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

搜索文档
90亿美元筹款背后的免疫保卫战,专访全球疫苗免疫联盟CEO尼什塔尔
第一财经· 2025-07-06 15:49
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融资成果 - 成功为2026-2030年筹集超90亿美元资金 虽未达到119亿美元目标 但在全球健康融资下滑背景下已属不易 [1] - 英国以12.5亿英镑(约122.3亿元人民币)成为最大捐助方 盖茨基金会以16亿美元(约114.7亿元人民币)位列第二 [3] - 欧盟委员会及成员国合计捐赠超20亿欧元(约168.8亿元人民币) 印尼作为新捐助国承诺5年3000万美元 [5] Gavi运营模式与成效 - 采用"赋能模式"而非传统慈善 要求受援国按经济水平阶梯式增加疫苗费用承担比例 已有19个国家实现完全自主供给 [5] - 每筹集1美元就有97美分直接投入疫苗项目 已为全球超10亿儿童接种疫苗 预防1800万例可避免死亡 [1][4] - 当前为全球近半数儿童提供基础疫苗服务 但低收入国家仍有五分之一儿童未接种任何常规疫苗 [1][13] 中国与Gavi的合作 - 中国从受援国转变为捐助国 2016年以来累计捐款超1.2亿美元 被视为赋能模式典范 [7] - 2002-2009年Gavi项目为中国2500万儿童接种乙肝疫苗 使接种率从64%提升至90% [7] - 中国乙脑疫苗通过WHO预认证后已向中低收入国家出口5.4亿剂 HPV疫苗等产品也进入Gavi采购体系 [8] 疫苗技术创新与储备 - 微针贴片技术被列为全球疫苗创新优先事项 可解决低资源地区冷链和专业人员短缺问题 [9][10] - Gavi计划建立猴痘疫苗全球储备 类似现有霍乱/埃博拉等应急储备机制 [9] - 中国研发的戊肝疫苗与结核/猴痘疫苗等5款产品被纳入Gavi未来五年优先支持种类 [8] 领导层背景与战略 - 新任CEO尼什塔尔为首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领导者 其巴基斯坦成长经历强化了推进疫苗公平的使命感 [12][13] - 强调疫苗可及性对全球卫生安全的关键作用 指出每年仍有200万人死于本可预防的疫苗疾病 [13]
医药生物行业25Q2业绩前瞻:创新药持续高增,上游现复苏趋势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4 21: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医药生物行业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国家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发布措施支持创新药全链条发展,创新药板块产品收入、对外授权增长快且大额 BD 交易频出,行情向整体板块扩散,建议关注创新药公司及产业链上游公司;看好医疗设备板块需求复苏,耗材板块集采影响消化和逐步温和化,建议关注相关公司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发布情况 - 截止至 7 月 4 日,4 家医药生物上市公司披露 25H1 业绩预告,均为化学制药板块且预计利润端较快增长,如诺泰生物 25H1 净利润 3 - 3.3 亿元,同比增 32% - 45%;美诺华 25H1 净利润 4600 - 5200 万元,同比增 143% - 175%等 [5][6][7] 业绩前瞻 利润预测 - 对 27 家公司 25Q2 归母净利润预测,增速 100%及以上有海翔药业、华康洁净;50%(含) - 100%有瑞迈特、华兰生物;30% - 50%有特宝生物、海泰新光;20%(含) - 30%有百普赛斯、艾力斯等;10%(含) - 20%有我武生物、药明康德等;0% - 10%有丽珠集团、汉邦科技等;微芯生物扭亏 [5][8] 收入前瞻 - 对 13 家公司 25Q2 收入预测,增速 100%及以上有艾迪药业、健麾信息;50% - 100%有迪哲医药 - U、微芯生物;30%(含) - 50%有艾力斯、诺诚健华 - U 等;20%(含) - 30%有艾德生物、东阿阿胶;10%(含) - 20%有我武生物、伟思医疗;0% - 10%有华兰生物 [5][12][13] 投资分析意见 - 关注创新药公司及产业链上游公司,如百济神州、恒瑞医药、长春高新、药明康德等;看好医疗设备板块需求复苏和耗材板块集采影响变化,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等 [5]
银河证券每日晨报-20250704
银河证券· 2025-07-04 10:08
核心观点 - 美国“大美丽法案”赤字扩张,长端美债收益率或走低;海洋经济政策利好,通信赋能且项目落地有望加快;康泰生物产品研发推进,海外布局持续;美的集团在行业下行中仍具稳增长和高分红收益率 [1][7][9][15][21] 宏观:美国财政法案跟踪 - “大美丽法案”以51 - 50通过参议院,将回众议院辩论投票 [2] - 新版本赤字扩张,10年赤字从3万亿升至4万亿,长期或达5.5万亿 [3] - 赤字率2026年或破7%,2034年联邦政府债务率上行至126% [4] - 法案后续需两院统一版本,通过概率及时间不确定 [5] - 多数研究认为减税对经济增长贡献有限 [6] - 美国赤字控制幻想破灭,长端美债收益率有走低空间 [7] 通信:海洋经济政策东风劲吹 - 2025年海洋经济政策催化不断,项目落地节奏有望加快 [9] - 2024年国内海洋生产总值10.54万亿/+5.9%,通信赋能潜力大 [10] - 卫星部署加速,海上风电项目密集推进 [11] 金工:量化选股策略更新 - 6月国企基本面因子选股多头策略收益+3.78%,超额+0.93%,调入多只股票 [13] - 6月科技股基本面因子选股多头策略收益+10.36%,超额+2.34%,调入多只股票 [13] 康泰生物:PCV13获土耳其GMP认证 - PCV13获土耳其GMP认证,具备准入当地市场条件 [15] - 海外业务销售模式多样,2024年海外收入0.12亿元,同比增长14255% [16] - 多项在研产品取得进展,未来获批将增强竞争力 [17] 美的集团:行业景气下行 - 预计2025Q2营收增速+7 - 9%,归母净利润增速+10 - 15% [21] - 市场调整忽视公司竞争力和分红收益率 [21] - 家电内销有增长潜力,价格战不影响盈利能力,海外业务成长潜力好 [22] - 工业业务在多领域具成长性 [23]
疫苗ETF(159643)涨超1.3%,创新药政策升级与技术突破驱动行业扩容
搜狐财经· 2025-07-03 10:14
生物医药行业动态 - 2025年6月30日生物医药产业资本对接会成功举办 为行业企业与投资机构搭建对接平台 [1] - 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将于8月8日举办"2025生物药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发展论坛" 聚焦半克隆技术、AI个体化免疫疗法及CAR-T发展等前沿议题 [1] 创新药政策与市场发展 - 2025年《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标志着我国创新药支持政策迈入2.0阶段 从"框架性支持"升级为"精准化突破" 构建"研发-准入-使用-支付"全链条政策闭环 [1] - 2024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突破1.3万亿元 同比增长超15% 预计2025年增速将保持在12%-15%区间 [1] - 2024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总额达519亿美元 同比激增42% [1] 疫苗ETF相关信息 - 疫苗ETF跟踪的是疫苗生科指数 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从A股市场中选取涉及疫苗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 该指数风格配置上偏向成长型 聚焦生物科技及医药健康领域 [2] 生物医药技术进展 - 双抗、ADC药物实现全球突破 [1] - AI赋能研发缩短周期30% [1] - 基因治疗在血液肿瘤领域取得突破 [1]
mRNA巨头亏损背后,中国药企能否接棒下一个增长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12:53
mRNA行业技术发展 - mRNA技术从传统小分子拓展至大分子、细胞疗法与mRNA疗法,在新冠疫情期间通过疫苗研发迅速完成商业化验证 [1] - mRNA肿瘤疫苗有望成为泛癌种、高可及性、现货化与个性化兼具的新型肿瘤免疫疗法,市场潜力达数百亿美金 [1] - mRNA技术应用边界不断拓展,包括治疗性疫苗、肿瘤免疫、蛋白替代疗法、再生医学等领域,其中肿瘤免疫是继疫苗后第二大应用领域 [4] 全球mRNA巨头动态 - BioNTech通过战略收购布局ADC、PD(L)1/VEGF双抗等肿瘤管线,并斥资12.5亿美元收购CureVac强化mRNA癌症免疫疗法全链条能力 [1] - Moderna全力押注mRNA技术但发展态势喜忧参半,新冠疫苗收入显著下滑,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锐减66%,全年净亏损36亿美元 [6] - BioNTech 2024年收入下滑至27.51亿欧元,净亏损6.65亿欧元,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仅2亿欧元,净亏损4亿欧元 [7] mRNA技术优势与挑战 - mRNA疫苗具备安全性高、研发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免疫原性强与生产成本更低五大优势 [3] - 2021-2024年Pfizer/BioNTech和Moderna的mRNA新冠疫苗累计销售分别达911亿美金和459亿美金 [3] - mRNA疫苗不良反应总体可控,但业界对其安全性仍有质疑 [3] 中国mRNA产业发展 - 中国mRNA赛道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既有明星药企退场,也有企业加速布局 [8] - 立康生命科技的肿瘤新生抗原mRNA疫苗LK101注射液获美国FDA临床试验批准,为中国首个在FDA获批的肿瘤mRNA疫苗 [8] - 艾博生物覆盖多种KRAS突变的mRNA肿瘤疫苗获美国FDA临床试验批准 [9] mRNA技术未来前景 - mRNA技术将药物研发从传统模式革新为"编码核酸序列"的信息设计模式,开启"药物即信息"新时代 [5] - 肿瘤治疗被视为mRNA技术的第二增长曲线,但商业价值兑现时间仍不确定 [7] - 中国mRNA企业能否通过商务合作实现快速变现备受关注 [9]
疫苗ETF(159643)涨超1.0%,创新药调整释放布局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16:22
政策支持与行业动态 - 《学习时报》强调创新药战略意义 建议完善资本市场支持机制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 - 江西省发布生物医药行业商业秘密保护指南 针对创新药研发数据和中药工艺等核心信息提供系统化保护方案 [1] - 国家药监局提出将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缩短至30个工作日 进一步鼓励创新药研发 [1] - 医保目录调整即将启动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商保目录)纳入调整体系 [1] - 国家药监局部署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针对医用机器人、高端影像设备、AI医疗器械等领域推出创新支持举措 [1] 行业表现与估值 - 医药生物板块近期回调显著 主要因年初以来创新药板块涨幅较大 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 [1] - 创新药仍是行业最核心的投资方向 短期调整释放风险有利于中长期布局 [1] - 当前医药生物板块PE为27.21倍 处于历史中位水平 子板块中生物制品PE达32.85倍 [1] 疫苗ETF与指数 - 疫苗ETF跟踪疫苗生科指数 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2] - 疫苗生科指数从A股市场中选取涉及疫苗研发、生产及相关生物科技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 指数聚焦生物医药行业中的疫苗及生物技术领域 反映疫苗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和市场趋势 [2]
科兴生物:每股分红55美元,或再派息应对分歧
和讯网· 2025-06-29 22:13
公司分红计划 - 科兴生物将向股东派发每股55美元现金股息 该金额是停牌前股价6 47美元的8 5倍 [1] - 公司计划后续派发第二次特别现金股息每股19美元 并准备第三次特别现金股息每股20-50美元 [1] - 公司制定新股息政策 未来将定期向股东返现 [1] 财务表现 - 2015-2020年公司总利润为2 4亿美元 2021年净利润达145亿美元 [1] - 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均处于亏损状态 [1] 股权与控制权争夺 - 公司自2016年起陷入控制权争夺战 实控人尹卫东与未名医药前董事长潘爱华存在激烈冲突 [1] - 潘爱华联合1Globe等机构反对尹卫东连任 尹卫东启动"毒丸协议"应对恶意收购 [1] - 司法判决最终由李嘉强一方获胜 [1] 股东诉讼争议 - 维梧资本4月24日提起诉讼 指控公司在1Globe控制下存在损害其他股东权益的行为 [1] - 公司回应称过去七年股东未获分红 而维梧集团2021-2024年从控股子公司获得超8亿美元股息 [1] 战略动向 - 公司通过大幅分红策略应对股东分歧 分红结束后控制权争夺价值可能缩小 [1]
科兴生物派发55美元特别股息,相当于停牌前股价8.5倍!
金融界· 2025-06-29 20:17
分红计划 - 公司宣布向股东派发每股55美元的特别现金股息 这一分红金额相当于其停牌前股价6 47美元的8 5倍 [1] - 公司还计划进行每股19美元的第二次特别现金股息 并考虑发布每股20美元至50美元的第三次特别现金股息 [1] - 公司自2019年2月22日停牌至今已持续6年时间 [1] 业绩表现 - 2015年到2020年的六年期间 公司总利润仅为2 4亿美元 [2] - 2021年受新冠疫情影响 公司净利润达到145亿美元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84 6亿美元 [2] - 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 公司净利润均出现亏损状态 [2] 控制权争夺 - 公司控制权争夺可以追溯到2016年 当时公司准备启动私有化并回国上市 [3] - 公司实控人尹卫东与未名医药前董事长潘爱华为争夺公司控制权对簿公堂 期间出现了拉闸断电 抢夺公司印章 相互举报等激烈冲突 [3] - 潘爱华曾联合李嘉强控制的1Globe Capital LLC等机构 在公司股东大会上反对尹卫东等现任董事会的连任 [3] - 为保住控制权 尹卫东启动了"毒丸协议" 通过向除恶意收购方以外的所有股东增发新股来稀释对方股权 [3] - 根据英国枢密院今年年初的司法判决 李嘉强一方最终获胜 公司2018年年度股东大会中由特定少数股东提名的董事候选人被确认为合法董事 [3] - 维梧资本对公司董事会发起诉讼 认为董事会在1Globe及其盟友控制下 采取了诸多不负责任的行为 [3] - 公司回应称 所有普通股股东在过去七年未获得任何分红 但维梧集团已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从公司的一家控股子公司获得了超过8亿美元的现金股息 [3]
这家上市公司火了!股息率850%,还要继续分红!
证券时报网· 2025-06-29 18:26
巨额现金分红 - 科兴生物将向股东派发每股55美元的现金分红,相当于停牌前股价6.47美元的8.5倍 [1][2] - 公司还计划进行第二次特别现金股息每股19美元,以及第三次特别现金股息每股20-50美元 [2] - 公司制定新的股息政策,将定期向股东返还现金 [2] 财务表现 - 2015-2020年6年间公司总利润仅2.4亿美元 [2] - 2021年净利润达145亿美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4.6亿美元 [2] - 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均为亏损 [2] 控制权争夺 - 公司控制权争夺始于2016年私有化计划,尹卫东与潘爱华爆发激烈冲突 [2] - 潘爱华联合1 Globe Capital LLC在股东大会上反对尹卫东连任 [3] - 尹卫东启动"毒丸协议"增发新股稀释恶意收购方股权 [3] - 最终司法判决李嘉强一方获胜 [4] 董事会争议 - 维梧资本对科兴生物新董事会发起诉讼,指控其行为不负责任 [4] - 维梧资本认为新董事会为1 Globe单方谋利,损害其他股东权益 [4] - 科兴生物回应称维梧集团已从子公司获得超过8亿美元现金股息 [5] - 英国枢密院裁决支持1 Globe,确认新董事会合法性 [5] 公司现状 - 公司通过大幅分红应对控制权分歧 [5] - 若分红结束,公司的争夺价值将相应缩小 [5]
全国首个疫苗检验中心在建,有望推动创新疫苗加速上市
湘财证券· 2025-06-29 17: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2][7][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医疗保障法草案以立法形式明确重大疫情等情况下疫苗的医保支付可能性;北京市疫苗检验中心11月投入使用,可推动创新疫苗加速上市;百克生物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临床试验申请获批,吉利德长效HIV疗法获FDA批准上市 [3] - 疫苗行业2024及2025Q1业绩承压,供需不平衡影响行业整体业绩;企业正调整管线布局,聚焦创新疫苗;长期看好疫苗行业,政策、需求、技术是发展驱动因素 [7][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核心要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障法(草案)》6月24日首次审议,明确重大疫情等情况下疫苗的医保支付可能性 [3] - 北京市疫苗检验中心11月投入使用,可满足每年4000批次疫苗批签发检验需求,推动创新疫苗上市 [3] - 百克生物流感病毒裂解疫苗(BK - 01佐剂)临床试验申请获批,接种对象为60岁及以上人群;吉利德长效HIV - 1衣壳抑制剂来那卡帕韦获FDA批准上市 [3] 市场回顾 市场表现 - 上周(2025.06.22 - 2025.06.28)医药板块普涨,疫苗上涨1.36%,涨幅居中;2025年以来疫苗累计跌幅达9.84%,但有收窄之势 [4] - 上周疫苗行业表现居前的公司有金迪克、康华生物等,表现靠后的公司有康希诺、沃森生物等 [5] 估值 - 上周疫苗板块PE(ttm)为72.25X,环比上升0.96X;PB(lf)为1.76倍,环比上升0.03倍;PE处于2013年以来42.31%分位数,PB处于2013年以来1.12%分位数 [6] 投资建议 - 疫苗行业2024及2025Q1业绩承压,供给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需求端消费疲软、存在疫苗犹豫;企业正调整管线布局,短期库存待消化、回款待改善,长期关注创新+出海 [7][26] - 政策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创新型疫苗审批加速;需求因消费意愿提升、人口老龄化和出海而增长;技术创新拓展疫苗防护边界 [8][26][28] - 建议关注研发创新力强、有技术及平台优势、产品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企业,推荐康希诺;关注需求端有刚性的品种及企业,推荐康华生物 [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