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地产开发
icon
搜索文档
记者实探香港楼市:房租涨、房价跌背后,新港漂群体搅动市场格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21:56
香港楼市现状 - 6月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报286.7点,同比下降5.22%,与2021年9月历史高位398.1点相比跌幅近28% [1] - 6月香港租金指数升至195.6点,同比上涨1.6%,创近6年新高 [1] - 上半年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累计跌幅为0.86% [6] 租赁市场驱动因素 - 新港漂群体(通过高才通、优才计划赴港人士)及内地学生成为中高端租赁市场中坚力量 [1] - 香港公立大学录取非本地学生限额从20%提升至40%,内地学生助推租金上涨 [2] - 美联物业预计全年租金升幅可达6%,主要受新港漂和内地学生带动 [4] 租金具体表现 - 港八大附近大型社区平均呎租较去年12月均有上涨,部分小区涨幅超10% [2] - 香港大学附近30平方米户型月租金从去年1.5万港元涨至1.6万港元 [3] - 高才通、优才计划赴港人士通常月租金预算在2.5万至3万港元 [3] - 6月香港私人住宅实用面积租金约38.3港元/平方呎,接近2019年7月历史高位38.33港元/平方呎 [4] 房价市场表现 - 7月香港一手市场成交超2000宗,较6月增超30% [6] - 前7个月一手成交量突破1.1万宗,同比增逾10%,为近6年最多 [6] - 部分开发商采取"以价换量"策略,如将军澳项目部分房源售价较3年前低近30% [6] 市场预期 - 美联物业预计香港全年楼价有望上升约5% [7] - 乐观预期基于息口低企、股市财富效应、租金上升吸引投资者、内地经济改善等利好因素 [7] 特殊现象 - 部分新港漂因租金上涨选择搬回深圳,如设计师王旭所租房屋租金从1万港元涨至1.2万港元(涨幅20%)后搬至深圳 [1][5] - 深圳福田50平方米住房租金相当于香港25平方米住房,面积翻倍但通勤时间增加 [5]
华源晨会-20250806
华源证券· 2025-08-06 21:39
房地产行业 - 本周房地产(申万)指数下跌3.4%,个股表现分化明显,珠江股份(+13.5%)、电子城(+10.3%)涨幅居前,海南机场(-8.4%)、金地集团(-8.1%)跌幅较大 [7] - 新房市场42城周成交205万平米环比上升19.9%,但7月累计成交761万平米同比下降18.3%;二手房21城周成交185万平米环比下降5.4%,年初累计成交同比上升17.1% [8] - 政策层面聚焦城市更新与需求支持,中央强调高质量城市更新,居民换购住房退税政策已退还个税111亿元,地方政策包括北京多子女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上海计划启动25个城中村改造等 [9] - 房企融资活动活跃,大悦城完成24.26亿元定增,越秀地产发行96亿元公司债,万科获大股东8.69亿元借款支持 [10] 北交所并购动态 - 2025年并购交易金额显著提升,Q2出售股权金额达38.6亿元(曙光数创案例),2024Q4对外收购金额29.2亿元(五新隧装案例) [15] - 行业分布高度集中,计算机(43.1亿元)、机械设备(32.0亿元)合计占比近60%,2025年前7个月新增3笔亿元级收购案例 [15] - 并购方向呈现三大特征:东和新材2.55亿元收购鞍山富裕矿业强化产业链纵深,科达自控2.09亿元收购海图科技切入军工领域,阿为特控股德国企业拓展欧洲市场 [15] - 企业资本活动以新设子公司为主,天宏锂电设立储能合资公司(1260万元),易实精密设立东欧合资公司(最高1000万欧元),格利尔在新加坡设子公司布局东南亚 [16] 食品饮料-锅圈(02517.HK) - 2025H1营收32.4亿元(+21.6%),归母净利润1.83亿元(+113%),核心经营利润1.9亿元(+52%),2B渠道收入5.6亿元同比大增125% [17][18] - 加盟门店达10386家(+8%),乡镇店净增270家,完成2000+门店智慧化改造,会员数超5000万(较年初+900万),会员预付金5.9亿元(+37.2%) [18][19] - 推出175个火锅烧烤新品SKU,中期股息0.0716元/股(合计1.9亿元),预计全年股东回报4.99亿元(+130.7%) [19][20] 公用环保-中国神华(601088.SH) - 拟收购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煤炭、煤电等资产(预计千亿量级),继2025年2月收购杭锦能源(新增产能2570万吨)后进一步解决同业竞争 [21][22] - 标的资产中新疆能源资源量356亿吨/产能10150万吨,乌海能源焦煤储量15.92亿吨/产能1500万吨,将强化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能力 [23] - 2025H1预计扣非净利润233-253亿元(-14.2%至-21.0%),当前股息率5.4%,煤价筑底背景下龙头股息吸引力凸显 [24][25] 新消费-登康口腔(001328.SZ) - "冷酸灵"品牌在抗敏感牙膏细分市场份额超60%,2024年线下市场份额居行业第三/本土品牌第二,形成四大产品平台策略 [28][29] - 渠道实施"精耕分销+强化KA+电商并举"战略,研发端构建CBR体系与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推出7天专效修护牙膏等创新产品 [29][30]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8.6/21.9/25.5亿元(CAGR 17.7%),归母净利润2.0/2.5/3.0亿元(CAGR 22.8%),当前PE 39倍 [31] 市场数据 - 北证50指数年初至今涨幅43.11%领跑主要指数,中证1000(+18.36%)、创业板指(+14.49%)表现突出 [3]
“好地块”驱动高溢价,一二线低密宅地受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21:29
土地市场热度 - 南京13宗宅地出让收金近69亿元,其中鼓楼龙江G47地块和江宁三山G50地块溢价率均突破30%,分别达到32.74%和33.87%,前者成交楼面价超4万元/平方米 [1] - 前7月全国共有363宗成交溢价率超过20%的高溢价地块,成交规划建筑面积17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总成交价2660亿元,同比增长91%,高溢价地块平均溢价率40%,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 [1][2] - 7月上海徐汇衡复地块成交楼面价超20亿元/平方米,溢价率40%,刷新全国宅地单价纪录 [2] 高溢价地块特征 - 高溢价地块成交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成交规模占比分别为8%、37%和55%,但成交价格占比分别为32%、57%和11% [5] - 房企拿地多集中在北上深、杭州、成都等核心城市,保持"聚焦深耕"策略,一二线核心城市土地出让金占比合计为89% [6] - 头部央国企展现出更强投资主动性,在22个重点城市高溢价地块中拿地金额占比为55.3%,民企占比为28.3% [7] 土地供应政策 - 核心城市加快优质地块供应,推出城市核心区、配套成熟、低容积率(容积率≤1.5)的地块 [2] - 多地取消土拍限价机制,允许价高者得,同时政策支持低密度开发(如洋房、别墅) [3] - 多地优化地块规划设计条件,包括放宽阳台/公共空间计容规则、支持建设立体生态住宅等 [3] 市场影响 - 高溢价地块入市将带动住房产品呈现低密度化趋势,容积率普遍低于2.5,得房率提升至90%以上 [3] - 高溢价土地入市短期或将推高周边新房均价,导致房价"冷热不均",二手房库存攀升 [4] - 高溢价地块开发集中在城市核心地区或发展潜力大的板块,将带动周边房价上涨,形成价格传导效应 [4] 房企策略 - 房企更注重去化能力,优先选择高流动性区域地块,避免盲目高价竞拍 [7] - 房企拿地持续聚焦热点城市优质地块,部分地块或仍能拍出较高溢价,但低能级城市土地市场或仍面临压力 [8] - 央国企在全国土地市场表现亮眼,新增货值排名前10的企业中有8家为央国企 [7]
“睡城”改称呼了?房价一路下跌,却仍没人买账
搜狐财经· 2025-08-06 20:52
曾经的"睡城"辉煌 - 燕郊作为河北三河市最西端的小镇,与北京通州仅一河之隔,地理位置独特,迅速成为北漂族的居住选择 [3] - 由于北京房价暴涨,许多北漂族选择在燕郊安家,推动其成为"北京后花园" [3][5] - 燕郊居民的生活状态呈现"昼伏夜出"特点,白天在北京工作,晚上返回燕郊休息 [5][7] 房价飙升与资本涌入 - 2010年北京市限购政策出台后,燕郊房价首次突破万元大关 [9][11] - 2017年3月燕郊房价达到巅峰,部分楼盘单价接近4万元/平方米 [11][13] - 通州被确定为北京行政副中心后,燕郊被市场看好,叠加京津冀协同发展预期,房价进一步上涨 [13] - 地铁规划炒作推动房价,投机资本大量涌入,房产被视为投资品而非居住用途 [15][17] - 2017年初部分优质小区房价高至数百万元/套,但市场需求依然旺盛 [19] 调控政策与市场转折 - 2017年国家加强环京地区房地产调控,廊坊出台严厉限购政策,外地户籍购房受限,首付比例提高 [21][23][24] - 房贷政策收紧导致需求锐减,炒房客抛售房产,市场供应激增 [26] - 开发商过度开发,2017-2021年商品房供应量翻倍,新楼盘大量涌入导致供过于求 [28][30] 经济基础与供需失衡 - 廊坊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支柱产业,无法提供足够就业机会,人才流失严重 [32] - 北京、天津的"虹吸效应"进一步削弱廊坊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吸引力 [32] - 2023年燕郊二手房价格跌至4500-5000元/平方米,较2017年峰值下跌超75% [37] 市场反应与短期波动 - 限购取消初期燕郊楼市出现短暂成交高峰,但未能持续,市场迅速回归低迷 [34][37]
融信中国前7个月总合约销售额约为25.7亿元 同比减少35.15%
智通财经· 2025-08-06 19:45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7个月,(i)集团总合约销售额约为人民币25.70亿元;(ii)集团总合约建筑面积约为 22.67万平方米;及(iii)集团平均合约售价约为每平方米人民币11336元。 融信中国(03301)发布公告,截至2025年7月止一个月,(i)集团总合约销售额约为人民币4.62亿元;(ii)集团 合约建筑面积约为39159平方米;及(iii)集团平均合约售价约为每平方米人民币11806元。 ...
融信中国(03301.HK)前7个月总合约销售额约25.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06 19:41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7个月,(i)集团总合约销售额约为人民币2,570,315,298元;(ii)集团总合约建筑面积 约为226,737平方米;及(iii)集团平均合约售价约为每平方米人民币11,336元。 格隆汇8月6日丨融信中国(03301.HK)公告,截至2025年7月止一个月,(i)集团总合约销售额约为人民币 462,309,911元;(ii)集团合约建筑面积约为39,159平方米;及(iii)集团平均合约售价约为每平方米人民币 11,806元。 来源:格隆汇APP ...
融信中国(03301) - 二零二五年七月之未经审核营运数据
2025-08-06 19:33
业绩总结 - 截至2025年7月,集团总合约销售额约4.62亿元[3] - 截至2025年7月,集团合约建筑面积约3.92万平方米[3] - 截至2025年7月,集团平均合约售价约1.18万元/平方米[3]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七个月,总合约销售额约25.7亿元[3]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七个月,总合约建筑面积约22.67万平方米[3]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七个月,平均合约售价约1.13万元/平方米[3]
光明地产(600708.SH)拟申请注册发行不超40亿元中期票据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19:17
融资计划 - 公司拟申请注册发行不超过人民币40亿元的中期票据以满足经营发展资金需求 [1] - 发行目的包括调整债务结构、降低财务费用及保证可持续发展 [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优化公司债务结构 [1] - 资金用途明确指向降低财务成本而非具体项目投资 [1] 发行渠道 - 选择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作为中期票据注册发行平台 [1] - 未提及其他融资方式或市场 [1]
渝 开 发(000514)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06 18:22
公司概况 - 渝开发是重庆第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也是重庆第一批上市三家企业之一 [2] - 公司成立于1978年12月2日,1993年7月12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2] - 目前是重庆唯一市属国有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 [2] 募投项目情况 - 拟募投项目总额不超过6.4亿元,包括格莱美城、贯金和府一期、南樾天宸一、二期高层及补充流动资金 [2][3] - 2024年8月深交所受理7亿元股票发行申请,12月调整募资额至6.4亿元 [3] - 2025年7月延长股票发行决议有效期至2026年7月19日 [3] 房地产市场情况 - 所有开发项目均位于重庆市主城区 [4] - 2025年重庆优化房地产政策,包括调整住房交易管理、信贷政策、支持"以旧换新"等 [4]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净利双降 [5] - 2025年上半年通过转让朗福置业1%股权确认2.4亿元投资收益 [5] - 2025年半年度预计归母净利润1.75亿-2.25亿元 [5] 转型方向 - 定位为新时代城市开发经营服务商,主业为城市开发,"住宅+商业"为主业态 [6][7] - 积极发展会展、资产经营、物业管理、代建、片区开发等多元化业务 [7] - 未来经营模式拟定为"开发+运营" [7]
正荣地产(06158) - 二零二五年七月未经审核经营数据及有关无法表示意见的补充公告
2025-08-06 18:00
业绩数据 - 2025年7月累计合约销售金额约3.36亿元,面积22,944平方米,均价每平14,600元[3] - 截至7月31日七个月累计合约销售金额约27.01亿元,面积165,564平方米,均价每平16,300元[3] 财务动态 - 2025年1月起延长约19.5亿元借贷,期限1 - 6年,利率降0.4% - 7.4%[5] - 2025年1月起未新增借贷[5] 运营情况 - 2025年1月起七个运营区域开支较预算节省[6] - 2025年1月起未出售项目开发公司股权[6] 未来计划 - 考虑经修订重组计划,未制定推进方案[4] - 董事会将解决持续经营问题并公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