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刀具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欧科亿: 欧科亿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0:33
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半年度评估报告 专注于硬质合金切削刀具领域 通过技术创新、产能优化和治理提升等措施应对短期业绩压力 同时加强投资者回报和战略布局[1][2][1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54万元 同比下降98.71%[1] - 数控刀具产品营业收入30,611.39万元 同比下降4.69%[1] - 硬质合金制品营业收入28,307.01万元 同比增长11.25%[1] - 实施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 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3,629,756.20元 占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41.24%[17] 业务发展 - 专注硬质合金切削刀具研发生产和销售 推动高端数控刀具国产化和进口替代[1] - 推出多款高性能产品包括R6高性能叶片加工铣刀片 皇冠钻RHD系列 钛合金铣刀OMT和高温合金铣刀OMS系列[2] - 开发H25/H15系列PCBN刀片和高精度PCD异形刃口激光加工技术[2] - 开设国内外运营中心近30家 提供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加工解决方案[2][3] - 成立合资控股孙公司 拉通新能源钨丝生产线 抢占光伏钨丝母线市场[5][6] 技术创新 - 新增整体硬质合金刀具及数控刀体品种2700多种 新增数控刀片品种1500多种[7] - 新增申请专利82项 新增授权专利15项(含发明专利3项)[7] - 累计获得国内授权专利202项 包括发明专利32项 实用新型专利84项 国外授权专利2项[7] - 突破涂层晶粒生长与尺寸控制难点 推出两款专用高性能涂层工艺[7] - 完善多层次研发平台建设 包括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涂层技术研究中心[8] 生产与运营 - 数控刀具产业园项目产能利用率较低 固定资产折旧增加 材料成本大幅上升[1] - 建设智能化生产线 实现设备互联和实时数据展示 构建刀具柔性生产体系[3] - 通过优化产线布局 工艺流程和设备引入提升生产效率[4] - 完善质量体系建设 完成职业健康体系和环境认证证书换证[3] 公司治理 - 全面梳理并修订公司治理制度23项 不再设置监事会和监事[13] - 在控股子公司及孙公司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及财务管理系统[13] - 强化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证券法规培训 规范股份减持行为[14] 投资者关系 - 举办1场业绩说明会 组织接待投资者调研10场[15][16] - 接听投资者热线10余次 回复E互动平台38次[16] - 建立多元化投资者沟通渠道包括投资者热线和官网专区[15] 财务与资金管理 - 对事业部进行独立财务核算 明确各产品直接成本和费用分摊[10] - 通过金蝶云系统实现财务与订单、供应链、生产系统全面集成[10] - 设置库存预警机制 每半年进行库存盘点 优化库存结构[11] - 每月预测现金流量 实施资金集中管理 利用闲置资金进行理财[11]
华锐精密(688059):2025H1业绩表现亮眼 发力布局机器人精密加工刀具
新浪财经· 2025-08-19 18: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19亿元,同比增长26.48%,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18.80% [1]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营收2.97亿元,同比增长23.65%,环比增长33.73%,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增长2.72%,环比增长92.43% [1] - 主营业务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25.80%,其中数控刀片业务营收4.49亿元,整体刀具业务营收0.54亿元 [2] 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7.54%,同比下降5.05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6.46%,同比下降1.07个百分点 [2] - 数控刀片毛利率45.36%,同比上升0.32个百分点,整体刀具毛利率-23.6%,同比下降24.68个百分点 [2] - 期间费用率15.19%,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1.02/1.23/2.79/0.36个百分点 [2] 业务发展 - 海外市场营收0.28亿元,同比增长20.62%,公司优化升级"经销+直销"双轮驱动销售体系 [3] - 针对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领域开发刀具产品,完成3项刀片型号开发,其中2项已开始测试 [3] - 产品性能提升、品类完善及渠道开拓推动营收增长,原材料碳化钨粉价格上涨及整体刀具业务盈利承压影响毛利率 [2][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0.10/11.71/13.90亿元,同比增长33.01%/16.03%/18.62%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69/2.18/2.74亿元,同比增长57.90%/29.35%/25.55% [4]
华锐精密(688059):半年度业绩表现靓眼 持续拓展产品系列
新浪财经· 2025-08-16 18:33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总收入5.19亿元,同比增长26.48% [1] - 20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18.80% [1] - 2025H1实现扣非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增长18.32% [1] - 2025Q2实现总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23.65%,环比增长33.73% [1] - 2025Q2实现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增长2.72%,环比增长92.43% [1] - 2025Q2实现扣非净利润0.56亿元,同比增长2.26%,环比增长96.97% [1] 业绩驱动因素 - 下游需求回暖,产品性能提升,品类完善带动收入增长 [2] - 前次股权激励计划结束,不再产生股权激励费用 [2] - 加速布局海外市场,2025H1海外营收同比增长20.62% [2] 研发与产品布局 - 加大航空航天、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刀具研发力度 [2] - 完成3项刀片型号开发,其中2项已开始测试 [2] - 具备数控刀片和数控刀体协同开发能力 [2] - 加大对整体硬质合金刀具的研究投入,已具备成熟开发制造能力 [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0.31/12.84/15.09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2.48/3.40亿元 [3] - 对应PE分别为31.75/23.22/16.95倍 [3]
全国孔加工刀具领域标杆引领产业升级 欣兴工具创业板IPO获受理
全景网· 2025-08-13 13:51
IPO申报与募投项目 - 公司深市创业板IPO于6月23日获受理 拟通过募投项目投入募集资金5.60亿元建设精密数控刀具夹具数字化工厂 建设期3年 [1] - 募投项目投产后将新增年产能500万件螺纹刀具、100万件可换刀头式刀具、45万件整体硬质合金钻头及15万件精密夹具产品 [1] - 现有环形钻削系列产品2024年产能利用率达96.02% 产销率达101.47% 产能接近饱和状态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3.91亿元、4.25亿元、4.67亿元 扣非净利润同步提升:1.65亿元、1.71亿元、1.84亿元 [2] - 同期综合毛利率保持高位:58.06%、57.10%、56.49% 资产总额逐年增长:9.30亿元、11.43亿元、13.35亿元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稳健:净现金流入分别为1.62亿元、2.54亿元及1.94亿元 [2] 研发与技术实力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38.62万元、2191.82万元、2287.77万元 占营收比重分别为5.21%、5.15%、4.90% [3] - 截至2024年末累计获得146项专利授权 含33项发明专利(含境外2项) 研发人员92人占总人数15.11% [3] - 钢板钻产品国内销售数量排名第一 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权威认定 [3] 产品与市场地位 - 构建环形钻削与实心钻削两大核心产品体系 形成超3万种规格产品矩阵 覆盖多元化加工需求 [4] - 具备大批量自动化生产与小批量柔性生产能力 可快速响应ODM定制化需求 [4] - 作为全国领先的孔加工刀具生产企业 产品应用于钢结构工程、轨道交通、造船业、能源装备、机械制造、石油工程等领域 [2][4] 行业背景与发展机遇 - 数控机床市场加速转型升级带动刀具市场需求量与性能要求同步提升 [1] - 国家政策大力推动先进制造技术发展 包括《"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机械工业"十四五"发展纲要》等文件 [2] - 硬质合金及高速钢刀具行业迎来战略发展机遇期 高端刀具产业规模将加速扩张 [2]
欣兴工具创业板IPO:2024年净利润1.85亿元 毛利率56%
36氪· 2025-07-18 16:29
IPO进展 - 公司创业板IPO获受理并进入问询阶段 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1] - 预计融资金额5.6亿元 全部用于精密数控刀具夹具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 [1] - 此前曾冲击上交所主板 2023年6月30日获受理 2024年7月19日终止 [4] 公司概况 - 公司为孔加工刀具生产企业 产品应用于钢结构工程、轨道交通、造船业等领域 [1] - 产品被应用于秦山核电站、上海磁悬浮列车工程等国内外知名工程 [3] - 在国内刀具生产企业中 钢板钻产品销售数量排名第一 [3]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4.67亿元 净利润1.85亿元 毛利率56% [1][3]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1亿元、4.25亿元、4.67亿元 [3]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1.77亿元、1.85亿元 [3] - 2022-2024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8.06%、57.10%、56.49% 高于行业均值 [3] - 2024年资产总额13.35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1.51亿元 [4] - 2024年资产负债率13.79% [4] 客户与市场 -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35.83% [3] - 终端客户覆盖国家铁路、中核建设、博世、泛音等国内外企业 [3] - 产品应用于美国旧金山海湾大桥、韩国釜山东大桥等国际工程 [3] 研发与技术 - 2022-2024年累计研发费用6518万元 占营收比例约5% [5] - 截至2024年底拥有92名研发人员 占员工总数15.11% [5] - 合计获得146项专利授权 其中发明专利33项 [5] - 拥有切削力与切屑控制技术等4大核心技术 [6] - 主导起草制定2项国家行业标准 [7] 荣誉资质 - 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 [6] - "多刃钢板钻"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列入国家火炬计划 [7] - 独立承担并完成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7] 股权结构 - 朱冬伟家族合计控制92.65%股份 [8] - 朱冬伟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家族成员担任多个高管职位 [8] - 发行前机构股东包括普华凤起、浙创投等 合计持股约4.56% [8]
欧科亿: 董事会秘书工作细则(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7-17 18:10
董事会秘书工作细则总则 - 董事会秘书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对公司和董事会负责 需遵守《公司法》《证券法》及科创板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 [2] - 制定依据包括《公司章程》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指引等规范性文件 [2] 董事会秘书任职资格 - 需具备财务 税收 法律 金融 企业管理等专业知识及良好沟通能力 [5] - 不得由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 律师事务所律师或国家公务员等中介人员兼任 [4] - 禁止存在《公司章程》规定的不得担任董事的情形 [5] 董事会秘书职责 - 负责信息披露事务管理 包括重大信息保密 内幕信息知情人报送及制定披露制度 [7] - 组织筹备董事会 股东会会议 协助制定公司内部控制及避免同业竞争机制 [7] - 管理投资者关系 股权事务 并推动公司资本市场发展战略及并购重组事务 [7] - 需对董事及高管违规行为进行警示并向交易所报告 [7] 董事会秘书任免程序 - 由董事长提名 董事会决议聘任或解聘 解聘需具备充足理由 [10][12] - 出现连续三个月无法履职或重大工作失误等情形时需在一个月内终止聘任 [11] - 离任需接受审计委员会审查并完成工作移交 空缺期间由董事长代行职责 [16][17] 其他规定 - 公司需同时聘任证券事务代表 在董事会秘书不能履职时代行职责 [16] - 工作细则与后续新颁布法律法规冲突时以新规为准 解释权归董事会所有 [18][20]
老字号张小泉控股股东被裁定重整,金字招牌或要换东家了
第一财经· 2025-06-21 12:57
控股股东重整及控制权变动风险 - 张小泉集团进入重整程序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法院已受理其重整申请 重整成功与否尚存不确定性[1] - 重整可能导致控股股东权益调整 进而引发上市公司控制权变动 目前生产经营未受实质性影响[1] - 富春控股集团(间接控股股东)预重整程序已启动 其持有张小泉集团99.9981%股权 债务危机传导至上市公司股权结构[2] 债务危机与股权变动 - 张小泉集团及实控人涉及多起债务违约 包括1.28亿元借款逾期和3亿元担保违约 累计债务逾期达59.25亿元[3] - 控股股东所持2875.63万股被司法拍卖 上海兔跃呈祥以3.58亿元竞得 持股比例从57.28%降至38.85% 新股东持股18.43%[4] - 550万股股份将于2025年7月司法拍卖 若完成过户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或从48.08%进一步降至25.45%[5] 品牌危机与经营表现 - 2022年"拍蒜断刀"事件引发品牌信任危机 2023年因组织刷单被罚25万元 电商虚假销售额7.84万元[6] - 2022-2023年净利润连续下滑47.3%和39.48% 销售费用增至1.48亿元 品牌舆情直接影响业绩[7] - 2024年业绩回暖 营收同比增长11.87%至9.08亿元 扣非净利润增长14.54%至2321.36万元[7] 公司治理与监管关注 - 深交所2024年问询函关注控制权风险及募投项目亏损 公司回应业绩下滑主因品牌舆情及销售费用增加[7] - 保荐机构中信证券曾警示控股股东资信恶化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风险[3]
欧科亿净利2年1期连降 2020年上市两募资共14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09 16:25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表现 - 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 同比增长14.3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6.32万元 同比下降74.33%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6.48万元 同比下降90.54%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6亿元 上年同期为-1.33亿元 [1] 公司历史财务数据(2022-2024年) - 营业收入分别为10.55亿元 10.26亿元和11.27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42亿元 1.66亿元和5730.24万元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2.25亿元 1.30亿元和2628.98万元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73亿元 -915.40万元和3834.13万元 [1]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情况 - 2020年12月10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发行数量2500万股 发行价格23.99元/股 [1] - 募集资金总额6.00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5.33亿元 [2] - 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 保荐代表人为宋彬 金亚平 [1] - 保荐承销费用4917.95万元 [2] - 民生证券投资有限公司跟投125万股 获配金额2998.75万元 限售期24个月 [2]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原计划募集资金5.08亿元 实际募集资金比原计划多2491.73万元 [2] - 4.50亿元用于年产4000万片高端数控刀片智造基地建设项目 [2] - 5800万元用于数控精密刀具研发平台升级项目 [2] 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 发行数量12,616,306股 每股发行价格63.41元 [3] - 募集资金总额799,999,963.46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786,455,598.88元 [3] - 资金于2022年11月16日全部到位 [3] 公司总募集资金情况 - 两次募集资金合计14.00亿元 [4] 公司分红派息方案 - 2023年6月9日公告每10股派息(税前)7元 转增4股 [5] - 除权除息日为2023年6月16日 [5]
走民企 说创新 | 欧科亿跳出舒适圈 “锯片大王”变身“刀具新贵”
证券日报· 2025-06-04 00:41
行业概况 - 全球刀具市场规模超300亿美元,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趋势推动硬质合金数控刀具成为"工业脊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领域[2] - 行业竞争焦点向中高端领域转移,国产化替代需求显著[2]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从1996年木工锯片小厂起步,2020年登陆科创板,2024年建成200亩切削工具产业园,完成向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转型[2] - 木工锯片阶段:通过自主研发攻克超细晶粒硬质合金技术,占据国内50%以上市场份额,成为最大硬质合金锯齿刀片生产商[3][4] - 数控刀具阶段:2010年切入数控刀片领域,2022年建设产业园新增年产300万支整体刀具等产能,2024年推出ODP钻头寿命达进口产品90%[4] 产品与技术突破 - 产品矩阵覆盖数控刀片、整体刀具、金属陶瓷及超硬刀具等,2024年新增整体刀具品种4470种、数控刀片品种5000种[4] - 专项技术:突破0.7微米亚细晶粒基材与AlCrN/TiSiN涂层技术,开发高温合金铣刀、涡轮壳耐热不锈钢铣刀等特种刀具[4][5] - 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8585.61万元(占营收7.62%),新增专利49项,合作开发高性能硬质合金材质[5] 智能制造体系 - 建成"黑灯工厂"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六轴机器人定位精度达0.01毫米,激光扫描仪实时优化切削路径[6] - 智能管理系统:数字孪生平台实时监控设备状态,AI视觉系统自动补偿磨削参数,故障响应时间0.5秒[6][7] - 供应链优化:打通研发-生产-供应链数据链,提升库存周转率并压缩交付周期[7] 市场战略 - 国内聚焦航空航天、新能源等七大新兴领域,提供发动机缸体等定制化加工方案[5][9] - 国际化进展:2024年海外收入2.09亿元(+49.22%),数控刀具出口1.72亿元(+54.62%),从单刀片出口升级为技术方案输出[9] 人才与创新机制 - 建立"首席专家+工程师+顾问"协作模式,通过股权激励与长效考核激发创新[8] - 管理理念:提前布局共性技术,在机器人丝杠/行星齿轮加工等领域形成先发优势[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