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tery
搜索文档
业绩拐点确认!固态电池突破引爆行情,电池ETF(561910)涨近7%,连续五日吸金5亿,规模创新高
格隆汇APP· 2025-09-05 12:13
电池板块市场表现 - 电池板块放量飙涨 固态电池含量超4成的电池ETF大涨超7% 创2023年年初以来新高[1] - 先导智能涨超17% 锦浪科技 杭可科技涨超13% 阳光电源涨超13% 厦钨新能 固德威涨超11% 天赐材料 亿纬锂能 珠海冠宇涨超8%[1] - 电池ETF交投活跃 昨日净流入超1.7亿元 近五日持续吸金超5.2亿元 最新规模超15亿元创历史新高[1] - 年内日均成交额超4000万元 流动性位居同类前列[1] 行业基本面数据 - 电池板块中报业绩爆发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 营收增长11%[1] - 板块业绩呈现V型反弹 景气度拐点确认[1]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估值29.61X 低于近十年历史上70%的时间 具备较强安全边际[1] 固态电池发展态势 - 固态电池成为板块增长新极 产业正迎来技术突破+需求爆发的双轮驱动[1] - 相比传统液态锂电池 固态电池具备更高安全性 更强能量密度[1] - 可广泛应用于电动车 储能 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等多个高增长领域[1] - 电池ETF跟踪的中证电池主题指数中固态电池概念股占比高达近四成[2] 产业链供需状况 - 亿纬锂能 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订单近期大幅增长80%[1] - 下游需求迅速起量导致电芯出现排产紧张 供不应求的局面[1] - 指数覆盖电池主题全产业链 包括上游材料及资源 中游电池制造及组件 下游应用以及设备回收相关标的[2] 投资标的特征 - 电池ETF跟踪的指数龙头特征鲜明 技术壁垒高 成长性与弹性十足[2] - 投资者可通过电池ETF及其场外联接基金把握产业加速机会[2]
午评:三大股指半日收涨 创指涨超3% 固态电池板块强势
新浪财经· 2025-09-05 12:11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股指半日收涨 沪指报3778.95点涨0.35% 深成指报12362.95点涨2.01% 创指报2872.91点涨3.48% [2] - 北证50指数涨超2.5% [1] - 个股呈涨多跌少格局 上涨个股超3900只 [1] 领涨板块及个股 - 固态电池板块走强 派特尔30cm涨停 金银河/誉辰智能/华盛锂电20cm涨停 [1] - 光伏设备延续涨势 通润装备涨停 [1] - 风电设备回暖 运达股份20cm涨停 [1] - 消费电子板块震荡上行 泓禧科技30cm涨停 [1] - 电池/光伏设备/能源金属板块涨幅居前 [2] 下跌板块及个股 - 大金融板块走弱 中国人寿/国金控股跌幅居前 [1] - 零售板块调整 国光连锁领跌 [1] - 白酒概念走低 会稽山/均瑶健康跌幅居前 [1] - 乳业/旅游及酒店/保险板块跌幅居前 [2]
A股全线飘红,近4100股上涨,创业板拉升超4%,深证成指涨超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1:22
A股市场表现 - 9月5日A股全线飘红 深证成指涨超2% 创业板大涨3.8% 盘中一度涨超4% [1] - 沪深京三市上涨个股近4100只 [2] - 固态电池 光伏 储能 锂电等方向涨幅居前 [1] 细分板块涨幅 - 锂电电解液板块涨幅达7.77% [2] - 动力电池板块涨幅6.50% 储能板块涨幅5.76% 锂电正极板块涨幅5.75% [2] - 固态电池板块涨幅5.69% 电源设备精选板块涨幅5.34% [2] - 光伏逆变器板块涨幅5.24% 钢离子电池板块涨幅4.96% 锂矿板块涨幅4.49% [2] - 锂电负极板块涨幅4.29% 反内卷概念涨幅5.14% 宁德时代产业链涨幅4.08% [2] - 钙钛矿电池板块涨幅3.84% 盐湖提锂板块涨幅3.77% [2] - 锂电池板块涨幅5.99% 磷酸铁锂电池板块涨幅4.99% [2] - 光刻机概念涨幅3.86% 稀有金属精选板块涨幅3.64% CRO电力板块涨幅3.63% 风力发电板块涨幅3.59% [2] 政策与资金面 - 央行9月5日开展10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当日有10000亿元逆回购到期 [3] - 9月政府债券处于发行高峰期 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到期量达3.5万亿 为年内次高水平 [3] - 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支持集成电路 先进计算 未来显示 新型工业控制系统等领域科技创新 [3] 固态电池产业 - 固态电池具备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优势 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电池技术方向 [3] - 固态电池在新能源车 低空及消费电子领域具备广阔应用前景 预计在eVTOL及消费电子领域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 [4] - 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达808GWh 全固态电池有望2027年实现技术定型和小规模量产 2030年商业化量产需求量超150GWh [4] - 2025年头部厂商中试线逐步落地 2026年量产线建设持续突破 固态电池产业链有望开启主线行情 [4] 海南自贸港板块 - 海南自贸港板块盘中拉升 海汽集团涨超5% 钧达股份涨近3% [5] - 《海南自由贸易港旅游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拟实施更大范围旅游免签入境政策 [5][6] - 符合条件的外国人可免签从海南自贸港口岸入境旅游 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从海南邮轮口岸入境可免办签证 [5][6]
A股全线飘红,近4100股上涨,创业板拉升超4%,深证成指涨超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1:18
A股市场表现 - 9月5日A股全线飘红 深证成指涨超2%至12378.72点[+260.02点 +2.15%] 创业板指大涨3.8%至2881.79点[+105.55点] 盘中一度涨超4%[1] - 上证指数报3779.47点[+13.59点 +0.36%] 北证50报1579.15点[+40.17点 +2.61%] 科创50报1247.64点[+20.66点 +1.68%][2] - 沪深300指数涨0.95%至4406.81点 中证500指数涨1.78%至6817.55点 万得全A指数涨1.32%至6016.29点[2] - 沪深京三市上涨个股近4100只[5] 板块涨幅情况 - 锂电电解液板块领涨7.77% 储能板块涨5.76% 锂电正极板块涨5.75% 固态电池板块涨5.69%[5] - 电源设备精选板块涨5.34% 动力电池板块涨6.50% 光伏逆变器板块涨5.24% 钠离子电池板块涨4.96%[5] - 锂矿板块涨4.49% 锂电负极板块涨4.29% 反内卷板块涨5.14% 宁德时代产业链涨4.08%[5] - 钙钛矿电池板块涨3.84% 盐湖提锂板块涨3.77% 锂电池板块涨5.99% 磷酸铁锂电池板块涨4.99%[5]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央行开展10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当日有10000亿元逆回购到期[6] - 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支持集成电路、先进计算、未来显示、新型工业控制系统等领域科技创新[6] - 方案明确支持人工智能、先进存储、三维异构集成芯片、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基础研究[6] 固态电池产业前景 - 机构认为固态电池具备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优势 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电池技术方向[6] - 中金测算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808GWh 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实现技术定型和小规模量产[7] - 2030年全固态电池商业化量产需求量有望超150GWh 产业链有望在2025-2026年开启主线行情[7] - 固态电池在新能源车、低空及消费电子领域具备广阔应用前景 预计在eVTOL及消费电子领域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7] 海南自贸港板块表现 - 海南自贸港板块盘中拉升 海南地区指数报1223.10点[+11.10点 +0.92%][8] - 海汽集团涨超5%至20.63元 钧达股份涨近3%至47.58元 海南高速涨2.72%至6.43元[8] - 《海南自由贸易港旅游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拟实施更大范围旅游免签入境政策[8] - 经批准国家的公民可免签入境旅游 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可免办签证[8][9]
知名钠电池企业,停止运营
DT新材料· 2025-09-05 00:04
美国钠离子电池企业Natron Energy停止运营 - 公司宣布停止全部运营 关闭密歇根Holland与加州Santa Clara两处工厂 裁员95人[2] - 一年前高调发布投资14亿美元(约100亿元人民币)在北卡建设24GWh钠离子超级工厂计划 但因电池实际工况性能未达预期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未能获得足够规模客户订单 导致资金流恶化[2] - 公司专注于普鲁士蓝系钠离子电池技术路线[2] 钠离子电池技术挑战与市场瓶颈 - 普鲁士蓝材料虽理论上有成本低、资源丰富、安全性高等优势 但在合成工艺、循环稳定性及能量密度等方面存在工程化瓶颈[2] - 公司瞄准的UPS(不间断电源)和工业储能市场对安全性要求高 但客户对价格敏感 更倾向于选择已有广泛验证的成熟方案[2] - 在没有明确性能碾压或成本优势的情况下 新技术难以撬动保守的B端市场[2] 中国钠离子电池发展现状 - 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科海钠等企业仍在持续推进钠电池研发与量产布局[3] - 已在两轮车、低速电动车、储能等细分领域实现初步应用[3] - 发展逻辑在于依托成熟供应链与制造成本控制能力 在特定场景中寻找差异化市场[3] 钠电池技术发展前景 - 能否成为主流技术取决于最终能否在成本、性能、寿命之间找到不可替代的平衡点[4] 碳材料在电池领域的应用 - 锂电池负极材料包括石墨、硅碳[10] - 钠电负极材料包括硬碳/软碳[10] - 气体扩散层使用碳纸[10] - 液流电池使用电极碳毡(碳纤维)[11] - 超级电容器使用电容炭[11] - 电池热场使用碳碳匣钵、石墨匣钵[11] 电池材料制备原料 - 锂电负极原料:天然石墨、石油焦、针状焦、沥青焦、硅烷和多孔碳[11] - 钠电负极原料:石油焦、针状焦、沥青焦、煤炭(无烟煤、烟煤)、生物质碳源[11] - 电容炭原料:生物质碳源、煤炭、石油焦、沥青、酚醛树脂、聚丙烯睛[11] 电池制造设备 - 包括粉碎机、混合设备、造粒设备、筛分除磁设备、反应炉、超高温炉、石墨化炉、裁切设备、活化炉等[12] - 涵盖材料处理、成型、碳化、石墨化等全工艺流程设备[12]
【公告全知道】固态电池+低空经济+储能+数据中心!公司已具备软包半固态电池样品小量交付能力
财联社· 2025-09-04 23:43
固态电池与储能技术 - 公司具备软包半固态电池样品小量交付能力 涉及固态电池、低空经济、储能及数据中心领域 [1] - 液冷集装箱在电网侧储能场景取得技术突破 [1] 人形机器人与智能驾驶 - 公司与智元机器人等头部客户合作 定制化主控板已实现批量供货 [1] - 业务覆盖人形机器人、英伟达、汽车芯片、智能驾驶及华为生态链 [1] AI芯片与半导体技术 - 公司电机驱动控制芯片新产品内部测试成功 [1] - 技术布局涵盖AI芯片、量子科技、数字货币及先进封装领域 [1]
中国电池与材料:生产趋势向好;9 月生产展望-China Battery & Materials_ Solid production trend continues; September production outlook
2025-09-04 23:08
**中国电池与材料行业研究纪要总结** **涉及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中国电池与材料产业链 涵盖电动汽车电池 储能系统电池 锂材料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液等细分领域[2][5][7] * 主要公司:宁德时代 比亚迪 国轩高科 亿纬锂能 中创新航 瑞浦能源 湖南裕能 德方纳米 天赐材料 新宙邦 璞泰来 贝特瑞等[5][7][16][19] **核心观点与论据** **电池生产持续强劲增长** * 2025年前9个月中国前六大电池制造商生产计划同比增长52% 第三季度环比增长13%[5] * 9月生产计划环比增长7% 超出预期 8月生产计划月中上调约3%[5] * 产能利用率显著改善 2024年下半年超过80% 2025年上半年利用率较2023年和2024年同期大幅提升 部分企业已达满产水平[7] **需求驱动因素多元** * 中国电动汽车需求超预期 2025年前7个月增长29%[5] * 新能源汽车出口强劲 2025年前7个月增长85%[5] * 欧盟市场电动汽车销售2025年前7个月增长28%[5] * 储能电池出口大幅增长 受美国关税上调前抢购推动 2025年前7个月对美国 欧盟和其他地区出口增长约150-230%[5] * 中国国内储能需求2025年前7个月同比增长50%[5] **价格与成本动态** * 电动汽车电池价格在2025年第二季度下降高个位数后 第三季度迄今基本持平[7] * 储能电池价格已触底 部分企业价格小幅回升 如亿纬锂能预计第三季度储能电池价格进一步上涨[7] * 碳酸锂价格从近期低点上涨37% 推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上涨13%[5][7] * 其他电池材料价格在第三季度基本稳定或仅有单位数波动[7] **行业扩张与资本开支** * 行业开启新一轮资本开支周期 由一线和头部二线企业主导[2][7] * 头部设备企业在2025年上半年因顶级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产能扩张恢复而录得坚实的新订单收入和收入确认[7] * 基于某顶级设备企业评论 此轮产能扩张的预期强度和持续性可能超过2022年 但可能更集中于头部企业[7] **锂供应与价格风险** * 宁德时代锂云母矿因许可证更新暂停 但碳酸锂周产量小幅上升至约19千吨(利用率61%)[5] * 9月碳酸锂产量预计环比下降2% 但不会显著下降 因现有产能增产抵消了宁德时代停产影响[5] * 江西其他矿山停产风险仍存 影响预计3至12个月 锂价预计在7-8万元/吨徘徊 直到采矿许可证更新有更明确信息 投机可能比实际基本面更能驱动价格[5][6] **公司特定表现** * 比亚迪电池生产持续放缓 9月环比下降4% 是跟踪的六大主要电池制造商中唯一从5月到7月持续减产的企业 也是第三季度唯一环比下降的企业(-7% 其他企业+5-40%) 可能因库存水平较高[5] * 比亚迪报告的第二季度盈利比预期低30% 因当季激烈的价格竞争压低了毛利率[5] **投资建议** * 在中国电池价值链中 仅宁德时代A股和湖南裕能为增持评级 其他电池和材料覆盖公司为中性或减持评级[7] * 维持对锂的看空观点[7] **其他重要内容** *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趋势:中国2025年7月达54% 欧盟五国2025年7月达26% 美国2025年7月达11%[30] * 提供了详细的月度 季度生产数据表以及电池 材料价格变化表[16][19][71] * 包含了产能利用率图表 电池生产趋势图表 以及各细分材料生产商的产量和同比增长数据[43][55][62][65][68] * 提供了覆盖公司的估值比较表[118] **风险提示** * 文件包含免责声明 表明其并非旨在向中国大陆投资者分发或在中国大陆境内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1] * 摩根大通可能与其研究报告所覆盖的公司开展业务或寻求开展业务 因此可能存在利益冲突[3] * 投资建议仅基于截至2025年9月1日的信息 投资者应将其作为投资决策的单一因素[3]
BASF Achieves Major Milestone: First CAM Is Delivered to WELION
ZACKS· 2025-09-04 22:30
核心技术突破 - 巴斯夫电池材料公司首次向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批量供应半固态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 标志着下一代电池技术产业化迈出关键一步[1] - 研发团队开发出采用复合涂层技术的超高镍NCM正极材料 有效解决界面挑战 提升能量密度并降低电阻 同时延长电池寿命和改善性能[2] - 从概念提出到实现量产仅用时一年 2024年8月项目启动后快速推进产业化进程[2] 合作与技术积累 - 合作双方具备深厚技术积淀 卫蓝新能源拥有超过40年固态电池技术探索经验 巴斯夫杉杉合资公司具备20余年正极材料研发生产专长[3] - 通过战略协作加速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和大规模工业化应用[4] - 结合创新能力和制造优势 为全球电池行业未来突破奠定基础[4] 市场表现对比 - 巴斯夫股价过去一年上涨8.8% 同期行业指数下跌17.3% 表现显著优于行业基准[6] - 同业公司莫赛克公司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达3.17美元 较上年增长60.1% 过去一年股价上涨26%[9] - 卡朋特技术公司当前财年每股收益预期9.51美元 同比增长27.14% 过去一年股价大幅上涨74.2%[10] - Element Solutions公司当前年度每股收益预期1.44美元 连续四个季度超预期 平均超出幅度2.11%[11]
三大指数集体回撤,CPO、百元股、半导体等携手跳水
格隆汇· 2025-09-04 13:55
市场表现 - 沪指下跌1.97%,深成指下跌2.37%,创业板指下跌3.2%,科创50大跌5.38% [1] - 两市合计成交额1.6万亿元 [1] - 个股涨跌互现 [1] 行业板块涨跌 - CPO概念大跌5.11%,超10只个股跌停或跌幅超10%,包括仕佳光子、炬光科技、天孚通信等 [3] - 百元股、高宽带内存、半导体、存储芯片等板块跌幅均超4% [3] - 大消费股逆势走强,旅游酒店、商业百货、零售等方向领涨,岭南控股、汇嘉时代、步步高等多股涨停 [3] - 固态电池概念股维持强势,金龙羽涨停 [3] - 光伏、储能概念股表现活跃,安彩高科涨停 [3] - 电池、食品、光伏等板块涨幅居前 [3] 行业动态与订单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多家头部设备企业新签及在手订单总额超300亿元,同比涨幅达70%至80%,涉及先导智能、海目星、赢合科技、利元亨等公司 [3] - 全球以太网光模块市场规模2026年预计同比增长35%至189亿美元 [3]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增长8%,华为智能手表出货量首次超越苹果夺冠 [3]
中国电池材料:商用车乘势而上-China Battery Materials_ Commercial Vehicle Builds on the Momentum
2025-09-03 21:23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中国电动汽车电池材料行业 重点关注电池制造商和正极材料供应商[1] * 核心公司包括宁德时代 CATL 亿纬锂能 EVE Energy 湖南裕能 Hunan Yuneng[1]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中国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数据** * 2025年7月中国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达63.7GWh 环比下降3% 但同比增长43%[1][2] * 2025年前7个月7M25累计装机量达402.8GWh 同比增长49%[1][2] **市场竞争格局** * 头部两家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在7月份合计占据66%的市场份额 但环比下降1个百分点 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1][2] * 宁德时代不含上汽合资公司市场份额为43% 环比下降1个百分点[2] * 比亚迪市场份额为22% 环比下降1个百分点 较2025年1月的28%显著下降[2] * 磷酸铁锂LFP是主流技术路线 7月份市场份额高达79%[1] **商用车电池需求强劲** * 商用车领域展现出强劲势头 其电池装机量在2025年前7个月占总量的16% 显著高于2024年同期的10%[1][7] * 增长动力源于越来越多的特种车辆如冷藏车 垃圾车 扫路车等从内燃机ICE转向纯电动BEV[1][7] * 商用车平均电池容量大幅提升 从2024年的110 kWh/台增至160 kWh/台[7] **供应链关系** * 电池制造商与整车厂供应关系明确 例如比亚迪主要自供电池88,228 MWh 特斯拉主要采购宁德时代20,764 MWh和LGES 6,624 MWh 吉利集团采购来源多元化 包括宁德时代 CALB Gotion等[6] 公司估值与风险 **宁德时代 CATL** * H股目标价HK$424.2 基于16.6倍2025年预期EV/EBITDA[12] * A股目标价Rmb404 基于16.4倍2025年预期EV/EBITDA[14] * 下行风险包括电动汽车需求不及预期 电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份额下滑 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升[13][14] **亿纬锂能 EVE Energy** * 目标价Rmb59.20 采用分类加总估值法SOTP 对其电池业务采用16倍2025年预期EV/EBITDA[15] * 下行风险包括新冠疫情类事件的负面影响 低油价环境下电动汽车渗透率慢于预期 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升[16] **湖南裕能 Hunan Yuneng** * 目标价Rmb51.9 基于13.4倍2025年预期EV/EBITDA 考虑到LFP正极行业供应过剩 此倍数较历史均值低0.25个标准差[17] * 下行风险包括LFP正极出货量不及预期 LFP正极单位毛利差于预期 费用超预期上升[18] 其他重要内容 * 报告来源为花旗研究与真锂研究Real Lithium的数据[1][4][6][7] * 花旗将亿纬锂能和湖南裕能列入90日上行催化剂观察名单Catalyst Watch[1] * 花旗集团与所覆盖公司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存在多种业务关系 包括做市 提供非投行服务等[25][26][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