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社交
icon
搜索文档
Meta合同工爆料:见过脸书用户向AI聊天机器人泄露隐私
财富FORTUNE· 2025-08-08 21:05
用户与AI交互行为 - 用户过度沉迷与AI对话 向Meta的AI分享个人隐私信息如真实姓名 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地址 [1] - 用户会在Facebook和Instagram等平台分享高度私密的细节 包括自拍照和露骨照片 [1] - 与其他硅谷公司相比 Meta项目中未经删减个人数据的频率更高 [1] 行业背景 - 人类与AI聊天机器人过度亲密现象早有纪录 苹果 亚马逊和微软均存在类似情况 [2] - 苹果合同工曾接触Siri用户极端敏感信息 亚马逊员工手动审听Alexa用户录音 微软合同工录制审听语音内容 [2] Meta数据治理问题 - 公司依赖第三方合同工的做法及数据治理屡次失误 [3] - 2018年剑桥分析事件中 Facebook开发者平台存在广泛缺陷 开放数据接口缺乏监管 [4][6] - 公司管理层常将业务增长和用户参与度置于隐私安全之上 [6] - 2019年Facebook付费让合同工转录用户音频聊天 录音获取途径不透明 [7] 公司回应 - Meta表示制定了严格政策约束员工和合同工访问个人数据 [8] - 公司限制合同工可获取的个人信息范围 设置流程和安全防护措施处理敏感数据 [9] - 合同工根据公开隐私政策及AI条款可访问特定个人信息 未经授权数据共享将受处置 [9] 公司形象重塑 - 2021年公司更名为Meta 宣称面向元宇宙战略转型 但数据管理黑历史持续存在 [7] - 当前使用人工审核员优化大语言模型是行业惯例 但Meta最新爆料再度引发质疑 [7]
赤子城科技(9911.HK):中国社交出海先锋 多元产品矩阵逐鹿全球
格隆汇· 2025-06-03 04:12
核心业务与增长策略 - 公司核心业务聚焦泛人群社交,产品矩阵包括直播社交(MICO)、语音社交(YoHo)、游戏社交(TopTop)、陪伴社交(SUGO)等垂直场景,形成差异化布局 [1] - 旗舰产品Mico及YoHo表现稳健,贡献稳定现金流,后发产品SUGO及TopTop进入全球细分赛道前列,用户及收入持续提升 [1] - 组织能力与产品运营深耕本地化,多国家+多产品策略形成中台复用能力,边际成本低,可快速迭代试错 [1] 收购与市场拓展 - 2022年参与蓝城兄弟私有化,2023年完成并表,4个月内帮助蓝城兄弟实现盈利 [1] - 旗下产品Blued为国内LGBTQ社交赛道龙头,海外品牌HeeSay正开拓东南亚、欧美增量市场,LGBTQ人群消费能力较强,变现空间大 [1] 游戏业务发展 - 2022年推出首款精品手游《Alice's Dream: Merge Island》,2024年流水同比增长60%,预计2024年四季度盈利 [2] - 储备多款「合成+装修建造」手游,包括《Alice Merge: Dreamland Mansion》《Merge Cove》《Taylor's Secret》等,计划下半年上线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66/83/10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 8/13 4/17 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 7/0 9/1 3元 [2] - 基于SOTP估值方法,给予2025年目标市值166亿元人民币,对应目标价13港元 [2]
平台突现大批“大厂被裁程序员”!实为盗图起号卖课
南方都市报· 2025-05-29 11:28
社交平台虚假裁员营销现象 - 近期社交平台涌现大量自称被"互联网大厂"裁员的账号 通过拼接虚假工卡照 银行入账截图等素材 以"传授编程技术"为名诱导用户购买课程 [2][4] - 实际调查发现 所谓直播教学仅为播放第三方机构录播课程 账号所用照片多为盗用他人或AI生成图像 与教学者身份不符 [3][6] 虚假内容制作产业链 - 盗用他人社交平台公开照片进行牟利的行为长期存在 2018年已有电商平台商家批量售卖此类素材用于人设打造 [7] - AI生图技术降低造假成本 通用模型及专业服务可一键生成包含工卡照 工作场景在内的定制化肖像图片 [7][9] 法律风险与平台治理 - 司法实践显示 未经许可营利性使用他人肖像构成侵权 北京 河南等地法院近年已审理多起类似案件 [10] - 专家建议平台建立分级举报机制 对显性侵权实施"限时加私"等快速处置措施 同时为用户举证预留时间窗口 [10] 用户防护建议 - 发布内容时建议采用低分辨率图片并添加水印 降低被盗用风险 [11] - 发现侵权行为后应及时通过平台举报或法律途径维权 要求删除侵权内容 [11]
豆瓣20岁,生日快乐!
乱翻书· 2025-03-06 23:33
豆瓣网发展历程与用户价值 - 豆瓣网于2005年3月6日由阿北在北京创办 核心价值是帮助用户发现精神消费内容 最初以书籍社区为主 后扩展至音乐 电影 演出 游戏等多元领域 [1] - 2025年3月6日将迎来豆瓣上线二十周年 平台通过用户访谈回顾其文化影响力 [1] 用户使用行为与功能演变 - 早期用户注册动机集中在书籍 电影 音乐等内容发现 部分用户通过豆瓣建立社交关系甚至获得商业机会 [3][4][11] - 2010年推出的小豆功能借鉴中本聪论文设计原理 与比特币存在技术关联性 [5] - 2014年推出的达络被视作下一代社交产品的创新尝试 [19] - 冷门小组如《九州幻想》杂志小组成为文化事件发源地 承载作家争议等行为艺术 [16] 平台文化价值与行业影响 - 用户将豆瓣比喻为"人生剧本研读会"和"云安定医院" 强调其精神慰藉功能 [7] - 平台被评价为"中国互联网的骄傲" 其创新性体现在内容共建机制 如用户创建图书条目的新大陆体验 [8][9][15] - 长期积累的图书影音数据形成数字巴别塔 成为用户文化身份标识 [10][14] - 对投资机构而言 豆瓣系创业者形成独特人才池 部分投资人参与多轮融资 [11][12] 内容生态与社区特征 - 小组功能持续活跃 成为文娱八卦重要来源 相比已关闭的天涯展现更强生命力 [17] - 平台审美体系被视作稳定锚点 影响用户品位塑造 部分用户将其作为精神世界入口 [12][18] - 产品功能缺陷被核心用户深度认知 影评人等专业群体参与度较高 [6] 音乐与品牌符号 - 平台二十周年选用陈绮贞《旅行的意义》和陈升《20岁的眼泪》作为主题音乐 强化怀旧情感联结 [20] - "君子之交淡如水 阿尔法城走断腿"等用户金句反映社区文化沉淀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