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设备

搜索文档
印巴冲突凸显反无人机需求,重视激光武器重点公司
浙商证券· 2025-05-15 10: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印巴冲突激化后紧急停火,4月24日起两国陆军在克什米尔地区交火,冲突升级后双方发动空中远程打击,5月7日巴空军击落5架印军战机,5月10日双方宣布停火 [1] - 无人机成为未来战争重要作战平台,在俄乌、中东等冲突及此次印巴冲突中均有大量应用 [1] - 无人机军事应用和民用“黑飞”推动反无人机市场增长,2021年全球反无人机市场规模8.43亿美元,2029年有望达5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27% [2] - 激光武器针对无人机目标优势显著,无附带损伤、打击成本低、响应速度快,是反制“低慢小”低空目标的最佳选择之一 [2] - 建议重点关注锐科激光、联创光电、长光华芯等受益下游景气度提升、拥有较高市占率的龙头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反无人机市场情况 - 2021年全球反无人机市场规模为8.43亿美元,2029年有望达到5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27% [2] 重点公司情况 - 锐科激光是光纤激光器龙头企业,2024年产品出货量17.47万台,同比增长9.77%,万瓦以上激光器出货量近6800台,同比增长近20%;积极投入激光特种领域应用技术,推动低空激光反无人机系统项目落地,落成后有望打开百亿级低空安防市场空间 [3] - 联创光电激光业务主要产品为泵浦源及激光器,是激光武器核心器件;2023年2月光刃 - II激光反制系统通过验收,2024年1月光刃系列无人机激光反制系统整机产品出口许可获批,在内需和外贸需求驱动下,未来激光整机产品将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3]
激光设备行业点评报告:印巴冲突凸显反无人机需求,重视激光武器重点公司
浙商证券· 2025-05-15 09: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印巴冲突激化后紧急停火,4月24日起两国陆军小规模交火,冲突升级后巴空军击落5架印军战机,5月10日双方宣布停火 [1] - 无人机成为未来战争重要作战平台,在俄乌、中东等冲突及此次印巴冲突中均有广泛应用 [1] - 无人机军事应用与民用“黑飞”推动反无人机市场增长,2021年全球反无人机市场规模8.43亿美元,2029年有望达5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27% [2] - 激光武器针对无人机目标有显著优势,是反制“低慢小”低空目标的最佳选择之一 [2] - 建议重点关注锐科激光、联创光电、长光华芯等受益下游景气度提升、拥有较高市占率的龙头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情况 - 4月24日起印巴陆军在克什米尔地区实际控制线两侧小规模交火,随后冲突升级至空中远程打击,5月7日巴空军击落5架印军战机,5月10日双方停火 [1] 无人机应用 - 随着技术发展和作战效能提升,无人机成为未来战争重要作战平台,在多场冲突中执行多种任务,此次印巴冲突双方均用无人机发动大规模攻击 [1] 市场增长 - 无人机军事应用与民用“黑飞”使反无人机市场急剧增长,2021 - 2029年全球反无人机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27% [2] 激光武器优势 - 相比传统武器,激光反制系统无附带损伤、打击成本低、响应速度快,是反制“低慢小”低空目标的最佳选择之一 [2]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锐科激光、联创光电、长光华芯等公司 [3] 重点公司情况 - 锐科激光是光纤激光器龙头企业,2024年产品出货量17.47万台,同比增长9.77%,万瓦以上激光器出货量近6800台,同比增长近20%,其低空激光反无人机系统项目落成后有望打开百亿级低空安防市场空间 [3] - 联创光电激光业务主要产品为泵浦源及激光器,是激光武器核心器件,2023年2月光刃 - II激光反制系统通过验收,2024年1月光刃系列无人机激光反制系统整机产品出口许可获批,在内需和外贸需求驱动下,未来激光整机产品将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3]
大族激光: 2024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4 18:15
大族激光2024年度权益分派方案 - 公司2024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以总股本1,052,193,000股扣除回购专户中22,589,592股后的1,029,603,408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3.5元(含税),共计派发360,361,192.8元现金股利,不送红股且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 - 除权除息价格计算公式为股权登记日收盘价减去每股现金红利0.3424858元(现金分红总额360,361,192.8元÷总股本1,052,193,000股) [1] - 权益分派对象为2025年5月20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香港市场投资者及QFII/RQFII每10股实派3.15元(税后),个人投资者股息税按持股期限差异化征收 [1] 权益分派实施安排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20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5月21日,现金红利将于5月21日通过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派发 [1] - 公司自有资金为现金红利来源,回购专户股份不参与分派,方案已获2024年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1] 相关ETF市场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上涨2.20%,市盈率22倍,份额减少450万份至56.5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入2180.4万元,估值分位23.23% [3]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下跌1.60%,市盈率53.51倍,份额减少7300万份至59.6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682.1万元,估值分位76.26% [3]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下跌2.37%,份额增加200万份至2.2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入69.3万元 [3]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跌幅为0%,市盈率96.85倍,份额减少300万份至5.6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入85万元,估值分位85.78% [4]
莱赛激光(871263) - 关于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的公告
2025-05-12 20:15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3]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9 日 15:00 - 17:00 [3] - 活动地点是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3] - 参会人员为通过网络参加 2024 年年度报告说明会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兼总经理陆建红等 [3] 业绩与发展战略 - 公司将采取调整产品结构、扩展国际市场辐射范围等措施,努力实现 2025 年业绩增长 [5] - 2024 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因收入大幅下降、毛利减少、费用与减值准备增加、资产处置损失增加等,公司计划在国内外市场采取措施改善盈利能力 [6] - 面对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公司将加大产品创新研发投入,加快自主品牌国际化布局,拓展新赛道激光技术应用市场,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水平 [7] 新业务与产品应用 - 在房地产弱周期下,公司加大“激光 + 北斗导航”等研发投入,拓展激光应用新赛道,白激光照明产品聚焦“汽车/摩托车远光辅助照明”等领域 [5] - 公司规划研发的激光定位雷达应用场景为智能仓储、港口物流、工程车辆导航定位和避障 [5] 采购模式 - 2024 年公司主要采购电子元器件等,采购模式包括“预测定采”和“以销定采”,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进行考评和评审,与大部分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合作 [6][7]
英诺激光(301021) - 301021英诺激光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2
2025-05-12 18:3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达 4.47 亿元,同比增长 21.41% [2][3] - 2024 年半导体等新业务领域收入同比增长 27.52%,消费电子等存量业务同比增长 22.42% [3] - 2024 年消费电子行业等存量业务营收 32,808 万元,同比增长 22.61%,占总营收 73.45%;半导体等新业务营收 10,184 万元,同比增长 27.52%,占总营收 22.80% [3] - 2024 年激光器业务营收 30,128.67 万元,同比增长 26.90%,毛利率 49.97%,同比提升 4.01 个百分点 [5][7] - 2024 年行业营业收入平均同比增长 5.56%,公司同比增长 21.41% [8]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同比略有增加,但净利润为负,同比亏损金额下降 [12] - 2024 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 216.83% [13] 业务布局与发展 - 2024 年完成半导体、新能源、新一代显示和生物医学等新业务布局,达成上市后第一个“三年发展目标” [3][4][8][11][12][13] - 围绕“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为瑞声科技、蓝思科技开发激光解决方案,应用于苹果及安卓系产品 [5] - 海外业务占比约 10%,重点拓展美、日、德、韩、印等市场,与全球知名客户建立合作 [9] - 去年重点发展消费电子、半导体、生物医学等五个下游赛道技术和产品,探索新领域开展技术布局 [9] 研发项目进展 - 500W 固体激光器项目完成技术和实验室样机研发 [4][5][7] - 连续 266nm 激光器项目完成研发 [7] - “高功率薄片超快激光器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 2025 年内完成第一阶段开发目标 [7][11]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全球少数同时具备纳秒、亚纳秒、皮秒、飞秒级激光器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厂商之一,少数实现工业深紫外激光器批量供应的生产商之一 [5][7][8] - 紫外纳秒激光器保持国内领先,应用于芯片制造关键制程的激光器获全球知名半导体装备公司认可 [5][6] - FORMULA 系列、AOPICO 系列、AONANO - XP 系列激光器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获工信部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证书 [6] 行业发展前景 - 全球制造业向精密化发展,微加工技术进步,激光技术成主流微加工技术之一,固体激光器应用广泛 [8] 其他问题回复 - 一季度业绩亏损因业务以提供核心部件为主,下游客户固定资产需求有季节性,受春节等节假日影响,营收和开支不成比例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因采购备货增加、研发投入及人员薪酬增加 [13] - 业务区域特征与下游客户区域分布关联紧密 [14] - 暂未与上海微电子林楠团队合作,持续关注固体激光器应用趋势 [14] - 关于与上海微电子、长春光机所、深圳市新凯来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等业务情况以公告为准 [14][15] - 2025 年 Microled 巨量转移设备供货、在手订单情况及二季度业绩等留意后续公告 [14][15]
直击股东大会丨海外销售占比将提升至30%以上 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全球化战略不会动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0 13:31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17.09亿元,同比增长13.5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21亿元,同比增长21.17% [2] - 国内市场营收占比88.2%(103.28亿元),国外市场营收占比11.8%(13.81亿元),国外市场收入增速25.57%,高于整体营收增速 [2] - 2025年公司预计营收140亿元,同比增长19.56%,一季度营收33.55亿元(+52.28%),净利润4.10亿元(+40.88%) [6] 全球化战略与海外布局 - 公司已在北美、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设立四大海外研发中心和40余个销售服务中心,欧洲、北美、中东市场出口订单显著增长 [2] - 通过越南、韩国、匈牙利等地的子公司和产业基地布局,降低国际贸易形势变化的影响,目标将海外销售占比提升至30%以上 [3]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对公司影响有限,光模块产品可能获得豁免或由客户承担,对利润影响不大 [2] 业务板块与技术发展 - 公司形成三大业务格局:激光加工技术支撑的智能制造装备、信息通信技术支撑的光联接/无线联接业务、敏感电子技术支撑的传感器业务 [6] - 光模块业务增长突出,受益于国内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如昇腾产业链爆发),市场需求呈现量价齐升 [6] - 已开发航空发动机气膜打孔装备、国产化高端晶圆激光加工装备、800G LPO硅光模块、1.6T硅光芯片及模块等新产品 [7] 行业趋势与市场需求 - 光模块作为算力基础设施核心组件,伴随算力规模扩张呈现速率提升和需求暴涨,短期供需紧缺因大模型竞赛加剧 [7] - 算力芯片催生的跳跃式需求增长持续,供应紧缺推动行业景气度 [7]
帝尔激光(300776):业绩稳健增长,光伏激光设备竞争力凸显,封装设备不断突破
华安证券· 2025-05-09 19:2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帝尔激光2025年4月25日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年度营收20.14亿元,同比增25.20%,归母净利润5.28亿元,同比增14.40%;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5.61亿元,同比增24.55%,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20.76% [2] - 截止2025年3月31日,公司存货17.58亿元,同比降12.71%;合同负债17.45亿元,同比降11.42%,受行业周期影响下滑但总体处较高水平 [3] - 2024年光伏行业收入20.14亿元,占比99.96%;消费电子类激光加工设备收入73.31万元,占比0.04%,公司针对不同电池工艺研发,多项光伏电池激光新技术突破,还积极研发其他领域激光加工设备 [4] - 考虑验收及行业扩产节奏,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15/28.40/35.4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5/8.38/11.1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014|2415|2840|3546| |收入同比(%)|25.2|19.9|17.6|24.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28|635|838|1110| |净利润同比(%)|14.4|20.4|32.0|32.3| |毛利率(%)|46.9|47.1|47.2|47.3| |ROE(%)|15.2|16.0|18.1|20.1| |每股收益(元)|1.94|2.32|3.06|4.06| |P/E|32.77|25.11|19.02|14.38| |P/B|5.01|4.02|3.44|2.89| |EV/EBITDA|28.89|18.95|14.55|10.79| [8]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6000|7762|8547|10593| |现金(百万元)|485|1102|1510|2157| |应收账款(百万元)|895|1087|1264|1584| |存货(百万元)|1723|2426|2625|3413|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621|570|559|532| |资产总计(百万元)|6621|8331|9106|11125| |流动负债(百万元)|2312|3513|3619|4752|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845|848|847|847|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6621|8331|9106|11125| [12]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014|2415|2840|3546| |营业成本(百万元)|1069|1277|1498|1869|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15|24|28|32| |销售费用(百万元)|20|24|30|36| |管理费用(百万元)|73|85|94|110| |财务费用(百万元)|-33|3|-7|-16| |营业利润(百万元)|594|713|941|1246| |利润总额(百万元)|594|713|941|1246| |所得税(百万元)|66|78|103|136| |净利润(百万元)|528|635|838|111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28|635|838|1110| |EBITDA(百万元)|612|825|1047|1350| |EPS(元)|1.94|2.32|3.06|4.06| [12]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64|854|735|1021|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99|-99|-145|-138|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57|-136|-182|-235|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24|617|408|647| [14] 主要财务比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同比(%)|25.2|19.9|17.6|24.9|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同比(%)|17.1|20.1|32.0|32.3|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14.4|20.4|32.0|32.3| |获利能力 - 毛利率(%)|46.9|47.1|47.2|47.3| |获利能力 - 净利率(%)|26.2|26.3|29.5|31.3| |获利能力 - ROE(%)|15.2|16.0|18.1|20.1| |获利能力 - ROIC(%)|11.2|13.4|15.3|17.4|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47.7|52.3|49.0|50.3|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91.1|109.8|96.3|101.3|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2.60|2.21|2.36|2.23|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0.87|0.84|1.00|1.02|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30|0.32|0.33|0.35|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2.47|2.44|2.42|2.49|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2.51|3.06|2.70|2.93|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1.94|2.32|3.06|4.06|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摊薄)(元)|-0.60|3.12|2.68|3.73|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12.69|14.51|16.96|20.20| |估值比率 - P/E|32.77|25.11|19.02|14.38| |估值比率 - P/B|5.01|4.02|3.44|2.89| |估值比率 - EV/EBITDA|28.89|18.95|14.55|10.79| [14]
锐科激光(300747):静待格局改善,未来产业有望逐步发力
长江证券· 2025-05-09 17: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5一季报,2025Q1实现营收7.15亿元,同比-10.72%;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73.36%;扣非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94.02% [2][6] - 公司龙头格局基本稳固,制造业需求有望修复,有望继续受益于高功率+激光出海大趋势 [2] - 看好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夯实核心业务优势,并通过战略业务、国际业务持续打开成长空间 [2][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5Q1业绩承压,受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承压和年初发货节奏等因素影响 [10] - 25Q1研发费用率同比上升1.01pct至9.71%,“毛利率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5.69pct [10]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3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 0.21亿元大幅改善,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减少 [10] 产业布局 - 持续优化产业布局,聚焦核心光源业务,拓展高附加值应用领域 [10] - 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2024年海外业务增长良好,海外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近40%,海外有16家销售与服务网点 [10] - 计划2025年在墨西哥、法国、日本、泰国等地新增4个海外服务网点 [10] 产品创新与技术升级 - 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领域保持前列,推出包括120kW在内的系列化超高功率产品,2024年万瓦以上产品出货量近6800台,同比增长超20% [10] - 深化与产业链下游及重点行业客户合作,在航空航天增材制造、船舶激光应用等领域达成战略合作 [10] - 在特种应用领域积极布局推进项目落地,有望成未来重要增长引擎,在光伏BC电池加工、船舶应用、半导体微加工等新兴领域取得进展 [10] 战略新兴产业聚焦 - 在机器人领域,为机器人生产企业提供核心光纤激光器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 [10] - 在半导体及AI相关领域,发力半导体芯片制造、TGV加工、PCB材料加工等环节,加速在人工智能产业链渗透 [10] - 拓展激光雷达、激光测量、激光医疗、激光美容等新兴应用市场 [10]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8、2.86、3.44亿,对应PE分别为57x、38x、31x [10] - 给出2024A - 2027E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等财务数据 [15]
海目星20250507
2025-05-07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涉及公司为海目星、华安电新、海默新威;涉及行业包括锂离子电池、光伏、3C、医疗、塑料焊接、储能、固态电池、数据中心、AI、钣金等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订单情况** - 2024年新签订单约50亿元,同比增长4.5%,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手订单含税超95亿,一季度新增订单含税超30亿,预计2025年上半年新增订单接近2024年全年订单 [2][3][4] - 2025年一季度新增订单中,锂电业务占比75%-85%,光伏和3C业务占比15%-20%,其他领域占比约10%;海外订单主要集中在锂电领域,占比达60%-70%,欧洲和东南亚市场需求显著增加 [2][9] - 2025年全年订单增长主要来自锂离子电池领域,国内头部企业产能扩张,海外市场欧洲、东南亚大客户订单增加,中东和美国也有订单,预计海外市场继续增长 [10] - 2025年3C业务订单增速预期为50%,主要订单来源包括消费类电池相关项目、汽车电子、智能屏手机相关项目等 [36] - 今年新增订单量仍以锂电业务为主,一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两倍,预计全年保守估计增长一倍,顺利情况下增长两倍;钣金设备一季度订单同比增长两倍,全年预期增幅在一到两倍之间;光伏行业获少量订单,占集团总市场份额不超10% [46][47] 2.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45.2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63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为5.3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89亿元 [3] - 亏损原因是历史原因及23 - 24年锂电和光伏行业供需矛盾,下游客户投资阶段性下降,装备行业内卷致合同质量下降,锂电收入下降、毛利降低,对存货和应收计提减值,以及在欧洲和亚太市场持续加大投入 [5] 3. **研发情况** - 2024年研发投入4.8亿元,占营收10.7%,拥有1978人的研发团队,其中30 - 40岁中层研发人员占比53.5% [2][7] - 2025年成立CTO组织平衡和调节研发资源,每周评估研发效果精准分配资源;在光伏领域集中精力在TOPCon和BC技术,已量产交付背面减薄技术,储备正面金属化技术 [19][20] 4. **新业务进展** - 医疗板块推出高功率长波长可调节中红外飞秒固体激光器,取得便携式紫外线光疗仪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推进多台样机搭建 [6] - 2025年2月收购莱丹集团塑料焊接业务,该技术在多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已整合核心团队、租赁厂房,与芝加哥实验室对接推动技术发展 [6][12] - 与英伟达签订保密协议启动芯片维修项目,预计今年产生订单;进入高速线和精密连接器供应链,预计今年订单超一亿;与三家芯片公司合作,拓展数据中心和AI相关业务 [3][42][43] 5. **各业务板块情况** - **光伏业务**:围绕TOPCon技术推行新工艺,部分客户在BC基础上布局;背面减薄技术目标单价0.15 - 0.2元/瓦,提升5%以上双面率,一个GW单价800万 - 1000万元;保守估计全年TOPCon技术落地大几十个GW至上百个GW [17][21][22] - **塑料焊接业务**:塑料焊接技术是通用技术,激光焊接技术先进,华安电新收购莱丹公司技术,在多市场多行业广泛应用,已与机器人领域客户合作 [11][25][27] - **锂电业务**:客户分为国内和国际两大类,国内主要是动力电池类企业;储能行业围绕头部企业展开业务,海外欧洲、东南亚有项目;固态电池处于实验线阶段,公司在氧化物半固态和准固态技术创新 [28][29][30] - **3C业务**:与A公司合作干壳电池项目,提供核心焊接等设备;非A公司干核电池项目是最大供应商;汽车电子和智能屏手机相关项目有合作 [36][37] 6. **其他方面** - 通过提高人效、调整人员结构,每年节约开支2亿元以上,开源节流改善现金流,预计今年上半年及全年经营性现金流保持健康 [2][8] - 截至2024年12月底存货余额约42.7亿元,到2025年3月底增至49亿元,目前存货减值余额约3.5亿元,未来订单质量好转,常规检测波动不大,对小客户履约风险会考虑一次性计提减值 [15] - 公司光伏CVD设备自研激光光源等,与客户共同开发BC技术路线,若客户量产会成首选供应商;今年BC领域预计下半年需求可能为个位数吉瓦时 [32][33] - 对美出口已交付约百分之六七十订单,关税影响较小,未交付和正签署带标订单约三四个亿,因关税政策不明暂未签署,但设备需求必然,关税问题可持续性不强 [48] - 全极耳技术成圆柱电池快充快放重要技术路径,公司在该项目有先发优势,在多方面有技术突破,应用场景增长趋势明显 [4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海目星在上海租赁亚洲客户服务中心,计划2025年5月开业,已开展人员招聘等工作,在多领域与大量客户合作,通过激光焊接技术提供解决方案 [13][14] 2. 华安电新公司有初步方案可通过激光焊接技术实现机器人中PEEK材料应用,激光焊接相比超声波焊接有优势 [23][26] 3. 公司正常从KO到交付需三个月,验收约两个月,山西项目一般一年之内完成,力求按计划交付 [38][39] 4. 医疗项目长期布局,三类医疗器械证因认证严谨和技术保密无法详述,二类证已零突破,生产许可证正办理,完成后按传统医疗行业销售逻辑推进 [40] 5. 锂电订单验收基于2023下半年和2024年订单,正常进行未加速,新接订单可能延续到2026 - 2027年 [41] 6. 海默新威主要从事电子产品曝光设备,替代日本设备有实质性销售,与光刻机有技术差异,应称高精度曝光设备 [44]
金运激光(300220) - 300220金运激光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7
2025-05-07 19:30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7,507.3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0.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1.30万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209.9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92.86% [2]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285,007.32元,同比减少16.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69,930.84元,同比减少11.37% [9] 研发与业务发展 - 2024年度研发费用同比下降,主要因减少IP衍生品业务研发项目;后续将持续加强技术研发以夯实产品核心竞争力 [2] - 未来激光设备业务要加强技术研发,布局AI融合创新,深耕细分市场开发定制化产品;IP衍生品运营业务调整至文旅文创产品市场 [3] - 2025年继续巩固激光业务规模及盈利水平,IP衍生品运营业务收缩盲盒业务以减少亏损,逐步调整至文旅文创产品市场 [9] 股东与决策 - 公司股东根据相关规定行使权利参与公司决策 [4] 负债与融资 - 结合外部环境,拟夯实激光业务盈利能力改善财务状况,暂无大规模扩张投资计划,目前资金可满足日常经营所需;未来若有融资事项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分红政策 - 2024年末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负,未满足分红条件,2024年度拟定不进行现金利润分配、不送红股,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未来满足条件将进行现金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 [5] 行业情况 - 2024年全球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约为218亿美元,同比下滑3.4%;中国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为897亿元,同比下降1.4%,但在全球占比增长0.6%,达到56.6% [6] - 我国激光设备市场规模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发展空间广阔,激光企业积极出海;2024年全球及中国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下滑;激光设备在细分市场应用将更广泛,激光技术与人工智能跨界融合是未来重要趋势 [7] 其他情况 - 最近没有机构调研;如有调研将及时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9] - 本次活动不涉及未公开披露的重大信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