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
icon
搜索文档
美团晋升两名高管至最高决策层,加码外卖和出海业务
搜狐财经· 2025-10-21 13:46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调整 - 美团首席执行官王兴发布组织公告邮件,宣布晋升软硬件服务负责人肖飞和Keeta负责人仇广宇加入公司最高管理团队S-team [2] - S-team最新名单包含8名成员,负责公司战略方向与核心业务布局 [2] - 此次人事调整是公司自2020年1月启动的“领导梯队培养计划”的持续落地,不涉及组织架构变动 [2] 新晋高管背景与业务重点 - 肖飞于2014年加入公司,从外卖产品经理做起,2025年4月担任软硬件服务负责人,管理餐饮SaaS、酒店SaaS、Peppr(SaaS海外)、骑行、充电宝等业务 [3] - 仇广宇于2022年5月加入公司,在到家事业群从事境外业务,带领Keeta团队在香港、沙特和巴西从零到一取得市场突破 [3] - 两位新业务管理人员的晋升反映出公司下一步业务重点,即在本地业务面临激烈竞争的同时,将海外业务作为期待的第二增长曲线 [3] 行业竞争与财务表现 - 2025年,美团、京东、阿里巴巴在餐饮外卖和即时零售领域的补贴竞争让三家的利润都明显承压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124.42亿元,同比下降41%;核心本地商业板块整体经营溢利大幅下降75.6% [4] 国际化战略与进展 - 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兴在2025年2月底的内部会议上表示,2025年至2035年这10年里会重点聚焦国际化,包括已进入中东市场的Keeta、无人机等 [4] - 公司希望Keeta的外卖市场规模达到千亿美元 [4] - 2025年二季度Keeta的订单量和交易金额均实现强劲增长,在中国香港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在沙特阿拉伯,截至7月底已扩展至20个城市 [4] 人才梯队建设 - 过去五年,公司晋升了多名副总裁及以上高级管理者,其中大多数为“80后” [5] - 目前,公司的总监及以上管理者和技术专家中,超过一半来自内部晋升 [5]
聊城|聊城打造“你点我检”监管为民服务品牌
大众日报· 2025-10-21 09:10
活动核心与目标 - 以守安全、稳信心、促消费为主题,创新开展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系列活动 [2] - 通过精准点选、透明检测、协同共治三维发力,将监管主动权交给群众,打造监管为民服务品牌 [2] - 活动旨在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聚力打造你点我检监管为民服务品牌 [2] 活动机制与执行 - 构建线上+线下联动、日常+重点覆盖、动态+精准调整的点选机制,精准研判群众关注的食品种类和风险环节 [2] - 每月开展百姓点检日活动,重点覆盖学校食堂、养老机构、社区、商超、农贸市场等高频消费区域 [2] - 重要节假日加密活动频次,努力实现月月有主题、节节有行动,确保群众关切不空档 [2] -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你点我检专项抽检2000余批次 [2] 透明度与公众参与 - 举办食品检验机构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走进实验室,提升工作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 [3] - 通过招募体验官,邀请热心群众、媒体记者、行业代表参与,现场提出抽检建议并共同确定抽检样本 [3] - 将专项抽检的蔬菜、水果、畜禽肉等重点食品信息及时通报给农业农村部门,使源头监管更精准 [3] 便民服务与资源整合 - 持续推出送检直通车服务,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开辟绿色受理通道,免费为市民提供食品检测服务 [3] - 各县市区整合快检资源,在农贸市场、乡镇大集、监管所等地设立便民快检点57个,提供免费检测服务 [3] - 努力降低参与门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检测保障 [3] 宣传推广与氛围营造 - 线上依托官网、微信公众号、网络平台发布你点我检征集问卷,线下在人流密集场所张贴海报、发放宣传页 [4] - 积极开展社区联动,让社区成为食安宣传的主阵地,并联合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宣传活动 [4] - 全面提升群众知晓度与参与度,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4]
数说“十四五”ESG笔墨绘就企业发展新底色
上海证券报· 2025-10-21 02:13
ESG报告披露增长 - 截至2025年9月,2521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占全部5383家A股上市公司的比例为46.83%,披露数量较2021年同比增长71% [2][4] - 在389家强制披露主体中,有97.94%(381家)的上市公司已开展碳减排行动 [2][9] - 沪市共有342家上市公司被纳入MSCI ESG评级,其中100家公司在最新评级中获得等级提升,AAA-A等级公司数量增至52家 [4] 绿色发展与低碳转型 - “十四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3][8] - 过去4年,中国新增发电量的近六成来自非化石能源,2024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达到2020年的1.5倍 [8] - 单位GDP能源消耗四年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95%以上的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 [8] - 中国建材集团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水泥熟料碳排放强度分别较2020年基期下降15.51%和5.74% [9] 企业社会责任与民生保障 - 67.16%的上市公司开展了社区服务,66.67%的公司对教育资源进行了援助 [2][10] - 2024年末,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为35866万人,比2020年末增加6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8.8% [10] -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人,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等1100多万套(间) [10]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40.6万个,床位799.3万张 [12] 乡村振兴与产业兴农 - “十四五”以来,东部8省市、310家中央单位、6000多家企业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 [2][15] - 2024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9000亿元 [15] - 拼多多直连超过1000个农产区,带动超1600万农户参与数字经济,2020至2024年间合作农户人均收入增幅达18.2% [15]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 [15]
滴滴旗下99外卖海外布局提速
中国经济网· 2025-10-20 15:09
业务拓展与市场进入 - 滴滴旗下99品牌的外卖业务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始试运营 [1] - 外卖业务于6月中旬在首个城市戈亚尼亚启动,8月进入圣保罗,4个月内覆盖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两大都市圈 [1] - 计划在2026年1月前进入巴西20个主要城市,到2026年年中在巴西100个城市提供服务 [1] 运营规模与市场地位 - 在里约热内卢上线当日,已有1.7万家餐厅入驻平台,注册骑手超过5万名 [1] - 里约热内卢是99在巴西的第二大市场,也是其两轮业务的最大市场 [1] - 滴滴在巴西经过7年多发展,拥有5500万活跃用户和150万司机 [2] 业务模式与战略意义 - 新配送模式旨在为服务链条创造价值,帮助餐厅降低成本,为骑手创造更多收入,为消费者提供便捷体验 [1] - 在里约热内卢提供服务对公司具有战略意义 [1] - 滴滴国际业务已进入拉美、亚太和非洲的14个国家 [2] 服务覆盖与业务范围 - 在里约热内卢的服务范围将延伸至大里约地区的另外七座城市 [1] - 滴滴在巴西的配送和出行服务覆盖了3300多个大小城镇 [2] - 公司两轮出行服务的订单量在近三年内突破了10亿 [2]
新规征求意见 外卖行业将“洗牌”?
解放日报· 2025-10-20 07:41
监管新规概述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外卖行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16日 [1] - 新规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外卖规定,将倒逼外卖平台和入网经营者彻底改掉多年顽疾 [1] 行业现存问题 - 外卖行业长期存在资质与经营过程不透明的问题,导致“一址多店”、“一证多用”、加工环境脏乱差、使用不合规原料等乱象 [2][3] - 多数平台已与监管部门建立资质交流比对机制,验证效率提高,许多无证照经营者被挡在平台外 [2] “互联网+明厨亮灶”要求 - 新规要求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监控需覆盖食品加工关键过程,否则将面临警告及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4] - 外卖平台需审查入网商户的“明厨亮灶”实现情况,未实现者不得上线,否则平台面临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4] - 截至2024年底,上海有14.9万户餐饮主体,截至2025年3月底有4.8万户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 [4] - 业内认为受技术、成本限制,短期内实现全覆盖难度较大 [4] “无堂食”标识争议 - 新规要求平台在无堂食外卖提供者页面加注“无堂食”标识 [5] -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是“贴标签”行为,对专注外卖的合规从业者不公平,可能误导消费者 [5][6] - 《上海市“放心外卖”食品安全白皮书》显示,23.7%受访用户愿意接受“外卖专营店” [6] - 京东外卖表示“无堂食”非入网一票否决项,审核重点为合法合规及信息一致性 [6] 平台激励措施 - 美团助力金计划已覆盖36万家餐饮商户,公司宣布追加投入20亿元助力金,其中5亿元用于推动“明厨亮灶”建设 [6]
以“无堂食”标识破局“幽灵外卖”,监管与市场共振推动外卖品质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8 19:49
无堂食外卖、"幽灵外卖"等长期困扰外卖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即将迎来更明确、更严格的国家监管规 范。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 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最受关注的内容之一, 就是征求意见稿提出,网店招牌名称应当与实体经营门店招牌名称一致,取餐地址应与经营资质载明的 经营场所一致,"无堂食"外卖还应加注"无堂食"标识。 这一新规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的普遍关注,就在于它切中了外卖市场长期存在的一大痛点问题,即不少外 卖店家没有可供消费者堂食的场地,甚至部分商家通过租借证照或使用虚假地址等手段在外卖平台开设 店铺,导致消费者无法通过公示信息找到实际经营场。这种被业界称为"幽灵外卖"的模式,使得消费者 对商家的资质、后厨环境等信息缺乏基本了解和监督渠道,从而大大提升了外卖的安全卫生风险。 从理论上讲,无堂食经营模式本身并非原罪。如它确实有利于降低商家的经营成本,提高出餐效率。但 现实是,能够提供堂食服务的商家,意味着必须接受来自线下消费者的直接监督,这种"面对面"的检验 无形中构成了对商家卫生条件、服务质量等的持续约束 ...
事关外卖监管,最新消息→
新华网财经· 2025-10-18 17:42
市场监管新规 - 市场监管总局拟出台新规以加强外卖平台和经营者监管,聚焦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重点问题 [2] - 新规核心是压实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全过程风险防控 [2] - 针对平台责任不清、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管理不严、食品安全信息不透明等薄弱环节作出系统性规定 [2] 监管措施细节 - 明确平台与第三方机构、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及委托配送单位在食品安全上的责权边界 [2] - 细化平台在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经营资质审核、日常监测抽查以及信息公示等方面的要求 [2] - 有效防止"幽灵外卖"现象,规范无堂食外卖经营行为 [2][3] 政策目标 - 提升平台与监管部门协同治理效能,推进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3] - 为进一步提升网络餐饮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制度支撑 [3]
外卖新规“无堂食”需标识,平台竞争告别价格战
虎嗅· 2025-10-18 07:36
监管新规核心内容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反馈截止日期为11月16日 [1] - 新规要求网店招牌名称与实体门店一致,取餐地址与经营资质载明场所一致,并针对“无堂食”外卖加注显著标识 [1][4] - 明确禁止使用同一经营资质在同一平台开设多家网店,以遏制“一证多开”乱象 [4] - 平台需对入网商家的“互联网+明厨亮灶”进行审查,未实现者不得上线,并需在商家主页提供跳转标识,视频信息至少留存14天 [5] - 新规着力厘清平台、商家与配送方的食品安全责任边界,改变以往责任划分模糊的状况 [4] 行业竞争格局转变 - 外卖市场主要参与者从侧重规模扩张的“流量之战”转向聚焦食品安全、服务体验和运营效率的“品质之争” [2][3] - 单纯的价格战已成过去式,以品质和服务为核心的价值竞争、生态竞争成为巨头关注焦点,“透明”正演变为行业竞争新维度 [3][8] - 美团宣布升级“繁盛计划”,其中包括投入5亿元推动“明厨亮灶”新基建 [2] - 饿了么与安康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外卖餐饮“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 [2][7] - 京东外卖定位“品质外卖”,只允许“品质堂食餐厅”入驻,要求商户为高分堂食餐厅、品牌即提门店或线下即提门店 [2][7] 平台具体举措与战略方向 - 京东外卖要求入驻餐饮商家必须满足三种情形之一:第三方美食点评平台评分达3.8分以上的高分堂食餐厅、有连锁品牌背书的品牌即提门店、用户可现场点单打包的线下即提门店 [7] - 美团和饿了么先后与科技企业安康赢合作,共同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在后厨直播、商户赋能与监管协同方面的深度落地 [7] - 美团董事长兼CEO王兴表态将积极提倡行业反内卷,推动行业向以品质和服务取胜的方向发展 [8] - 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认为外卖之争背后的供应链才是核心,未来市场的赢家需构建稳定、高效的供应链护城河 [9] - 电商分析师指出必须剔除过度依赖营销套路的行为,保证菜品质量本身,让优质商家获得发展机会 [9]
官方出手!监管新规要求外卖“无堂食”需标识,正在征求意见!点餐就像开盲盒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8 00:36
监管新规核心内容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反馈截止日期为11月16日 [1] - 新规要求网店招牌名称与实体门店一致,取餐地址与经营资质载明的场所一致,以防范“幽灵外卖” [1] - 针对“无堂食”外卖商家,新规要求平台在其主页面加注“无堂食”标识 [1][7] - 新规明确禁止使用同一经营资质在同一平台开设多家网店,以遏制“一证多开”乱象 [6] - 平台需对入网商家的“互联网+明厨亮灶”进行审查,未实现者不得上线交易,相关视频信息需至少留存14天 [7] 行业竞争格局转变 - 外卖行业竞争正从侧重规模扩张的“流量之战”转向聚焦食品安全、服务体验和运营效率的“品质之争” [3][4] - 单纯依靠补贴和低价抢夺市场的时代正在过去,以食品安全、服务质量、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价值竞争和生态竞争已成为行业共识 [4][9] - 美团董事长兼CEO王兴表态将积极提倡行业反内卷,推动行业向以品质和服务取胜的方向发展 [9] - 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认为外卖之争背后的供应链才是核心,构建稳定高效的供应链护城河是关键 [9] 主要平台应对举措 - 京东外卖坚持“品质外卖”定位,打造行业最严审核标准,商家入驻审核通过率仅为40% [3][8] - 京东外卖仅限“品质堂食餐厅”等三类情形商家入驻,并采用照片复检、定期巡检、视频验真等多重审核机制 [3][8] - 美团宣布升级“繁盛计划”,其中包括投入5亿元推动“明厨亮灶”新基建 [3] - 饿了么与美团先后与科技企业安康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建设 [3][9] 新规潜在影响 - 新规着力厘清平台、商家与配送方的食品安全责任边界,有助于改变以往责任划分模糊、相互推诿的状况 [5] - “互联网+明厨亮灶”的规定将后厨从“幕后”推向“台前”,使消费者能够实时监督食品制作过程,增强消费信心 [7] - 平台需持续公示商家经营资质,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让“纯外卖”商家在阳光下运营 [7]
严打“幽灵外卖”!监管新规征言要求“无堂食”需标识,点餐就像开盲盒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20:58
新规核心内容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征求意见稿,旨在杜绝“幽灵外卖”并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要求网店招牌名称与实体店一致,取餐地址与经营场所一致,并对“无堂食”外卖加注标识[1][4] - 新规明确“一证一店”模式,禁止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使用同一经营资质在同一平台开设多家网店[4][5] - 新规强化“互联网+明厨亮灶”作用,要求平台对商家进行审查,未实现者不得上线,并需在主页提供跳转标识,相关视频信息至少留存14天[7] 行业竞争态势转变 - 外卖行业竞争正从侧重规模扩张的“流量之战”转向聚焦食品安全、服务体验和运营效率的“品质之争”[3][10] - 各大平台积极行动,京东外卖定位“品质外卖”只限“品质堂食餐厅”入驻,美团宣布投入5亿元推动“明厨亮灶”新基建,饿了么合作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3][9][10] - 行业共识认为单纯价格战已成过去式,以食品安全、服务质量、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价值竞争和生态竞争成为焦点[3][10] 平台具体举措与标准 - 京东外卖要求入驻商家必须满足三种情形之一:高分堂食餐厅(第三方平台评分3.8分以上)、品牌即提门店、线下即提门店,均需经过线下客流检验[9][10] - 美团和饿了么与科技企业合作,共同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在后厨直播、商户赋能与监管协同方面的深度落地[10] - 平台通过资金、技术和资源倾斜,系统性助力商家提升运营水平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