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刀具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欣兴工具创业板IPO:2024年净利润1.85亿元 毛利率56%
36氪· 2025-07-18 16:29
IPO进展 - 公司创业板IPO获受理并进入问询阶段 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1] - 预计融资金额5.6亿元 全部用于精密数控刀具夹具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 [1] - 此前曾冲击上交所主板 2023年6月30日获受理 2024年7月19日终止 [4] 公司概况 - 公司为孔加工刀具生产企业 产品应用于钢结构工程、轨道交通、造船业等领域 [1] - 产品被应用于秦山核电站、上海磁悬浮列车工程等国内外知名工程 [3] - 在国内刀具生产企业中 钢板钻产品销售数量排名第一 [3]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4.67亿元 净利润1.85亿元 毛利率56% [1][3]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1亿元、4.25亿元、4.67亿元 [3]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1.77亿元、1.85亿元 [3] - 2022-2024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8.06%、57.10%、56.49% 高于行业均值 [3] - 2024年资产总额13.35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1.51亿元 [4] - 2024年资产负债率13.79% [4] 客户与市场 -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35.83% [3] - 终端客户覆盖国家铁路、中核建设、博世、泛音等国内外企业 [3] - 产品应用于美国旧金山海湾大桥、韩国釜山东大桥等国际工程 [3] 研发与技术 - 2022-2024年累计研发费用6518万元 占营收比例约5% [5] - 截至2024年底拥有92名研发人员 占员工总数15.11% [5] - 合计获得146项专利授权 其中发明专利33项 [5] - 拥有切削力与切屑控制技术等4大核心技术 [6] - 主导起草制定2项国家行业标准 [7] 荣誉资质 - 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 [6] - "多刃钢板钻"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列入国家火炬计划 [7] - 独立承担并完成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7] 股权结构 - 朱冬伟家族合计控制92.65%股份 [8] - 朱冬伟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家族成员担任多个高管职位 [8] - 发行前机构股东包括普华凤起、浙创投等 合计持股约4.56% [8]
欧科亿: 董事会秘书工作细则(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7-17 18:10
董事会秘书工作细则总则 - 董事会秘书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对公司和董事会负责 需遵守《公司法》《证券法》及科创板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 [2] - 制定依据包括《公司章程》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指引等规范性文件 [2] 董事会秘书任职资格 - 需具备财务 税收 法律 金融 企业管理等专业知识及良好沟通能力 [5] - 不得由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 律师事务所律师或国家公务员等中介人员兼任 [4] - 禁止存在《公司章程》规定的不得担任董事的情形 [5] 董事会秘书职责 - 负责信息披露事务管理 包括重大信息保密 内幕信息知情人报送及制定披露制度 [7] - 组织筹备董事会 股东会会议 协助制定公司内部控制及避免同业竞争机制 [7] - 管理投资者关系 股权事务 并推动公司资本市场发展战略及并购重组事务 [7] - 需对董事及高管违规行为进行警示并向交易所报告 [7] 董事会秘书任免程序 - 由董事长提名 董事会决议聘任或解聘 解聘需具备充足理由 [10][12] - 出现连续三个月无法履职或重大工作失误等情形时需在一个月内终止聘任 [11] - 离任需接受审计委员会审查并完成工作移交 空缺期间由董事长代行职责 [16][17] 其他规定 - 公司需同时聘任证券事务代表 在董事会秘书不能履职时代行职责 [16] - 工作细则与后续新颁布法律法规冲突时以新规为准 解释权归董事会所有 [18][20]
老字号张小泉控股股东被裁定重整,金字招牌或要换东家了
第一财经· 2025-06-21 12:57
控股股东重整及控制权变动风险 - 张小泉集团进入重整程序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法院已受理其重整申请 重整成功与否尚存不确定性[1] - 重整可能导致控股股东权益调整 进而引发上市公司控制权变动 目前生产经营未受实质性影响[1] - 富春控股集团(间接控股股东)预重整程序已启动 其持有张小泉集团99.9981%股权 债务危机传导至上市公司股权结构[2] 债务危机与股权变动 - 张小泉集团及实控人涉及多起债务违约 包括1.28亿元借款逾期和3亿元担保违约 累计债务逾期达59.25亿元[3] - 控股股东所持2875.63万股被司法拍卖 上海兔跃呈祥以3.58亿元竞得 持股比例从57.28%降至38.85% 新股东持股18.43%[4] - 550万股股份将于2025年7月司法拍卖 若完成过户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或从48.08%进一步降至25.45%[5] 品牌危机与经营表现 - 2022年"拍蒜断刀"事件引发品牌信任危机 2023年因组织刷单被罚25万元 电商虚假销售额7.84万元[6] - 2022-2023年净利润连续下滑47.3%和39.48% 销售费用增至1.48亿元 品牌舆情直接影响业绩[7] - 2024年业绩回暖 营收同比增长11.87%至9.08亿元 扣非净利润增长14.54%至2321.36万元[7] 公司治理与监管关注 - 深交所2024年问询函关注控制权风险及募投项目亏损 公司回应业绩下滑主因品牌舆情及销售费用增加[7] - 保荐机构中信证券曾警示控股股东资信恶化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风险[3]
走民企 说创新 | 欧科亿跳出舒适圈 “锯片大王”变身“刀具新贵”
证券日报· 2025-06-04 00:41
行业概况 - 全球刀具市场规模超300亿美元,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趋势推动硬质合金数控刀具成为"工业脊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领域[2] - 行业竞争焦点向中高端领域转移,国产化替代需求显著[2]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从1996年木工锯片小厂起步,2020年登陆科创板,2024年建成200亩切削工具产业园,完成向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转型[2] - 木工锯片阶段:通过自主研发攻克超细晶粒硬质合金技术,占据国内50%以上市场份额,成为最大硬质合金锯齿刀片生产商[3][4] - 数控刀具阶段:2010年切入数控刀片领域,2022年建设产业园新增年产300万支整体刀具等产能,2024年推出ODP钻头寿命达进口产品90%[4] 产品与技术突破 - 产品矩阵覆盖数控刀片、整体刀具、金属陶瓷及超硬刀具等,2024年新增整体刀具品种4470种、数控刀片品种5000种[4] - 专项技术:突破0.7微米亚细晶粒基材与AlCrN/TiSiN涂层技术,开发高温合金铣刀、涡轮壳耐热不锈钢铣刀等特种刀具[4][5] - 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8585.61万元(占营收7.62%),新增专利49项,合作开发高性能硬质合金材质[5] 智能制造体系 - 建成"黑灯工厂"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六轴机器人定位精度达0.01毫米,激光扫描仪实时优化切削路径[6] - 智能管理系统:数字孪生平台实时监控设备状态,AI视觉系统自动补偿磨削参数,故障响应时间0.5秒[6][7] - 供应链优化:打通研发-生产-供应链数据链,提升库存周转率并压缩交付周期[7] 市场战略 - 国内聚焦航空航天、新能源等七大新兴领域,提供发动机缸体等定制化加工方案[5][9] - 国际化进展:2024年海外收入2.09亿元(+49.22%),数控刀具出口1.72亿元(+54.62%),从单刀片出口升级为技术方案输出[9] 人才与创新机制 - 建立"首席专家+工程师+顾问"协作模式,通过股权激励与长效考核激发创新[8] - 管理理念:提前布局共性技术,在机器人丝杠/行星齿轮加工等领域形成先发优势[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