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品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产销率仍在同期新低——3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解读【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4-27 16:08
3月工业经济表现 - 3月规上工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较上月回升,主因生产大幅改善[2][13] - 工企利润增速录得2.6%,较上月上行3个百分点,但环比增速低于近五年中位数,改善基础待夯实[2][6] - 营收利润率升至4.97%,较上月提升0.4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微升至85.37元/百元营收[13] 行业分化特征 -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3月增速达14.3%,拉动整体利润增长2.8个百分点[11] - 装备制造业显著回升: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受"两新"政策带动利润保持高位[11] - 消费品行业分化:可穿戴设备、家电利润高位,但汽车业显著回落,家具行业降幅大[4][11] 库存与经营压力 - 名义库存增速持平于4.2%,实际库存增速升至6.9%(剔除价格因素)[5][15] - 超三成行业主动去库:烟草、有色冶炼、专用设备去化明显,部分中游和下游行业仍在补库[5] - 企业经营压力高企:产销率创十年同期新低,资产负债率创同期新高[4][17] 企业类型差异 - 私营企业利润改善明显,股份制企业同步回升,国企及外商企业利润回落[6] - 两年平均增速仅私营企业改善,其他类型均下滑[6] 外部影响因素 - 基数走低推动3月利润回升,但后续基数走高叠加外部冲击或使利润承压[2] - 稳增长政策需加码显效,补库进程依赖促消费政策落地[4][5]
2025年1-3月工业企业利润分析:利润转正可持续吗?
银河证券· 2025-04-27 15:10
工业企业利润与营收情况 - 1 - 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5093.6亿元,同比增长0.8%,营业收入32.14万亿元,同比增长3.4%,3月利润当月同比2.6%,利润由负转正[1] 利润扭负原因 - 量的提升贡献最多,1 - 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单月同比上涨7.7%,营收上行至3.4%;利润率小幅改善,1 - 3月利润率累计4.7%,环比增加0.17pct,同比跌0.16pct但收窄0.01个百分点;价格继续拖累,3月PPI同比下降2.5%,比前值扩大0.3pct[2] 库存情况 - 1 - 3月产成品存货6.55万亿元,增长4.2%,库存增速平稳;PMI显示原材料库存指数上升0.2pct至47.2%,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0.3pct至48%;高频数据显示钢材库存自2月底3月初顶点后下行,4月企业库存或更多回落[2] 企业负债与账款情况 - 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80.37万亿元,同比增长5.3%,负债合计104.02万亿元,增长5.8%,私营企业资产负债增速分别上行5.4%;3月贷款增速7.4%时隔2年重回上行;但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5.59万亿元,同比增长9.9%,平均回收期70.9天,同比增加4.0天[2] 行业利润情况 - 1 - 3月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前值下降5.8%转为增长3.5%,3月增速达14.3%;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利润分别增长14.2%、9.5%;计算机电子利润回升至3.2%,电气机械利润提高到7.5%,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78.8%、65.8%、21.7%[2] 未来展望与投资建议 - 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回升开门红,但存在出口、价格、回款周期等担忧;4月政治局会议给出“两新”政策增量预期;投资看好红利 + 硬科技哑铃策略及服务消费空间;固收方面,25 - 50BP降准可能在4月政治局会议后落地,20BP左右降息可能在5、6月到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望下探至1.5%[3]
强在中游,弱在建筑——3月PMI数据点评
一瑜中的· 2025-04-01 09:13
核心观点 - 3月制造业PMI为50.5%,较前值50.2%继续回升,显示制造业环比改善[2][4] - 经济环比回升力度强于2023年四季度和2024年三季度,但弱于2024年四季度及2024年1-2季度[3][13] - 装备制造业表现突出,PMI达52%,较前值回升1.2个百分点,消费品行业小幅回升至50%,基础原材料行业回落至49.3%[4][9] - 建筑业PMI为53.4%,虽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但新订单指数降至43.5%,显示项目不足隐忧[5][10] PMI数据点评 强在中游 - 装备制造业PMI回升1.2个百分点至52%,EPMI指数大幅跳升10.6个百分点至59.6%[4][9] - 装备制造业收入端受"硬科技"、"设备更新"和"出口"三因素共振推动[4][9] - 生产指数52.6%维持高位,新订单指数51.8%较前值提升0.7个百分点[2][16] 弱在建筑业 - 建筑业新订单指数43.5%,低于前值46.8%和去年同期水平[5][10] - 从业人员指数41.4%较前值45.6%明显下滑,反映用工需求收缩[5][10] - 基础原材料行业PMI回落至49.3%,出厂价格指数47.9%连续10个月低于荣枯线[5][10] 数据表现 制造业分项 - 新出口订单指数49%较前值48.6%改善,但仍处收缩区间[2][16] - 原材料库存指数47.2%小幅回升,采购指数51.8%连续两月高于荣枯线[16][17]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3.8%较前值54.5%略有回落[18] 非制造业分项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3%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金融、运输等行业景气度高于55%[2][17]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53.4%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但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5.3%显示信心不足[17][18] - 综合PMI产出指数51.4%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指数分别为52.6%和50.8%[2][18] 价格与库存 - 出厂价格指数47.9%较前值48.5%继续回落,动力煤、螺纹钢等工业品价格普遍下跌[10][17] - 产成品库存指数48%较前值48.3%微降,原材料库存指数47.2%较前值47%小幅回升[17]
【广发宏观郭磊】3月PMI的几个特征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3-31 19:01
经济改善趋势 - 3月制造业PMI为50.5,环比上行0.3个点;服务业PMI为50.3,环比上行0.3个点;建筑业PMI为53.4,环比上行0.7个点,显示经济继续改善[1][4] - 2025年1-3月制造业PMI分别为49.1、50.2、50.5,呈现逐月回升态势[4] 积极特征 - 出口订单指数继续小幅走高,3月为49.0,高于前值的48.6,外部关税背景下外需部门仍呈现韧性[2][5] - 小企业PMI在3月环比上行达3.3个点至49.6,显著高于前值的46.3,可能受益于金融条件改善[2][5]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2.3,高于前值的50.9;装备制造业PMI为52.0,高于前值的50.8和去年同期的51.6,政策红利集中的汽车、家电、新能源等行业表现较好[2][5] 弱复苏特征 - 制造业PMI去年3月为50.8,2013-2019年3月环比均值为0.7个点,今年从绝对值到环比幅度皆稍低[2][5] - 服务业去年3月绝对值和环比分别为52.4、1.4个点,今年亦弱于季节性[2][5] - 与2017年相比,一季度制造业景气度累计变化均为0.4个点,但服务业景气度累计变化低于当年[6] 行业分化 - 基础原材料行业PMI为49.3,低于前值的49.8,主要受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反映基建等部门支撑力度不足[7][8] - 消费品行业PMI为50.0,略高于前值的49.9,其中服装PMI环比回升3.7个点至54.8,但农副食品PMI环比下降1.7个点至47.4[9][10] 价格与盈利 - 3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49.8,低于前值的50.8;出厂价格指数为47.9,低于前值的48.5[11] - 1-2月规上工业企业盈利同比-0.3%、税收同比增长-3.9%,与前两个月PPI同比-2.2%的低位有关[10] 就业市场 - 3月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8.2,低于前值的48.6;服务业为46.5,低于前值的46.7;建筑业为41.4,低于前值的45.6[12] - BCI企业招工前瞻指数为49.6,低于前值的51.3,技术变革预期下企业人力需求更偏结构性[13] 经济展望 - 2025年经济可能和2016年有相似之处,趋势动能在培育中,年内走势存在波折,但居民消费、地方投资、物价指数等"底盘"可能会缓步抬升[13] - 政策稳增长仍是"924"以来的大逻辑,后续将处于验证政策有效性的阶段[14]
3月份PMI数据继续上升,这一需求指标创两年来新高
券商中国· 2025-03-31 14:27
3月PMI数据总体表现 - 3月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5%、50.8%和51.4%,较上月上升0.3、0.4和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上升 [2] - 三大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显示经济总体保持扩张,回升苗头更为明显 [2] - 二季度宏观经济预计继续实现"量的稳定增长"和"质的较快提升" [2] 制造业PMI分析 -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6%和51.8%,较上月上升0.1和0.7个百分点,产需扩张加快 [3] - 大、中、小企业PMI均在荣枯线以上,生产恢复态势明显 [3] - 采购量指数回落,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下降1和0.6个百分点至49.8%和47.9%,反映供大于求问题仍突出 [3][5] - 反映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仍在60%以上,企业恢复生产信心不足 [3] 重点行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2.0%、52.3%和50.0%,较上月上升1.2、1.4和0.1个百分点 [4] - 装备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上升3.7个百分点至55%以上,创2023年4月以来新高 [4]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升至55%以上 [4] - 高耗能行业PMI为49.3%,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 [4] 价格指数分析 - 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下降5.4个百分点至45%左右,出厂价格指数下降1.8个百分点至46%左右 [5] - 新动能价格指数处于上升态势,反映新动能供需较好增长及高附加值产业对传统产能的替代 [5]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8%,连续2个月上升 [6]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4%,连续2个月上升,创2024年6月以来新高 [6]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 [6] - 电信运营相关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3%以上 [6] 二季度展望 - 扩大内需、新型城镇化等政策将带动制造业市场供需增长,扩大开放政策推动出口向好发展 [7] - 非制造业预计呈现投资持续发力、消费逐步回暖和新动能保持活跃的多元化增长格局 [7]
工企产销率创同期新低——1-2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解读【财通宏观•陈兴团队】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3-27 17:40
1-2月工企收入与利润表现 - 1-2月规上工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增速较上月回落,主因生产略降且产销率创同期新低[1] - 工企利润增速录得-0.3%,较上月回落超10个百分点,两年年均增速同步恶化,利润率下行0.8个百分点至4.53%[1][7][9] - 成本费用环比微降,每百元营收中成本85.11元、费用8.56元,但利润率受春节效应扰动显著[9] 行业分化特征 - 消费与高技术行业表现亮眼:汽车制造业受置换补贴政策推动利润提升显著,智能消费设备、家电行业因以旧换新政策利润增长突出[8] - 采矿业利润增速大幅下降,原材料行业延续回暖趋势,电力热力、有色行业利润增速上涨[7][8] - 外商企业利润增速保持正增长,国企效益收窄明显,其他经营主体利润同比增速普遍收窄[7] 库存与经营压力 - 名义库存增速4.2%(环比+0.9pct),实际库存增速6.5%(环比+0.8pct),超四成行业仍处于去库阶段[3][5] - 产成品周转天数升至22.3天(上月19.2天),库销比季节性回落但同比略升[14] - 资产负债率创十年同期新高,叠加产销率创十年新低,显示企业经营压力加大[3][14] 政策与前瞻 - 两会政策部署落实有望带动内需改善,叠加高基数效应缓解,利润或见底回升[1] - "两新"政策持续显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仪器仪表等高技术行业利润增幅显著[8]
PMI点评(2025.2):PMI节后反弹,投资好于消费
华金证券· 2025-03-02 18:22
制造业PMI情况 - 2月制造业PMI较1月反弹1.1至50.2,高于近5个春节在1月年份2月平均反弹幅度0.9[1] - 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分别回升1.9、2.7至51.1、52.5,均为近10个月高位[1] - 高耗能行业PMI回升2.2,消费品行业仅回升0.8至49.9,1 - 2月平均较24Q4均值下滑1.1[1] - 新出口订单指数2月反弹2.2至48.6,此前1月下滑1.9,特朗普加征10%关税幅度较预期温和但后续仍有风险[1] 库存与其他行业PMI情况 - 2月产成品库存指数反弹1.8至48.3,年化持平于47.7低位[1] - 2月建筑业PMI大幅反弹3.4至52.7,服务业PMI小幅回落0.3至50.0[1] 经济形势与政策预测 - 2025年经济受海外关税风险和国内房地产周期磨底困扰[1] - 预计两会财政货币政策导向为提振消费、促进有效投资内需[1] - 维持2025年赤字率抬升、特别国债扩容含5000亿左右消费补贴、新增专项债4.2万亿含6000 - 8000亿用于保障房收储预测[1] - 货币政策外部限制性因素可能较强,财政扩张拉动内需和改善企业信心或更有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