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司债券
icon
搜索文档
旭辉集团:“HPR旭辉1”等6只债券将自9月16日开市起停牌
搜狐财经· 2025-09-16 01:37
来源:久期财经 截至9月12日,旭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部公司债券均已经持有人会议表决通过了债 券重组方案的相关议案。根据约定,公司将于2025年9月12日(全部未偿债券为审议重组议案所召开的债 券持有人会议召开完毕之日)起30个交易日内分别向同意账户兑付并注销其持有的全部未偿债券同意张 数的0.2%,为保证相关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公平信息披露,保护广大债券投资者的利益,根据《上海 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2023年修订)》等相关规定,经公司申请,公司如下公司债券(以下简 称"停牌债券")自2025年9月16日开市起停牌。 | 债券代码 | 债券简称 | | --- | --- | | 163539.SH | HPR旭辉1 | | 163540.SH | H20旭辉2 | | 175259.SH | H20旭辉3 | | 175762.SH | H21旭辉1 | | 188454.SH | H21旭辉2 | | 188745.SH | H21旭辉3 | 停牌期间,公司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待有关事项确定后,公司将及时 公告并申请停牌债券复牌,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 ...
旭辉控股集团(00884):境内债券重组方案已获得相关债券持有人会议表决通过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7:26
公司债券重组进展 - 境内债券重组方案获得债券持有人会议表决通过 [1] - 方案涉及旭辉中国发行的七笔存续公司债券的本息偿付安排调整 [1] - 提供债券购回、股票经济收益权、以资抵债及一般债权等重组选项 [1] 后续执行安排 - 旭辉中国将根据债券持有人会议议案约定安排债权人选择重组选项 [1] - 相关债权人可依据持有债券份额在重组选项中进行分配 [1]
大力促进“生产性金融”的发展
财经网· 2025-09-15 16:41
美国资本市场,虽然也有风险不断,"大事儿"不断,但总体看市场活跃度不受影响,市场发育不受影 响,资本市场的社会地位无可动摇,市场指数也长期处于高位。虽然"唱空"的人层出不穷,"做空"的人 也多,但美股指数不断创出新高,现在道指更是直奔着"5万点大关"去了。美国资本市场这一社会"基础 设施"与国家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实际是释放的货币越多,美股指数越高,整个资本市场,相当完美 的配合了"债券经济"的进程。 2008-2009年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后,出现了第一阶段的QE1,仅仅是美联储就购买了约1.725万亿美元 的债券资产,包括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结果美国金融环境,不但通过资本市场有效缓 解了流动性危机,标普500指数(SPY)在2009年3月触底(约676点)后还开始反弹,至2010年3月时, 标普500已上涨至约1150点,涨幅超过了70%。第二阶段的QE2,美联储更是购买了6000亿美元的长期 国债(相当于4.2万亿人民币),但股市继续上涨势头,标普500从2010年11月的约1180点上升至2011年 6月的约1320点,涨幅约12%。还有第三阶段的QE3,美联储干脆由此启动了开放式的资产购 ...
券商8月份发债近3000亿创年内新高
证券时报· 2025-09-15 07:26
券商发债规模创新高 - 8月券商发债规模达2935亿元 创年内月度新高 [2] - 8月券商发行141只债券 数量同样为年内最高 [2] - 7月发债规模1576.13亿元 为年内次高峰 [2] 年度发债总量大幅增长 - 今年以来券商新发行及正在发行债券合计1.06万亿元 [2] - 较去年同期6736.27亿元大幅增长 [2] 头部券商发债规模领先 - 中国银河证券发债1025亿元 位居行业榜首 [3] - 华泰证券发债777亿元 排名第二 [3] - 国泰海通发债662亿元 广发证券发债612亿元 [3] - 招商证券发债577亿元 国信证券发债572亿元 [3] 9月发债持续活跃 - 9月以来已完成19只债券发行 规模452亿元 [2] - 32只债券处于发行阶段 计划募资779亿元 [2] - 第一创业获准发行不超过80亿元公司债券 [2] - 国泰海通获准发行不超过300亿元次级债 [2] - 中信证券获准发行不超过600亿元公司债券 [2] 发债驱动因素分析 - 市场交投活跃度明显提升 上证指数连续突破多个整数关口 [4] - 市场利率较低 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 [4] - 行业进入"资本驱动增长"时代 资本规模直接影响业务资质和竞争地位 [4] - 居民存款搬家持续 市场热度提升 融资规模增长 [4] - 自营业务和两融业务具有顺周期特性 与股市表现紧密相关 [5] 资金用途分析 - 主要用于借新还旧和债务置换 [4] - 补充营运资金以应对业务扩展需要 [4] - 通过发债补充资本可直接提升净资本规模 [4] 两融业务发展现状 - 8月两融余额站上2万亿元大关 [6] - 9月11日达到2.34万亿元 [6] - 成为券商争夺高净值客户、提升市场份额的核心战场 [6] 融资成本差异分析 - 行业平均发债利率为1.89% [6] - 发债规模前十的大型券商平均利率为1.85% [6] - 10家券商融资成本在1.8%以下 [6] - 科创债平均融资成本为1.8% 大型券商在1.69%至1.75%之间 [6] - 部分中小券商融资成本较高 有达到4.6%和3.36%的案例 [6] 两融价格战态势 - 头部券商对5000万元以上客户给出2.8%左右融资利率 [7] - 中型券商将1000万元门槛利率压至3.2%~3.5% [7] - 融资成本高的中小券商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7]
国信证券完成收购股本增至102.4亿股 经纪和投资收益驱动净利连增4季
长江商报· 2025-09-15 07:19
收购交易完成 - 国信证券于9月10日完成收购万和证券96.08%股份 交易作价51.92亿元 新增6.29亿股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上市 总股本增至102.4亿股 [1][2] - 收购标的万和证券注册地位于海南 49家分支机构覆盖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及北京等重点区域 实控人为深圳国资委 [2] - 本次收购有助于公司把握海南自贸港政策机遇 拓展跨境资管等国际业务 提升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能力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0.75亿元 同比增长51.84% 归母净利润53.67亿元 同比增长71% [1][4] - 投资收益50.66亿元 同比增长78.99% 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33.95亿元 同比增长68.46% [5][6] - 归母净利润连续4个季度高增长:2024年Q3增35.5%、Q4增114.86% 2025年Q1增89.52%、Q2增59.09% [1][5] 业务结构分析 - 投资收益占总收入比重达40.93%(2024年数据) 经纪业务占比26.24% 为主要收入驱动因素 [5] - 投行业务净收入3.48亿元 资管业务净收入3.21亿元 较同期均有所下滑 [6] - 公司计划发行43亿元公司债券 期限3年 用于偿还债务及补充营运资金 优化风控指标 [6] 行业动态 - 券商行业年内已完成6单并购 华创证券并购太平洋证券申请已获证监会受理但尚未批复 [3] - 2025年券商境内发债募资达1.12万亿元 同比增长66.18% 主要满足两融、自营等重资本业务扩张需求 [7]
券商8月份发债近3000亿创年内新高 自营、两融业务驱动“补血”需求激增
证券时报· 2025-09-15 06:15
券商发债规模与趋势 - 8月券商发债规模达2935亿元创年内月度新高 发行141只债券 [2] - 9月前12日已完成452亿元债券发行 另有779亿元债券处发行阶段 [2] - 年内累计发债规模达1.06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6736.27亿元大幅增长 [2] 头部券商发债情况 - 中国银河证券发债1025亿元居首 华泰证券777亿元位列第二 [3] - 国泰海通与广发证券分别发债662亿元和612亿元 [3] - 招商证券与国信证券发债规模分别为577亿元和572亿元 [3] 发债驱动因素 - 市场交投活跃推动融资需求 上证指数连续突破3500-3800点 [4] - 债务结构调整需求旺盛 低利率环境利于降低融资成本 [4] - 资本中介和投资业务占比提升 行业进入资本驱动增长阶段 [4] 资金用途与业务关联 - 募资主要用于借新还旧和补充营运资金 支持业务扩展需要 [4] - 两融余额8月突破2万亿元 9月11日达2.34万亿元催生资金需求 [7] - 自营与两融业务具顺周期特性 与股市表现紧密相关 [5][6] 融资成本差异 - 行业平均发债利率1.89% 前十大型券商平均1.85% [7] - 科创债平均融资成本1.8% 大型券商低至1.69%-1.75% [7] - 中小券商融资成本显著偏高 华北某券商达4.6% 华中某券商3.36% [7] 市场竞争格局 - 头部券商凭借低资金成本开展两融价格战 对5000万以上客户提供2.8%利率 [8] - 中型券商将1000万门槛利率压至3.2%-3.5% [8] - 融资成本高的中小券商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8]
券商8月份发债近3000亿创年内新高自营、两融业务驱动“补血”需求激增
证券时报· 2025-09-15 01:59
券商发债规模与趋势 - 8月券商发债规模达2935亿元 创年内月度新高 发行债券141只 [2] - 9月前12天已完成452亿元债券发行 另有779亿元债券处发行阶段 [2] - 今年以来券商发债总规模达1.06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6736.27亿元大幅增长 [2] 头部券商发债情况 - 中国银河证券发债1025亿元位居榜首 华泰证券777亿元列第二 [3] - 国泰海通与广发证券发债规模分别为662亿元和612亿元 [3] - 招商证券与国信证券发债规模分别为577亿元和572亿元 [3] 发债驱动因素 - 市场交投活跃推动融资需求 上证指数连续突破3500点至3800点 [4] - 低利率环境降低融资成本 当前券商发债平均利率为1.89% [4][6] - 资本中介和投资业务占比提升 行业进入"资本驱动增长"阶段 [4] 资金用途与业务需求 - 发债资金主要用于债务置换和补充营运资金 [4] - 两融余额8月突破2万亿元 9月11日达2.34万亿元 催生资金需求 [6] - 自营业务和两融业务具有顺周期特性 与股市表现紧密相关 [5] 融资成本分化 - 大型券商发债利率平均1.85% 10家券商融资成本低于1.8% [6] - 科创债平均融资成本1.8% 大型券商成本介于1.69%-1.75% [6] - 中小券商融资成本显著较高 两家小型券商利率达4.6%和3.36% [6] 市场竞争格局 - 低资金成本头部券商可提供2.8%两融利率 中型券商利率压至3.2%-3.5% [7] - 两融业务成为争夺高净值客户的核心战场 [6] - 融资成本高的中小券商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7]
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获得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复的公告
公司债券发行批复 - 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80亿元公司债券的注册申请 [1] - 本次债券发行需严格按报送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募集说明书执行 [2] - 批复有效期24个月 公司可在注册有效期内分期发行债券 [2] 信息披露与合规要求 - 公司承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批复要求办理债券发行事宜 [2] - 发行结束前如发生重大事项需及时报告并按相关规定处理 [2] - 公司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届董事会第10次会议决议公告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50亿元的公司债券以拓宽融资渠道改善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并满足生产经营规模增长的资金需求 [3][25][27] - 公司拟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50亿元的中期票据以充分利用不同债权融资产品优势避免依赖单一融资渠道并依据资金需求灵活选择融资工具 [5][25][37] - 两项融资决议均获董事会全票通过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表决结果为同意10票反对0票弃权0票 [4][6][9] 融资工具细节 - 公司债券包括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方式每张面值100元平价发行期限不超过10年采用固定利率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 [27][28][29][32] - 中期票据每张面值100元平价发行期限不超过10年采用固定利率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面向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 [37][38][40][42][43] - 募集资金用途均包括偿还有息负债股权投资补充流动资金及其他合规用途最终以监管机构批复为准 [33][44] 公司治理变更 - 公司总股本由10,463,957,657股变更为10,197,065,900股注册资本相应由10,463,957,657元变更为10,197,065,900元 due to股权激励计划授予及股份回购注销 [51] - 公司章程修订后正式取消监事会相关职责由审计委员会承担原监事会议事规则同步废止 [52] 关联交易 - 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将采购智诚实业广告发布服务费用约530万元利用华南大厦户外广告屏进行宣传至本年度结束 [10] - 因智诚实业为公司控股股东子公司该交易属关联交易经7名非关联董事全票通过表决结果为同意7票反对0票弃权0票 [10][11] 授权与程序 - 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及管理层全权办理债券及中期票据注册发行事宜包括制定发行方案聘请中介签署文件及信息披露等 [7][8][48] - 授权有效期自股东大会通过之日起至注册批文到期日止发行公司债券及中期票据决议有效期同样至注册批文到期日止 [8][36][47]
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获得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复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3 04:31
公司债券发行批复 - 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80亿元公司债券的注册申请 [1] - 本次发行公司债券应严格按照报送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募集说明书进行 [2] - 批复自同意注册之日起24个月内有效 公司在注册有效期内可以分期发行公司债券 [3] 发行实施安排 - 公司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批复要求及股东大会授权办理本次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相关事宜 [3] - 自同意注册之日起至债券发行结束前 如发生重大事项需及时报告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3] - 公司将及时履行本次公司债券发行的信息披露义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