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行业

搜索文档
滨州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若干措施》
齐鲁晚报网· 2025-07-09 00:14
滨州市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政策解读 政策背景与现状 - 滨州市就业工作位居全省前列,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保持在3.7万人以上,2024年2月作为全省三个代表城市之一作经验交流[3] - 无棣县获评全省首批高质量充分就业县建设单位[3] - 当前面临稳增长、稳就业压力,需应对需求多样化、产业智能化、人口老龄化等多重挑战[4] 政策核心目标 - 到2030年目标:每年城镇新增就业3.7万人以上、扶持创业8000人以上、新增技能劳动者1万人以上[5] - 到2035年目标:形成就业机会充分、环境公平、结构优化、服务优质的高质量就业局面[5] 重点支持产业与企业 - 将先进制造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纳入用工服务保障范围[6] - 支持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深度融合,发挥服务业就业主渠道作用[8] -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创造灵活就业岗位[8] 创业与就业支持措施 - 提供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6] - 每年征集10个以上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并提供资金支持[7] - 建设"社区微业"服务站,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9] 重点群体就业帮扶 - 落实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扩岗补助和社会保险补贴[6] - 实施青年就业见习计划,提供见习补贴[7] - 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开展女性专场招聘[9] 技能提升与人才培养 - 发放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开展职业培训补贴[6] - 实施"渤海工匠"培育计划,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7] - 支持省高水平中职学校举办五年制高职培养人才[8] 就业服务创新 - 建立就业预警监测机制,加强多部门数据共享[7] - 打造"创业渤海乐业滨州"服务品牌,举办创业比赛[9] - 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7]
深度专题 | 新“三万亿”投资会在哪?(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27 00:07
服务业投资缺口与潜力 - 当前服务业实际投资与潜在投资间存在3.3万亿缺口,其中服务消费潜在缺口接近3万亿(对应1.8万亿投资缺口),与增加值匹配的潜在投资缺口为1.5万亿 [2] - 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达2093元,全国服务消费潜在缺口近3万亿 [10] - 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上行1pct,投资占比提升0.6pct,测算年均投资规模或达1.8万亿 [22] 消费服务化趋势 - 人均GDP在1-3万美元阶段,服务消费占总消费比重年均提升0.6pct,城镇化率70%-80%时同样呈现此趋势 [3][43][47] - 老龄化率每提升1pct,服务消费占比上行约1.3pct,中老年群体服务消费倾向更高 [51][55] - 家庭小型化(中国户均规模降至2.8人)推动家政、娱乐等服务需求,单身家庭服务消费支出占比更高 [59][61][63] 国际经验与投资方向 - 日本在人均GDP达2万美元时服务业投资占比提升至11.6%,若中国达到同等水平,投资增量或达3.7万亿 [4][90] - 美日韩经验显示服务需求增长带动投资同步上行,如日本服务业固定资产占比提升19.5pct [68][75] - 家庭服务(家政CPI涨幅4.3倍)和适老化改造(日本住房维修支出占比提升至3.4%)是重点领域 [5][96][122] 中国服务业现状与机遇 - 2023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54.6%,但生活性服务业占比仅10.1%,显著低于日韩的17.3%/14.6% [7][128][134] - 服务业供给不足制约需求释放,2023年就业占比回落至-3.8%,卫生、文体娱等领域缺口显著 [141][145][147] - 家政行业用工缺口达2000万,市场规模超万亿,政策推动年培训150万人次 [168][170][176] - 适老化改造涉及卫生、住宿餐饮、文体娱等行业,2024年相关投资增速达6.6%-22% [177][178]
“新增长”系列专题报告:新“三万亿”投资会在哪?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5 21:16
服务业投资缺口与消费趋势 - 服务业实际与潜在投资缺口达3.3万亿,全国服务消费潜在缺口近3万亿,对应年均生活性服务业投资规模或1.8万亿,2024年实际与潜在投资缺口或1.5万亿[1][25][26] - 短期消费时间减少制约服务消费修复,长期人均GDP1 - 3万美元消费呈“服务化”趋势,服务消费占比年均上行约0.6pct,老龄化率每提升1pct,服务消费占比上行约1.3pct[2][31][38][44] 需求拉动供给国际经验 - 居民偏好转变形成需求带动供给、投资增长正向循环,如美国服务业投资与增加值占比走势一致,日本20世纪60 - 90年代服务业营收和固定资产占比分别上行7.3pct、19.5pct[2][53] - 人均GDP达2万美元时,服务业投资或有3.7万亿额外增量,家庭服务和“适老化”投资是重点,如日本家庭服务CPI增长4.3倍,2003年疗养床位占比较1993年上行20.8pct至21%[3][66][70][75] 国内服务业现状与投资空间 -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偏高,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为54.6%,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仅10.1%,低于日、韩[4][87] - 2023年以来服务业有效供给恢复不足,就业占比回落至 - 3.8%,工资涨幅显示生活性服务业就业供给不及需求[5][91] - 今年服务业投资加快扩张,4月生活性服务业投资增速超10%,1 - 4月卫生、文体娱民间投资增速高于整体[5][97] - 家政行业用工缺口超2000万,2025 - 2027年每年培训150万人次,市场规模增长空间大[6][104] - 我国加快“适老化”建设,2024年4月以来住宿餐饮、文体娱、居民服务业投资增速明显改善[6][111] 风险提示 - 贸易形势超预期变化、政策应对模式和传导机制存在不确定性[7][116]
市政协举行“请你来协商”月度协商座谈会
杭州日报· 2025-06-16 10:49
就业形势与政策建议 - 当前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但面临挑战 需在稳经济基础上扩大就业增量并提高就业质量 [1] - 建议推动就业优先导向更鲜明 完善机制与政策协同 集聚力量推进稳岗扩岗政策 [1] - 提出发挥创业带就业乘数效应 提高技能培训针对性 建立精准匹配系统 [1] - 建议开发新就业增长点 促进灵活就业 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1] 重点行业就业促进措施 - 针对家政行业和康养产业提出高质量就业促进建议 [1] - 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提出制造业稳岗拓就业方案 [1] - 建议提升职业教育与就业质量的有效衔接 [1] 战略方向与实施路径 - 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凝聚合力激发拼经济带就业的新动能 [2] - 强调抓"两新"增就业 优服务促就业 兜底线保就业的多元路径 [2] - 提出持续扩容就业岗位 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2] - 重点抓好特定群体就业工作 提升民生获得感与经济发展支撑力 [2] 政协职能与协作机制 - 政协通过成立课题组开展调研 形成1份主报告及多份子课题报告 [1] - 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 收集213条政协委员网络议政建议 [1] - 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广集众智凝聚促进高质量就业共识 [2]
38岁单身,如何规划人生?
搜狐财经· 2025-06-01 02:57
职业发展瓶颈与转型 - 35岁成为大厂招聘的隐性年龄门槛 20-35岁被视为黄金劳动力阶段 超过此年龄后职业发展可能面临下行压力[1] - 38岁是职业规划关键节点 需在就业城市与定居城市间做出选择 同时需考虑父母养老等家庭因素[1] - 大龄留学(38岁+)成本效益比低 总成本达40-80万元 且会错过职业发展关键期 中外联合办学硕士(5-10万元)是更优选择[3] - 低学历人群(如中专)职业发展受限 32-37岁仍从事酒店前台等低薪工作(月薪三四千) 需通过自考大专实现职业转型[4][6] 行业与岗位选择 - 家政行业存在薪资优势 保姆岗位月薪可达1-3万元 显著高于酒店前台等传统服务业岗位[6] - 制造业存在职业转型机会 质检/测试/物流/仓储等岗位通过加班可实现月薪八九千 较服务业有显著提升[6] - 财务人员在小私企发展受限 10+年经验者月薪1.1万但无社保公积金 且面临职业天花板[14][15] - 外企非白领岗位(仓库管理/物料计划等)可作为转型方向 薪资水平可达1万以上 突破职业瓶颈[19] 地域与职业发展关联性 -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央国企子公司提供稳定性 适合38岁+人群职业转型[1] - 跨城市就业可带来薪资跃升 从三线城市(如兰州)跳往上海可实现收入翻倍 需海投1万份简历[21][22] - 小城市职业发展存在明显瓶颈 如兰州房价从1.4万/平跌至9千+/平 反映区域经济活力不足[12] 学历与职业发展关系 - 学历提升存在时间窗口 37岁才开始自考大专需2.5年 显著晚于最佳时机[4] - 本科学历是考公/进国企的基本门槛 30岁前获得可打开职业发展空间[7] - 简历学历标注策略影响求职成功率 非全日制学历可能被系统筛选淘汰 需策略性处理[18] 特殊人群职业困境 - 非独生子女(尤其有弟弟者)面临财产继承劣势 需更早规划独立发展路径[7][8] - 小城市私企财务人员存在职业风险 6年工作经验仍可能被裁员 且缺乏社保保障[14][16] - 大龄单身女性(38岁+)面临婚育与职业发展双重压力 需谨慎选择"随便结婚"策略[21][22]
90后当起“做饭阿姨”,不打卡月入上万
创业邦· 2025-05-10 18:11
家政行业年轻化趋势 - 家政行业从业者平均年龄从五六十岁降至四十岁左右,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 [4] - 90后、00后涌入家政行业,从事做饭阿姨、男保洁、收纳师等细分职业 [6][17] - 年轻从业者选择家政行业的原因包括收入提升、工作灵活性高、职业满足感强 [20] 新兴家政职业案例 - 97年魏梨从销售转行上门做饭,服务固定客户七八家,月收入1万多元 [7][8] - 90年马哥组建5人"男阿姨"团队,专攻精细保洁,收费标准80-100元/小时或20元/平米 [11][12][13] - 92年大璐璐创立收纳公司,团队12人,年销售额百万,业务覆盖上门收纳、培训、用品销售 [16][36] 市场需求与行业前景 - 家政服务需求多样化,包括做饭、保洁、收纳等,客户覆盖双职工家庭、老人、居家办公者 [24][27] - 2023年家政服务业营收达1.16万亿元,预计2024年增长至1.23万亿元 [32] - 政策支持推动行业发展,如整理收纳纳入中小学劳动课、商务部出台提质扩容措施 [31] 从业者收入与工作模式 - 上门做饭阿姨单户月收费2500元,精细保洁团队单日收入可达上千元 [8][13] - 从业者通过社交平台和口碑获客,老客户复购率高达40% [27][28] - 工作模式灵活,可兼职多份工作或全职经营,时间地点自主可控 [21][25] 行业技能要求与挑战 - 精细保洁需处理高危作业和细节清洁,收纳服务涉及空间改造与美学设计 [11][33] - 从业者需持续学习,如马哥专程赴杭州接受一年保洁培训 [32] - 高端服务案例:大璐璐团队承接3万元200平米收纳改造单,服务周期长达一个月 [33] 业务扩展与创新 - 从业者延伸服务链条,如魏梨定制健康零食、马哥合作家政公司、大璐璐布局培训与用品销售 [34][36] - 收纳业务收入结构多元化,上门服务占40%,培训与衍生品贡献25% [36]
90后当“阿姨”,不打卡月入上万
投中网· 2025-05-08 10:23
家政行业趋势 - 家政行业正在被"懒人经济"重构,传统服务模式被打破,健康饮食需求推动"做饭阿姨"等新职业兴起[5][6] - 行业从业者呈现年轻化趋势,平均年龄从五六十岁降至四十岁左右,90后、00后占比提升[6][17] - 细分领域涌现新职业如整理收纳师、做饭阿姨等,吸引年轻人加入[5][8] 从业者案例 - 97年魏梨从销售转行上门做饭,服务7-8家固定客户,月入1万多元[9][10] - 90年马哥从健身房销售转型"男保洁",组建5人团队专攻精细保洁,单笔收入可达上千元[11][12][13] - 92年大璐璐创业收纳服务,四年打造12人团队,年销售额百万并还清30万房贷[15] 行业优势 - 工作时间灵活性强,可自主安排服务时间,部分从业者实现"身兼四职"[17][18] - 收入水平可观,上门做饭月入过万,收纳服务年销百万,精细保洁单笔收入上千元[10][15][13] - 客户需求旺盛,从业者主要依靠口碑获客,订单供不应求[21][22] 市场前景 - 2023年全国家政服务业营收达1.16万亿元,预计2024年增长至1.23万亿元[27]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教育部将收纳纳入中小学课程,商务部推动行业提质扩容[26] - 年轻从业者拓展产业链,如收纳服务衍生培训、日式搬家等业务,实现收入多元化[29] 行业挑战 - 工作强度大,精细保洁团队一天仅能完成一单,需工作8-9小时[13] - 专业要求提升,收纳服务涉及空间改造等复杂需求,需持续学习[28] - 初期心理落差明显,需克服社会偏见并掌握专业技能[12][27]
90后当起“做饭阿姨”,不打卡月入上万
虎嗅· 2025-05-08 09:37
家政行业年轻化趋势 - 家政从业者平均年龄从五六十岁降至四十岁左右,90后、00后占比显著提升[3] - 年轻从业者覆盖做饭阿姨、男保洁、收纳师等细分领域,形成多元化职业结构[4][9][17] - 行业吸引力在于时间自由、收入稳定,部分从业者实现月入1万+或年销售额百万[7][15][20] 新兴家政服务模式 - "做饭阿姨"服务兴起,单客户月收费2500元,综合成本与外卖相当但健康度提升[2][7] - 精细保洁团队采用按小时(80-100元/小时)或按平米(20元/平米)收费模式,单日最高收入可达上千元[15] - 收纳服务向产业链延伸,包含上门收纳(40%)、日式搬家(30%)、培训(20%)等多元化收入结构[51]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2023年家政服务业营收达1.16万亿元,预计2024年增长至1.23万亿元[43] - 客户需求多样化,涵盖双职工家庭、老人、居家办公者等多类人群[32] - 老客户复购率高,部分收纳师老客占比达40%,保洁服务转介绍率提升[35][36] 行业政策与技术升级 - 2022-2023年国家连续出台《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2023年工作要点》等政策支持[40] - 家政信用信息平台已收录2万家企业、1670万服务人员信息,访问量超2.3亿次[43] - 从业者需掌握空间改造、美学设计等复合技能,高端收纳服务单笔订单可达3万元[47] 商业模式创新案例 - 95后做饭阿姨通过社交平台获客,固定服务7-8家客户实现月入过万[7][33] - 男保洁团队专注高危精细保洁,通过专业化服务建立口碑[12][16] - 收纳创业者组建12人年轻团队,整合培训、产品销售等增值服务[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