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航天
icon
搜索文档
2025VENTURE50投资价值企业分享日暨启动仪式
投资界· 2025-04-15 10:59
活动概览 - VENTURE50活动将于2025年4月22日在北京朝阳区国航世纪大厦21层举办 [3][7] - 活动包含主题分享、评委发言、企业展示和自由交流等环节 [3][4] - 主办单位为清科创业和投资界 协办单位为沙丘投研院 [5] 参与企业 - 昂坤视觉:专注于光学检测和测量设备的研发及制造 [4] - 远触智能:国产数字化工业AI产品与服务提供商 [4] - 中科宇航:研制中大型运载火箭的商业航天企业 [4] - 踏歌智行:提供露天矿无人驾驶运输解决方案 [4] - 中科驭数:专注于DPU研发的科技企业 [4] - 万思医疗:专注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研发生产 [4] - 鉴智机器人:以视觉3D理解为核心的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商 [4] 活动议程 - 14:00-14:30 主持人开场 [3] - 14:30-14:35 领导致辞 [3] - 14:40-14:45 主题分享:VENTURE50二十载再启新程 [3] - 14:45-15:00 评委嘉宾分享评选故事 [4] - 15:00-16:00 优质上榜企业分享 [4] - 16:00-16:30 会后自由交流 [4]
海南:加快商业航天发射能力建设,打造火箭回收及可重复使用创新平台
快讯· 2025-04-14 09:42
培育壮大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推动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商业航天发展条例。布局建设文昌国际航 天城三大产业功能区。培育壮大涵盖商业发射、星箭制造、卫星应用等全链条的产业集群。完善商业航 天发射共性服务平台,引进火箭研发制造关键核心环节链主企业,引导上下游企业聚集。建设国际卫星 先进制造中心、国际星箭协同研发中心,引进卫星制造链主企业,引进和培育整星一体化设计企业。加 大航天数据应用示范推广,推动卫星导航、通信、遥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发展"航天+"经济新业态。推动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筹备建设,加快布局航天博物馆、航天科技馆等一 批文旅创新项目。支持开展太空育种选育技术创新和太空环境验证。探索开展太空制药基础创新。实施 低空经济发展行动,积极稳妥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4月14日消息,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 见。意见指出,加快商业航天发射能力建设。对标国际一流商业航天发射场,有序推动商业航天重大基 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商业测运控体系,打造火箭回收及可重复使用创新平台。逐步建立成 熟稳定的商业航天发射任务机制,实现低成本、高频次、安全可持续的商业化发射。 ...
从批量生产到全链生态:中国商业航天产业链加速崛起 新技术赋能产业新高度
央视网· 2025-04-13 11:50
政府政策与产业规划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重点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1] - 安徽池州依托20亿元产业基金和极简审批机制吸引商业航天项目落地,构建"火箭+卫星+材料"全产业链生态圈 [3] - 池州市发布安徽省首份市级商业航天产业链图谱,开展链式招商并推动低轨通信卫星载荷研发与制造 [7] 卫星制造与技术突破 - 江苏南通智慧工厂实现卫星批量流水线生产,企业从组建团队到完成商业交付仅用3年多时间 [1] - 企业已成功发射两代卫星,第三代"手机直连卫星"正在研制中,瞄准解决通信欠发达区域上网难题 [3] - 卫星制造技术进步推动低轨卫星星座建设,融合AI、大数据等技术改变空天信息产业格局 [13] 火箭研发与产业链发展 - 安徽池州火箭生产企业正在装备"智神星一号"液体运载火箭二子级动力系统,计划2025年8月首飞 [5] - 当地形成"园区+科研院所+创业团队+创投机构"推进专班模式,重点发展无人机整机及航空航天发动机特种构件 [9] 行业发展阶段与前景 - 中国商业航天处于快速健康成长阶段,"星箭场测用"链条企业逐步完成从0到1的突破 [11] - 行业预计在"十五五"末或"十六五"时期进入成熟期,低轨卫星星座建设加速空天信息产业变革 [9][13] - 北斗导航、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等应用已深入交通、通信、旅游等领域 [13]
太空旅游有望在5—10年内实现商业运营
快讯· 2025-04-13 11:40
商业航天发展 - 中国商业航天处于快速健康成长阶段 全产业链实现快速发展 [1] - 低轨卫星星座全面建设 卫星数据消费市场兴起 [1] - 空天信息产业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 加速改变生活 [1] 新业态发展 - 开启太空新基建时代 "航天+"和"+航天"等新业态萌芽发展 [1] - 太空旅游有望在5—10年内实现政策突破 迈向试验验证或商业运营初期 [1] - 商业探月同样有望在5—10年内取得进展 [1]
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4-13 09:02
杭州"六小龙"与民营企业创新 - 杭州"六小龙"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机器人等领域持续突破,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在创新浪潮中勇立潮头的代表 [1] - 民营企业从早期的市场探索者转变为技术引领者,正加快成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 [1] 民营企业的创新优势 - 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 [2] - 在"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中,民营企业贡献超过一半 [2] - 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主导的技术标准正改写全球产业格局 [2]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从2012年的2.8万家增长至如今的42万多家,占比由62.4%提升至92%以上 [3] 典型案例:微纳星空 - 微纳星空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商业卫星研制的民营科技企业,8年时间成功发射25颗卫星 [2] - 卫星重量从最初的10公斤级提升至1000公斤级,核心载荷和关键部组件全面实现自研 [2] - 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专项课题,已完成卫星可行性论证和方案设计 [3] - 具备全栈式能力,拥有2吨级别商业卫星制造能力,取得商业航天领域"三证齐全"资质突破 [4] 民营企业创新面临的挑战 - 商业卫星领域技术壁垒高,民营企业早期面临资金链、资源整合、产业链协同等困难 [4] - 高成本、资源缺口和服务体系不完善导致部分民营企业陷入"不敢创新、不会创新、不愿创新"困境 [4] 协同创新生态构建 - 北京市海淀区为商业航天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支持设立星辰未来空间研究院和商业航天创新中心 [4] - 建议政府为初创民营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技术支持,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帮助企业完成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4] 民营企业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3年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达1.39万亿元,占全国研发经费支出的41.88% [6] - 平均研发强度为3.58%,高于全国研发投入强度 [6] - 沃飞长空在eVTOL领域布局350余件专利,完成全球第二、国内首个全倾转过渡飞行试验 [6] 未来发展方向 - 民营企业应坚持"创"为根本、"链"为关键、"制"为保障,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创新 [7] - 孵化科技含量高、绿色发展足、产业关联强、市场空间大的未来产业,确保创新成果应用转化 [7]
中国民营航天公司组建国内卫星数量最多商业气象星座
新华网· 2025-04-12 11:04
公司情况 - 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公司,正在组建国内卫星数量最多的商业气象星座“云遥气象星座” [4] - “云遥气象星座”将由90颗自主研发气象卫星组成,含72颗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和18颗低倾角轨道卫星,计划2026年底前完成组网 [4] - 首颗卫星于2021年12月发射,截至目前已成功发射46颗 [5] - 今年有30颗卫星发射任务,余下14颗明年发射完成 [6] - 组网完成后将形成全球高分辨率、高精度、全尺度的大气层、电离层探测系统 [6] - 90颗卫星均加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掩星探测载荷,可获取全球大气掩星和电离层掩星观测数据,实现对大气层、电离层和降水的三维探测,提升气象监测精度 [6] - 单颗卫星成本约为数百万元人民币,重量约为30公斤 [7] - 云遥气象星座低轨卫星的掩星产品质量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7] 行业情况 - 2015年《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出台,鼓励社会资本步入航天领域 [7] - 2024年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又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新一批商业航天电动伺服产品交付
快讯· 2025-04-11 07:24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控制所完成本年度商业航天首批电动伺服产品交付,今年还将为多家商业航天公司交付数十套产品 [1] 分组1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控制所组织召开力箭一号遥8、遥9箭电动伺服产品交付评审会并完成交付 [1] - 今年控制所将为中科宇航、深蓝航天、星际荣耀等商业航天公司交付数十套电动伺服产品 [1]
专家访谈汇总:中船系,谁是盈利最强企业?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09 22:13
中船系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由CSIC与CSIC重组形成,资产庞大,涵盖船舶制造、海洋防务、修理等领域 [2] - 海洋经济推动船舶需求增长,中船系作为全球最大造船集团之一将受益 [2] - 零部件领域中国动力是海军舰船动力及传动装备主要供应商 [2] - 黄埔文冲在海上风电领域布局浮式平台及系泊系统 [2] 军工信息化 - 军工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提升作战效率,增强战场感知能力 [3] - 《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军队信息化装备需求超2500亿元 [3] - 全球主要供应商包括罗克韦尔·柯林斯、洛克希德·马丁,国内有中国电科、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3] 商业航天 - 商业航天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其安全健康发展 [4] - SpaceX引领全球商业航天浪潮,国内企业探索新模式抢占科技革命先机 [4] - 卫星通信、导航、遥感技术推动低空经济、交通等新兴产业发展 [4] - 卫星制造向批量化、低成本转型,需标准化、模块化提升竞争力 [4] - 产业链涵盖卫星/火箭制造(上游)、商业发射/运营(中游)、通信/导航应用(下游) [4] 军民融合 - 军民融合打破国防与经济壁垒,实现技术协同与资源共享 [5] - SpaceX"星链"卫星和大疆无人机体现"军转民"与"民参军"双向赋能 [5] - 美国通过《国防技术转轨法》推动军用技术民用化,DARPA技术转化至商业领域 [5] - 日本"产官学协同"机制激发民间技术军事潜力,以色列退役军官创办企业融合军事与民用技术 [8] 航天军工行情 - 2025年4月A股航天军工板块逆势大涨,中航沈飞、航天电器等龙头股表现突出 [9] - 2025年国防预算同比增7.2%至1.66万亿元,珠海航展签约额超2800亿元 [9] - 歼-35、红旗-19等高端装备受国际买家青睐,军贸成增长引擎 [9] - 低空经济政策破冰,eVTOL商业化催生千亿市场,蓝箭航天抢占运力赛道 [9] - 中航高科垄断航空碳纤维预浸料,光启技术超材料应用于歼-20隐身涂层 [9][10] - 内蒙一机无人作战系统、北方导航制导技术领先全球,2025年营收预计爆发 [9][10]
侨见海南自贸港:中国航天发射的新坐标
中国新闻网· 2025-04-09 10:34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进展 - 2024年11月30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首发 2025年3月12日一号发射工位首发 标志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 [1] - 商业航天发射场进入常态化发射运营阶段 二期项目已开工建设 [3] - 正在加紧建设二期工位 未来将密集开展常态化发射 [4] 文昌国际航天城产业布局 - 以"两个基地"(国际航天发射基地 空天信息创新基地)为核心 构建"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应用链"全产业链生态 [2] - 重点打造"四基地一中心" 包括航天科技创新产业基地 空间科技创新战略产业基地 深度创新融合示范基地 航天国际合作产业基地 航天超算中心 [2] - 2024年上半年卫星总装测试厂房 火箭装配厂房 遥感卫星应用产业综合信息与服务平台投入使用 初步形成火箭研制 卫星应用 数据服务三大产业集群 [2] 商业航天产业项目 - 亚洲最大卫星超级工厂将于2024年下半年建成 年底前首星下线 [3] - 推进海上发射回收系统 动力系统试车台等可重复使用火箭相关项目 [3] - 与多家头部公司合作加速落地低空经济产业园及文昌通用航空机场项目 打造跨海运输航线 建设低空经济示范区 [3] 卫星数据产业发展 - 率先布局卫星数据跨境服务试验区 设立海南卫星数据与应用研究中心 国家航天局卫星数据与应用国际合作中心 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数据与应用中心 [3] - 实现"来数加工"突破 [3] - 设立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数据与应用中心 开展火箭链 卫星链 数据链领域国际合作 [4] 航天旅游与低空经济 - 以商业航天发射中心为依托 发展集食 住 行 游 购 娱等功能于一体的航天旅游 [3] - 推动商业航天赋能低空经济 开辟低空经济应用新场景 加快制定低空经济产业园发展规划和产业扶持政策 [4] - 积极探索低空+低轨的融合发展之路 [4]
“新VC”来了,君联资本解码“耐心资本北京模式”
投中网· 2025-04-08 10:41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来源丨 投中网 这两年,通过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案例越发出圈,也形成了各地独特的模式,如"合肥模式"、"深圳模式","杭州模式"等。 其实作为科研、产业、政策响应前沿的首都北京,也早已形成了"耐心资本北京模式"。 在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任务中,北京率先提出了"引导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开展对科技创新领域的长期投资"。 2023 年 7 月,全国社会保障 基金理事会与北京市进一步深化合作,设立了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君联资本担任管理人),首期规模 50 亿元,专项基金期限超过 10 年,全力支持北京科创企业自主创新,为其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2023 年 -2024 年,北京市设立总规模 1000 亿元的八支市级政府投资基金,采取 Co-GP 的管理模式,遴选国内市场化专业化投资机构开展深度合 作,依托 " 资本 + 政策 " 的配套措施,助力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 这种"政府顶层设计 + 市场化专业化运营管理 + 链主企业及产业集群带动 " 的创新探索,结合北京首都的独特优势,正在加速形成"耐心资本北京模 式"。在这类耐心资本的支持下,目前北京已跑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