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导电浆料
icon
搜索文档
贝特利IPO,一场浙大校友的狂欢?
搜狐财经· 2025-11-01 08:11
《投资者网》张伟 据深交所官网信息,光伏导电材料生产商——苏州市贝特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贝特利"或"公司")的上市(IPO)申请目前进入"已问询"阶 段。 据了解,贝特利本次IPO拟募资7.93亿元,主要用于扩大产能、无锡研发及营销中心建设、补充流动资金。 毛利率不高。 《招股书》显示,贝特利存在主营产品面临技术迭代、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等风险。公司最终能否通过上市募资扩大产能及提升现金流动性,还有待观察。 浙大校友共享资本盛宴 贝特利的发展,始于两位"化工人"的共同经历。 据《东莞时间网》报道,贝特利创始人之一的王全,从浙江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后,于1983年进入原化工部星火化工厂工作。1990年,贝特利另一位创始人欧 阳旭频也来到该工厂工作。 1996年,王全、欧阳旭频双双从星火化工厂离职,一起南下,到东莞大洋硅胶制品有限公司上班。2000年,二人筹备广州贝特利,并在2008年联手成立贝特 利。 今年4月,王全接受《东莞时间网》采访时表示,"二十多年前,我来到广东,东莞为我提供了平台,让我能充分发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城市经 济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不过,贝特利成立时只有东莞贝特利、王 ...
贝特利IPO:现金净流出1.76亿,毛利率不足2%的银粉生意能否持续?
搜狐财经· 2025-10-17 09:06
IPO申请与业绩概况 - 公司创业板IPO申请于2025年6月24日获受理,并于7月6日进入已问询阶段,拟募资7.93亿元 [1] - 报告期内营收从2022年的6.3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5.21亿元,净利润从1652.97万元增长至9749.99万元 [1] 业务结构突变与盈利能力 - 银粉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0.60亿元猛增至2024年的16.8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9.66%提升至66.79% [2][3] - 银粉业务毛利率极低,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1.75%和1.82%,定价模式为白银市场价格基础上加每公斤加工费 [4] - 高毛利率(约30%)的有机硅材料业务收入占比从57.86%降至19.68%,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从20.32%腰斩至10.92% [5][6]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从2022年的21.23%急剧攀升至2023年的72.25%和2024年的68.32% [7][8] - 上海银浆、帝科股份和贺利氏光伏三家客户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合计30.83亿元,占总收入比例接近57% [8] - 大客户本身是公司导电浆料领域的竞争对手,存在长期合作不稳定性 [9] - 供应商高度集中,2022-2024年向前五大贵金属供应商采购比例均超过93%,其中向永兴贵研及其关联方采购比例最高达59.03% [9][11] 现金流与偿债压力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恶化,2022-2024年分别为2551万元、-3751万元和-1.64亿元,三年累计净流出1.76亿元 [12] - 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严重背离,应收票据从3625万元增至1.34亿元,应收账款从1.48亿元增至2.8亿元,存货从1.1亿元增至1.4亿元,三项合计5.54亿元占总资产48.13% [13][14][15]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16.92%激增至2024年的37.06%,短期借款达2.55亿元而货币资金仅有1.07亿元,偿债压力凸显 [15][16][17] 行业技术迭代风险 - 银粉业务面临光伏无银化技术(如电镀铜工艺)替代的重大风险,行业头部企业已布局相关技术 [18] - 2024年公司银粉销量为262.61吨,同比下降11.99%,与同行增长趋势形成对比 [18][19] - LECO技术普及降低了银粉质量要求,加剧市场竞争并挤压利润空间 [19] 公司治理与人力资源 - 控股股东王某直接持股37.26%,与第二大股东欧阳某频(持股24.54%)签署了特殊安排的一致行动协议,有效期3年,上市后延长至上市后3年 [20][22] - 公司员工总数609人,专科及以下学历占比达58.29%,对于新材料企业而言偏高 [23][24] - 监管层问询函首个问题直接指向行业增长空间与竞争格局,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表示关切 [27][28]
股市必读:苏州固锝(002079)10月16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10-17 04:03
股价及交易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6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10.4元,下跌0.57% [1] - 当日换手率为3.9%,成交量为31.55万手,成交额为3.32亿元 [1] - 10月16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25.03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2192.5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2417.54万元 [1][4] 投资者关系与原材料管理 - 投资者关注白银价格波动风险,询问公司是否采取购买现货或运用期货等手段锁定成本 [1] - 公司回应称白银是导电浆料的主要原材料,公司实时关注银价波动风险,并根据行业趋势和订单情况储备安全库存 [1] 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 - 公司完成注销合计22.64万份股票期权,其中因1名激励对象离职注销2.80万份,因第一个行权期届满未行权注销19.84万份 [1][4] - 该股票期权注销事宜已于2025年9月29日经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并于2024年10月15日经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审核确认完成 [1][2] - 本次注销不影响激励计划继续实施,不改变股本结构,不产生重大财务影响 [2]
新会员 | 中科纳通10余年专注“导电屏蔽材料”研发制造
公司概况 - 中科纳通公司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北京怀柔科学城,是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3] - 公司专注于高分子导电材料研发,核心产品线包括导电浆料、导电胶和导电弹性体 [3] - 主要客户包括华为、中国电科、高通、比亚迪等全球知名企业 [3] 核心产品与技术 导电弹性体 - 采用非金属材料为主体,材质更轻,接触电阻更低 [13] - 耐温范围-55至160°C,化学稳定性高 [13] - 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通讯基站、无人机、AR/VR等新兴智能硬件设备 [10] EMI导电胶条 - 提供纯银、银铝和镍碳三种类型的EMI胶条 [41] - 工作温度范围-55°C~160°C,抗拉强度3.0±0.5 MPa至4.1 MPa [41] - 屏蔽效能达110dB,体积电阻率最低<0.004Ω.cm [41] FIP镍碳胶 - 屏蔽效能>100dB,体积电阻率0.03 Ω.cm [53] - 固化参数为30分钟@150℃,硬度47±5 Shore A [53] - 主要应用于5G通讯设备和新能源汽车领域 [49][51] 产品应用领域 - 电子信息、半导体封测及智能汽车产业 [3] - 5G基站、光伏储能和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 [37] - 通讯基站天线振子、汽车中控电子连接器、储能逆变器等 [24][26][28][40] 技术优势 - 导电屏蔽浆料100%自主研发,拥有核心技术和专利产品 [14] - 涂敷工艺使导电层更集中、致密,成本更具优势 [42] - 同样屏蔽性能下,涂层厚度仅为竞品的1/3,材料更节省 [43][44] - 可提供定制化开发服务,如1mm*1mm双峰胶条等特殊规格 [46] 重要产品突破 - 为华为成功研制导电弹性连接器CSC系列产品,具有"更轻、更柔、更安全"的特点 [21] - 导电弹性连接器已在无线通讯领域大规模使用,未来将在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创新应用 [22]
电新|BC电池:从1到10,创造价值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16 15:24
文章核心观点 - 光伏领跑者计划利好BC电池,2025年或成BC电池快速放量元年,未来3年BC组件出货量CAGR或达85%,2027年渗透率有望提升至20%左右,市场空间超1200亿元,建议关注电池片、设备和辅材端投资机会 [1][8] BC电池技术特点 - BC电池即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发射极和电极均位于电池背面,是通用平台型技术,可与TOPCon、HJT等结合为xBC电池 [2] - BC电池正面无栅线遮挡,转换效率超26%,截至2024年10月在TaiyangNews光伏组件量产效率排名中占据前三,美观度高,在分布式场景有优势,虽双面率低但综合功率高,户外遮挡场景发电增益强、衰减率低 [2] BC电池对设备和辅材要求 - BC电池制备工艺复杂,较TOPCon和HJT新增2 - 3道激光工艺和1 - 2道镀膜工艺,镀膜和激光设备价值量增加,BC产线设备投资中,镀膜/激光设备价值量分别为9500万元/GW和5700万元/GW,占设备总成本的25%/15% [3] - BC电池技术发展促进导电浆料、新型焊带和绝缘胶等辅材产品升级,头部企业已开发多款适用于BC电池的新型辅材 [3] BC电池适用场景与降本 - BC组件正面高效美观,在分布式场景优势显著,预计2025年在海外高端分布式市场渗透率增至30%左右 [4] - 2025年1月陕西省提出2GW光伏领跑者计划,组件转换效率要求24.2%以上,利好BC电池 [4] - BC电池成本面临挑战,降低导电浆料成本、提高良率、降低设备投资成本和提升转换效率是降本关键路径,目前BC组件单瓦成本0.72元/W,全方位降本情况下有望与TOPCon组件成本持平或更低 [4] BC电池市场前景 - 2025年国内BC出货量或接近50GW,全市场渗透率达7%,进入快速放量阶段 [6] - 预计2027年全球BC组件出货量超160GW,2024 - 2027年CAGR为85%,渗透率增至20%左右,市场规模超1200亿元 [6] 投资策略 - 建议沿电池&组件、设备、辅材三条主线关注BC产业链投资机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