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零售
搜索文档
ALDI奥乐齐对手Lidl新店型亮相
36氪· 2025-08-20 15:51
全球零售行业格局 - 德国施瓦茨集团以营收1820亿美元和14244家门店位列2025年全球零售50强第3名 [1] - 德国Aldi以营收1550亿美元和13877家门店位列同一榜单第4名 [1] - 施瓦茨集团旗下拥有Lidl和Kaufland两大零售品牌 [1] 折扣零售模式发展历程 - Aldi起源于1913年德国埃森市的小型杂货店 采用极简主义经营模式专注于高性价比商品 [2] - Lidl于1973年开设首家折扣店 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且仅500种SKU 效仿Aldi的精简化商品策略 [3][4] - Lidl通过自有品牌策略提升利润空间 到1977年已扩张至33家门店 [4] 国际化扩张战略 - Lidl1990年代进入法国市场 SKU削减至1500种且以自有品牌为主 [5] - 1994年进军英国时采用本地化采购策略 三分之二商品为英国本地生产 [5] - 截至2020年 Lidl在英国门店达900家并占据7%市场份额 [5] - 2017年进入美国市场后调整商品策略 降低自有品牌占比并强化生鲜品类 [6]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1997-2006年间Lidl与Aldi共同迫使沃尔玛退出德国市场 沃尔玛亏损达10亿美元 [6] - 施瓦茨集团创始人Dieter Schwarz以2500亿身价位列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第42名 [7] - Lidl自有品牌占比超80% 形成多层次品牌体系包括Freeway和Milbona等 [7] 零售业态结构性变化 - 2024年中国大型连锁超市门店数量同比减少8.7% 关店1263家创十年新高 [9] - 全球大型超市数量显著下降:北美减12.6% 欧洲减9.8% 亚太减11.2% [9] - 消费者实体店购物频次从每月4.3次降至2.8次 平均停留时间从78分钟减至46分钟 [10] - 2025年第一季度便利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1.3% 大型超市销售额同比下降6.8% [10] 新兴商业模式创新 - Lidl在德国开设首家纯非食品门店Lidl Home&Living 面积500平方米展示六个自有品牌 [12] - 门店商品结构:五金工具占28% 家具家饰24% 厨房电器15% 运动户外与时尚各12% 儿童用品9% [12] - 同步改造传统门店为生鲜专卖店 实现生鲜与非食品类双店分流 [12] - 荷兰Action以6000种商品覆盖12个国家 拥有2685家门店且1500种商品价格低于1欧元 [13] - 德国Tedi在15国拥有超3500家门店 多数商品售价在1欧元上下 [13] 行业转型方向 - 30岁以下消费者月均到访大型超市频次不足2次 远低于40岁以上人群的4.5次 [11] - 63.7%中国城市居民更关注商品质量而非价格 较2020年上升15.2个百分点 [11] - 零售业态从大而全向小而美转变 社区小型超市密度达每平方公里3.6家 [10] - 非食品类专业折扣连锁的崛起直接挤压传统超市在非食品类的份额 [13][14]
FDA发现放射性污染,沃尔玛(WMT.US)在13个州召回虾类商品
智通财经· 2025-08-20 15:00
公司事件 - 沃尔玛因海鲜产品检测出放射性污染 在美国13个州召回部分虾类商品 [1] - 召回涉及阿拉巴马 阿肯色 佛罗里达 佐治亚 肯塔基 路易斯安那 密苏里 密西西比 俄亥俄 俄克拉荷马 宾夕法尼亚 德克萨斯和西弗吉尼亚等州的沃尔玛门店 [1] - 召回产品为惠宜品牌特定批次冷冻生虾 可能受到放射性同位素铯-137污染 [1] 监管措施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一批面包虾样本检测呈阳性 但该批次问题产品未进入美国流通领域 [1] - FDA将印尼水产企业PT Bahari Makmur Sejati列入化学污染进口警示名单 要求该企业在违规问题未解决前暂停向美国出口产品 [1] - 这是FDA针对此次事件采取的额外管控措施 目前调查仍在进行中 [1]
提振消费,不妨先看看胖东来怎么做
河南日报· 2025-08-20 11:37
公司商业模式 - 公司以高品质商品和真诚服务为核心竞争力 不参与价格战 商品毛利率维持在合理水平以体现对商品的尊重 [2] - 公司严格执行无理由退换货政策 并设立500元投诉奖 不计成本地与客户建立信任关系 [2] - 公司门店客流旺盛需采取限流措施 被称作"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 珠宝区和奶粉等品类获得消费者高度认可 [1][2] 市场影响力 - 公司成为消费领域热议话题 新店招聘电话被打爆 国内零售行业纷纷前来学习其经营模式 [1] - 公司影响力超出商业范畴成为城市名片 2015年迁址时引发市民自发告别 未到访甚至成为外地游客的遗憾 [3] - 公司带动区域消费增长 2025年上半年河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2%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3] 行业趋势洞察 - 消费市场呈现从价格导向向品质体验导向转变的趋势 消费者不再只为低价买单 [3] - 直播带货行业面临信任危机 头部主播因假货风波多次退网 与实体零售形成鲜明对比 [1] - 市场最稀缺的资源从商品供给转向信任建立 真诚与品质成为赢得消费者持久信任的关键要素 [1][2]
今日快评丨提振消费,不妨先看看胖东来怎么做
河南日报· 2025-08-20 07:35
辛巴已有四次退网言论,直播生涯伴随着多次争议和平台处罚。燕窝成分被检测为糖水、自营卫生巾品 牌陷致癌风波……信任崩盘,头部主播为平息事态不惜再次"退网"。 当直播带货头部主播们因假货风波接连翻车、实体店店主叹息揽客难时,胖东来的门店却因顾客过多不 得不限流。国内零售行业纷纷前来取经。胖东来爆改的多家超市,业绩呈现井喷。从过去学习沃尔玛、 家乐福,到现在学习胖东来,一家并非全国连锁、规模也绝非头部的商超企业,何以有如此魅力?胖东 来现象成为观察消费领域很好的样本。 胖东来的价值,在于其商业哲学,在流量易逝的时代,唯有真诚与品质,才能赢得消费者和市场持久的 信任。 胖东来并非完美,水果、熟食、文具等商品,胖东来价格比普通超市要高。针对贵的质疑,胖东来创始 人于东来有过正面回应,贵是因为质量好,在经营商品时会严格把关,做好性价比。不会"卷"价格,不 打价格战,商品的毛利率不能太低,太低了,不尊重商品。在这个陈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企业的真 诚。第一,承认价格贵,认可网友的意见。第二,表态会以高品质的产品服务消费者,让消费者感受物 有所值。第三,不会"卷"价格,靠压低供应商报价来增加利润。 "胖东来的价值,在于其商业哲 ...
“餐超”悄然兴起,一场重塑日常消费图景的新变革。
搜狐财经· 2025-08-20 01:42
行业转型趋势 - 餐超模式将超市从商品交易场所转变为生活解决方案提供者,模糊购物与餐饮边界,创造沉浸式消费体验 [2] - 行业通过即时零售与沉浸体验双轮驱动,构建线上高效配送与线下体验结合的流量闭环 [4] - 传统零售商如永辉通过仓储店改造实现客流增长136%和销售额增长139%,证明模式转型可行性 [11] 目标客群特征 - 核心客群为25-35岁一二线城市年轻职场人,在盒马用户中占比53%,预制菜消费群体中22-40岁用户占比81.3% [8] - 客单价集中在21-40元区间(占比65%-70%),显示稳定消费习惯形成 [8] - 消费者追求效率与品质双重需求,26%消费者将便利性作为核心考量因素 [5] 商业模式创新 - 采用店仓一体化模式实现线上下单30分钟送达,直接对标美团买菜等纯线上平台 [4] - 现场烹饪体验(如盒马海鲜区)提升顾客停留时间,T11生鲜超市曾创客单价超180元记录 [4] - 数据驱动产品策略(如日日鲜蔬菜、名厨联名预制菜)精准匹配目标客群需求 [9] 市场竞争格局 - 盒马2024年实现整体盈利,验证餐超模式商业可行性 [11] - 行业将经历市场出清,最终形成寡头竞争格局,品牌需建立"新鲜/优质/便利"认知 [12] - 新入局者窗口期短暂,全国性品牌建设难度极高 [12] 社会需求驱动 - 城市化进程/家庭小型化/女性劳动参与率提升共同压缩家庭烹饪时间 [9] - 餐超模式填补996工作制带来的社会需求缺口,目前处于1.0发展阶段 [9] - 冷链技术成熟与消费口味升级将推动行业深层变革 [9] 业态发展前景 - 中国零售业呈现餐超/折扣店/前置仓/社区超市多元业态共存生态 [12] - 传统大卖场具备新零售改造潜力,成为重要试验田资源 [11] - 行业变革本质是从商品提供向场景经营的价值逻辑转变 [12]
京东外卖再加码
华尔街见闻· 2025-08-19 18:59
核心观点 - 京东通过外卖引流策略推动整体营收增长20% 并创新布局本地生活业务 重点发展七鲜美食MALL和七鲜小厨业态组合 通过供应链整合和后厨透明化建立差异化优势 [2][3][4]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整体营收及零售主业收入均实现20%增长 外卖投入短期影响利润但策略奏效 [2] - 七鲜美食MALL开业两个月线下客流增长超3倍 逛购率近100% [2][16] - 外卖日单量较开业初期增长100% 超一半消费者使用跨店选一单配功能 [16][22] 业务模式创新 - 采用"堂食+外卖"双模式运营 强制100%后厨直播解决行业信任问题 [3][6][18] - 推出跨店选一单配功能 使外卖客单价提升且重构消费决策路径 [3][22] - 通过供应链轻量化模式帮助商家降低仓储和人工成本 例如咖啡熊通过京东采购原材料并配送 [4][8] 业态组合策略 - 七鲜美食MALL定位30-50元价格带品质餐饮 七鲜小厨定位10-20元社区市场 形成互补 [4][11] - 二期项目起七鲜小厨将入驻七鲜美食MALL 实现到店与到家场景打通 [4][15] - 多元业态组合覆盖老字号、非遗美食与网红品牌 吸引20-50岁客群 实现流量共生 [18][21] 扩张计划 - 当前与超10个城市接洽合作 包括北京、西安、长春等 推行"一城开多店"计划 [4][13] - 选址逻辑优先一线、新一线及强二线城市核心商圈 结合数据赋能与政府合作 [14] - 供应链能力延伸至食材溯源和乡村振兴 例如六丁火烤肉依托京东冷链实现隔日达配送 [8][9] 行业影响 - 国内首个100%实现后厨直播的美食MALL 针对幽灵厨房和黑外卖问题零容忍 [6][18] - 通过首店经济+首发经济模式成为哈尔滨网红打卡地 带动30余家餐饮品牌增长 [2][16] - 本地生活业务形成"到家+到店+供应链"三位一体模式 强化京东品质形象 [5][12]
京东拼拼:北京业务短暂协同华冠超市业务,暂无大兴、密云开店计划
北京商报· 2025-08-19 16:35
公司业务动态 - 京东拼拼与华冠超市在北京房山区域开展短暂协同业务合作 重点聚焦用户体验和价格策略一致性 [1] - 公司暂无在大兴 密云等地的开店计划 仅配合华冠超市在房山业务开展 [1] - 京东拼拼通过自身供应链优势提供实惠优质商品 采取与华冠超市保持一致的价格策略 [1] 战略规划 - 公司拥有科学严谨且贴合自身战略的选店标准 用于门店招商 [1] - 双方通过模式结合尝试 旨在为用户提供"又好又便宜"的购物体验 [1]
2.2亿和解,中国再无“家乐福”
36氪· 2025-08-19 12:53
苏宁与家乐福股权纠纷和解 - 苏宁国际与家乐福集团达成和解协议 苏宁方拟一次性支付2 2亿元 终结16 67%股权收购尾款 知识产权欠费及多项仲裁索赔的所有纠葛 [1] - 和解后家乐福方豁免全部剩余股权款 知识产权费 仲裁费用及利息 双方将全面撤诉 终止所有在审仲裁 诉讼程序 [1][4] - 家乐福中国及咨询公司须在一个月内全面停止使用"Carrefour""家乐福"及相关知识产权 门店将同步更换门头与标识 [4] 财务影响 - 和解完成后 苏宁不再承担对苏宁国际的12亿元履约担保责任 预计增加债务重组收益约11 1亿元 将显著改善当期财务报表 [4] - 家乐福集团2024财年净利润7 9亿欧元 同比下降18% 继续在中国消耗诉讼资源被认为不划算 [1] 家乐福中国历史回顾 - 2019年6月 苏宁国际以48亿元人民币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权 并约定两年后对剩余20%股权行使"卖出/买入期权" [6] - 2019年9月首批80%股权交割完成 2022年4月苏宁国际支付2 04亿元后持股比例升至83 33% [8] - 家乐福中国2018年营业收入近300亿元 被收购时在国内有210家大型综合超市和24家便利店 [6] 家乐福在华发展历程 - 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 曾是中国零售第一巨头 2009年被大润发超越 2010年被沃尔玛超越门店数量 [9][11] - 2015年中国大卖场业态首次出现"负增长" 家乐福线上转型迟缓 2015年才开始建设物流配送中心 [11][12] - 2019年卖身苏宁易购时 苏宁提出"5年新开300店 赶超沃尔玛"的目标 但6年后门店数量从数百家缩减至个位数 [12] 品牌变更 - 家乐福微信公众号"家乐福中国"已更名为"客优仕CACIOUS" 新名称为家乐福会员店自有品牌 [5] - 随着和解达成 家乐福品牌在中国数十年的运营史正式落幕 剩余门店将全面更名 [5]
胖东来自有品牌“DL”正式入驻汇嘉时代超市 新疆首家“胖东来”指导调改店48小时销售额飙涨275%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0:05
业绩表现 - 乌鲁木齐汇嘉时代超市北京路店开业首日销售额突破24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6% [2] - 开业48小时超市销售额达469万元,同比增长275% [2] - 调改后带动北京路购物中心整体客流同比增长126%,销售额同比增长23.4% [3] 商品结构调整 - 淘汰三四线商品,保留一线品牌及优选特色品牌商品 [2] - 设立胖东来自有品牌专区,引入DL果汁、DL食用油、DL矿泉水等爆款商品 [2] - 调改后商品结构达到胖东来商品结构的90%以上 [2] - 本地优质农产品占比提升 [2] 价格与采购优化 - 优化采购渠道,过滤商品价格,确保定价实在 [2] - 提供高性价比购物体验 [2] 员工关怀与福利 - 员工工资提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 [3] - 增加年休假及节日专项福利(妇女节、母亲节、儿童节、父亲节) [3] - 优化员工休息、更衣、就餐及办公区域 [3] 公司战略与未来展望 - 调改初衷与国家政策不谋而合,为建设美好新疆而努力 [3] - 未来优化动作仍有很大空间 [3] - 经营将持续补增新动能,增加盈利收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