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气象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递进式气象服务筑牢防灾减灾屏障
科技日报· 2025-05-13 08:56
递进式气象服务概述 - 递进式气象服务构建"风险预判—精准预警—靶向推送—联动响应"全链条防灾减灾体系 [1] - 服务分为"趋势提示、灾害提醒、预警发布"三个层级以匹配防灾不同阶段 [1] - 2024年中国气象局印发《递进式气象服务导则(试行)》推动因地制宜服务模式探索 [1] 技术支撑与能力建设 - 基于无缝隙预报、精细化预警及高密度实况产品开展服务 [2] - 建成陆海空天一体化综合观测系统 强对流预警提前43分钟 台风路径预报误差62公里 [2] - 全球天气预报分辨率12.5公里 北半球天气形势可提前8.1天预报 中国区域智能预报精细至1公里/小时 [2] 服务成效与机制完善 - 2024年累计"叫应"党政领导及应急责任人34万人次 高级别预警机制逐步健全 [2] - 气象部门通过科技手段重构防灾格局 实现从"智慧大脑"到基层"神经末梢"全覆盖 [2]
预算1.02亿元!重庆市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5-09 16:16
重庆市气象设备采购计划 核心观点 - 重庆市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发布14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02亿元,涉及气象观测、数据平台扩展、生态监测等多领域设备,预计2025年3-7月执行[1][2][3] 采购项目分类 数据平台与算力建设 - "天工"大数据支撑平台扩展:预算2370万元,重点提升"湖仓一体"数据服务、流批一体加工能力,并扩展人影业务算力资源[5] - 人影业务网络升级:包含动态访问控制、卫星通讯保障系统建设,支撑作业指挥调度[5] 气象观测设备 - 通量观测系统:在万州等4地新建4套系统,含高精度温室气体浓度观测仪(6年质保)和通量观测仪(8年质保),预算1120万元[5] - 探空设备:采购多通道卫星导航探空接收机(276万元)及北斗探空站备份设备(74万元)[5] - 能见度观测:激光雷达、能见度仪等设备预算209万元[6] 生态与气候监测 - 植被及物候观测:涪陵建设1套系统含冠层传感器、光合作用子系统等,预算80万元[5] - 立体气候观测站:武陵山区域建设11个海拔500-1500米的观测站,预算275万元[6] - 森林火险监测:21套自动观测系统预算1218万元,预计2025年7月完成[6] 地面站升级 - 国家级气象站改造:升级60个无人值守站、加装80个智能能见度观测仪,并改造34个有人值守站通信终端,预算1972万元[6] 其他专项 - 计量能力提升:采购精密露点仪、风洞及自动化软件,预算499万元[5] - 高光谱辐射观测:江津建设1套系统预算347万元[6] - 生态站建设:长寿生态站项目预算585万元[6]
世界最大气象观测网炼成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9 06:42
综合气象观测体系 - 中国建成世界最大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包括8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546部天气雷达、9万余个地面气象观测站,气象灾害监测率达80% [7] - 北斗探空系统实现技术突破,测风误差由几米/秒提升至零点几米/秒,2023年起对全国120个高空站探空系统更新换代 [6] - 气象部门建成全国温室气体观测网,包含9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和66个高精度温室气体观测站,产出"瓦里关曲线" [7] 气象预报与防灾减灾 - 北斗探空数据使台风路径预报误差从94千米降至38千米,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平均误差62公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7][9] - 暴雨预警准确率达93%,强对流预警提前量43分钟,智能网格天气预报系统空间分辨率达5公里 [9] - 重庆"31620"递进式气象服务机制实现灾害天气前3天至0小时的精准预警,成功转移避险6981人 [8] 行业应用与经济效益 - 全国乡镇实现自动气象站全覆盖,2024年冬小麦干热风预警服务助力减灾增收30亿斤 [11] - 气象服务覆盖70多个行业,341条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交通事故同比下降50%,风电光伏预报产品应用于1300多个新能源场站 [12] - 河南正阳花生种植户采用气象科技小院指导后收益提高10% [11] 国际合作与全球服务 - 风云气象卫星服务133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用户满意度82%,"云+端"预警系统在巴基斯坦等国应用 [13] - 世界气象组织肯定中国早期预警机制,认为其经验值得全球推广 [13] - 气象早期预警中国实践纳入中非合作论坛行动方案,发布《早期预警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中国行动方案》 [13]
多景区关闭、万人演唱会取消,鸣沙山月牙泉致歉!歌手周深紧急发文
券商中国· 2025-05-04 18:07
沙尘暴天气影响 - 中央气象台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 预计5月4日08时至5日08时 新疆南疆盆地和东部 青海北部和东部 内蒙古西部 甘肃大部 宁夏 陕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 其中内蒙古西北部 新疆南部 甘肃西部 宁夏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 内蒙古西北部等地局部有强沙尘暴 [1] - 甘肃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保障(沙尘暴)Ⅳ级应急响应 [2] 景区暂停开放 - 甘肃省阳关 玉门关景区因扬沙大 能见度低暂停开放 如天气好转将第一时间开园 [5] - 敦煌市雅丹景区采取临时闭园措施 暂停研学活动 具体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6] -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启动灾害性天气应急管理措施 临时关闭景区并取消了万人演唱会的活动 [8][11] -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已启动退票保障机制 [9] 万人演唱会取消 - 原定于5月3日晚的万人星空演唱会临时取消 [11] - 5月4日晚歌手周深将亮相万人星空演唱会 [12] - 周深紧急发文提醒游客和粉丝注意安全 [12] 沙尘天气防护 - 春季为我国沙尘天气高发期 约80%的沙尘过程都出现在3月至5月 [16] - 沙尘天气下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出门做好防范 [16] - 老年人 儿童 孕妇 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应尽量避免外出 如发生慢性咳嗽伴咳痰或气短 发作性喘憋及胸痛时需尽快就医 [16]
预算1.13亿元!云南省气象局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4-17 15:39
云南省气象局2025年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核心观点 - 云南省气象局计划在2025年3月至6月期间采购15项气象观测设备 预算总额达1 13亿元 涵盖高光谱辐射观测 通量观测 探空观测 土壤水分观测等系统 旨在提升气象监测精度和服务能力 [2][3] 采购项目分类 大气探测技术保障类 - **通量观测系统建设**:拟在云南省建设7套通量观测系统 预算1946万元 用于优化气象观测网布局 支持温室气体监测 碳排放核算等 [5] - **高光谱辐射观测系统**:预算345万元 建设于农业气象试验站 提升生态气象和农业气象监测能力 [5] - **植被和物候观测系统**:预算79万元 在大理新建一套系统 用于连续监测动植物物候期及环境参数 支持生态系统研究 [5] - **探空观测系统备份**:预算219万元 增强北斗探空站备份能力 确保高空温湿度 风向风速等要素的连续性观测 [5][6] 国家基准气候站升级 - **智能地面观测系统**:预算1539万元 对云南9个国家基准气候站进行设备智能化升级 优化数据传输和供电方案 提升观测安全性和稳定性 [6] - **探空接收机设备**:预算580万元 新增9套北斗探空接收机 实现高分辨率垂直廓线监测 增强探空资料探测能力 [6] 生态气象监测 - **蒸散发观测系统**:预算116万元 在普洱市建设 开展区域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等生态要素监测 填补下垫面与大气交换监测空白 [6] - **生态观测站建设**:预算574万元 部署土壤水分观测仪 物候自动观测仪等设备 构建"空地基融合"监测站点 支持生态气象安全数据获取 [6] 专项气象服务保障 - **移动激光测风雷达**:预算300万元 拟建2套 提升三维风场观测能力 服务精准预报和云南高质量发展 [9] - **特种气象观测设备**:预算275万元 包括2套交通气象观测系统和9套太阳辐射观测系统 满足交通 旅游等领域需求 [9] 设备维护与人工影响天气 - **备件采购**:预算280万元 采购地面 高空装备易损备件 保障自动站 雷达等设备的维修需求 [9] - **高炮升级改造**:预算2189万元 对6个州市205门高炮进行自动化改造 7个州市116门高炮加装安全监控终端 [9] - **火箭发射装置更新**:预算2079万元 列装12个州市165套火箭发射装置 加装安全监控终端 提升信息化水平 [9] 采购时间安排 - 大部分项目计划于2025年3月启动 人工影响天气相关项目(高炮升级 火箭装置更新)预计2025年6月实施 [5][6][9]
8033万元!福建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采购大批仪器
仪器信息网· 2025-04-13 17:03
采购规模与时间安排 - 福建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发布12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预算总额8033万元[2][4] - 采购计划覆盖2025年3月至10月 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实施[4][6][7] 北斗探空观测系统建设 - 采购2套北斗探空站备份设施 预算146万元 用于提升技术能力和应急保障[6] - 采购6套卫星导航探空接收机 预算330万元 增强业务运行稳定性[6] 天气雷达系统升级 - 建设S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测试标定系统 预算1120万元 用于精细化探测能力提升[6] - 采购相控阵天气雷达测试标定设备 预算640万元 提高数据可靠性和探测精度[6] - 采购3部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 预算1341万元 完善天气雷达监测网[7] 海洋气象观测能力建设 - 建设2套海气通量观测站 预算500万元 监测水碳通量交换及气象要素垂直分布[6] - 采购6个海基自动气象站 预算102万元 实时观测海上天气系统活动[7] - 采购4个船舶自动气象站 预算123万元 为海洋气象服务提供观测资料[7] 雷电监测与气候站升级 - 采购10套全闪探测设备 预算227万元 提升雷电监测能力和定位精度[7] - 升级2套国家基准气候站 预算347万元 实现观测设备智能化及物联管理[7] 地面观测与应急通信增强 - 采购自动站及通信设备 预算2982万元 提升短临预警能力和应急通信传输[7] - 升级基准站自动站 预算175万元 强化地面气象观测和灾害预警能力[7]
陕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1.75亿元采购大批仪器设备
仪器信息网· 2025-04-08 11:13
采购意向 - 陕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发布1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75亿元 [2][3] - 采购项目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升级改造,包含更新新型自动化火箭架、智能化烟炉建设5套、升级完成现有烟炉作业系统的信息采集、完成高炮作业信息自动化采集建设、完善作业飞机任务系统改造、建设集成机动作业系统 [5] - 采购时间为2025年5月 [3][5] 机构背景 - 陕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是陕西省气象局直属事业单位,成立于2006年6月,前身为陕西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 [7] - 机构承担全省气象观测系统的技术保障、装备管理、计量检定等核心职能 [7] - 历史可追溯至1956年设立的陕西省气象局器材科,历经多次机构调整 [7] 主要职责 - 气象装备管理:制定全省气象装备年度计划,负责气象台站器材供应、政府采购设备调拨及管理 [8] - 技术保障与监测:负责全省探测设备运行监控,确保气象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10] - 技术支持与服务:对地市气象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培训基层技术人员 [12] - 应急保障与科研创新:承担突发气象事件的设备应急保障任务,研发新技术并推动应用 [15][16] 技术能力 - 建有自动化气象计量综合实验室和大气探测设备运行监控平台,形成"二级保障、三级维护"的现代化保障体系 [17] - 具备对气象仪器(如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的全链条检定能力,覆盖全省394套国家站的计量需求 [17] - 2023年在华山部署激光测风雷达和高清视频实景气象站,提升山地大风监测预警能力 [19] 社会服务 - 对社会提供气象计量检定服务(如企业、科研机构的气象仪器校准) [23] - 开发行业气象服务产品(如农业气象监测、城市智能灯杆气象站) [24] - 与基层台站(如华山气象站)合作,推动技术下沉和经验共享 [25]
3.34亿元!湖北省气象局采购大批仪器
仪器信息网· 2025-04-07 14:38
湖北省气象局2025年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 湖北省气象局发布10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3.34亿元[1][2] - 采购涉及近红外地物光谱仪、荧光观测仪、多波段光谱成像仪、实景相机、机载光合植被观测仪、机载高光谱成像仪、多点位温度传感器等设备[2] - 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3~10月[2] 具体采购项目及预算 - 探空观测系统备份项目:包含卫星导航探空接收机、集成处理器等,预算146万元[4] - 探空接收机和自动探空系统项目:建设6套卫星导航探空接收机,预算330万元[4] - 国家基准气候站项目:升级气候站观测要素,预算578万元[4] - 高光谱辐射观测系统:建设1套全自动测量系统,预算335万元[5] - 通量观测系统:新建6套温室气体浓度观测系统,预算1641万元[5] - 全闪探测设备:建设13套雷电探测设备,预算260万元[5] - 省级计量自动化系统:建设地面气象观测仪自动化计量系统,预算593万元[5] - 国家站备件采购:采购自动气象站应急备件,预算300万元[5] - 湖南省探空观测系统:采购多通道卫星导航探空接收机2套,预算146万元[5] - 人工影响天气工程:涉及装备升级改造、作业安全能力提升等,总预算2.91亿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