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

搜索文档
区动力:当低空经济遇上AI,罗湖15座“袖珍”机场炼成记
南方都市报· 2025-04-18 11:12
低空经济与城市治理 - 深圳市罗湖区全面部署15座大疆无人机机场,实现10个街道全域覆盖,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巡查网络 [3][7] - 无人机单日自动化巡查20余次,效率相比传统人工巡查提升超过200% [7] - 无人机可实现十分钟内抵达全区任何地点上空,配备红外、激光雷达、喊话器等挂载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3][7] - 无人机巡查将口岸人流巡检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15分钟,覆盖步行无法抵达区域 [8] - 罗湖区搭建统一的CIM平台,为自然资源、消防应急、交通等部门提供服务,实现"巡查—识别—处置"全链条闭环管理 [11]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圳飞平台接入DeepSeek大模型算法,实现"聊天式"飞行计划制定与自主决策优化 [9] - 平台集成数百种智能算法,未来将加大投入打造通用型无人机机场管理平台 [12] - AI算法实现火焰识别、无人值守及全自动飞行,实时回传数据至CIM平台 [11] - 罗湖推进智算中心和语料中心建设,推出算力补贴政策降低企业成本 [16] - 木棉岭社区构建"一网一中心一平台"智治体系,利用AI、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全域智慧化 [15] 场景创新与产业布局 - 罗湖发布人工智能49个场景和低空经济10大应用场景,计划到2026年遴选50个标杆场景 [15] - 采用"场景反哺技术"模式切入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赛道,构建集数据采集、智能平台、应用于一体的服务体系 [13][15] - 罗湖聚焦软信与AI、生命健康、低空与空天三大主攻赛道,打造都市型现代产业体系 [18] - 借鉴"硅巷"模式发展新兴产业,通过场景开放牵引产业升级 [18] - 探索深港跨境物流等差异化发展路径,避免各区同质化竞争 [20] 技术体系与基础设施 -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发布OpenSILAS 1.0系统,接入深圳市CIM平台 [18][19] - 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打造基于数据的可计算空域,实现飞行活动申请、航路规划等功能 [19] - 建议建立跨部门可共享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类似香港CSDI平台整合1000多套数据 [22] - 城市信息学整合城市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系统性解决城市问题 [21][22] - 无人机+AI为城市治理提供全新视角,需提升管理人员技术应用能力 [21][22]
纵横股份连亏4年 2021年上市募5亿国泰海通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4-18 10:5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4亿元 同比增长57.14%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79.17万元 亏损同比减少44.51%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870.86万元 亏损同比减少50.46% [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11.20万元 上年同期为-2178.27万元 同比增长375.96% [1] -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4.71亿元 同比增长57.66% [2] 历史财务数据 - 公司已连续四年亏损 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0亿元 2.87亿元 3.02亿元 [2] - 2021年至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293.28万元 -2605.57万元 -6449.99万元 [2] - 2021年至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620.83万元 -3395.70万元 -7813.42万元 [2] - 2021年至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8353.04万元 -8125.79万元 -2178.27万元 [2] 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1年2月10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发行数量为2190万股 发行价格为23.16元/股 [3] - 募集资金总额为5.07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4.46亿元 [3] - 原计划募集资金4.51亿元 用于大鹏无人机制造基地项目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补充流动资金 [3] - 公开发行新股的发行费用合计为6119.88万元 其中承销及保荐费用为4246.31万元 [3]
欲入主吉峰科技!联合飞机实控人田刚印将拿下首个上市平台
北京商报· 2025-04-17 22:47
文章核心观点 吉峰科技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安徽澜石,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联合飞机实控人田刚印,联合飞机是全球无人系统领域领军者 [2][3] 吉峰科技股权变更 - 4月17日晚间吉峰科技披露公告,控股股东将由拓展公司变更为安徽澜石,实际控制人由汪辉武变更为田刚印,股票自4月18日起复牌 [2] - 4月16日拓展公司、特驱教育、安徽澜石及汪辉武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一》,拓展公司与湖北尚旌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二》,湖北尚旌与安徽澜石签订《表决权委托协议》,若实施完成且盈沣一期委托表决权,盈沣一期与安徽澜石构成一致行动关系,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将变更 [2] - 安徽澜石于今年4月3日成立,背后大股东系联合飞机,联合飞机实控人系田刚印 [2] 联合飞机情况 - 联合飞机系全球无人系统领域领军者,是专业从事无人机等高端装备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企业集团,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无人机全产业链研发服务能力,提供无人机装备与整体解决方案 [3] - 联合飞机已在北京、深圳等地实现产业体系布局,开展无人机全线技术服务,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无人机产业集群 [3] - 联合飞机官网显示田刚印有无人系统行业金翼奖年度人物、“中国无人机杰出贡献奖”等荣誉奖项 [3]
营收创历史新高 纵横股份驶入低空经济发展快车道
证券时报网· 2025-04-17 22:2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57.14%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由负转正,达到6011万元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同比收窄44.51%,反映公司从投入期迈向增长释放期 [2] 产品与技术 - 形成垂直起降固定翼、多旋翼、大型固定翼三大产品谱系,覆盖精细巡检到长航时任务需求 [3] - 重点产品CW-15、CW-40与CW-100在续航、载荷、适应能力持续迭代,应用于测绘、电力、安防等场景 [3] - 推进"纵横云龙"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研发,瞄准物流、应急、气象等高端市场 [3]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7%至9244万元,聚焦感知控制、国产传感器替代等核心技术 [4] - CW-100无人机适航认证、国产激光雷达系统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4] 平台与智能化 - 推出新一代纵横云平台(JoLAOS),包含五大模块推动低空应用标准化 [4] - 纵横星图软件支持跨平台多终端适配,实现多样化作业调度 [4] - AI大模型与遥感识别、图像处理融合,已在耕地保护、环保监测等领域实际部署 [4] 市场拓展与行业应用 - CW-100应急通信无人机累计订单突破2亿元,中标多个航空应急项目 [5] - 与地方政府合作推进河北、山东等地低空示范项目,如森林防灭火智能巡检系统 [5][6] - 产品参与湖南、甘肃等地重大应急救援,展示复杂场景作业能力 [6] - 推出耕地保护、城市交通等细分场景解决方案,实现高频次数据采集与AI动态反馈 [6] 行业地位与政策环境 - "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密集出台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5] - 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参与多项行业标准制定 [6] 内部管理 - 引入"零基预算+滚动预测"机制优化费用管理 [7] - 实施"战略储备+动态调优"供应链模式保障原材料交付 [7] - 推行动态考核和岗位激励改革提升组织活力 [7] - 完善治理结构并探索股权激励与战略目标挂钩机制 [7]
低空经济行业专题系列二:eVTOL动力系统的市场空间、技术趋势和产业链机遇【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17 10:33
低空经济产业整体概况 - 低空经济定义为以1000米以内空域为依托,辐射制造、飞行、保障等产业的综合性形态,载人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行高度通常在300米以下[11] - 2023年国内市场规模达5059亿元,同比增速33.8%,预计2025年达8592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23] - 政策推动形成"上游自主突破、中游协同攻关、下游标准引领"的全链条发展格局,30余省市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4][17][18] eVTOL市场空间与技术路线 - 中期存量市场测算:旅游观光场景需求2.4万架,通勤场景8.5万架,整机销售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45][46][47] - 技术路线呈现百花齐放:多旋翼构型占比30%,复合翼17%,倾转旋翼36%成为主流[34][35] - 全球eVTOL概念产品超1000个,亿航EH216-S成为全球首款获标准适航证的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19][35] 动力系统产业链价值分布 - 动力系统占eVTOL成本结构40%,中期存量市场空间达1000亿元[48][52] - 永磁同步电机因功率密度优势成为首选,轴向磁通电机扭矩密度达传统径向电机4倍[117][118][123] - 新能源汽车电机企业如英搏尔、汇川技术凭借技术协同优势切入eVTOL电机市场[6][104] 航空动力系统技术对比 - 传统航空动力系统以燃油发动机为主,适用于大载重长航时场景,但存在高能耗高噪音问题[3][54] - 电推进系统分为纯电/混动/氢能路线,分布式电推进(DEP)技术能量利用效率超70%,较燃油发动机提升30个百分点[55][57] - 政策明确以电动化为主攻方向,要求2024-2030年实现250kW级航空电机规模化量产[54] 商业化应用场景进展 - 亿航智能累计完成超56000架次安全试飞,获全球首个载人eVTOL适航三证[1][20] - 物流配送场景率先跑通:美团、顺丰实现无人机城市常态化运营,中通采购峰飞航空30架货运eVTOL[20][52] - 低空旅游试点落地广州、深圳等地,单架次补贴最高达300元/人[18][45] 产业链竞争格局 - 整机制造形成三类主体:航空巨头(波音、空客)、车企(吉利、小鹏)、专业厂商(亿航、峰飞)[19] - 民航发动机市场被GE、普惠、罗罗垄断,CFM国际占比59%;军用领域仅中美英法等国具备自主研发能力[95][100] - 国内航空发动机整机制造由央企主导,CJ-1000A发动机正在推进国产大飞机替代[101]
油气化工:人形机器人与低空经济引发的新材料浪潮
2025-04-15 22:3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人形机器人和低空无人机(包括EVTOL垂直起降飞行器)[1][2][9][10] - 公司为**京发科技**,全球最大改性塑料企业,布局人形机器人和无人机材料领域超15年,拥有全系列复合材料技术(热固/热塑、碳纤维/玻璃纤维/植物纤维)及仿真团队[20][21][22][24] --- 人形机器人核心观点 **应用场景与需求** - 替代工厂复杂工种(如质量检测),解放人力[1] - 2025年某工厂计划投入1000台,推动规模化应用[2] - 老龄化社会下,消费级人形机器人(售价<10万)或进入家庭提供医疗服务[7] **技术瓶颈与材料需求** - **重量问题**:当前机型笨重,需轻量化(以塑代钢、高强度复合材料)[6][25] - **关节材料**:碳纤维增强高温尼龙/GK材料(高精度、高强度)[25] - **特种工程塑料**: - 面罩需耐摔透明材料(如PPSU替代常规GMA)[4] - 价值为普通塑料5-10倍,占材料成本70%[8] - **结构件**:连续纤维增强轻质复合材料替代金属[5][6] **政策支持** - 中国工信部2023年发布人形机器人发展意见,上海/深圳/北京/山东跟进地方政策[2] --- 低空无人机(含EVTOL)核心观点 **分类与材料应用** - **微型/轻型无人机**(如大疆消费级): - 主体为注塑级改性塑料(成本低、批量大)[12][14] - 仅桨叶保护系统用碳纤维[13] - **小型/中型无人机**: - 大规模用热固性碳纤维(轻量化、高刚度)[15][17] - 农业机部分部件用耐溶剂PE[17] - **EVTOL飞行器**: - 样机以热固性碳纤维为主(航空供应链延续)[18] - 未来量产需转向热塑性材料(成本/可回收性优势)[18][19] **技术驱动与政策** - 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固态电池)推动EVTOL发展[9] - 中国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2040年目标市场2万亿[10] --- 其他关键细节 **材料性能对比** - 碳纤维密度1.8(玻璃纤维2.7、钢4.8),强度/刚度媲美铝合金[16] - 热固性材料疲劳性能优于热塑性,但量产成本高[15][18] **京发科技技术储备** - 仿真团队支持零件设计(模流/力学/NYC分析)[22][23] - 联合头部企业制定行业标准[24] **潜在风险** - 人形机器人材料标准化不足[24] - EVTOL量产需解决热固性材料回收难题[19] --- 注:未提及具体财务数据或百分比变化,故未引用数字指标
国安达 20250306
2025-04-15 22:3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消防机器人、数据中心消防系统、无人机森林消防[1][2][3] - 公司专注于消防机器人研发(四足/人形机器人)、IDC灭火系统及军工经济领域合作[9][16][21] --- 核心观点与论据 **消防机器人领域** - 公司两款消防机器人通过消防支队测试,效果获高度评价,可能被纳入装备采购计划[1] - 第二代机器人可实现自动接驳消防水带,第三代研发目标为火场侦查/搜救,减少消防员风险[3][7] - 产品已列入国家消防局推广目录,单价几十万至百万不等,适应不同场景配置[5][9] - 案例:福建省消防部门使用机器人处理锂电池工厂火灾,验证高维度灭火有效性[6] **数据中心消防系统** - 公司布局IDC灭火系统超5年,技术成熟,尤其在UPS/储能电池防火领域具备专业优势[11][13] - 核心方案:AI算法+传感器+模块化单元,可预判火灾征兆并联动云平台预警[14][15] **无人机与军工合作** - 与科威泰合作开发无人机森林消防系统,覆盖1万亩森林试验区,实现天空地一体化防控[17][18] - 科威泰无人机具备军工二级保密资质,可应用于复杂环境侦查及应急通信[19][20] --- 其他重要信息 - 市场反馈:消防机器人已售数十台,电力/化工厂需求稳定,未来增量可期[9] - 技术路径:联合科研院所开发,结合四足/人形机器人原型优化消防场景适应性[2][8] - 数据积累:依托多年火灾实验及消防部门实战数据训练机器人AI能力[4][8] - 军工进展:科威泰无人机通过保密审查,军工供应链合作潜力大[20][21] --- 数据引用 - 机器人单价:几十万至100多万元[5] - 森林试验区面积:1万亩[18] - 销售数量:数十台[9]
影像设备公司一年抓30个商业间谍;跨境品牌大厂员工开会像高考;无人机公司请外国演员冒充在海外生产丨鲸犀情报局Vol.06
雷峰网· 2025-04-14 18:05
扫地机行业转型大家电 - 石头科技投入千万研发分子筛低温烘干技术,将热泵烘干机价格从2万降至万元内,试图通过价格策略进入洗烘一体机市场[1] - 石头曾调研冰箱项目但认为时机未成熟,近期追觅也宣布进军大家电并展出空调、冰箱、洗衣机等智能化产品[2] 无人机行业竞争动态 - 公司J通过展示中国女工生产线宣传制造规模,公司D随后发布全自动化生产线视频回应[2] - 公司T用外国女工演员伪装美国本土生产,实际仍在深圳制造[3] 企业人才招募策略 - 康佳以虚假DJI团队名义招聘AI眼镜人才,实际为内部孵化项目仅招募少数DJI主管[4] - 某影像设备公司A老板年会上揭露并移送30名商业间谍,竞品即将发布2款对标产品[5] 3D打印行业突破 - 拓竹3D打印机从被投资人质疑年收入天花板十几亿,到2024年实现60亿营收,净利润率达50%[6][7] - 产品定价1000美元成为科技奢侈品,某区政府为其建设工厂并承诺每日招募300工人[6][7] AI硬件领域发展 - 坚果投影创始人转型AI眼镜顾问,新产品带显示功能且价格更低,预计4月上市[8] - Plaud公司首款产品借ChatGPT热度月销破1亿,累计众筹550万美元,创始团队以金属质感设计形成差异化[11][12] 扫地机技术路线变革 - 企业C计划用双目模组替代激光雷达,成本可从百元级压缩至小几十元,2024年营收目标50亿并推出3个新品类[8] 跨境电商管理模式 - 公司B实行狼性文化,会议采用随机提问考核,应届生留存率仅10%,但对19次失败产品保持包容[9][10]
国务院批准:对原产美国的所有商品加征34%关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4 18:26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 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中方认为此举违反国际贸易规则并损害合法权益 [1] - 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实施 [1] - 现行保税和减免税政策不变,但新增关税不予减免 [2] - 对于在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至5月13日24时期间进口的货物,若已从启运地启运,则不加征新关税 [2] 中方在世贸组织提起诉讼 - 中国已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起诉美国的"对等关税"措施 [3] - 中方认为美方行为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经贸秩序 [3] - 中方敦促美方取消单边关税措施 [4] 不可靠实体清单更新 - 商务部将斯凯迪奥公司等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5] - 被列入清单的企业被禁止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 [5] - 这些企业也被禁止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 [5] - 清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7] 美国企业产品输华受限 - 海关总署暂停1家美国企业的高粱输华资质 [10] - 3家美国企业的禽肉骨粉输华资质被暂停 [10] - 2家美国企业的禽肉产品输华被暂停 [10] 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的企业 - 斯凯迪奥公司(Skydio Inc) [13] - BRINC无人机公司(BRINC Drones, Inc) [13] - 红色六方案公司(Red Six Solutions) [13] - 赛尼克斯公司(SYNEXXUS, Inc) [13] - 火风暴实验室公司(Firestorm Labs, Inc) [13] - 奎托斯无人机系统公司(Kratos Unmanned Aerial Systems, Inc) [13] - 浩劫人工智能公司(Havoc AI) [13] - 尼罗斯科技公司(Neros Technologies) [13] - 多莫战术通信公司(Domo Tactical Communications) [13] - 急速飞行公司(Rapid Flight LLC) [13] - 英斯图公司(Insitu, Inc) [13]
重磅!中方反制,对美加征34%关税、中重稀土出口管制!
证券时报· 2025-04-04 18:19
关税政策调整 - 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实施 [1][2] - 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加征关税不予减免 [3] - 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前启运且在2025年5月13日24时前进口的货物不加征关税 [4] 稀土出口管制 - 商务部、海关总署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自2025年4月4日起实施 [5][6] - 管制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国际义务,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 [6] 出口管制措施 - 商务部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对其出口两用物项 [7][8] - 11家美国企业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包括斯凯迪奥公司、BRINC无人机公司等,禁止其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及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 [9][10][11][14][18] 贸易争端与诉讼 - 中国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国对华产品加征"对等关税"措施,认为其违反世贸组织规则 [15][16] - 中方敦促美方取消单边关税措施,强调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者 [16] 产品输华资质暂停 - 海关总署暂停1家美国企业高粱输华资质、3家禽肉骨粉输华资质及2家禽肉产品输华资质,因相关产品存在检验检疫问题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