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逆变器
icon
搜索文档
A股指数涨跌不一,沪指微涨0.04%,托育、机器人等板块涨幅居前
凤凰网财经· 2025-07-09 09:29
市场表现 - 沪指高开0 04%至3498 72点 深成指高开0 04%至10592 51点 创业板指低开0 08%至2179 32点 [1][2] - 托育、机器人板块涨幅居前 贵金属、保险板块跌幅居前 [1] - 北证50指数上涨0 37%至1426 22点 成交金额1 56亿元 [2] 外围市场 - 道琼斯指数下跌0 37%至44240 76点 标普500下跌0 07%至6225 52点 纳斯达克微涨0 03%至20418 46点 [3]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0 71% 富途控股涨6 01% 蔚来涨2 64% 京东涨2 12% [3] 医疗器械行业 - 医疗器械行业创新、并购、国际化趋势推动中国龙头向全球龙头发展 [4] - 医疗设备板块受益招标数据高增长和库存消化 高值耗材板块受益新产品放量和集采优化政策 [4] - 看好脑机接口、外骨骼机器人、AI医疗、手术机器人等新科技方向 [4] 消费行业 - 大众食品基本面自3月起边际改善 下半年有望稳中向好 [5] - 辣味零食、健康饮品、气泡黄酒等新消费趋势景气度保持 休闲零食、软饮料子板块受看好 [5] - 白酒板块估值回调但配置价值渐显 基本面处于筑底阶段 [5] 钢铁行业 - 钢铁反内卷行动催化供给侧改革 加速产能调控 [6] - 普钢龙头企业有望受益行业供需格局改善 特钢板块基本面良好 [6] 储能行业 - 海外户储&工商储处于困境反转拐点 库存消解+份额集中+新兴市场需求释放 [7] - 预计头部企业2025年二季度改善超预期 澳洲、欧洲及新兴市场复苏推动行业增长 [7]
2025储能逆变器行业简析报告
MCR嘉世咨询· 2025-06-09 09: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储能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技术,可有效平抑新能源波动,确保电力供需平衡 [3][5] - 2025年中国储能市场增速将放缓,但通过结构性调整、技术创新及模式革新,仍将维持20%以上的稳健增长 [15] - 储能逆变器技术壁垒更高,海外需求加速,出海成为新的发展驱动力,且相比光伏逆变器增速和毛利更高,国内竞争激烈,海外市场盈利性更佳 [21][31][34] - 储能逆变器行业品牌认知度壁垒高,未来发展面临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安全挑战、降本压力和市场竞争等挑战,同时呈现高效化与智能化、大功率化与模块化设计、光储充一体化系统集成、兼容性与场景适配能力提升等趋势 [41][42][47] 各部分总结 储能概述 - 储能是利用特定介质或装置将能量蓄积以备后用的过程,能解决可再生能源发展与电力供需不匹配的矛盾,平抑新能源波动 [5] - 储能技术主要分为热储能、电储能和氢储能,电储能又细分为机械、电磁和电化学储能,新型储能以电化学储能为主,锂离子电池占主导 [9] - 储能系统按应用场景分为大储、户储和工商业储,各场景驱动因素不同,发电侧与电网侧储能已具经济效应 [12] 储能市场增速 - 2022 - 2024年中国储能市场连续三年超200%增长,预计2025年国内增速降至22%、全球30%,表前储能降至18.7% [15] - 2025年市场将从“粗放扩张”迈向“精细发展”,企业竞争焦点转向全生命周期服务等能力,政策需完善容量电价机制与辅助服务市场 [15] 储能逆变器 - 储能逆变器是连接储能系统和电网的桥梁,在储能系统中承担控制电池充放电和交直流转换的核心功能 [16][18] - 与光伏逆变器相比,储能逆变器需实现直流电与交流电的双向转换,技术壁垒更高,电能管理与应用能力更复杂 [21] - 逆变器分为集中式、组串式、微逆、储能变流器及一体机,不同类型适用于不同场景和功率需求 [23][24] - 储能变流器分为传统和Hybrid,前者采用交流耦合方案,适用于现有光伏系统增配储能;后者采用直流耦合方案,适用于新建光储系统 [25][28][30] 海外市场 - 美国市场以大储为主,户储基数低,工商业储能性价比不高,但电网老旧配储为刚性需求;欧洲是户储主要市场,户储去库拐点已至;新兴市场户储和大储需求均有增长 [33] 盈利对比 - 1H24国内储能增速好于新能源装机增速,储能逆变器毛利率和单价均高于光伏逆变器 [36] - 逆变器境外市场毛利率高,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盈利情况为欧美>新兴市场>国内,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份额上升且具竞争优势 [38] 竞争格局 - 储能逆变器行业品牌认知度壁垒高,头部企业有先发优势,除特斯拉外中国企业全球市占率高,光伏逆变器厂商进军该领域有优势 [41] 发展挑战 - 核心技术依赖进口,高端IGBT模块约80%需从英飞凌、三菱等企业采购,供应链脆弱 [42] - 安全挑战大,储能电站火灾暴露逆变器与电池系统协同设计缺陷,且国内标准尚未统一 [43] - 降本压力大,全球逆变器价格年均降幅达10% - 15%,市场竞争激烈 [44] - 市场集中度提升,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受挤压,国际贸易摩擦和国内政策不完善制约项目经济性 [45] 发展趋势 - 储能逆变器能量转换效率持续提升,智能化成为关键方向,通过AI算法实现自主决策和动态优化 [47] - 电芯容量增大推动逆变器功率等级提升,模块化设计成主流,支持灵活扩容和快速维护 [48] - 光储充一体化系统集成成为趋势,华为、阳光电源等企业推出相关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 [49] - 储能逆变器需兼容多元场景,构网型逆变器技术和户用微型逆变器适配不同需求,企业加速国际化布局 [50]
研判2025!中国储能逆变器行业产业链图谱、政策、市场规模及未来趋势分析:储能行业快速发展,催生出储能逆变器旺盛需求[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5 09:20
内容概要:储能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电池、蓄电瓶)为交流电的装置。近些年来,随着能源结构调 整和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支撑,正日益受到重视,在政策及市场双重驱 动下,我国储能行业快速发展,催生出对储能逆变器的旺盛需求,产业也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数据显 示,2024年我国储能逆变器市场规模已从2020年的22.1亿元上升至120.98亿元。 相关上市企业:科华数据(002335);上能电气(300827);阳光电源(300274)等 相关企业:北京索英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天德普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圣驼储能技术有 限公司;深圳市科睿储能有限公司;深圳市捷迅储能有限公司;海川太风水储能科技(无锡)有限公 司;深圳极数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为蓝新能源有限公司;深圳斯玛顿电气有限公司;深圳昱泽 新能源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产业链图谱;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政策;储能逆变器市场规模;竞争格局;重点企业;发展趋 势 一、行业概况 储能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电池、蓄电瓶)为交流电的装置,是储能系统与电网中间实现电能双向流 动的核心部件,也是储能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