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造
搜索文档
逐梦“名方变好药” 中药“智造”涌春潮
新华日报· 2025-11-19 05:44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现代中药制造的先锋,通过深度融合现代科技与古代经典名方,致力于中药产业的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1] - 公司以智能制造和核心技术突破为抓手,构建了从中药研发、生产到质控的完整创新体系,推动“古方今用” [2][6] - 公司通过构建产学研医协同的创新生态,聚焦临床价值,以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7][10] 科研创新与智能制造 - 公司建成首个中药智能生产工厂,采用全自动化生产线、中央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生产工艺 [2] - 公司研发首个人工智能驱动的制药过程知识系统(PKS),并牵头建设中药制药过程控制与智能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2][6] - 公司突破“动态逆流提取—膜分离联用技术”,将银杏二萜内酯提取效率提升至92.5%,溶剂消耗降低40% [5] - 公司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在2018年科技部评估中获医药领域企业第一 [6] 经典名方转化与研发成果 - 公司搭建拥有12万条古方数据的知识图谱,借助AI算法挖掘潜在功效成分群,提升古代经典名方转化率 [3] - 公司目前拥有59个中药新药,近五年累计获批6个中药新药,获批中药创新药总数位居行业之首 [3] - 近五年获批的新药包括:近十年来首个上市的中药凝胶剂筋骨止痛凝胶;新注册管理办法实施后首个获批的1.1类创新中药银翘清热片;首个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3.1类中药新药苓桂术甘颗粒 [3] 质量控制与技术标准 - 公司首创以“功效成分群”为核心的制药全过程质控体系,将质控指标从传统的3-5个大幅提升到动态监测的30-50个功效成分群 [3] - 公司创新构建涵盖全过程、全成分、全维度的“三全”质控体系 [5] - 公司牵头制定3项中药智能化团体标准、1项地方标准及26项企业标准,覆盖八大领域30项技术规范 [5] 临床价值与产学研医协同 - 公司聚焦临床价值导向,构建贯穿新药研发全生命周期的临床评价体系,例如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验证银翘清热片疗效 [8] - 公司搭建“国家—省—市”三级科研平台体系,旗下3个国家级平台与7个省级创新载体紧密合作 [7] - 公司的中成药智能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打造出覆盖中药生产全链条的14项关键技术群 [7] 人才团队建设 - 公司坚持“科技强企、人才兴企”战略,打造“院士—首席科学家—技术骨干”三级人才梯队 [9] - 公司拥有700多名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创新团队,其博士后工作站培养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等 [9] - 公司创新中药研发团队荣获江苏企业类唯一“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 [9]
“中华老字号”片仔癀上半年拟分红8.4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22:29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3.79亿元同比下降4.81% 归母净利润14.42亿元同比下降16.22% [1]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元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8.45亿元 [1] - 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29.85亿元同比增长3.15% 毛利率59.95%较上年同期减少7.6个百分点 [1] - 化妆品业务营业收入3.2亿元同比减少17.01% 毛利率61.45%较上年同期减少3.08个百分点 [1] 产品与品牌 - 医药制造业以片仔癀为主产品 涵盖锭剂及胶囊剂两种剂型 并拓展茵胆平肝胶囊等系列产品覆盖肝病用药/感冒用药/皮肤科用药领域 [2] - 化妆品业拥有片仔癀/皇后/金大夫等多个护肤洗护品牌 持续拓展健康美丽领域布局 [2] - 品牌价值437.39亿元 荣获2024年中华老字号品牌榜第一名 连续三年居胡润中国最具历史文化底蕴品牌榜榜首 [1] 研发进展 - 完成片仔癀用于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减少复发等三个项目100%病例入组 [2] - 完成复方片仔癀含片抗流感等4项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12篇 [2] - 积极推进2个新药立项及18个在研新药研究 含5个中药1.1类/1个中药1.2类/4个化药1类临床研究 [2] - 中药1.1类PZH1219获临床许可 PZH1215完成Ⅱa期受试者出组 化药1类PZH2111完成I期受试者入组 [2] 渠道建设 - 全国累计开设国药堂(含国医堂/名医馆)共525家 其中报告期内新增66家 [3] - 累计签约名医237名 [3] - 通过子公司与老百姓/益丰/康佰家等头部连锁建立全品类战略合作 终端门店覆盖超过10万家 [3] - 在福建/广东/北京等重点市场形成较完善布局 [3] 产业投资 - 公司参与设立四支基金 正在推进第五支基金设立 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 [2]
华润三九股价小幅上扬 QFII持仓位居前列
金融界· 2025-08-26 02:16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30.93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65% [1] - 盘中最高30.96元 最低30.68元 全天成交额6.23亿元 [1] 外资持仓 - 位列QFII持流通股市值前五名 [1] - 在1600余家已披露中报上市公司中获得外资机构重点配置 [1] 资金流向 - 8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482.62万元 占流通市值0.17%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2.65亿元 占流通市值0.51% [1] 公司业务 - 属于中药制造行业 为国有控股医药上市公司 [1] - 核心业务覆盖处方药、OTC、抗生素等领域 [1] - 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健康服务 [1]
重罚!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二董秘均被罚款100万
梧桐树下V· 2025-08-21 20:33
行政处罚与财务违规 - 香雪制药2019年年度报告因未确认别墅拆除损失导致虚增利润5,383.25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45.98% [2] - 2016年至2020年期间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实际发生额分别为5.85亿元、8.45亿元、14.08亿元、6.57亿元、13.57亿元,未按规定披露 [2] - 各年度未披露资金占用发生额占净资产比例分别为15.88%、21.75%、35.10%、15.98%、2.22% [2] - 资金占用余额未披露部分占净资产比例分别为7.60%、17.66%、38.79%、17.12%、7.82% [2] - 公司被处以600万元罚款,实际控制人王永辉合计被罚1,000万元 [3]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8.59亿元,同比下降19.16% [4][5]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8.59亿元,同比下降120.73% [4][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亏损8.19亿元,同比下降137.82%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降至1,817万元,同比下降93.10% [5] 诉讼与法律风险 - 公司及子公司作为被告涉案金额合计2.23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21.18% [5][6] - 主要诉讼包括金融借贷纠纷(涉案最高9,330万元)、工程合同纠纷(涉案最高6,380万元)及多项服务合同纠纷 [5][6] - 涉及证券买卖纠纷案件,被告包括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审计机构 [6]
贵州百灵股价微跌0.17% 大股东涉17.61亿元债务纠纷
金融界· 2025-08-16 00:53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5日15时,贵州百灵股价报5.99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1元,跌幅0.17% [1] - 当日开盘价为5.94元,最高触及6.00元,最低下探至5.72元 [1] - 成交量为624746手,成交金额达3.68亿元 [1] 公司业务 - 贵州百灵属于中药制造行业,主营业务为苗药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作为贵州省重点医药企业,产品覆盖感冒咳嗽、心脑血管、妇科等治疗领域 [1] - 公司拥有多项独家苗药品种和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1] 股东纠纷 - 华创证券因纾困计划及股票质押纠纷,起诉贵州百灵大股东姜伟及其一致行动人,涉案金额合计17.61亿元 [1] - 纠纷源于2019年华创证券通过两期资产管理计划向姜伟等提供14亿元资金,并持有公司11.54%股份 [1] - 华创证券还向姜伟提供3.61亿元股票质押借款 [1] - 相关纾困计划及质押业务均已到期,但姜伟等未能履约 [1] 资金流向 - 贵州百灵8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633.81万元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10004.85万元 [1]
桂林三金股价小幅上扬 公司回应政策变化与渠道布局
金融界· 2025-08-13 01:40
股价与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12日收盘,桂林三金股价报15.68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90% [1] - 当日成交金额达1.94亿元,换手率为2.21% [1] - 公司总市值为92.13亿元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公司属于中药制造行业,主营业务包括中成药和化学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核心产品包括三金片和西瓜霜系列等知名药品 [1] - 业务领域还涉及流感防治和单抗药物 [1] 经营策略与渠道布局 - 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变化并加强风险管控 [1] - 计划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与营销策略 [1] - 正在完善OTC渠道的线上终端协议客户布局 [1] - 加大线上运营资源投入,并通过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 [1] 资金流向 - 8月12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8.81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7313.03万元 [1]
奇正藏药股价上涨2.49% 公司发布可转债赎回提示公告
金融界· 2025-08-12 22:26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12日收盘价29.67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72元 [1] - 当日成交量235033手 成交金额达7.01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12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727.61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13925.96万元 [1] 公司业务 - 属于中药制造行业 主要从事藏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涵盖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治疗领域 [1] 公司公告 - 8月12日晚间发布关于提前赎回"奇正转债"的第一次提示性公告 [1] - 公告提醒投资者注意在限期内转股 避免因未及时转股而可能面临的损失 [1]
广誉远股价下跌1.03% 公司回应药品价格差异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8-12 20:41
股价表现 - 股价21.20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22元 盘中最高21.75元 最低21.13元 [1] - 成交量77521手 成交金额1.6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852.60万元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3412.39万元 [2] 公司业务 - 属于中药制造行业 从事传统中药及保健食品研发生产销售 [1] - 核心产品包括西黄丸 安宫牛黄丸等经典中成药 [1] - 公司为中华老字号企业 拥有四百余年历史 [1] 产品定价 - 西黄丸采用天然牛黄 天然麝香为原料 与人工原料产品存在成本差异 [1] - 吉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网价格为985元 与电商零售价保持一致 [1] 政策动态 - 已关注财政部资本公积金补亏新规 正与监管部门保持沟通 [1] - 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慎研判 [1]
英媒:逆势闯关,中企赴美上市激增
环球网资讯· 2025-08-07 07:15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趋势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数量达36家 接近2024年全年64家的水平[1] - 目前超过40家中国企业在纳斯达克等待上市 涵盖移动广告服务和中药制造等行业[1] - 若全部上市成功 2024年赴美上市中国企业数量将创历史新高[1] 上市方式与结构 - 多数企业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方式上市 规避传统IPO漫长流程[1] - 2023年通过SPAC上市中国企业总数达57家 较前期几乎翻倍[2] - 2024年迄今通过SPAC上市企业数量已攀升至76家[2] 企业特征与行业分布 - 上市企业以科技领域初创企业为主 集中于加快资金筹集需求[2] - 上市主体多为中小企业 而非大型龙头企业[1] - 已有100多家中国企业在美上市 总市值约1万亿美元(截至2024年3月)[2] 市场环境与驱动因素 - 企业选择赴美上市主要因国内上市规则趋严和美股估值前景更优[1] - 企业正在押注美国限制中企进入资本市场的政治呼声不会进一步升级[2] - 律师事务所观察到庞大的中国客户群体持续寻求赴美上市机会[1]
太龙药业股价回调2.35% 盘中振幅达8.21%
金融界· 2025-08-05 02:32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4日收盘,太龙药业股价报6.66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6元,跌幅2.35% [1] - 当日开盘价为7.15元,最高价7.15元,最低价6.59元 [1] - 成交量为114.86万手,成交金额7.77亿元,换手率20.01% [1] 盘中波动 - 8月4日早盘9点40分左右出现快速反弹,5分钟内涨幅超过2% [1] - 9点45分左右又出现快速回调,5分钟内跌幅超过2%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901.08万元,占流通市值的2.07%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2716.27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71% [1] 公司业务 - 太龙药业属于中药制造行业 [1] - 公司主要从事中成药、化学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涵盖感冒药、心脑血管用药、消化系统用药等多个治疗领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