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动

搜索文档
“看多”“看涨”中国是共识
经济日报· 2025-06-26 05:55
跨国企业对华投资与合作 - 300多位中外企业家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跨国企业领袖交流会上进行深入交流,对未来发展方向达成共识并探讨合作机会 [1] - 弗兰德中国区董事会主席勾建辉表示中国新能源市场占全球40%以上,公司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并融入产业链 [1] - 弗兰德集团过去4年在天津投资超10亿元建设26.4大兆瓦风机传动链试验台,天津公司成为集团海外最大齿轮箱生产基地,产品本地化率超95% [1] 外资企业在华业务拓展 - 敦豪全球货运计划在上海建立电动汽车卓越中心,形成完整生态系统枢纽 [2] - 敦豪全球货运大中华区CEO艾若馨认为中国完善的智能交通网络为物流发展提供优势,公司正促进业务多样化 [2] - 赛威传动在天津经开区智能装配中心满负荷运转,同时在粤港澳大湾区投资5亿美元建设20万平方米华南制造基地,预计年底试生产 [2] 行业转型与技术发展 - 赛威传动正从单一工厂转型为减速机、电机、伺服控制设备系统供应商 [2] - 中国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Synchron公司创始人表示希望与中国开展技术交流合作 [2] - 中国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外资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2]
从滁州到马鞍山,皖东经济是如何崛起的?
36氪· 2025-05-16 15:35
高质量发展与区域经济表现 - 滁州和马鞍山人均GDP均超过10万元 成为安徽经济最活跃地区 [1] - 皖东地区用不足全省11%国土面积创造25%规上工业产值 [3] - 区域产业升级带动经济腾飞 形成激光装备、光伏储能、食品工业等智造样本 [3] 企业案例:东海裕祥 - 从300万元创业起步 2023年销售额达6.05亿元 产品销往全球100多国 [7][8] - 完成从仿制进口设备到自主研发的转型 切割精度达头发丝直径1/5 [7] - 带动周边企业共同出海 实现钣金智能装备领域突破 [7][8] 产业集群与区位优势 - 马鞍山形成"1小时供应链半径" 工业用地价格仅为苏州1/3 [11] - 蓝黛科技项目实现当年签约/投产/上规 受益于政府专班服务 [11] - 2024年马鞍山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0家 研发强度超长三角平均水平 [11][12] 新能源产业布局 - 天合光能滁州项目投资超百亿 11个月实现量产 [14] - 建成全球首个量产314Ah储能电芯产线 形成50公里完整光伏产业链 [16] - 滁州集聚90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 其中483家为规上企业 [16] 政府政策与营商环境 - 滁马地区推进政务服务改革 提供"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 [23] - 2024年滁州新签约442个亿元项目 马鞍山签约54个5亿元以上项目 [24] - 两地通过产业链协同+营商环境优化 加速"制造"向"智造"转型 [24] 长三角一体化效应 - 企业选址考虑长三角产业集群协同 如蓝黛科技对接南京整车厂 [9][11] - 天合光能垂直整合"石英砂-储能系统"全链条 形成生态优势 [16][20] - 区域形成"成本洼地+创新高地"双重竞争力 [11][17]
蓝黛科技拟3411万收购整合资源 五年投6.54亿研发布局智能装备
长江商报· 2025-05-12 08:27
收购重庆台冠股权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3411万元收购重庆台冠18%股权 交易完成后将实现全资控股 [1][2] - 重庆台冠主营车载显示屏及触控显示模组 总资产5.7亿元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669.41万元 资产负债率75.67% [2] - 此次收购是深化双主业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有助于整合资源并布局车载触控等新兴领域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35.36亿元 同比增长25.93% 归母净利润1.24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8.13亿元 同比增长8.06% 归母净利润5216.36万元 同比增长45.93% [1][5] - 动力传动业务2024年营收17.76亿元 同比增长15.09% 触控显示业务模组及零部件营收分别增长39.89%和41.64% [5] 研发投入与技术优势 - 2020-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6.54亿元 2024年研发费用达1.44亿元 [3][5] - 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等领域打破多项国外技术垄断 [3] - 子公司参股无锡泉智博科技 布局机器人一体化关节等智能装备新兴赛道 [5] 业务结构与市场拓展 - 公司双主业为动力传动和触控显示 分别覆盖传动零部件及触控模组研发生产 [4] - 海外业务2024年外销收入同比增长49.54% 计划投资不超过2亿元在泰国建设生产基地 [6] - 重庆台冠客户覆盖车载、工控、笔电等领域 年产显示模组千万件 [2]
Gates(GTES)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30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总销售额为8.48亿美元,核心增长1.4%,略好于指引;总收入下降近2%,包含不利外汇影响 [11] - 调整后EBITDA为1.87亿美元,利润率22.1%,下降60个基点;毛利率40.7%,连续四个季度超过40% [13] - 调整后每股收益0.36美元,增长约6%;净杠杆率季度末为2.3倍,同比略有下降 [7][14] - 第一季度自由现金流流出1900万美元,符合正常季节性;回购1300万美元股票,现有授权下还有超1亿美元剩余 [7][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动力传动部门 - 本季度收入5.27亿美元,核心基础上约增长2%;替换渠道同比增长,汽车替换业务中个位数增长带动 [14][15] - 整体传动OEM销售略有下降,汽车OEM销售高个位数下降;工业OEM销售受益于个人出行两位数增长 [15] 流体动力部门 - 销售额3.2亿美元,核心基础上基本持平;替换业务需求健康,汽车替换业务中两位数增长 [15][16] - 工业替换业务稳定,销售基本持平;工业OEM销售核心基础上低两位数下降 [1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北美 - 核心销售低个位数增长,由汽车替换业务中两位数增长带动;个人出行核心销售也两位数增长 [18] - 工业OEM渠道销售下降低两位数;潜在需求积极,新渠道合作伙伴库存加载带来额外收入 [18][19] EMEA - 核心销售下降近1%;OEM销售基本持平,汽车业务疲软被工业业务增长抵消;工业OEM销售受个人出行复苏支撑 [19][20] - 替换销售有好有坏,汽车替换核心增长低个位数,工业替换下降中个位数;能源终端市场仍是不利因素 [19][20] 中国 - 核心销售增长3.5%,全面增长;工业终端市场中个位数增长,多元化工业是重要贡献者 [20] - OEM销售低个位数增长,工业增长抵消汽车业务疲软;替换渠道中个位数增长,工业和汽车业务均有增长 [20] 东亚和印度 - 核心销售增长约5%,汽车替换、多元化工业和个人出行是主要贡献者 [21] 南美 - 核心销售下降低个位数 [2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维持2025年财务指引,实施措施减轻关税影响,主要通过提价,预计通过价格实施和运营举措抵消关税影响 [8] - 制造布局多为区域内,自2022年优化采购和物流网络,有能力应对关税政策变化;管理团队经验丰富,能应对经济周期和供应链中断 [10] - 公司认为自身在区域内制造方面相比竞争对手有优势,有较好的全球布局应对关税制度带来的干扰,同时关注新市场机会 [39][40] - 在动力传动方面有最大的业务布局,在流体动力方面,可能只有派克与盖茨有相似布局,其他竞争对手处于不利地位 [87][8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对年初表现满意,核心增长略为正,潜在经营表现强劲,毛利率持续上升 [28] - 第二季度客户需求与初始指引一致,但关税制度深化可能带来需求风险,公司将关注可压缩成本结构,有应对需求疲软的行动计划 [29] - 团队经验丰富,全球团队紧密合作减轻关税成本影响,推进企业计划改善成本基础,平衡表状况良好,有资本部署能力 [30] 其他重要信息 - 基于4月29日所有已实施关税,2025年公司关税敞口约5000万美元,北美约3500万美元,中国约1500万美元,其他地区影响不大 [26] - 公司预计用价格行动抵消大部分关税影响,4月初已通知渠道合作伙伴提价,预计价格实现与关税成本时间匹配,还将采取运营举措减轻潜在利润率侵蚀 [26] - 假设现状不变,公司打算完全抵消今年预计的增量关税影响,预计全年调整后EBITDA无重大影响 [2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关税影响的节奏及公司全球布局的竞争定位 - 从美元角度看,预计各季度不会为负,第二季度影响最小,第三、四季度基本匹配;预计全年EBITDA利润率稀释约25个基点 [36][37] - 预计约75% - 80%的5000万美元关税将通过提价抵消,20% - 25%通过运营举措和供应链调整抵消;公司自黑石收购后进行区域内制造布局,目前有较好的布局应对关税制度干扰,竞争定位良好 [38][39][40] 问题2:内部计划进展及与关税补救行动的关系 - 公司内部80/20驱动活动执行良好,略超前于计划,体现在毛利率表现上;在材料成本降低方面持续取得进展,有信心今年继续有良好表现 [43][44] - 由于新设备交付有固定的前置时间,难以提前推进,但可管理可压缩成本,确保保护潜在经营利润率 [45][46] 问题3:终端市场预期变化、个人出行情况及汽车业务关税分类 - 第一季度略好于预期,第二季度与预期一致;预计汽车产量全年下降约10%,但汽车替换市场强劲,得益于市场份额增加、汽车车龄老化和就业情况等因素 [53][55][56] - 能源市场变弱,非公路市场略差于预期,建筑和农业市场与预期相符,多元化工业市场基本持平且可能略偏积极,个人出行市场增长强劲且无预购情况 [58][59][60][62] - 公司汽车OE业务在关税方面不是大问题,墨西哥工厂生产的产品由客户在当地提货,且大部分符合美墨加协定,对欧洲出口极少,关税敞口极小 [65][66] 问题4:核心增长的影响因素、价格涨幅、外汇影响及墨西哥制造基地情况 - 公司计划用75% - 80%的提价(约4000万美元)抵消关税影响,剩余1000万美元通过运营改善和供应链调整;外汇方面,目前看到的逆风比最初预期少100个基点,且汇率会波动,将根据情况更新影响 [73][74][75] - 公司在美国制造有一定灵活性和产能,可利用美国布局抵消关税影响,提高美墨加协定合规性;墨西哥制造基地能生产除移动产品外的所有产品 [77][78][81] 问题5:价格上涨的区域分布、竞争对手情况及液体冷却业务情况 - 定价基于供应链和制造的重新配置以及关税与成本的净影响,全球受关税影响的地区都会提价,但可能美国会多一些 [85] - 公司在制造布局上有优势,动力传动方面布局最大,流体动力方面可能只有派克与公司情况类似,其他竞争对手处于不利地位 [87][88] - 液体冷却业务与众多新客户有良好合作,产品处于不同测试和验证阶段,在亚洲也有显著兴趣增长,未看到业务放缓迹象 [89][90][91] 问题6:渠道合作伙伴在关税缓解期间的反应、新渠道合作伙伴情况 - 截至4月,未观察到渠道合作伙伴行为有重大变化,他们采购大量SKU,难以提前拉动需求,公司产品供应和服务良好,成本占比小,销售进出基本平衡,需求符合预期 [98][99][100] - 最新的渠道合作伙伴本季度将完全投入运营,下半年进入正常运营状态;还有其他产品线的新渠道合作机会正在推进 [102] 问题7:第一季度无预购的信心来源、核心增长原因及价格上涨时间 - 根据渠道合作伙伴的销售进出数据,公司销售略落后于合作伙伴销售,且库存未增加,表明无预购情况 [110][111] - 核心增长得益于个人出行业务增长(此前七个季度负增长后库存耗尽)和市场份额增加(汽车替换业务在多个地区增长) [113][114] - 价格上涨从实施角度是第二季度事件,从实现角度不影响第二季度,从第三季度开始影响,与关税成本时间匹配 [117] 问题8:80/20计划进展及是否加速以抵消关税影响、资本部署和并购环境 - 80/20计划成为公司运营模式和DNA的核心部分,进展良好;北美开始处理后端运营,预计在工厂推动该计划;欧洲也将引入该计划应对宏观挑战 [125][126][127] - 公司将继续利用超1亿美元的股票回购授权,有机会继续去杠杆;看到一些并购机会,但交易必须符合长期战略,第三年实现两位数ROIC,目前会保持谨慎和纪律性 [131][132][133]
蓝黛科技(002765):触控显示与动力传动领先厂商,人形机器人提供增长新动力
浙商证券· 2025-04-28 15:4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蓝黛科技“买入”评级 [6][8][10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蓝黛科技触控显示与动力传动业务并进,2019 - 2024年营收CAGR达25.5%,2025年参股无锡泉智博向人形机器人高成长赛道拓展,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稳健增长,考虑主业及新业务成长性,给予“买入”评级 [2][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触控与动力传动业务并进,2019 - 2024年营收CAGR达25.5% - 公司产销摩托车零部件起家,2018年收购台冠科技进军触控显示行业,股权集中,管理层经验丰富,子公司分工明确 [17][18][21] - 动力传动业务构建全流程体系,营收稳步增长,2024年达16.8亿元,占比47.5%;触控显示业务重点突破车载触控,营收贡献显著,2024年达17.5亿元,占比49.3% [23][24][28] - 2019 - 2024年公司营收CAGR达25.5%,2024年增速25.9%;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2024年均扭亏为盈;2019 - 2021年毛利率、净利率双增长,2024年有所恢复;总费用率呈下降趋势 [32][35][40] 触控显示行业受益AI驱动,动力传动行业保持稳步增长 - 触控显示行业2024年复苏,未来受益AI拉动,产能向国内转移,中国在LCD、OLED面板领域占有率有望提高 [45][46][56] - 动力传动行业全球市场稳定增长,2025 - 2033年CAGR为2.4%,新能源化趋势显著,呈现“欧美引领技术、亚洲主导产能”态势 [64][69] 双主业稳健增长,向人形机器人高成长赛道拓展 - 触控显示业务持续加码研发及扩产,与优质客户合作,优化经营模式,推进扩产项目 [71][72][77] - 动力传动业务总成类产品产销稳中有增,深入布局新能源电驱系统,完善客户群布局,内部管理和海外布局取得成效 [77][83][87] - 2025年1月参股无锡泉智博,拓展机器人关节执行器领域,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入扩张期,市场规模增长 [89][90][92]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触控显示类和动力传动类各业务营收增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3.9、53.0、61.9亿元,同比增长24.1%、20.7%、16.9% [96][97][98] - 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0、2.6、3.7亿元,同比增长59%、32%、41%;对应PE48、36、26倍,给予“买入”评级 [6][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