育出重症医疗垂域大模型“启元”,结合高质量重症数据库和专家知识库训练,具备强大深度重症思维能力,未来启元大模型将走进其他科室 [22][23] - **华大智造**:对实验室自动化业务进行智能技术升级,提供AI助力的全流程闭环解决方案,α Lab Studio智能实验室管理平台提升实验室管理效率,α Lab Robot新一代实验室AI+机器人助力实验室自动化,α Cube为生信分析模块,提升基因数据分析精准度和智能化水平 [25][26][27] - **金域医学**:2025年2月10日接入DeepSeek,将持续打造以大模型为核心的技术和服务体系,大模型和智能体应用“小域医”将升级,充当“AI医检咨询师”和“AI实验室管家”角色 [28][29] - **圣湘生物**:2025年2月11日“传染病数智化系统”接入DeepSeek - R1模型,增强检索和数据挖掘能力,启动专属产品知识库建设,打造实验室AI智能体,提升医疗质量效率和传染病防控水平 [31][32]
广东:发布30类“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中国经济网· 2025-05-07 09:23
人工智能+制造业 - 广东梳理了人工智能在电子信息、汽车、机械装备、纺织服装、家电等十大细分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 [1] - 蝶讯网研发的AI设计软件可将服装设计排版时间从1天缩短到几分钟 [1] 人工智能+教育 - 广东梳理了人工智能在学习、教学、实验、资源分发、评估与决策支持五大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 [1] - 视源股份打造的希沃课堂智能反馈系统已生成超15万份反馈报告 [1] 人工智能+医疗 - 广东梳理了人工智能在影像诊断、临床决策、手术规划、门诊分诊、就医咨询等领域的十大典型应用场景 [1] - 迈瑞医疗和腾讯联合打造的"启元重症大模型"让医生工作效率提升超30倍 [1] 人工智能+安全 - 广东梳理了人工智能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安全行为识别、应急救援决策、灾害现场态势感知和机器人救援与搜索等领域的五大典型场景 [2] - 远正智能研发的铝加工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将安全事件报警数量降低了53% [2] 产业政策与发展 -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完整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 [2] - 广东将支持企业在技术产业化、产品市场化和服务商业化等方面突破 [2]
迈瑞医疗:高分红背后的AI加速转型
华尔街见闻· 2025-04-30 20:06
文章核心观点 - 迈瑞医疗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展现高分红传统与AI转型决心,高分红与高研发并行,AI创新赋能且全场景AI生态逐步成型,行业回暖助推业绩,其“高分红+高研发+AI创新”组合拳重新定义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价值模式 [1][2][14] 分组1: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净利同比正增长,25Q1同比负增长,但较24Q4环比大幅改善,经营质量持续提升 [1] - 截至一季报期末,公司现金余额超159亿元 [1] 分组2:分红情况 - 公司自2018年登陆A股后每年均实施现金分红,上市以来累计分红总额达341亿元(含回购股份20亿元),约为IPO募资额近六倍,分红率从2018年的32.69%稳步提升 [4][5] - 2024年全年累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76.02亿元,分红比例65.15%,拟以25Q1末股本基数实施25年第一次中期分红,金额17.10亿元 [1] 分组3:研发投入 - 公司长期将约10%的营收用于研发,位居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前列,2024年研发支出约40.08亿元,占营收比重约10.91%,高于西门子医疗的8.3% [5][6] - 2024年在三大核心领域推出多款新品,如监护仪保持全球前三,24年UX7系列4K三维荧光内窥镜摄像系统获市场好评 [6] 分组4:AI创新 “启元”重症大模型 - 2024年12月发布全球首个临床落地的重症医疗大模型“启元”,基于迈瑞ICU数据和腾讯大模型技术,为重症诊疗提供决策支持 [7] - 具有四大智能应用功能,在浙大一院ICU试点深度融入医护流程,辅助完成约70%病历书写,处理复杂病例建议贴近临床,知识库检索准确率超95% [10][11] 全场景AI生态系统 - 构建覆盖三大领域的全场景医疗AI生态,提出“设备+IT+AI”智能医疗生态系统平台 [11] - 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瑞智联”在全国超千家医院落地,2024年新增项目超600个,新增三甲医院超350家 [11] - 体外诊断领域,“数智实验室”解决方案在全国近590家医院装机,约80%为三级医院,2024年新增装机380家,多项AI功能准确率高 [11][12] - 医学影像领域,构建“瑞影生态”数智影像平台,“瑞影云++”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多项智能功能,升级单一影像产品为综合解决方案 [12] 分组5:行业情况 -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自2024年底复苏,2024年全国医疗设备招投标规模约1371亿元,同比降20%,12月单月采购额253亿元,同比增49% [13] - 一季度超声影像设备销售额同比增87.95%,销量同比增75.81%,海南省超声设备集采迈瑞中标160套,金额近9900万元,约为第二名9倍 [13][14] - 各地设备更新项目落地提速,公司国内业务有望复苏,自2024年12月医疗设备月度招标数据持续改善,今年下半年业绩复苏有望兑现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