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建设

搜索文档
中非经贸株洲陆港合作宣言发布
央广网· 2025-06-17 16:45
中非经贸株洲陆港合作宣言核心内容 - 株洲市已率先建立中国内陆直通非洲大陆的货物运输大通道 为深化中非经贸奠定基础 [2] - 宣言致力于打造中非经贸株洲陆港 推动基础设施联通 经济贸易畅通 产业发展融通 [2] - 该举措是服务和融入中非共建"一带一路" 助力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 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大行动 [2] 物流体系建设 - 承诺构建物流 商贸 产业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体系 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2] - 加强物流体系升级 建设"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2] - 打造贯通中国内陆 联通非洲大陆的物流主通道 [2] 商贸与产业协同发展 - 加强商贸体系创新 推动中非货品双向流通 形成中非优品贸易生态圈 [2] - 加强产业体系融合 将陆港建成具有全球优势的中非合作枢纽与产业聚集高地 [2] - 充分发挥株洲"制造名城"产业优势 精准对接非洲发展需求 [3] 重点合作领域 - 在高端装备制造 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低碳发展 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挖掘合作潜力 [3] - 推动产业链 供应链在陆港平台上实现深度融合与高效协同 [3] - 着力构建中国对非贸易枢纽 以陆港为核心吸引全国对非货源在株洲集聚 [3] 发展目标 - 打造中国对非贸易集散中心 推动中非经贸合作实现更大突破 [3] - 作为"一带一路"对非合作新支点 推动中非双方更高水平开放 [3] - 实现"中国制造"便捷走进非洲 "非洲好物"高效惠及中国消费者的双向赋能 [3]
伊朗会是第二个阿萨德政权下的叙利亚吗?
虎嗅APP· 2025-06-15 11:38
以下文章来源于底线思维 ,作者王世纯 底线思维 . 观察者网时评专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底线思维 (ID:dixiansiwei) ,作者 :王世纯,原文标题:《伊朗会是第 二个阿萨德叙利亚吗?》,头图来自:视觉中国(图为当地时间2025年6月13日,伊朗德黑兰,以色 列袭击伊朗首都后,消防员和民众在一处居民区清理爆炸现场) 本周最大的军事新闻,无疑是以色列对伊朗的成功袭击。6月13日,以色列战机空袭了伊朗首都德黑 兰的多个高级军官和核科学家住所、伊朗城市皮兰沙赫尔的战略导弹基地、哈马丹和纳坦兹铀浓缩设 施等数十个目标,取得丰硕战果。目前,以军的空袭仍在继续,开源消息证实伊朗遭受了重大物质损 失和人员损失。多名伊朗高级官员被以色列的空袭消灭。 伊朗中央决策层遭受一轮重创 到笔者完稿之时,伊朗官方媒体已经证实多名高级指挥官和科学家死亡,死亡的高级官员包括但不限 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侯赛因·萨拉米、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中央司令官员古拉姆·阿里·拉希 德、伊朗原子能组织前负责人费雷杜恩·阿巴斯和伊朗核科学家穆罕默德·迈赫迪·德黑兰奇等。 在一众身亡的高级官员之中,最大的损失则是总参谋长穆罕默德·巴盖里少将和 ...
全运赋能,以品质提升促城市跃升
广州日报· 2025-06-14 13:22
城市品质提升项目进展 - 广州统筹推进8类共291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 包括道路 园林 河道 街区 照明 市容 美丽乡村等领域 [1] - 截至发布会时已完成173个项目 剩余项目预计8月31日前完工 [1] - 项目推进体现"赛时为赛事 赛后为城市"理念 重点围绕30个场馆周边建设17个精致街区 [2] 全运会带动城市发展 - 历史经验显示六运会带动天河崛起 九运会推动城市东进 亚运会提升国际形象 [1] - 当前以十五运会为契机 通过40项要素设计指引提升城市品质 [2] - 重点打造广州塔周边 珠江两岸等城市客厅 实施夜景照明工程塑造城市IP [2] 城市精细化建设理念 - 采用"长期主义"思路推进建管用一体化 注重慢行系统改造等可持续项目 [2] - 通过"点线面"结合构建立体增绿网络 强化花城品牌形象 [2] - 建设精致场馆 赛区 街区三位一体的品质空间 [2] 民生导向工程实施 - 以市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核心指标 优化出行和人居环境 [3] - 构建创意生活体验场景 拓展城市共享活力带 [3] - 通过惠民项目和民心工程实现"全运红利全民共享" [1][3]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总体稳定,一批交通重大工程进入节点
第一财经· 2025-06-14 11:07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 1至4月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9503亿元,其中公路完成6534亿元,水运完成684亿元 [1] - 2024年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7893亿元,同比下降3.2%,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27982亿元,下降7.5% [3] -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民航投资1404亿元,增长13.1% [3] - 公路固定资产投资25774亿元,下降8.7%,其中高速公路完成14015亿元,下降12.2% [3] - 水路固定资产投资2208亿元,增长9.5%,内河建设完成1191亿元,增长13.2% [3] 重大工程项目进展 - 新疆乌尉公路天山胜利隧道2-1竖井贯通落底 [1] - 厦金大桥(厦门段)刘五店航道桥进入塔柱施工阶段,计划年内封顶 [1] - 厦金大桥(厦门段)环岛路隧道进入盾构掘进施工阶段 [1] - 沪渝高速公路黄石至武汉段改扩建工程完成全线下部结构施工 [2] - 大理至临沧高速公路南涧至云县段三家村隧道贯通 [2]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轴7廊8通道"路线里程超26万公里,建成率约90% [3] - 铁路投产新线3113公里,公路里程增加5.35万公里 [3][4] - 三级及以上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占比提高至12.4% [4] - 港口万吨级泊位增加93个,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增加4个 [4] - 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连续8年保持在4000亿元以上 [4] 交通运输科技创新 - 加快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实施"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 [4] - 培育发展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 [4] - 着力打通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堵点断点 [4]
中国交建: 中国交建关于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减资暨通知债权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19:38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证券代码:601800 证券简称:中国交建 公告编号:临 2025-032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减资暨通知债权人的公告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或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 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 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一、 通知债权人的原因 公司于 2025 年 6 月 13 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五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 回购注销中国交建 2022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第五 届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对《关于回购注销中国交建 2022 年限制 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发表核查意见。 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相关规定,公司 2022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和 预留授予的激励对象中 48 人出现因组织安排调离公司且不在公司任职、达到法 定退休年龄正常退休、在劳动合同期内主动提出辞职、2023 年度绩效考核结果 为 C 级或 D 级、违法违纪等情形,董事会审议决 ...
八折收购VS展期降息 西咸空港新城高息非标债化解路径几何?
经济观察报· 2025-06-13 14:50
债务违约情况 - 西咸空港新城集团自2024年上半年起陆续出现商业承兑汇票逾期,逾期信息逐渐被曝光 [1][8] - 2024年3月31日票据承兑逾期余额为2.13亿元,至2024年12月20日增加至5.81亿元 [9] - 2025年6月,多家融资租赁机构正在与公司协商债务展期事宜 [10] - 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项目状态更新为"终止",拟发行金额8亿元 [11] - 2025年公司仍未有新增公开债券发行记录 [12] 债务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有息负债规模为387.6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6.55% [15]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25.12亿元,主要为应收空港新城管委会土地开发整理及代建业务款项 [16] - 公司面临资产负债率上升风险,主要依靠自身现金流、政府扶持资金及外部融资 [15] 债务化解措施 - 公司正在推进土储专项债发行工作,与银行洽谈非标债务置换事宜 [5] - 协调融资租赁、信托机构等推进降低利息,目标将非标债务综合成本调整至不高于5% [18][21] - 寻求对融资租赁债务进行打折兑付,由陕西省内地方AMC按剩余本金八折收购 [22] - 化债专班积极与金融机构沟通协商债务展期及利息支付方式 [23] 业务与经营问题 - 公司主要从事空港新城范围内基础设施及保障房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业务 [7] - 土地开发整理及代建业务应收账款回收难题是债务违约关键因素之一 [15] - 产业园区空置率较高,平台公司主营业务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 [16] - 票据逾期系与施工单位对保交楼工程项目进度款支付时点、结算金额存在分歧所致 [9]
八折收购VS展期降息 西咸空港新城高息非标债化解路径几何
经济观察网· 2025-06-13 14:35
债务违约情况 - 西咸空港新城集团拖欠融资租赁机构3000万元本金未偿还,该项目2019年投放2亿元融资,2024年10月到期[1] - 2024年3月票据承兑逾期余额2.13亿元,12月增加至5.81亿元,逾期原因为与施工单位对保交楼项目进度款支付存在分歧[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有息负债规模达387.62亿元,资产负债率76.55%[7] - 2024年公司债券年度报告显示应收账款账面价值125.12亿元,主要为应收空港新城管委会土地开发整理及代建业务款项[7] 债务化解进展 - 公司正在推进土储专项债发行,与银行洽谈非标债务置换,协调融资租赁和信托机构降低利息[2] - 债务化解专班提出将融资租赁等非标债务利息压降至5%以下[9] - 计划通过地方AMC按剩余本金八折收购融资租赁债权人债权[11] - 陕西金资将推动省内重点区域债务风险化解和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12] 融资环境与经营状况 - 2024年拟发行8亿元私募债项目状态更新为"终止",2025年仍无新增公开债券发行记录[4][5] - 省外金融机构持观望态度,短期内融资环境难以快速修复[6] - 产业园区空置率高,主营业务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经营效率低下[8] - 土地开发整理及代建业务应收账款回收缓慢是债务违约关键因素之一[7] 债务解决方案 - "金融机构支持西咸新区高质量发展一致行动方案"提出银行落实"不抽贷、不断贷",优化融资结构[9] - 非银行金融机构方案包括推动银行通道非标债务回表,降低融资成本至不高于5%,通过展期续作保持存量规模[10] - 债务化解专班正协商调整债务展期及利息支付方式,同时推进土储专项债发行[12]
Prime集团:通过跨境投资与政策协同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财富在线· 2025-06-13 09:57
亚洲与新兴市场经济合作转型 - 亚洲与新兴市场之间的经济合作正从"高频贸易"转向"长期结构性发展伙伴关系" [1] - Prime集团作为投资与开发平台积极参与这一转型进程 为多国政府与机构提供制度化 可执行 富有战略价值的私营合作伙伴 [1] Prime集团战略定位与核心优势 - 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与上海之间 深度布局能源 农业 物流与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 [1] - 公司源于家族办公室机制 兼具金融纪律与战略眼光 核心优势在于融合主权利益 国际资本与本地治理结构 [1] - 公司致力于在高潜力但基础薄弱的国家与地区推进国家发展战略 实现从"政策愿景"到"经济成果"的闭环转化 [1] 公司业务模式与项目特点 - 专注于将宏观政策目标转化为可落地 可投资的实体经济项目 涵盖工业园区 物流通道 清洁能源平台与农业基础设施等 [2] - 项目紧密对接东道国发展规划与区域经济建设目标 通过整合工程执行能力 融资结构设计与多方协调机制实现大规模交付 [2] - 合作模式强调问责机制 透明流程与社会责任 确保项目在经济与社会两个维度的可持续性 [2] 资本运作与战略发展 - 正推动核心资产纳入新加坡上市结构 以吸引更多包括中资在内的全球合伙人 [2] - 目标是打造具有制度化管理 政策协同与发展导向的投资平台 [2] 与中国发展战略的协同 - 公司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的具体实践者 强调本地参与 制度共建与发展可持续 [3] - 以本地政府为核心合作方 坚持国际治理标准 在基础设施 产业链升级与区域互联互通方面形成可复制模型 [3] - 不仅是投资方 更是中国"可持续对外发展战略"的落地执行伙伴 [3] - 未来将以"中立执行+制度治理+长期协同"角色 为中国资本与发展议程搭建连接桥梁 [3]
第11届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在澳门成功举办
商务部网站· 2025-06-12 13:04
论坛概况 - 第11届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在澳门举办 由中国商务部主办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和澳门招商投资促进局承办 [1] - 论坛主题为"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共书中拉务实合作新篇章" 包含主题论坛及专题活动 [1] - 参会规模达300余人 包括拉美和加勒比地区11个国家的16位部长级官员 以及中拉政府部门 金融机构 企业代表 [1] 合作成果与趋势 - 中拉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已实施200多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创造上百万就业岗位 [2] - 合作领域从传统基建扩展到可再生能源 智慧交通 数字基建 智慧城市等新兴方向 [2] - 合作动能正从传统基建向新质生产力升级 项目落地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联通 合作理念从工程交付转向民生根基深化 [3] 未来合作方向 - 强化政府战略引领 优化营商环境 加强发展战略对接 深化双边经贸合作 [4] - 推动金融创新 搭建多元融资平台 拓展融资模式 健全绿色金融体系 [4] - 推进绿色基建合作 重点发展新能源 智能电网 生态环保领域 [4] - 加强科技赋能 推广数智技术在基建中的应用 提升合作动能 [4] 论坛作用 - 论坛自2015年创立以来已成为中拉基建政策沟通 信息共享 项目落地的重要平台 [4] - 未来将继续推动"五大工程"实施 促进政策对接 项目孵化与经验共享 [4]
第16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暨展览在澳门举行
新华网· 2025-06-11 21:29
以"更好互联互通更多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第16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暨展览11日在澳门举 行开幕典礼,聚焦基础设施区域融合、能源转型、智能建造等联通全球基础设施的热点和前沿话题。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澳门中联办主任郑新聪、外交部驻澳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刘显法等嘉宾出席。 本次国际基建论坛会聚7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3500余位与会者,包括专题论坛、创新成果首发仪式等逾 250场专题及配套活动。同期举办的展览占地8000平方米,云集约85家中外展商,旨在推动中国与全球 基础设施合作迈向新台阶,发挥助力共建"一带一路"设施联动重要作用。 特区政府经济财政司司长戴建业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国际基建论坛推动澳门会展业向国际化、专业化及 市场化迈进,让澳门在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展现更大作为。未来,澳门将继续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 势,进一步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促进内联外通,以实际行动参与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尼加拉瓜交通和基础设施部长奥斯卡·莫希卡表示,互联互通已成为发展的基本原则,是通往全球合 作、共享繁荣的桥梁。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有效促进国家间的互利合作。 开幕典礼现场发布了《"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