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装备
搜索文档
利元亨储能生产设备成功交付马来西亚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11:37
公司业务进展 - 自主研发的储能生产设备正式交付马来西亚市场[1] - 国际化业务版图覆盖德国 波兰 瑞士 英国 美国 加拿大 匈牙利 韩国 日本 捷克 马来西亚等17个国家[1] - 海外市场拓展取得显著进展 业务覆盖范围持续扩大[1]
智汇扶海 创领未来——院士、上市企业高管走进如东
上海证券报· 2025-09-29 01:12
活动概况 - 活动于9月28日举行 主题为“智启新城 创领未来” [1] - 活动由如东县委 如东县人民政府 上海证券报社联合主办 [1] - 院士专家 上市公司高管 投资机构代表齐聚 共话产业创新与资本赋能 [1] 如东县产业基础与发展优势 - 如东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绿色能源示范城 涉海材料先行区 海工装备新高地 [1] - 建成年发电量亚洲领先的县域海上风电场 全国最大的海上能源岛 长三角规模最大的LNG枢纽基地 [1] - 成功打造生命安防 海上风电 高分子材料三大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1] - 新能源 新材料 新装备三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 [1] - 如东经济开发区正培育壮大智能制造装备 电子信息 健康安防“一主一新一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2] - 如东生活成本不高 生活质量不低 是“教育之乡”“长寿之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 - 如东与上海距离适中 能有效承接上海产业转移 是长三角制造业布局优选地 [2] 与会嘉宾观点与建议 - 如东县委书记希望企业家投资创业 推动项目落地 如东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2] - 上海证券报副总编建议上市公司把握“A+H”上市趋势 利用科创债 并购重组等工具 [2] - 上海证券报将从品牌传播 资源对接 服务赋能三方面支持如东招商引资 [2] - 张铁柱院士指出低空经济与车辆智能化深度融合 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 [2] - 盛山资本创始合伙人认为政府招商应走向专业化 精准化的基金招商 [3] -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为指出二氧化碳电还原技术对如东零碳园区建设和新能源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3] 实地考察情况 - 考察团走访了江苏御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邑文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 考察团探访了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如东栟茶古镇 [3]
加快创新融合发展 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壮大
经济日报· 2025-09-28 07:30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概念 - 新质生产力是由创新主导,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1] -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1] - “十四五”期间中国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成果显著 [1] 科技创新投入与力量 - 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人员队伍和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全球第一 [2]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46万家 [2]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1.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 [2] 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 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运营,第一座中国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运营 [2] - 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嫦娥六号”实现全球首次月球背面无人采样返回 [2] - 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按国际通行适航标准实现商业飞行 [2] 产业创新融合与支撑体系 - 新布局16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总数达33家,突破近700项关键共性技术 [3] - 累计认定187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遴选首批241家重点培育中试平台 [3] - 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8万亿元,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53.3%,较“十三五”末提高8.4个百分点 [3]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应用 - 人工智能技术渗透至各领域,推动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 [2] - 国内首个实体化人工智能模型工厂建成,实现AI应用集约高效量产 [4] - DeepSeek、通义千问等国产大模型引领全球开源创新生态,AI手机、AI眼镜等终端产品加速普及 [4] 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成效 - 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累计有53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 [5] - 智能工厂带动重点行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5%以上 [5] - 2024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预计达5.5万亿元,约占全球市场份额30% [6] 区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布局 - 北京市发挥科研人才优势发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7] - 浙江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改革,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 [7] - 内蒙古自治区推进传统能源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风光、氢能等新能源产业 [7] 主要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 京津冀联动打造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创新走廊 [7] - 长三角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构建协同创新网络 [7] - 粤港澳大湾区加速低空经济与智能电车前沿领域突破,成渝地区构建西部高技术产业增长极 [7] 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 - “十五五”期间需加大创新性要素投入,发挥产业资本效能,增强基础科学研究能力 [8] - 建议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打造新质生产力先行区示范区试验区 [8] - 需建立完善更有利于新质生产力涌现的体制机制,推动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城镇化互促共进 [8]
罗博特科完成8.43万股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总股本降至1.68亿股
新浪证券· 2025-09-26 17:33
回购注销详情 - 涉及42名激励对象 回购注销84,280股限制性股票 占总股本0.050% [2] - 回购资金总额1,876,243.60元 已在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完成注销登记手续 [2] - 回购注销后总股本由167,692,391股减少至167,608,111股 [2] 激励计划背景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A股普通股 授予日2022年1月18日 [3] - 授予价格29.81元/股 授予数量25.15万股 涉及50名激励对象 [3] - 计划有效期48个月 分三阶段解除限售 比例分别为30%/30%/40% [3] 回购原因及价格调整 - 回购主因2024年度业绩考核未达标及1名激励对象离职 [5] - 离职人员回购价格调整为21.07元/股 回购560股金额11,799.20元 [5] - 业绩未达标部分回购价格22.27元/股 回购83,720股金额1,864,444.40元 [5] 股权结构变化 - 有限售条件股份由19,522,256股减至19,437,976股 占比由11.642%降至11.597% [6]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不变 占比由88.358%升至88.403% [6] - 总股本减少84,280股 公司称此为激励计划正常调整 [6] 审批实施过程 - 自2021年12月起经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多轮审议 [4] - 持续对内幕信息知情人及激励对象持股变动进行查询确认 [4] - 2023-2025年间因业绩考核及人员变动多次调整回购方案 [4]
均普智能9月25日获融资买入3872.66万元,融资余额3.6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9:39
股价及融资融券交易 - 9月25日公司股价下跌1.32% 成交额3.70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3872.66万元 融资偿还3778.46万元 融资净买入94.19万元[1] - 融资余额3.60亿元 占流通市值2.18%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1] - 融券余量6.44万股 融券余额86.40万元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3.61亿元[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 成立于2017年1月10日 2022年3月22日上市[2] - 主营业务为智能制造装备及数字化软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2] - 汽车工业智能制造装备占比41.57% 其中新能源汽车专用零部件装备占14.11%[2] - 服务领域包括汽车工业、工业机电、消费品、医疗健康等[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32亿元 同比减少7.86%[2] - 归母净利润-2776.70万元 同比增长8.65%[2] - 股东户数2.67万户 较上期减少1.60%[2] - 人均流通股46054股 较上期增加1.63%[2] 机构持仓变动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1100.16万股 较上期增加196.47万股[3]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455.54万股 为新进股东[3] -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持股445.50万股 为新进股东[3]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3]
东杰智能:“东杰转债”今日为最后转股日,即将强制赎回
新浪财经· 2025-09-25 15:51
赎回条款与时间安排 - 东杰转债最后转股日为2025年9月25日 收市后未转股的债券将按100.95元/张(含税)价格被强制赎回 [1] - 距赎回日(2025年9月26日)仅余半个交易日 赎回操作时间窗口极为紧迫 [1] - 2025年7月30日至8月19日期间 公司股票价格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 [1] 转债基本条款信息 - 东杰转债于2022年10月正式发行 转股期设定为2023年4月20日至2028年10月13日 [1] - 当前转股价格为8.05元/股 投资者需开通创业板交易权限方可进行转股操作 [1] - 未及时完成转股操作的投资者可能面临投资损失风险 [1]
迈为股份股价涨5.02%,财通证券资管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6.1万股浮盈赚取125.2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10:49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5日股价上涨5.02%至100.50元/股 成交额7.40亿元 换手率3.87% 总市值280.80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太阳能电池成套生产设备占比75.00% 单机设备占比18.10% 配件及其他业务占比6.90% [1] 机构持仓情况 - 财通资管臻享成长混合A持有26.1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7.6% 位列第二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125.27万元 最新规模1.89亿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财通资管臻享成长混合A今年以来收益43.39% 同类排名1658/8173 [2] - 近一年收益82.71% 同类排名1049/8003 成立以来收益31.42%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陈李累计任职时间2年316天 管理基金总规模2.39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29.38% 最差基金回报-26.36% [3]
迈为股份股价涨5.02%,易方达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376.57万股浮盈赚取1807.5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10:46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5日股价上涨5.02%至100.50元/股 成交额7.39亿元 换手率3.86% 总市值280.80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太阳能电池成套生产设备占比75.00% 单机设备占比18.10% 配件及其他业务占比6.90% [1] 机构持仓情况 - 易方达创业板ETF二季度增持5.24万股 当前持有376.57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1.96%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1807.54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易方达创业板ETF规模855.37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50.48% 近一年收益率99.29% 成立以来收益率262.16% [2] - 基金经理成曦管理规模1953.12亿元 最佳任职回报131.04% [3] - 基金经理刘树荣管理规模1122.99亿元 最佳任职回报194.12% [3]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10年9月8日 2018年11月9日上市 主营高端智能制造装备设计研发生产销售 [1]
抓当前、谋长远 江宁发起制造业强区新攻势
新华日报· 2025-09-25 08:52
项目投资与签约 - 2025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上,江宁区签约13个项目,总投资达295亿元,占全市总投资额的三分之一[1] - 签约项目涉及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装备、储能与氢能、生物医药等产业[1] - 截至8月底,江宁全区212个区级实施类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95.8亿元,其中9个省级重大项目、89个市级重大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92.3亿元[2] 重大产业项目进展 - 南京讯联液压高端液压核心部件项目年产100万件,达产后可新增产值10亿元,计划年内试生产[2] - 省级重大项目南瑞继保智能化电气装备生产线扩建工程即将竣工,投产后预计新增产值25亿元[2] - 市级重大项目国兆光电OLED微显示器件扩产项目已于9月投产,达产后可新增产值13亿元[2]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全国高校信息通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运营一年来,技术经理人团队扩充至77人,举办74场校企对接活动,累计对接成果742项,成功转化61个项目[3] - 三迭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获批全国首张3D打印药品的药品生产许可证[3] - 山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产首款脑机接口Ⅲ类医疗器械正式获准上市[3] 重点园区产业发展 - 前8个月,江宁4个重点园区合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818.1亿元,同比增长6.2%,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7.7%[5] - 江宁开发区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8家、单项冠军6家、"小巨人"企业47家、高企1100家[5] - 麒麟科创园培育链主企业1家、"小巨人"企业5家、高企272家[5] - 江宁高新区培育单项冠军企业5家、"小巨人"企业23家、高企457家[5] - 滨江开发区培育链主企业2家、单项冠军企业1家、"小巨人"企业16家、高企160家、规上工业企业154家[5] 产业集聚与产业链建设 - 中国电科院南京科研基地全面达产后可新增年营业收入10亿元,江宁开发区新型电力产业已聚集200多家企业,覆盖产业链九大关键环节[4] - 江宁开发区围绕智能电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制造等产业形成集聚[5] - 麒麟科创园以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为核心产业[5] - 江宁高新区主导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5] - 滨江开发区聚焦新一代信息通信、动力电池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5] 低效用地盘活与工业集中区转型 - 1-8月,全区街道中小工业集中区转型低效闲置用地1316.1亩,工业企业亩均销售收入和亩均税收比2020年末分别增长60.3%和40.4%[6] - 陶吴工业集中区通过土地征收、"工业上楼"方式建设新动能产业园,打造以5G生态圈为支撑的智能制造产业载体[6] - 江宁促进低效闲置用地盘活的经验入选工信部"亩均论英雄"典型案例[6] 招商引资与企业服务 - 1-8月,全区共完成招引项目215个、总投资超千亿元[8] - "政企通"平台升级至3.0版本,开发智能预审、智能填报、数据市集等功能[7] - 前8个月,全区全链审批服务专班服务项目265个,其中16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位列全市第一[8] - 江苏创贝传动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在签约后4个工作日内拿到"五证"开工建设[8]
抓当前、谋长远,江宁发起制造业强区新攻势
新华日报· 2025-09-25 08:06
项目投资与建设 - 2025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上江宁区签约13个项目,总投资达295亿元,占全市总投资额的三分之一,涉及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装备、储能与氢能、生物医药等产业 [1] - 南京讯联液压高端液压核心部件项目年产100万件,达产后可新增产值10亿元,计划年内试生产 [2] - 省级重大项目南瑞继保智能化电气装备生产线扩建工程即将竣工,投产后预计新增产值25亿元,市级重大项目国兆光电OLED微显示器件扩产项目已于9月投产,达产后可新增产值13亿元 [2] - 截至8月底,江宁全区212个区级实施类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95.8亿元,其中9个省级重大项目、89个市级重大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92.3亿元 [2]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全国高校信息通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运营一年来,技术经理人团队扩充至77人,举办74场校企对接活动,累计对接成果742项,成功转化项目61个 [3] - 三迭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获批全国首张3D打印药品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山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产首款脑机接口Ⅲ类医疗器械正式获准上市 [3] - 江宁集成重大创新平台、驻区高校院所、企业研发机构的力量,大批量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能转化 [3] 产业园区发展与集聚 - 中国电科院南京科研基地项目全面达产后可新增年营业收入10亿元,江宁开发区新型电力产业已聚集200多家企业,覆盖产业链九大关键环节,是国内该产业聚集度最高、企业总量和上市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 [4] - 江宁开发区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8家、单项冠军6家、“小巨人”企业47家、高企1100家,麒麟科创园培育链主企业1家、“小巨人”企业5家、高企272家,江宁高新区培育单项冠军企业5家、“小巨人”企业23家、高企457家,滨江开发区培育链主企业2家、单项冠军企业1家、“小巨人”企业16家、高企160家、规上工业企业154家 [5] - 前8个月,江宁4个重点园区合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818.1亿元,同比增长6.2%,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7.7% [5] - 通过转型升级,全区街道中小工业集中区盘活低效闲置用地1316.1亩,1-8月工业企业亩均销售收入和亩均税收比2020年末分别增长60.3%和40.4% [6] 招商引资与企业服务 - 1-8月,全区共完成招引项目215个、总投资超千亿元 [8] - 江宁区“政企通”平台升级至3.0版本,开发智能预审、智能填报、数据市集等功能,提升企业办事精准度与便捷度 [7] - 前8个月,江宁区全链审批服务专班服务项目265个,其中16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位列全市第一,例如江苏创贝传动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在签约后4个工作日内即拿到“五证”开工建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