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

搜索文档
新华视点·关注宠物经济|带宠物出行,如何更友好?
新华社· 2025-06-11 18:08
宠物出行服务市场发展 - 京沪高铁在5座车站间的10趟列车试点宠物托运服务,已有超百只宠物体验,宠物需满足体重不超过15公斤、肩高不超过40厘米等条件 [2] - 南航、海航等航司在部分航线推出宠物进客舱服务,费用约1300元,允许带入2至6只宠物,宠物需全程在航空箱内 [2] - 滴滴宠物出行服务上线以来,近200万只宠物注册使用,猫狗类占比95% [3] 宠物友好场所增长 - 美团、大众点评上,宠物友好酒店上榜2025年"必住榜"的城市数量同比增长近40% [3] - 成都宠物友好商场从2019年的一两家增加到10多家,全国范围内超过百家 [3] - 莫干山800多家民宿中超过一半已实现宠物友好,部分民宿进行了适宠化设计与改造 [6] 宠物出行服务问题 - 黑猫投诉平台上以"宠物出行"为关键词的投诉超千条,问题包括托运车辆不符承诺、宠物受伤等 [4] - 部分宠物托运企业采用货物运输方式,缺乏独立通风系统、监控设备等,笼具尺寸、材质不符合要求 [4] - 存在虚假宣传和乱收费现象,如额外收取监控设备租金、超时自取费等 [5] 行业规范与改进 - 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开展高铁宠物运输调查问卷,多家企业表示服务上线基于持续增加的携宠出行需求 [5] - 建议设置行业准入门槛,要求相关企业和人员具备一定资质 [6] - 宠嗒嗒的宠物智能舱配备空调、新风系统等,滴滴允许司机自主选择宠物出行订单 [6] 公共空间管理建议 - 建议明确设立宠物友好区域的公共空间应配备硬件设施、提供服务及管理标准 [6] - 需关注宠物应激反应,建立应急预案,解决人宠纠纷 [6] - 养宠人士应携宠文明出行,平衡不同利益诉求 [7]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 跑出亚欧大陆“新时速”
央广网· 2025-06-11 13:23
中欧班列发展现状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连续61个月单月开行数量保持在千列以上 [1] - 每周稳定开行17列,全程运行时间较普通国际货运班列平均压缩30%以上,单柜货值平均提升41% [1] - 中国境内128个城市开通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6个国家229个城市及亚洲11个国家超100个城市 [1] - 六大口岸单日交接车能力达184列,为扩大开行提供支撑 [1] 货物结构与服务创新 - 运送货物品类从最初少量品类拓展至53个门类5万多种商品 [2] - 汽车及配件、机械设备、电子电气等高附加值货物占比超出口总量60% [2] - 攻克新能源汽车及消费型锂电池铁路运输安全难题,助力"新三样"出口 [2] - 创新开行跨境电商、食品冷链、国际运邮等特色班列,累计服务外贸企业超2万家 [2] - 为重点企业开行供应链专列700余列 [2] 基础设施与网络布局 - 境外主要节点城市广泛设立集装箱还箱点 [3] - 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投用,年产能11.5万标箱,辐射中亚及跨里海沿线10余国 [3] - 西安至中亚国家运输时间从7天降至5天 [3] - 规划建设莫斯科、巴库、布达佩斯、明斯克等场站,推进"海外仓+班列"一体化布局 [3] 战略定位与未来方向 - 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搭建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 [3] - 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全境,推动"枢纽对枢纽"多点升级 [1][3] - 通过"总对总"合作协议促进中外商品双向流通,进口品类从单一板材拓展至粮食、石油焦等 [2]
世界银行宣布为摩洛哥交通网络提供融资支持
商务部网站· 2025-06-11 10:59
世界银行融资支持摩洛哥交通网络升级 - 世界银行宣布向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大区提供3 5亿美元融资 旨在改造该地区交通网络体系并增强国家铁路局(ONCF)应对城市化能力 [1] - 摩洛哥城镇化率已达60% 预计2050年升至70% 城市地区贡献主要GDP但面临出行受限 道路拥堵及汽车尾气污染等发展瓶颈 [1] 卡萨布兰卡大区交通基建项目细节 - "大都会短距交通系统"(SIR)项目已启动 包含车站现代化改造 新建站点及增加客运列车频次 [2] - 融资将专项支持SIR建设电气化客运铁路系统 连接中心城区与泽纳塔 穆罕默迪耶等郊区 利用现有73公里铁路线升级电力及信号系统 [2] - 计划建设改造15座多式联运枢纽站 重点提升艾因塞巴铁路货运枢纽及泽纳塔物流园区周边交通网络衔接 [2] 项目预期效益 - 缓解现有线路运营压力 提升卡萨港货运吞吐能力 [2] - 通过基础设施维护和现代化改造 强化卡萨布兰卡-塞塔特地区轨道交通运力 [2]
第11万列中欧班列从山东发车
大众日报· 2025-06-11 09:02
中欧班列发展概况 - 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 [2] - 山东中欧班列自2018年10月起实行统筹运营模式,从年均不足200列增至2024年突破2200列 [2] - 截至2024年5月,山东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18万列,是全国用时最短突破万列的省份 [2] 山东中欧班列网络体系 - 构建"2+4+N"境内外网络服务体系:境内济南、青岛获批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境外设立4个海外集结中心(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俄罗斯、老挝) [3] - 在德国、波兰、塞尔维亚、乌兹别克斯坦建有海外仓,在日本、韩国设立营销中心 [3] - 国际运营线路达56条,通达27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59个城市 [3] 业务模式创新 - 推出"班列+冷链"专列,青岛、济南、淄博等地实现常态化运营 [3] - 创新"班列+跨境电商"、"班列+运贸一体化"、"班列+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 [3] - 运输货物涵盖60余个大类1.6万个品类,累计服务外贸企业超2万家,实现进出口货值超1200亿元 [3] - 为海尔、海信、玲珑等重点企业开行供应链专列700余列 [3] 回程班列发展 - 回程班列开行量从2019年93列增至2024年1058列,占比从9.4%提升至47.7% [4] - 回程货物从板材、棉纱扩展到纸类、粮食类、石油焦、煤炭等品类 [4] - 山东工业体系支撑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同时省内市场对海外优质消费品、汽车零部件、高端设备需求旺盛 [4] 运营效率提升 - 中铁集装箱胶州中心站推出"全场区海关监管模式",实现铁路到发与海关保税、查验业务"一站式"办理 [2] - 该模式减少客户中间环节,提升物流效率 [2]
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6-11 06:14
中老铁路物流网络建设 - 中老铁路冷链物流需求旺盛,运营百余个冷链货柜仍供不应求,泰国榴莲3天可达昆明,老挝香蕉7天抵北京 [1] - 中老铁路与昆磨高速、澜沧江湄公河航道、昆明机场构成"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联运模式使老挝咖啡豆至欧洲物流成本降40% [2] - "澜湄快线"推出定制化班列如"京滇·澜湄线",实现企业前置申报、快速通关,南亚东南亚生鲜产品高效低价进入中国市场 [2] 运输效率与政策支持 - 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从开通初期每日2列增至高峰18列,磨憨口岸通关时间从40小时压缩至2-5小时 [3] - 昆明托管磨憨后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超110亿元,年均增速达118.2%,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 [3] - 云南出台中老铁路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通道能力提升等四大行动,并发布产业布局指引推动沿线错位协同发展 [3] 沿线产业与经济效益 - 中老铁路带动沿线形成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等4条重点产业链,玉溪新能源电池项目2024年产值达54.49亿元 [4] - 2024年一季度西双版纳海外游客达15.7万人次(同比+470%),旅游外汇收入9991万美元(同比+481%) [4] - 截至2024年4月,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194.9万人次,货运量5849.6万吨,跨境商品种类从500种扩展至3000种 [5]
“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模式落地新疆 压缩通行时间 助力高效通关(市场万花筒)
人民日报· 2025-06-11 06:05
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 - 改革在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和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石河子市等地同时启动,标志着此项改革在全国铁路口岸及腹地城市的首次落地 [1] - 新模式通过实现单证智慧申报、海关智能检查、关铁信息共享等改革,提升铁路口岸运能及整体通行效率 [1] - 进口货物通行时间从2—3天压缩至16个小时内,降幅达70%,属地出口货物通行时间从6小时压缩至1小时,降幅达80% [1] 铁路跨境运输发展 - 近三年新疆铁路口岸过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过货量达2865万吨,占全疆陆路口岸过货量的近七成,占全国铁路口岸过货量的1/3 [1] - 通行中欧(中亚)班列1.6万列,占全国五成以上 [1] - 新疆作为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的关键作用不断增强 [1] 数字口岸系统建设 - 通过数字口岸系统的建设与使用,实现铁路、海关数据实时互通,实时掌握列车动态及货物放关信息 [2] - 预计提升车辆周转效率20%以上 [2] - 公司进口货物入境后停留时间从2—3天缩短至十几个小时,单车费用降低约600元 [2] 改革成效与展望 - 新模式已在相关铁路口岸及腹地城市业务现场顺利运行,并取得初步成效 [1] - 海关、铁路将深化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巩固拓展改革成效 [2] - 改革旨在更好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2]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十一万列 发送货值超四千五百亿美元
经济日报· 2025-06-11 06:05
中欧班列发展概况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 [1] - 境内已有128个城市开通中欧班列,通达26个欧洲国家229个城市及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 [1] - 构建了西、中、东3条国内通道,境外形成北中南3线并行格局 [1] 运营效率与创新 - 创新开行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每周稳定开行17列,全程运行时间较普通班列平均压缩30%以上 [2] - 全程时刻表班列平均每柜货值较普通中欧班列提升41% [2] - 成功解决新能源汽车和消费型锂电池铁路运输安全难题,推动"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 [2] 货源结构与拓展 - 运送货物品类拓展至53个门类、5万多种商品 [2] - 汽车汽配、机械设备、电子电气等高附加值货物占比超过60%(2024年数据) [2] - 开展南通道试运并开辟入欧新径路,推动境外通道多元化发展 [1] 国际合作与网络建设 - 与沿线国家铁路部门协商运输组织及价格,完善"畅通高效、多向延伸、海陆互联"的境外网络 [1] - 服务范围基本覆盖亚欧全境,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 [1]
广东城际今年将开通5条(段)新线
广州日报· 2025-06-11 03:30
城际铁路网络扩张 - 预计到2025年底开通5条(段)城际铁路,包括新白广城际、广佛东环城际、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广清城际南延线、广惠城际北延线 [1] - 新白广城际北段、广佛东环城际、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力争在全运会前开通 [1] - 运营总里程将超400公里,实现从"单线运营"到"网络运营"的跨越 [1] 客流增长表现 - 广惠、广肇城际贯通运营后月发送量达224.4万人次,较未贯通前增长超230% [2] - 开通一周年累计发送旅客2568万人次 [2] - 2024年5月1日创下单日发送旅客20.8万人次的历史新高 [2] 运营效率提升 - 平均行车间隔压缩至26分钟(广惠城际)和24分钟(广肇城际),最小间隔仅5分钟 [2] - 2024年5月28日起开行"特快列车",番禺站至佛山西站、西平西站、肇庆站、小金口站用时分别压缩至约20分钟、25分钟、60分钟和70分钟 [2] 票务系统创新 - 完成"12306+城际铁路公交化多元支付"双票务系统建设 [3] - 公交化多元支付系统注册量突破273.7万人次 [3] - 实现随到随走无须提前购票,支持护照、港澳台通行证等证件认证 [3] 交通网络整合 - 广惠、广肇城际全线多个站点与国铁车站实现安检互认 [3] - 与邻近的国铁、地铁车站实现便捷换乘 [3]
扩大“买全球、卖全球”商贸网络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
证券日报· 2025-06-11 01:12
中欧班列发展现状 - 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 [1] - 中国境内已有128个城市开通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6个国家229个城市以及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 [1] - 货物品类拓展至53个门类、5万多种商品,汽车汽配、机械设备、电子电气等高附加值货物占比超过60% [3] 中欧班列的战略价值 - 以时效快、成本低、全天候优势为外贸企业提供陆路运输新通道,对冲海运价格波动和地缘政治风险 [2] - 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与安全稳定,增强中国外贸韧性 [2] - 推动中国外贸从"沿海主导"向"海陆联动"转型,扩大"买全球、卖全球"商贸网络 [2] 中欧班列未来发展方向 - 运用区块链技术提升跨境结算效率,利用智能调度系统降低列车空返率,实现全链条数字化管理 [3] - 推动"班列+产业"协同,搭建贸易数字化平台,促进运输与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产业集群对接 [3] - 发展海铁联运、空铁联运等"班列+多式联运"融合模式,打通海陆空枢纽 [3] 国铁集团的战略定位 - 持续贯彻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推动中欧班列向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安全方向发展 [4] - 秉持丝路精神,为促进亚欧经贸往来和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运输保障 [4]
上证中部崛起龙头企业指数下跌0.46%,前十大权重包含闻泰科技等
金融界· 2025-06-11 00:33
上证中部崛起龙头企业指数表现 - 上证中部崛起龙头企业指数(H50014)下跌0 46% 报3020 69点 成交额150 59亿元 [1] - 近一个月下跌1 21% 近三个月下跌2 68% 年至今下跌0 83% [1] - 指数以2003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为1000 0点 [1] 指数权重构成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大秦铁路(16 7%) 洛阳钼业(14 89%) 山西汾酒(14 01%) 海螺水泥(13 33%) 江西铜业(11 22%) 晶科能源(3 81%) 长沙银行(3 35%) 九州通(2 0%) 潞安环能(1 99%) 闻泰科技(1 93%) [1] - 全部成分股均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 00% [1] 行业分布 - 原材料占比最高达41 97% 工业占比25 80% 主要消费占比14 39% [2] - 其他行业占比:金融5 05% 医药卫生4 36% 能源3 77% 信息技术2 74% 通信服务1 01% 公用事业0 47% 可选消费0 46% [2]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会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将从指数中剔除 公司发生收购合并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