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支付清算业
icon
搜索文档
八部门:引导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加强合作,提升移动支付友好度和便利性
北京商报· 2025-09-24 18:21
政策核心观点 -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1] - 政策旨在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并优化数字消费支付体验[1] 支付便利化措施 - 推动重点场所开展境内支付宣传活动[1] - 加快银行卡清算机构等与国际支付平台互联互通[1] - 引导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加强合作[1] 数字人民币发展 - 加快拓展数字人民币受理覆盖面和应用场景[1] - 依托数字人民币智能化、数字化服务优势提升数字消费支付便利度[1] - 利用数字人民币无障碍、适老化服务能力[1] 特定群体服务优化 - 充分考虑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需求[1] - 做好适老化、国际化等服务安排[1] - 提升移动支付各环节的友好度和便利性[1]
信用卡外币交易结算调整,人民币直接入账时代来临
第一财经· 2025-09-21 21:10
信用卡外币交易结算方式变革 - 招商银行自10月28日起对部分万事达信用卡调整结算币种,跨境交易由万事达直接转换为人民币提交至银行,持卡人账单保持人民币入账 [2] - 平安银行自9月25日起允许客户自行选择外币交易以人民币或美元入账,调整范围覆盖万事达、维萨及JCB三大卡组织 [2] - 结算流程由“当地币种—美元—人民币”两次转换简化为“当地币种—人民币”一步完成,理论上可降低汇率损失和货币转换费 [2] 卡组织本土化战略 - 本轮币种升级是万事达网联近两年本土化战略的后续动作,旨在2024年底启动的单标万事达信用卡迁移基础上,升级为具备境内外、线上线下支付功能的“中国万事达”新卡 [3] - 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等多家机构在2025年陆续发布升级公告,平安与招行的调整是其中一环 [3] - 此举被视为国际卡组织追赶中国银联模式的尝试,因银联在境外消费可直接人民币入账,汇率环节更具优势 [3] 信用卡市场整体承压 - 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总量为7.15亿张,较上一季度减少600万张,已连续第11个季度下滑,过去三年累计减少超过9200万张 [6] - 2025年上半年多家银行信用卡消费额同比出现下降:中信银行降低12.54%,兴业银行减少11.27%,招商银行下降8.54% [6] - 交易规模收缩导致信用卡业务手续费收入随之缩水,银行亟须通过优化产品功能、提升服务体验来增强客户黏性并寻找新增长点 [6][7] 行业调整的驱动因素与展望 - 银行与卡组织试图通过优化支付体验寻找新增长点,以应对信用卡市场持续收缩和手续费收入承压的共同诉求 [1] - 市场观点分歧,一种认为竞争将进入“拼汇率”阶段,另一种则侧重其宏观意义,视作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支付环节的具体体现 [7] - 未来更多银行跟进币种调整的趋势将延续,具体节奏取决于银行与卡组织的合作进展及人民币跨境结算政策的监管导向 [5]
莫让银行卡用户身处信息迷雾
北京商报· 2025-09-18 00:16
跨境支付盗刷事件暴露行业风控漏洞 - 银行卡盗刷事件频发 造成持卡人经济损失并引发广泛担忧 [1][2] - 跨境支付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 用户无法知晓银行卡信息流转环节和泄露风险节点 [2] - 异常交易未拦截、限额卡片超额盗刷、已注销卡片仍被盗刷等情况在国外司空见惯 [2] 支付产业链风控体系缺陷 - 发卡行、卡组织与收单机构间形成信息孤岛 风控规则呈现碎片化 [2] - 不法分子精准利用各环节信息壁垒和协同断档 导致风控体系全面失效 [3] - 技术防护存在明显漏洞:静态卡号验证易破解、支付接口漏洞使黑客批量获取信息、加密存储不足 [3] 监管环境与犯罪温床 - 不同地区商户审核强度差异显著 部分国家允许虚拟商户接入支付系统 [3] - 监管套利空间为犯罪提供温床 监管洼地成为盗刷重灾区 [3] - 跨境支付涉及发卡行、卡组织、收单机构、商户及信息处理商等多个环节 [2] 行业解决方案与升级方向 - 推行支付标记化技术 用动态令牌替代静态卡号 [3] - 引入生物识别、行为分析等智能风控手段 实现从被动拦截到主动预警转变 [3] - 建立全球统一安全基准 由国际卡组织牵头制定跨境交易最小验证标准 [3] 跨境协同机制建设 - 需建立跨国协作机制和高风险商户黑名单共享平台 [4] - 简化跨境司法取证流程 加强监管协作 [4] - 风控能力必须从被动防御升级到主动智能 需要支付产业链各方协同联防 [4] 用户风险防范 - 国际卡持卡人需深化风险意识和风险教育 [5] - 对账户信息、授权和使用场景保持谨慎态度 [5]
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数据出炉:信用卡数量连续11季度下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19:29
银行账户规模 - 全国银行账户总数达152.38亿户 其中单位账户1.16亿户(含基本存款账户8075.15万户) 个人账户151.22亿户 [1][5] 银行卡业务趋势 - 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连续11个季度下滑 二季度末降至7.15亿张 较一季度减少600万张 较历史峰值8.07亿张下降11.4% [1] - 借记卡数量达93.54亿张 银行卡总量为100.68亿张 [6] - 二季度银行卡交易笔数环比增长12.9%至1466.62亿笔 但交易金额下降12.06%至226.70万亿元 [2] - 消费业务笔数显著增加124.96亿笔至933.71亿笔 但消费金额下降1.56%至31.57万亿元 [2] - 存现业务金额环比下降29.94%至6.60万亿元 取现业务金额为6.82万亿元 [2][6] 电子支付发展 - 银行处理电子支付业务800.53亿笔(金额858.16万亿元) 其中移动支付业务583.86亿笔(金额136.06万亿元) 网上支付业务182.17亿笔(金额707.85万亿元) [2][9] -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量达3338.45亿笔 金额82.11万亿元 [2][9] 支付系统运行 - 支付系统处理业务量环比增加468.29亿笔至3927.51亿笔 金额达3084.83万亿元(环比增长11.36%) [3][9] - 银联跨行支付系统日均处理10.73亿笔(金额7330.69亿元) 网联清算平台日均处理31.12亿笔(金额1.60万亿元) [3][11][16] 非现金支付结构 - 非现金支付业务总金额1365.36万亿元 其中贷记转账等业务占比最高(金额1115.20万亿元) [6][8] - 票据业务金额23.47万亿元 以支票业务为主(金额12.51万亿元)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