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丨内房股普涨 中国金茂、建发国际涨超4%
格隆汇APP· 2025-08-07 10:33
港股内房股表现 - 港股内房股普遍拉升上涨,中国金茂、建发国际集团涨超4%,越秀地产涨2.6%,龙光集团涨2.2%,旭辉控股集团、世茂集团、融信中国、富力地产、金辉控股、龙湖集团均涨超1% [1] 房地产行业展望 - 华泰证券研报称房地产市场中长期"止跌回稳"的基础正在构建,但要全面达成仍需要时间 [1] - 下半年政策发力方向可能包括:稳定房价预期、更有效地激活购房需求、优化收储发力去库存、关注城市更新资金来源 [1] - 更看好以一线城市为代表的核心城市复苏节奏 [1] 投资推荐方向 - 继续推荐具备"好信用、好城市、好产品"逻辑的"三好"地产开发商 [1] - 推荐分红与业绩稳健的头部物管公司 [1] - 推荐受益于香港资产重估逻辑的香港本地地产股 [1]
多地整治楼盘“偷面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10:13
政策调整与行业规范 - 全国多地出台文件整治"偷面积"现象,措施包括规范飘窗设计、将结构柱纳入面积核算、限定40米以上楼层花池功能、标准化建筑内部天井尺寸等[1] - 成都要求"板率"增加值不得超过1.5%,层高误差限制在0.15米以内,防止开发商通过违规改造和加高夹层等方式变相扩容[1] - 政策旨在拉平起跑线,引导房企良性竞争,而非通过违规手段实现超高实用率[1] 高实用率楼盘市场表现 - 成都、广州等城市放宽对飘窗、阳台等半开敞空间的面积限制,占比由15%提升至20%,广州还允许设置主景观阳台不限制进深[3][4] - 成都万科·都会甲第项目最高得房率达113%,越秀阅金沙项目得房率达120%[4] - 广州南沙横沥岛地块项目所有户型实用率超120%,部分户型超140%,市场反响良好[4][5] 高实用率楼盘的阶段性特征 - 高实用率楼盘是市场转向下的阶段性产物,源于购房者需求和房企投资积极性提升[7] - 优化容积率计算方式可提高住宅实用率,在同样地价下更具优势,实现稳定地价和满足购房者需求的双赢[7] - 但长期来看可能存在违规"偷面积"现象,市场呼吁房企应从产品设计、规划和服务等全链条进行变革[7]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政策优化将引导市场回归理性,倒逼行业回归产品力竞争轨道,推动交易透明化和市场健康发展[8] - "好房子"建设需要房企以匠心打磨品质,在合规框架内通过设计创新提升居住体验,同时依赖监管体系完善[9] - 未来政策支持深化、技术标准细化、监管力度强化将推动行业迈向"质量优先"新阶段[9]
新世界发展(00017)上涨5.25%,报6.82元/股
金融界· 2025-08-07 10:00
股价表现 - 8月7日盘中上涨5 25%至6 82元/股 成交2472 91万元 [1]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包括物业发展 物业投资及公路 建筑 保险 酒店等策略性业务 [1] - 业务重点布局大中华区 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 [1] - 旗下拥有新创建集团和新世界百货中国两家上市公司 并全资持有新世界中国地产 [1] 财务数据 - 2022年末集团总资产达6219亿港元 [1] - 2024年中报显示营业总收入155 47亿元 净利润亏损61 42亿元 [2]
布局大湾区多年 湖南民企闯入深圳旧改市场
36氪· 2025-08-07 09:45
三联社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的中标方归属,一度引发猜测,不少业内人士此前笃信该项目最终仍将 花落本土房企,毕竟当前市内重点关注的旧改项目申报主体基本均为深圳企业。 湖南民企罕见闯入深圳旧改市场。 一个月前,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三联社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招标公 告,该项目已经获得相关批准,经深圳市和生股份合作公司民主决议,委托深圳交易集团有限公司龙岗 分公司采用公开招标的交易方式欢迎投标人参与项目投标。 从资料来看,这宗城市更新项目位于深圳龙岗区吉华街道三联社区,紧邻三联郊野公园、三联水库,可 为村股份公司提供总计约12.55万平方米的回迁物业,涵盖厂房、宿舍和商业等多种业态,总估值达到 23.9亿元。 然而,8月6日公布的结果却出乎意料——来自湖南的福天兴业发展集团旗下公司成功中标,这一结果超 出了市场此前的基本预期。 蛰伏数年的成果 这是一家低调布局大湾区业务的湖南企业。 观点新媒体查阅资料得知,拿下吉华三联土地整备项目的企业名为深圳市领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其操 盘者的身份为湖南福天兴业发展集团。 追溯股东构成发现,在2019年成立后,领瑞实业的首位股东为深圳市龙腾佳兆业实业发展 ...
海南建投:一批城市更新项目加快建设
海南日报· 2025-08-07 09:44
公司财务表现 - 截至7月底公司资产总额突破300亿元,净资产同比增长18.8% [2] - 前7个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4.73亿元,同比增长53.3% [2] - 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96.7%和333.8% [2] 主营业务发展 - 公司聚焦建筑施工、建设投资、绿色生态三大主业 [2] - 重点布局民生工程与城市更新领域 [2] - 2025年度椰城杯工程中公司承建及参建项目占比达31% [3] 重点项目进展 - 浩业物流园安居房项目(海建雅居)总投资35.49亿元,22栋住宅楼过半完成主体封顶 [2] - 琼山区桂林片区(二期)城市更新项目(海建·凤翔豪庭)总投资17.8亿元,部分住宅楼已施工至21层,累计完成投资48% [2] - 五源河片区(式金村)城市更新项目计划投资47.55亿元,将打造国际风尚综合体 [3] 项目荣誉与资质 - 今年获省"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3项、省市"优质样板工程"17项 [3] - 金城·金甸水岸项目获全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成果竞赛一等奖 [3]
港股开盘:恒指涨0.29%、科指涨0.27%,新能源车股走低,小米集团跌超3%
金融界· 2025-08-07 09:4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涨0 29%报24982 5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0 27%报5546 84点 国企指数涨0 24%报8954 04点 红筹指数涨0 14%报4223 72点 [1] - 科技股多数走高 阿里巴巴涨2 06% 腾讯控股涨0 44% 京东集团涨0 98% 网易涨0 48% 美团涨0 58% 快手涨1 38% [1] - 中资券商股多数上涨 兴证国际涨超2% AI概念股活跃 赤子城科技涨超9% 苹果概念股走强 高伟电子涨5 7% [1] - 新能源车企低开 小米集团跌3 4% 小鹏汽车跌1 7% 比亚迪股份跌近1% 蔚来汽车 理想汽车跌0 7% [1] 企业财报与业绩预告 - 百济神州上半年营收175 18亿元 同比上升46% 产品收入为173 6亿元 同比上升45 8% 净利润4 5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2] - 统一企业中国上半年收入约为170 87亿元 同比上升10 6% 净利润约12 87亿元 同比上升33 2% [2] - 赤子城科技预计中期收入约31 35亿-32 15亿元 同比增约38 0%-41 5% 净利润约为4 7亿-5 1亿元 同比增长约108 9%-126 7% [2] - 新鸿基公司预计中期净利润同比增加至不低于8亿港元 [3] 房地产行业销售数据 - 中国海外发展前7月累计合约物业销售额约1320亿元 同比下跌18 3% [4] - 越秀地产前7月累计合同销售额约675 06亿元 同比增约11 7% [4] - 保利置业集团前7月合同销售额约295亿元 同比减少13 49% [5] -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前7月累计合约销售额186 49亿元 同比下跌12 2% [6] - 金地商置前7个月累计合约销售总额约69 8亿元 同比减少37 37% [7] - 雅居乐集团前7月预售金额约为56 9亿元 [8] 机构观点 - 浙商国际指出港股市场基本面仍偏弱 资金面环境内外部分化 政策面后续或仅"托而不举" 情绪面短期预计仍偏观望 对于中短期市场走势继续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9] - 财通证券认为国家在韧性城市 城中村改造等方面的投资有望加大力度 中西部区域投资较为景气 建议重视低估值高股息央国企 关注受益新疆煤化工项目落地标的及具备核心竞争力企业 [9] -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AI Agent商业模式向"交付价值"转变 SAAS企业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建议关注国内NV链相关企业 字节生态合作伙伴及垂直领域卡位SAAS企业 [10]
券商晨会精华 | 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8-07 08:40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 73万亿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380亿 [1] - 沪指涨0 45% 深成指涨0 64% 创业板指涨0 66% [1] - PEEK材料 军工 人形机器人 光刻机等板块涨幅居前 [1] - 中药 西藏 创新药 旅游等板块跌幅居前 [1] 商业航天产业 - 我国GW星座发射频率显著提升 从01-05组星一到两个月发射间隔缩短到05-07组星3-5天发射间隔 [2] - 千帆星座发射招标已启动 海南商发1号和2号发射工位开启常态化发射工作 [2] - 大型民营液体火箭将陆续首飞 可重复使用实验稳步开展 民营火箭企业开始IPO辅导 [2] 房地产行业 - 房地产行业中长期止跌回稳基础正在构建 但全面达成仍需时间 [3] - 政策发力方向可能包括稳定房价预期 激活购房需求 优化收储发力去库存 关注城市更新资金来源 [3] - 更看好一线城市为代表的核心城市复苏节奏 推荐具备好信用 好城市 好产品逻辑的三好地产开发商 [3] 美国经济 - 美国对等关税第二阶段政策蓝图和实际利率水平逐渐清晰 对微观实体经济价格传导刚开始显现 [4] - 特朗普对外加征关税对本土居民消费传导有影响 但关税对物价传导影响未完全体现 [4] - 考虑到关税框架梯队化 会持续 加之《大漂亮法案》对内减税后对需求的潜在刺激 美国再通胀风险仍在 [4]
房企在当下暴露了一个隐患
虎嗅· 2025-08-07 08:13
行业现状 - 行业最大震荡已过去 但次生灾害仍在持续 表现为钝刀割肉式的隐痛[1][2][3] - 开发商不再谈论规模 因无意义且难以实现 成为牌桌上参与者的共同认知[4][5][6] - 失去规模与速度后 企业面临组织管理失控的硬性焦虑[7][8] 历史发展模式 - 过去高周转时代 企业被外部力量推动 无需精细管理 增量市场掩盖问题[9][10][11] - 规模魔力下 企业通过组织梯度承载业绩 发展掩盖所有问题[15][16][17][18] - 从业者能力集中于速度周期 当前环境下已不适用[36][37] 当前组织问题 - 人员缩编与架构扁平化后 执行团队出现注意力涣散[19][20] - 基层员工分化为四种状态:躺平 腐败 焦虑 人在曹营心在汉[22][23][24][25][26][27][28][29] - 团队涣散导致内耗增加 房屋品质下滑 匠心情怀团队作鸟兽散[30][31][32] 企业转型方向 - 房企转向高节奏状态 从单盘开发转向产品研发高强度[43][44][45][46] - 三个关键部门需调整:营销前置渗透产品端 成本学会花钱 设计整合供应链创意[48][49][50] - 总经理需躬身入局 担任首席产品经理 解决部门制衡 重塑企业价值观[53][54][55][56][57][58][59] 购房者评估维度 - 需关注品牌价值观是否超越规模 产品细节呈现 客户视角真实性[70][71][72][73][74][75] - 小企业因老板操盘模式 在周期中展现天然优势[62][63][64] - 大企业需承受阵痛 通过组织架构调整进入新周期[65][66] 次生灾害本质 - 震荡传导经过每个从业者 需主动干预改变 否则将面临市场冷遇[80][81][82] - 问题暴露本质是企业组织架构缺陷 点状缺口反映系统性管理问题[69][77]
华泰证券:房地产市场中长期“止跌回稳”的基础正在构建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07:53
房地产市场展望 - 供需结合来看房地产市场中长期"止跌回稳"的基础正在构建但要全面达成仍需要时间 [1] - 下半年政策发力方向可能包括稳定房价预期更有效地激活购房需求优化收储发力去库存关注城市更新资金来源 [1] 投资机会 - 更看好以一线城市为代表的核心城市复苏节奏 [1] - 继续推荐具备"好信用好城市好产品"逻辑的"三好"地产开发商 [1] - 推荐分红与业绩稳健的头部物管公司 [1] - 推荐受益于香港资产重估逻辑的香港本地地产股 [1]
扛不住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房子抛售大潮,在席卷全国各地…
搜狐财经· 2025-08-07 07:20
房地产市场现状 - 房地产市场出现抛售大潮,中介普遍打出"急售"、"直降多少万"的广告语,二手房抛售现象严重 [2] - 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地产集中出售广州、东莞、中山和惠州的4个楼盘共400套房产,部分房产单价低至8000元,较备案价1万-1.4万/㎡大幅折扣 [4] - 全国二手房总挂牌量达753万套,显示市场抛售压力巨大 [6] 抛售潮原因 - 人口负增长持续三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适龄购房群体减少,未来十年新增购房年轻人预计减少2800万 [10] - 经济压力导致房贷逾期率升至1.7%,部分家庭因降薪或失业被迫低价卖房 [12] - 区域分化严重,三四线城市人口外流加剧,郊区房点灯率不足20%,存量市场分化明显 [15] 市场影响 - 房价下跌导致家庭财富缩水,清华报告显示房价跌10%家庭财富缩水60万 [19] - 地方土地出让金减少,部分城市公共服务缩水,加剧人口外流 [19] - 银行面临房贷逾期率上升风险,金融系统压力增大 [19] 应对策略 - 购房需回归居住属性,优先选择地段好、配套全的改善型住房或长租公寓 [23] - 建议多元化资产配置,包括理财、基金等,避免过度依赖房产 [25] - 强调人力资本升级的重要性,职业技能和边际收入成为关键生产力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