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
搜索文档
沃飞/赢创/京博/航天所/材料所/吉大/天大······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
DT新材料· 2025-09-02 00:03
低空经济政策与产业规模 - 低空经济概念于2021年首次写入国家规划 2023年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4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文件[2] -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 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元[2] - 全球低空经济进入以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为主的先进空中交通探索阶段[2] 产业协同与交叉领域 - 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机器人、AI与商业航天产业在中上游领域存在交叉[2] - 这些产业在材料解决方案上具有共同之处[2] - 商业航天迎来爆发式增长 C919、C929首飞成功 吉利星座发射 卫星集群密集组网[2] 高分子产业年会论坛设置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于9月10-12日在合肥召开 特设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3][9] - 同期设有新能源汽车、AI、先进通信、机器人应用专场[3] - 论坛围绕轻量化、智能化材料解决方案与先进制造工艺展开[3] 低空经济论坛议程 - 9月12日论坛包含eVTOL低空飞行器的轻量化高性能材料、低空飞行器材料需求、低空经济区域发展及新材料需求分析等议题[6][20] - 演讲嘉宾来自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吉林大学、赢创特种化学等机构[6][20] - 具体议题包括高分子材料在航天航空应用、航空混合动力控制系统集成、橡塑行业融合等[6][20] 年会整体安排 - 年会包含全体大会、工程塑料创新大会、具身机器人论坛、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等[14][15][16][18] - 设有科研成果展示及终端对接专区、"新塑奖"获奖企业专区、产品及设备展区[14] - 9月10日为高分子产业发展闭门会议暨项目路演 9月11-12日为各专题论坛[14][24] 参与企业与机构 - 参会企业包括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中兴通讯、金发科技、万华化学等[27][28][29] - 高校及科研机构包括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等[31][32] - 支持单位包括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安徽省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等[9]
百亿汽车零部件龙头,PEEK大动作!
DT新材料· 2025-09-02 00:03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引领高分子材料发展 - 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无人机、机器人、5G/6G通信、人工智能和AI驱动高分子材料新机遇 [1][24][25] - 2025年高分子产业年会聚焦政策发展、市场分析、投融资、供应链和AI赋能 [24][25] - 特种工程塑料、新能源高分子、智能制造等创新材料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24][25] PEEK材料成为热门投资领域 - PEEK材料横跨低空经济、具身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热门领域 [3][9] - 国恩布局、富春染织跨界、君华股份启动IPO显示行业关注度提升 [2][3] - 碳纤维增强PEEK可用于无人机框架、低空飞行汽车轻质结构部件 [9] 宁波华翔战略布局PEEK材料 - 公司投资设立宁波峰梅匹意克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持股30% [3][4] - 实际控制人周晓峰通过峰梅化学(60%)和峰梅匹科(10%)共同控股 [4] - 峰梅化学第一期项目占地53亩,总投资3.7亿元,年产能5万吨胶粘剂及涂料产品 [5] - 第二期项目规划占地41亩,2026年初投产,新增年产能7万吨,总产能将达15万吨 [5] 宁波华翔业务表现与转型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28.79亿元,同比增长10.89% [6][7] - 归母净利润-3.74亿元,同比下降169.84%,主要因欧洲业务剥离产生非经常性损失10.20亿元 [6] - 公司以1欧元出售宁波华翔欧洲公司,包括德国、罗马尼亚和英国共6家公司 [6] - 内饰件产品收入69.40亿元,同比增长22.62%,毛利率15.13% [7] - 外饰件收入23.26亿元,同比增长0.14%,毛利率12.46% [7] - 金属件收入22.77亿元,同比增长2.05%,毛利率12.96% [7] - 电子件收入10.67亿元,同比下降2.57%,毛利率27.35% [7] 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 - 公司明确"应用解决方案+硬件解决方案"双轮驱动战略 [8] - 子公司宁波华翔启源科技聚焦机器人本体轻量化、总成装配与核心零部件开发制造 [8] - 上海临港全尺寸双足机器人总成工厂开始批量供货 [8] - 与上海智元(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合资公司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 [8] - 宁波具身智能产业基地正式运营,探索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轻量化领域 [8] PEEK材料应用前景 - 在汽车领域可用于发动机内罩、轴承、制动、ABS阀、离合器等轻量化零部件 [9] - 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应用于关节、轴承、齿轮等部件,满足轻量化、高强度要求 [9] - 目前PEEK需求尚未爆发式增长,卡位布局时机合适 [10] 行业会议与平台支持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9月11-12日在安徽合肥举办 [15][19][20] - 主办单位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 [14][18] - 支持单位包括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浙江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等 [14][18] - 设置创新材料、应用专场,包括第十届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 [24][25]
新和成,净利大涨63.5%,PPS量价齐升,适时推进剩余8000吨项目
DT新材料· 2025-09-02 00:0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1.0亿元 同比增长12.8% 归母净利润36.0亿元 同比增长63.5% [2]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56.6亿元 同比增长5.9% 归母净利润17.2亿元 同比增长29.1%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36.8亿元 同比增长70.5% 经营现金流净额32.43亿元 同比增长51.65% [2] 业务板块表现 - 医药化工板块收入100.16亿元 占比90.23% 同比增长10.34% [2] - 营养品业务收入71.99亿元 占比64.86% 毛利率47.79% 同比上升11.93个百分点 [3][4] - 香精香料业务收入21.05亿元 占比18.96% 毛利率54.01% 同比上升4.32个百分点 [3][4] - 新材料业务收入10.38亿元 占比9.35% 同比增长43.75% [4] 产品与战略布局 - PPS产品量价齐升 计划推进8000吨扩建项目 [4] - 黑龙江基地布局生物发酵产品 包括维生素C、辅酶Q10、氨基酸类产品 [4] - 未来几年投资重点在新材料板块 包括天津尼龙新材料项目和HA项目 [4] 项目建设进展 - 18万吨/年液体蛋氨酸项目已投入试生产 计划9月初停产检修3-4周 [5] - 天津尼龙新材料项目完成合规审批 预计2027年投产 [5] 行业会议信息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9月10-12日在合肥举办 聚焦AI、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材料机遇 [8][9] - 设置七大专题论坛包括工程塑料创新大会、新能源汽车材料论坛等 [14][17][19][21][22][23][27] - 会议设置科研成果展示区、产品设备展区和获奖企业专区 [14]
阿科力,环烯烃共聚物(COC)首单签约
DT新材料· 2025-09-01 00:04
阿科力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与参股公司无锡大诚高新材料签署环烯烃共聚物(COC)购销合同 合同金额260万元人民币 产品分4批于2025年9月至12月交付医药级粒料[2] - 国内COC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公司定价参考进口同类产品售价 结合生产成本 市场开拓及合理利润等因素 交易价格公允[2] - 千吨级高透光材料(COC)生产线完成试生产进入正式生产阶段 已联系药用包材 光学镜头等领域客户送样测试[5] 行业市场数据 - 全球COC/COP产能集中:瑞翁公司47,600吨 宝理塑料35,000吨 三井化学6,400吨 日本合成橡胶5,000吨[3] - 华安证券预测2025年国内COC/COP需求达4.5万吨 年复合增长率(CAGR)18.9%[3] 公司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395.81万元 同比下降11.63%[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1.12万元 同比下降367.84%[3][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608.81万元 同比下降606.92%[6] - 脂肪胺产品平均售价13,902.16元/吨 同比下降8.6% 光学材料平均售价33,779.07元/吨 同比上升13.04%[7] 业务战略调整 - 聚醚胺产品在风电领域竞争激烈 销量与单价同比下降 毛利率持续低位[3] - 公司积极开拓聚醚胺国际市场 加强油气领域销售 推进小品种聚醚胺市场推广[5] - 光学材料产品(丙烯酸异冰片酯等)凭借光泽感 高硬度优势 持续扩大汽车涂料领域市场份额[5] - 潜江聚醚胺 高耐热树脂等项目即将进入试生产阶段[5] 行业会议信息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于9月10-12日在合肥举办 聚焦AI 具身机器人 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材料机遇[9][13] - 会议涵盖工程塑料 电磁复合材料 新能源汽车材料等七大专题论坛[13][15][20][25] - 主办方为DT新材料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等机构[10][36]
倒计10天!400+名单发布:中石化/中石油/巴斯夫/万华/金发/赢创/会通/道恩/LG化学/东丽/旭化成/中化/岚图/沃飞
DT新材料· 2025-09-01 00:04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暨"新塑奖"评选 9月10-12日 安徽·合肥 全球化工产业正处于深刻变革的浪潮中,焦虑、迷茫又充满希望是许多企业的真实状态,下一步究竟 应该往哪走?我们认为,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立足全球视野,邀请国际领先企业、代表性产业化专家、政府、园区、资 本、协会和联盟等产业链上下游,共探 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新能 源、数据中心和新一代通信等新兴产业的材料、技术、装备新机遇。 主办单位: 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 大会主席: 蹇锡高,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 协办单位: 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浙江校友会 支持单位: 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安徽省复合材料工业协会 浙江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北京化工大学新材料校友会 中国科学院大学新材料校友联合会 专家顾问团: 刘孝波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杨 杰 ,四川大学教授/博导,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王贵宾 ,吉林大学教授,吉林省长白山学者 滕 超 ,深圳职业 ...
海优新材上半年净利-1.33亿元,同比减亏
北京商报· 2025-08-31 11: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为-1.33亿元,同比减亏,上年同期为-1.38亿元 [1] - 营业收入为6.33亿元,同比下降57.47% [1] 公司业务 - 公司从事特种高分子膜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高新技术企业 [1]
【RimeData周报08.23-08.29】英伟达 “最强大脑”亮相,机器人产业加速奔跑,年内融资已超440起!
Wind万得· 2025-08-31 06:29
投融概况 - 本周融资事件137起 较上周减少4起 融资金额41.85亿元 较上周减少53.30亿元[4] - 亿元及以上融资事件19起 较上周减少1起 公开退出案例28个 较上周增加10个[4] - 170家机构参与投资 较上周减少3家 32起事件未公布准确金额 涉及至少8.14亿元 占总额19.44%[4] - 已披露金额事件74起 较上周增加26起 500万以下事件5起增加3起 500-1000万事件33起增加16起[5] - 1000-5000万事件12起增加7起 5000万-1亿事件19起增加5起 1-5亿事件4起减少2起 5-10亿事件1起减少1起 无10亿以上事件[5] 重点融资事件 - 科卫泰完成战略融资 专注工业级无人机 应用于智能交通、电力及森林防火领域[7] - 中科科乐完成超3亿元A轮融资 由招商局创投和TCL创投领投 用于推广EPOE技术及催化剂建设[7] - 梅卡曼德完成近5亿元E+轮融资 由雄安基金等投资 用于优化工业机器人全栈技术[8] - 锐正基因完成7500万美元A轮融资 由西藏药业与康哲药业投资 专注基因编辑疗法[8] 行业分布 - 融资事件涉及12个行业 前五行业为信息技术(35起)、装备制造(28起)、电子、医药健康(18起)、材料 合计110起占80.29%[12] - 融资金额前五行业为医药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消费品与服务、电子 合计34.70亿元占82.92%[14] - 信息技术主要集中于AI细分赛道 装备制造集中于机器人和商业航天 医药健康集中于创新药[12][14] - 机器人赛道受关注 英伟达发布Jetson Thor平台 AI计算性能提升7.5倍 CPU性能提升3.1倍 内存达128GB[16] - 2025年国内机器人投融事件超440起 融资金额超250亿元 显示资本持续看好[17] 地域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五地区为江苏(35起)、广东(25起)、上海(19起)、北京(16起)、四川(11起) 合计106起占77.37%[21] - 融资金额前五地区为江苏(9.62亿元)、广东(8.85亿元)、河北(5.05亿元)、香港(3.80亿元)、安徽(3.20亿元) 合计30.53亿元占72.95%[21][23] - 江苏金额占比22.99% 广东占比21.14% 河北占比12.07% 香港占比9.09% 安徽占比7.65%[23] 融资轮次 - 天使轮和A轮最活跃 合计103起 较上周增加8起 早期融资占比77.37% 较上周提升7个百分点[25] - A轮融资金额占比近40% 受中科科乐和锐正基因影响 天使轮和战略融资占比均超17% B轮和E轮占比约10%[25] 投资机构 - 170家机构参与投资 合计出手183次 较上周小幅下降[28] - 活跃机构包括合肥创新投资(3次)、高瓴创投(3次)、明势资本(2次)、天创资本(2次)、光速光合(2次)等[28] 退出情况 - 公开退出案例28个 涉及13个行业 前三行业为电力设备与新能源、电子和信息技术 合计13个占46.43%[30] - 退出方式包括股权转让15个、并购4个、新三板挂牌6个、IPO项目3个[32] - 双登股份登陆港交所 发行价14.51港元 募资7.56亿港元 为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一[34] - 巴兰仕在北交所上市 发行价15.78元 募资约3亿元 专注汽车维修检测设备[35] - 佳鑫国际资源在港交所上市 发行价10.92港元 募资11.99亿港元 开发全球最大露天钨矿[35]
五大实战专家邀您共探: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
DT新材料· 2025-08-31 00:04
AI技术突破与行业拐点 - AI模型与应用层出不穷,技术突破标志着AI从无用到可用的技术拐点,进入指数级增长阶段[1] - 化工材料行业看到第四次工业革命曙光,AI、具身智能和大数据结合加速产业变革[1]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市场和制造基地,拥有最丰富的行业应用场景[1] 传统材料研发模式痛点 - 高分子材料产业研发周期长且情况复杂,依赖实验和经验为主的传统模式[1] - 传统催化剂开发依赖经验驱动试错法,导致研发周期冗长、成本居高不下且效率低下[7] - 实验室研发到工艺放大主要依赖专家判断,面临多目标优化和配方探索复杂性挑战[8] AI赋能材料科学创新路径 - AI赋能材料科学有助于打通新材料产业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1] - 创新整合定制化高通量平台与原子级分散制备工艺,构建端到端智能催化剂研发闭环[7] - 采用AI决策+自动化合成方式实现工艺开发与高通量探索,大幅提高研发效率[8] - 构建AI+材料基础设施,实现材料结构-工艺-性能的智能协同设计[9] 具体技术应用案例 - AI具身化催生百亿级新材料需求,包括轻量化复合材料和柔性传感器[6] - 开发聚酰亚胺专用语言模型AI系统,根据单体组成预测玻璃化温度并逆向生成新材料[10] - 发展贝叶斯回归算法解决高噪声小样本问题,应用于有机硅橡胶复合材料配方预测[10] - 实现贵金属等效减量化,为绿色化工发展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7] 产业生态构建与合作 - 材料企业与AI企业开展合作布局[3] - 企业需布局试点、数据安全及AI材料研发,构建生态从应用者迈向引领者[6]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特设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邀请五位实战专家分享[4] 行业活动与平台建设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立足全球视野,邀请产业链上下游共探AI、具身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材料机遇[12] - 年会设置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涵盖机遇挑战、材料研究、工艺开发和应用实例[4] -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发展[11]
深圳至正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30 04:3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证券代码为603991 证券简称为至正股份 公司全称为深圳至正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3][6] - 公司属于化工行业 主要经营高分子材料业务 [3]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于2025年8月30日发布 [6][8] 财务与经营数据披露 - 2025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 [1][4] - 公司披露了主要产品的产量 销量及收入实现情况 [3] - 公司披露了主要产品和原材料的价格变动情况(不含税) [3][7] - 报告期内无其他对公司生产经营具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1] - 董事会 监事会及董事 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 准确性 完整性 [1] - 公司披露了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2] - 截至报告期末无优先股股东 无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 无存续债券情况 [2]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10日14:00-15:00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6][8][13] - 业绩说明会召开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 采用网络互动形式 [7][8][13] - 参会人员包括公司董事长 总裁施君 董事会秘书 副总裁王帅 财务总监李金福 独立董事董萌 周利兵 卢北京 [9] - 投资者可在2025年9月3日至9月9日16:00前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或公司邮箱zzdh@sh-original.com提问 [8][10] - 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回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8][10]
祥和实业: 浙江天台祥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0:2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3.807亿元,同比增长6.4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37万元,同比增长96.56%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305万元,同比增长101.02%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77万元,较上年同期-2005万元大幅改善283.43% [2] - 基本每股收益0.19元/股,同比增长72.73% [2] 业务板块表现 - 轨道交通相关产品业务收入1.682亿元,同比增长35.16% [12] - 电子元器件配件和高分子改性材料业务营收均较上年同期增长 [12] - 扣件业务在广湛铁路、西十铁路、襄荆铁路等国家级重大项目实现供货 [12] - 铁路轨道综合检查仪实现交付试用,为后续推广奠定基础 [12] 行业市场情况 - 全球铝电解电容器市场规模达546.5亿元,中国市场规模154.06亿元 [7] - 中国铝电解电容器进口总额87.89亿元,出口规模78.37亿元,贸易逆差9.52亿元 [7] - 预计2027年全球铝电解电容器需求量达1630亿只,市场规模808.1亿元 [7] - 2025年1-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0亿元,同比增长5.6% [7] - 到2025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5万公里 [7] 技术研发优势 - 公司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省市级项目11项,拥有授权专利100余项 [13] - 建有省级轨道扣件研究院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13] - 掌握橡塑配方及生产工艺核心技术,实现高铁扣件技术国产替代 [13] - 研发的无人机配套产品具有轻质、高强度、耐高温特性 [13] - 铁路轨道综合检查仪技术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4] 生产资质与客户 - 电子元器件配件通过国际知名电容器厂家资质认证 [14] - 高铁、重载铁路等145个系列产品通过CRCC认证 [14] - 客户包括贵弥功、尼吉康、三莹、立隆等全球知名电容器公司 [15] - 产品在50余项国家重点铁路工程中使用 [15] - 与中原利达等国内各大集成供应商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15] 重大项目建设 - 年产1.8万吨塑料改性新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新厂房已通过验收 [13] - 祥和智能装备生产基地项目完成厂房初验,市政工程启动建设 [13] - 公司获评国家先进级智能工厂,启动"数智祥和"三年行动规划 [13] 投资情况 - 公司拥有4家全资子公司,4家控股子公司,1家参股公司 [16]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1.334亿元,主要为权益工具投资和大额定期存单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