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健康保险

搜索文档
上海出台18条措施促生物医药创新 满足市民群众多层次健康保障需求
人民日报· 2025-08-08 06:45
上海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政策 - 上海出台《关于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若干措施》,包含5方面18条具体措施 [1] - 政策目标为提升保险服务民生保障能力,推动商业保险与医保协同发展,提高创新药械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1] - 措施强调深化创新药械支付机制创新,畅通"进医院""进目录""进处方"三大环节 [1] 创新药械支付与保险联动机制 - 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范围内的创新药应用病例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 [1] - 鼓励将创新药械适配疾病范围、适应症及临床试验数据提供给保险公司作为定价参考 [1] 医保与商保结算系统升级 - 完善"上海保险码"功能,优化医保与商保同步结算模式 [1] - 构建医保与商保主动赔付系统,深化医疗、医保与商保数据互联互通 [1] - 实现"一码通赔"服务流程,提升结算便利性 [1] 商业健康保险定位 - 政策推动商业健康保险成为群众健康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 [1] - 通过多元化保障方案满足市民多层次健康需求 [1]
上海18条措施激活商业健康险动能 “创新药械”被提及11次
第一财经· 2025-08-06 21:36
政策组合拳 - 上海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若干措施》,推出五方面18条具体举措 [1] - 政策方向包括构建多层次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体系、强化服务能力、鼓励创新、数据共享和税优支持 [1] - 政策被视为对上海医保支持创新药械发展"28条"的深化升级,是全国首个系统性构建商业健康保险与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双向赋能"机制的政策文件 [3] 创新机制 - 探索建立"监管沙盒"试点机制,对带病体保险等创新型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开展创新试点 [2] - 探索"保团"模式支持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依托保险行业自发组成共保体 [2] - 探索国际医疗跨境收付费模式 [1] - 鼓励通过税收扣减、优化筹资等方式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 [2] 创新药械支持 - "创新药械"在18条内容中被提及11次 [2] - 深化创新药械支付机制创新,加快创新药械临床应用,畅通"进医院""进目录""进处方" [3] -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内药品不计入基本医保自费率指标和集采中选可替代品种监测范围 [3] - 探索保险机构与药企形成集体采购药价谈判、新药上市沟通、按疗效付费、分期支付等机制 [3] - 鼓励保险公司发展面向不同群体、覆盖更多创新药械的健康保险产品 [3] 市场表现 - 上海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从2019年的265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404.68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上海地区健康险保费收入为244.03亿元,同比增速5.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4] 政策目标 - 激发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发展潜力,推动其成为健康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 [4] - 使商业健康保险成为"新优药械"多元支付体系中的重要参与方 [4]
全国性“医保+商保”清分结算中心落地北京 医保商保数据互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19:13
医保商保数据互通进展 - 全国性"医保+商保"清分结算中心在北京正式运行 实现跨省异地就医数据壁垒突破 患者可同步完成双险结算 [1] - 医保数据共享超预期 2024年以来加速推进 赋能险企精准定价、优化核保理赔流程 强化医疗费用管控合作 [1] - 上海等地区已试点"医保+商保一站式秒赔" 理赔周期从7个工作日缩短至30分钟 支付宝推出商保码实现一站支付 [5] 政策支持与规划 - 2023年9月保险新"国十条"明确商业健康险发展方向 要求扩大覆盖面 推动就医费用快速结算 [2] - 2025年医保八项重点工作中四项涉及商保 包括构建全国统一医保大数据平台 探索商保直赔一站式结算 支持创新药械数据合作 [3] - 国家医保局2025年启动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 首次将商保纳入国家药品目录体系 [7] 商业医疗险市场发展 - 业内预测2025年为商业医疗险发展"元年" 基本医保制度改革催生高品质就医需求 商保创新药目录将落地 [6] - 2024年创新药械市场规模预计1620亿元 商保支付占比仅7.7% 远低于医保基金(44%)和个人现金支付(49%) [6] - 商保创新药目录实施"三除外"政策 不纳入医保自费率指标/集采替代监测/按病种付费范围 有望释放创新药使用潜力 [8] 结算模式创新 - 全国性结算中心提供"快赔"和"直赔"两种模式 "快赔"通过加密数据调取实现3天内赔付 "直赔"实现医保商保实时同步结算零垫付 [4] - 上海12家三甲医院试点"医保+商保一站式秒赔" 商保公司实时抓取医保数据将理赔周期压缩至30分钟 [5]
医保创新药新政,打开商保新理念产品的新蓝海 | 医保创新药支付变革
第一财经· 2025-07-22 11:37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国家医保局与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基本医保保基本、商业健康险保高值"的职责分工,推动商业健康险成为创新药支付的重要支柱 [1] - 政策通过"三除外"机制优化支付体系,为商业健康险参与创新药支付提供制度路径 [1][4] - 商业健康险将从"传统风险管理者"向"医疗价值整合者"转型,推动三大范式演进:从"保健康人"到"保人健康"、从"大而全"到"精准细分"、从"无差别覆盖"到"药险共生" [1][7][8] 惠民保与商业健康险的定位差异 - 惠民保2023年全国总保费约200亿元,单人保费普遍不足百元,筹资规模与高值创新药支付需求(千亿元规模)存在显著错配 [2] - 惠民保缺乏精算与风险管理能力,难以承担创新药保障的高不确定性与个体差异性 [3] - 商业健康险具备精算定价、风险评估、产品定制与资金沉淀等制度性优势,更适合承担高值创新药保障 [3] "三除外"机制的具体内容 - 不计入基本医保自费率指标:打破医院开具高价目录外药品的意愿不足问题 [4] - 不纳入集采中选可替代品种监测范围:减少政策性排他竞争 [5] - 符合条件的药品应用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为高值创新药腾挪支付空间 [6] 商业健康险的范式转型 - 带病体可保化:拓展既往症患者承保边界,构建更具包容性的保障体系 [7] - 产品设计精准化:基于疾病分类、用药方案等多维度因素细化保障颗粒度 [7] - 药险共生生态:与药企深化合作,依据药品疗效等关键指标实现精准保障配置 [8] 国际化发展机遇 - 中国创新药加快出海节奏,商业健康险可通过与再保方、跨国药企合作推动境外支付方案落地 [9] - 政策鼓励多元化支付机制,为商业健康险参与全球市场注入新动能 [9] - 国际化将推动商业健康险在风险定价、支付机制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与中国创新药产业形成协同发展格局 [10]
商保创新药目录靴子落地:价格“谈判”改“协商”
虎嗅· 2025-07-02 10:15
政策发布与核心变化 - 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通过"协商"确定商保创新药目录内药品结算价 [2][7] - 同步发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制定价格协商流程但未明确细则 [3][7] - 原"丙类目录"正式定名为"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第一版目录制定将与2025年国谈同步进行 [4][5] 目录运作机制 - 药企可采取"双轨申报"模式,自主选择申报基本医保目录或商保创新药目录,或同时申报双目录 [5] - 目录制定流程分为准备、申报、专家评审、谈判/价格协商、公布结果5个阶段,时间跨度从2025年6月至11月 [10] - 测算专家由商业保险和药物经济学专家组成,价格协商专家由商保专家和医保部门代表组成 [17] 价格形成机制演变 - 价格确定方式从"谈判"调整为"协商",强调尊重商业保险公司市场主体地位 [7][13] - 商保专家对药品准入和价格协商具有重要决策权,医保局明确"政府和市场有边界" [13][15] - 协商价格将形成统一标准,避免不同保司出现差异定价,但具体协商规则仍需另行确定 [19][20] 政策支持与激励 - 对目录内药品实施"三除外"政策:不纳入基本医保自费率指标、集采替代药品检测及DRG/DIP结算范围 [26] - 医保局将向保司开放数据支持(需确保安全)、推动医保商保同步结算、共享智能监管平台 [28][29][30] - 政策意图通过"以政策换价"而非"以量换价"推动创新药发展,因商保参保规模有限(惠民保参保约2亿人) [24][25] 市场参与方态度 - 部分保司人士认为医保局在价格机制上"后退了一步",但官方解释为对市场规律的适应性调整 [14][15] - 保司参与意愿仍存不确定性,部分业内人士表示积极性不高 [31] - 行业关注点聚焦于协商细则未明确、目录约束性降低(仅"推荐"使用)等实操问题 [21][23]
两部门: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快讯· 2025-07-01 09:42
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1] - 政策提出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商保创新药目录)[1] - 目录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且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创新药[1] 目录设置 - 商保创新药目录将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和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1] - 目录内药品将不计入基本医保自费率指标和集采中选可替代品种监测范围[1] - 政策要求统筹做好商保创新药目录与医保目录的衔接[1] 价格机制 - 将通过协商合理确定商保创新药目录内药品结算价[1] - 探索建立更严格的价格保密机制[1]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工信部表态,加大对舆论关注度高、存在较大质量安全隐患等车型的抽查力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06:42
医疗健康行业 - 中办、国办将制定出台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满足多层次用药保障需求 [1] -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优化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模式,推动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网络 [1] 国际贸易 - 2025年前5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3.02万亿元,同比增长9.1%,占外贸总值16.8% [2] - 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2.3万亿元,增长2.9%,占12.8% [2] - 中国与美国贸易总值1.72万亿元,下降8.1%,占9.6%,其中对美出口下降8.7%,自美进口下降6.3% [2] 智能养老产业 - 工信部、民政部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2025-2027年),聚焦安全性、可靠性制定产品标准 [3] - 引导行业开发适老化、智能化产品,提升安全可靠水平 [3] 公共服务与住房政策 -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享有与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4] - 支持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4] 汽车制造业 - 工信部加强车辆生产一致性检查,重点抽查高关注度及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车型 [5] - 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采取通报、暂停产品公告等处罚措施 [5] 环保与资源利用 - 住建部目标202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50%以上 [6] 时尚消费产业 - 北京拟打造全球首发中心,支持商圈改造升级,吸引国际品牌设立首店及地区总部 [7][8] - 鼓励东城、朝阳等区建设时尚消费品首发中心,海淀等区培育科技电子消费品首发中心 [8] 劳动保障政策 - 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标准,制定技能人才分类参考指引 [9] - 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行动,加大以工代赈力度促进就业 [9] 电商行业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电商平台杜绝大数据杀熟、虚假营销等行为,规范直播动态监测 [10] 体育产业 - 贵阳拟出台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办体育,设立专项资金培育体育品牌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