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产品冷链物流
icon
搜索文档
广西象州打造跨境冷链“高速路” 壮乡农产品“鲜”行东盟
中国新闻网· 2025-11-18 01:15
行业与市场动态 - 广西象州县通过数智化分选、预冷加工与跨境冷链物流体系,实现农产品高效直达东盟市场 [1] - 冷链物流使农产品跨境销售半径不断延伸,成功突破地域限制,将早上采收的蔬菜于次日摆上东盟国家超市货架 [1] - 东盟市场对象州当地的玉米、贝贝南瓜等农产品需求旺盛 [1] - 越南采购公司已将合作列为长期战略,每周稳定进口多批农产品,并期望未来引入更多品类 [2] - 象州县已有8个品种农产品通过冷链物流出口东盟,今年前三季度农产品对东盟出口额同比增长7% [3] 公司业务与运营 - 广西乡甜贸易有限公司今年以来已通过跨境冷链物流向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出口农产品5000余吨,预计全年面向东盟销售额将突破亿元人民币大关 [1] - 象州县汇通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重点布局面向东盟的冷链物流网络,目前已开通2条跨境冷链专线,产品直达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 [2] - 公司为村民提供种苗和技术,采用订单农业模式,采收后直接进入跨境冷链销往东盟,价格高于本地市场 [2] 技术与设施 - 自动化分选线和预冷设备用于农产品处理,配套冷库通过杀菌与真空包装技术将蔬菜保鲜期延长至7天以上 [1][2] - 完整的冷链体系支撑通往东盟的通道,使娇贵果蔬能经受长途运输考验,抵达后的状态与本地刚采收的几乎无差别 [2] 战略与发展规划 - 象州县将冷链体系建设视为打开东盟市场、激活产业活力的关键,正加快推进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进出口对接 [1][2] - 官方计划进一步完善跨境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打造连接中国西南地区与东盟的农产品集散中心 [3]
冷链物流扩通道 广西山乡好物热销东盟
中国新闻网· 2025-11-17 22:09
在象州县罗秀镇军田村成片的数智化大棚里,哈密瓜迎来丰收。村民谭玲不再为销路发愁:"现在跟着 订单种,公司提供种苗和技术,采收后直接进入跨境冷链,销往东盟市场,价格比本地市场高出不 少。" "我们争取把更多象州优质农产品送上东盟消费者的餐桌。"象州县汇通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业务 负责人罗如杏表示,公司重点布局面向东盟的冷链物流网络,目前已开通2条跨境冷链专线,产品直达 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 "象州的农产品通过冷链过来,状态和我们本地刚采收的几乎没差别,保鲜技术了不起。"越南希普龙· 维杰国际贸易公司采购经理阮仲长表示,基于对象州农产品品质的认可,其公司每周稳定从象州进口多 批农产品。他期望,这条跨境冷链通道未来能引入更多品类产品,让东盟消费者品尝到更加丰富的中国 乡村风味。 冷链物流扩通道 广西山乡好物热销东盟 象州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韦在雄介绍,目前,该县已有8个品种农产品通过冷链物流出口东盟,今年前 三季度农产品对东盟出口额同比增长7%,成为当地农业增收的新引擎。(完) 中新社广西来宾11月17日电 (张广权)一批载着玉米、贝贝南瓜等农产品的冷链物流车17日从广西来宾市 象州县农产品综合交易中心驶出,将 ...
“十五五”新蓝图·新机遇丨强基础补短板 农业加快迈向现代化大产业
新华社· 2025-11-05 09:50
农业发展现状与成就 - 全国秋粮收获近尾声,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1] - 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1] -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大豆自给率比2020年提高4个百分点,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 [2] “十五五”规划农业发展方向 - 《建议》要求提升农业综合产能和质量效益,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1][2] - 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 [2] -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2] 农业科技与机械化进展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 [3] - 大马力拖拉机、打包采棉机、大喂入量谷物联合收割机、精量播种机等先进适用农机已成功应用 [3] - 需加快高产优质品种、高效节水技术、高端智能及丘陵山区适用农机装备等关键技术攻关 [4] 农业产业链升级机遇 - 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 [4] - 冷链物流是当前农业产业链条中的明显短板,未来随着电商发展有巨大空间 [5] - 生鲜供应链基础设施和管理能力是提升流通效率的关键,需提升冷链产业数字化、产业化水平 [5]
经济日报:建好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
新浪财经· 2025-10-07 07:32
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重要性 - 行业连接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既关系农民收入又关系城市居民消费品质 [1] - 作为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每年生鲜农产品消费规模达10亿吨 [1] - 建设高效冷链物流体系可降低流通损耗、提升农产品品质并促进农民增收 [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保鲜技术有限和冷链配送不及时会导致荔枝、杨梅等易腐农产品成为远距离消费者的"奢侈品" [1] - 畅通高效的冷链体系有利于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 [1]
江西抚州:“移动冷库”搭配“田间仓” 助力农产品远销
央视网· 2025-09-12 09:52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江西供销(临川)冷链物流园总投资10亿元 已正式投入使用并辐射赣东及海西地区[1] - 创新采用"移动冷库+田间仓"体系 在主要果蔬产区建成4个田间冷库节点形成15公里覆盖半径的冷链服务网络[1] - 通过模块化冷库设备灵活配置 使农产品采后预冷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1] 农产品损耗与品质改善 - 冷链物流使农产品腐损率同比下降28% 有效保障时令蔬菜品质[1] - 瓜果类损耗率平均降低15%以上 水产类损耗率降低超20%[2] - 农产品销售周期延长1至6个月 实现错峰和跨区域销售[2] 农业生产经营效益 - 冷链运输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使农户种植意愿显著提升[1] - 农产品实现跨区域销售后价格稳定性增强 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2] - 10吨黄瓜通过冷链车直送上海西郊农产品交易中心 体现跨区域流通能力[1] 产业标准化与升级规划 - 将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产地预冷、加工包装、冷藏运输等环节操作规范和质量标准[2] - 推广标准化冷藏集装箱、周转箱、托盘等载具 促进不同运输方式无缝衔接[2] - 通过设施设备标准化全面提升整体物流效率[2]
专项债“趴窝”项目“搁浅”:叶县 4000 万农产品项目未开工,多疑问待解
搜狐财经· 2025-08-31 00:32
项目概况与资金结构 - 河南省于2023年8月24日发行4000万元专项债券用于叶县农产品保鲜冷链物流(智慧仓储)项目[1] - 项目总投资13000万元 其中财政预算资金6000万元(占比46.15%) 专项债券资金7000万元(占比53.85%)[3] - 2023年计划使用资金9000万元 2024年1-6月计划使用4000万元[3] 建设规划与实施主体 - 项目实施机构为叶县田庄乡人民政府 规划建设周期18个月(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3] - 规划用地面积24577平方米 拟新建总建筑面积16728平方米 包括速冻冷库6240平方米 生产车间7028平方米 设备用房1660平方米[3][6] - 配套建设包括办公用房1320平方米 宿舍320平方米 餐厅160平方米 以及厂区道路硬化7329平方米和绿化1000平方米[2][6] 项目现状与问题 - 截至2024年末项目未开工 未产生任何收益[6][7][9] - 拆迁工作未完成(涉及42户民居)是项目停滞的直接原因[4] - 4000万元专项债券资金已于2023年发行使用 债券期限30年 年利率3%[6][9] 预期效益与影响 - 项目建成后预期通过冷库租赁 设备用房租赁 办公楼租赁等形成还款来源 运营净收益对债券本息覆盖倍数为1.22倍[10] - 项目停滞导致无法产生收益 加重地方政府债务负担 并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10]
金融机构积极创新 助力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
证券日报· 2025-08-09 23:09
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政策支持 - 农业农村部将推动财政金融政策创新 包括老旧设施更新改造 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再贷款支持 设备更新贷款贴息等[1] - 发挥财政金融协同联动作用 推动金融机构创新投融资模式 支持整域冷链物流建设[1] - 金融机构针对行业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特点 优化信贷结构 创新金融产品 提供精准融资支持[1] 金融机构支持案例 - 云南文山州滇南综合交易中心项目总投资3.97亿元 农发行文山州分行已投放贷款6610万元 构建"融资+融智+融商"服务体系[2] - 湖南衡东县农发行审批2.55亿元农产品仓储物流贷款 首笔投放2亿元 支持建设预冷仓储 低温加工 智慧配送等功能的冷链物流园区[3] - 山东日照东港农商银行为蓝莓产业提供2亿余元资金支持 覆盖育苗大棚建设到冷链物流配套 打造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5] 项目效益分析 - 云南项目将推动初级农副产品市场向现代信息化模式过渡 建设成连接国内外的综合性冷链仓储交易中心[2] - 湖南项目将有效补齐县域冷链物流短板 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 形成"产运销"全链条服务体系[3] - 山东项目使蓝莓从"枝头"到"舌尖"全链条运行更顺畅 为特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5] 行业发展意义 - 冷链物流是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保障质量安全 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1] - 冷链物流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链韧性与价值提升 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纽带[4] - 在特色农产品产区 金融赋能对打通"最后一公里" 推动产业升级 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4]
金融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要精准发力
证券日报· 2025-08-09 22:42
政策支持与金融创新 - 农业农村部释放促进农产品消费信号,重点推动财政金融政策创新助力冷链物流建设 [1] - 金融机构需针对冷链物流特点开发专属信贷产品,支持预冷库、冷藏车、冷库信息化等关键环节 [1] - 贷款期限可延长并给予利率优惠,探索"项目未来收益权质押"等灵活担保方式降低融资门槛 [1] - 对符合条件企业可通过再贷款和贴息政策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1] 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 - 试点"保险+信贷"组合,开发冷链物流责任险和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等新型险种分散风险 [1] - 依托区块链技术打造供应链金融产品,为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1] - 运用大数据、AI、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仓储温度、运输轨迹等数据,构建精准风控模型 [1] 产业协同与生态构建 - 金融机构需联合地方政府、农业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构建"财政+金融+产业"协作生态圈 [2] - 多方协同有望解决冷链物流"断链"和"高损耗"问题,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 [2] - 政策协同与金融创新将支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2]
上合控股城市更新公司:高效响应助力企业破解辣椒存储难题
齐鲁晚报· 2025-07-31 05:07
园区运营与服务 - 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园区通过纪委介入,快速响应并解决了青岛崔氏椒洋食品有限公司鲜辣椒在-30℃速冻库储存的难题,避免了企业损失 [1] - 园区运营部门联动冷库运营方完成设备检查与调试,确保速冻库在短时间内启用,并跟进后续设备运维与数据监控,帮助企业提升存储效率 [1] - 园区建立“走访调研、多方协同、跟踪督办、及时回访”的闭环机制,今年以来累计走访企业50家,收集并解决企业诉求6件,企业满意度达100% [2] 业务规模与绩效 - 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已入驻商户115户,其产业互联网平台上的辣椒、大豆、芝麻、生姜四个品种线上交易量达61429.94吨,成交额26.66亿元 [2] - 园区实现贸易代理营业额1.52亿元,冷库出租率上升至95%以上,累计入库量突破12000吨,成为胶东地区最大的香辛料冷链枢纽 [2]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是山东省重点项目,依托实体园区与“双平台”,以现代金融、智能物流、数字交易和大数据为引擎,构建全链农产品产业生态 [2] - 园区纪委计划继续主动靠前监督,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相关部门工作推进效率不高、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以优化营商环境 [3]
农业农村部:正研究制定“十五五”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
快讯· 2025-07-29 12:36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 农业农村部将按照"优网络、强协同、增效益"的总体思路优化产地冷链物流设施网络[1] - 正在研究制定"十五五"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1] - 重点部署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预冷设施、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及产后处理能力建设[1] 财政金融政策支持 - 推动老旧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更新改造[1] - 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政策支持力度[1] - 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并推动金融机构创新投融资模式[1] 冷链技术服务体系 - 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领域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1] - 将冷藏保鲜技术纳入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内容[1] - 推动冷藏保鲜技术成为农技推广重点方向[1] - 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行业协会拓展冷链物流技术服务[1] - 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结构并提升制标贯标水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