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体育
搜索文档
北京:优化银发群体消费服务模式,为不同阶段、不同特征老龄群体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财经网· 2025-11-19 14:38
总体目标与框架 - 提出2030年金融支持北京市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总体目标 [1] - 从六个方面提出18项具体措施 [1] 重点支持领域 - 加大商品消费、文旅体育消费、住宿餐饮消费、家政及养老托育等居民服务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 [2] - 围绕重点领域、主题活动、特色消费场景和品牌创新融资模式并加大信贷投放 [2] - 支持消费基础设施和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2] - 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基础设施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2] 金融服务优化与支持对象 - 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2] - 强化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以支持居民就业增收 [2] - 持续落实中小微企业首次贷款贴息及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 [2] - 优化银发群体消费服务模式,为不同特征老龄群体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2] 支付环境与国际化服务 - 聚焦重点消费场景和商圈优化支付服务 [2] - 提升境外来华人员在京消费服务水平 [2]
北京出“组合拳”提振消费,力挺产业链企业上市
环球网· 2025-11-19 10:34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等12部门于11月18日联合印发《金融支持 北京市提振和扩大消费的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30年基本建成多元化消费金融服务体系,为消费市场注入强劲金融动 力。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分析认为,该政策覆盖商品消费、文旅体育、养老托育等重点领域,不仅将为消费者带来利率 优惠、违约金减免等切实福利,更通过金融与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有效释放消费市场潜力。 《方案》明确将加大对商品消费的信贷支持力度,成为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的直接利好。针对汽车消费,政策鼓励金融机 构合理确定贷款发放比例、期限和利率,并适当减免汽车以旧换新过程中提前结清贷款产生的违约金。同时,引导金融机构 针对首次购买、以旧换新、二手车等不同场景优化创新金融产品,特别是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金融支持。在家电及智能 家居领域,消费者可享受消费贷款、信用卡分期费率优惠,金融机构将通过参与商家促消费活动,为消费者适当减费让利。 文旅体育与住宿餐饮消费也将迎来金融创新赋能。依托北京"双奥之城"的优势,《方案》支持金融机构围绕"赛事+"、冰雪 经济等消费场景丰富金融产品,探索开展"门票收益权 ...
扩大消费再迎政策利好 覆盖住宿、家电等
证券时报· 2025-11-19 08:33
政策核心目标 - 力争2030年基本建成多元化消费金融服务体系,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注入金融活水 [1] - 政策立足北京消费市场特色,聚焦短期消费提振与长期体系建设,预计将有效降低消费融资成本,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3] 商品消费金融支持 - 加大汽车消费信贷支持,合理确定贷款比例、期限和利率,适当减免以旧换新提前结清贷款的违约金 [1] - 引导金融机构针对不同购车场景优化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 [1] - 在家电、智能家居领域,消费者可享受消费贷款、信用卡分期费率优惠,金融机构通过参与商家活动为消费者减费让利 [1] 文旅体育与住宿餐饮消费赋能 - 支持金融机构围绕赛事、冰雪经济等场景丰富产品,探索开展门票收益权质押等融资模式,培育精品赛事体系和运营企业 [2] - 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与文旅住宿餐饮主体联合开展满减、折扣、积分抵扣、立减金等优惠活动 [2] - 支持在城六区、副中心、平原新城地区打造特色文旅消费街区和特色餐饮聚集街区 [2] 就业增收与小微企业支持 - 持续落实北京市中小微企业首次贷款贴息工作,强化对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吸纳就业强的主体的金融服务 [2] - 深入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实好贴息工作,争取中央普惠金融专项资金支持,促进个人和企业创业增收 [2] 多元化融资体系构建 - 支持消费产业链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 [3] - 引导社会资本通过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满足长周期消费产业融资需求,发挥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作用,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股权投资 [3] - 支持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3] - 支持金融机构与社交电商、直播电商依法合规合作,满足商户和消费者融资需求 [3]
多部门印发实施方案 支持北京提振和扩大消费 积极开展汽车贷款业务 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投资
中国证券报· 2025-11-19 08:14
实施方案明确,加大商品消费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开展汽车贷款业务,合理确定贷款发放比例、期限和 利率,适当减免汽车以旧换新过程中提前结清贷款产生的违约金。引导金融机构针对首次购买、以旧换 新、二手车等不同购车场景优化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鼓 励金融机构积极满足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居家装、电子产品等领域消费金融需求,通过多种形式 参与商家促消费活动,提供消费贷款、信用卡分期费率优惠等活动,为消费者适当减费让利。 在扩大消费供给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发挥信贷支持主渠道作用。辖内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 融公司等金融机构要找准自身功能定位,发挥自身优势,为消费领域提供差异化、特色化、便捷化的金 融服务。鼓励辖内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领域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支持,创新优化服务消费领域信贷产品, 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消费行业经营主体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满足服务消费企业多 样化金融需求。支持辖内金融机构提升对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能力,在确保覆盖经营成本和商业可持续 前提下自主理性定价,合理适度扩大客户支持范围,促进消费贷款提质增量。 积极发展股权融资。支持生产、渠道、终端等消 ...
北京迎政策利好 支持提振扩大消费
证券时报· 2025-11-19 07:59
政策总体目标 - 力争2030年基本建成多元化消费金融服务体系 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注入金融活水 [1] - 政策覆盖商品消费 文旅体育 养老托育等重点领域 通过金融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释放消费市场潜力 [1] - 方案立足北京消费市场特色 既聚焦短期消费提振 又着眼长期体系建设 预计将有效降低消费融资成本 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3] 商品消费金融支持 - 加大商品消费信贷支持力度 成为汽车 家电等大宗消费的利好 [1] - 针对汽车消费合理确定贷款发放比例 期限和利率 适当减免汽车以旧换新过程中提前结清贷款产生的违约金 [1] - 引导金融机构针对首次购买 以旧换新 二手车等不同购车场景优化创新金融产品 加大对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 [1] - 在家电 智能家居领域 消费者可享受消费贷款 信用卡分期费率优惠 金融机构通过参与商家促消费活动为消费者适当减费让利 [1] 文旅体育与住宿餐饮消费金融 - 依托双奥之城优势 支持金融机构围绕赛事 冰雪经济等消费场景丰富金融产品 探索开展门票收益权质押等融资模式 [2] - 着力培育精品赛事体系和赛事运营企业 [2] - 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与文旅住宿餐饮经营主体联合开展消费满减 折扣优惠 信用卡积分抵扣 消费立减金等多样化优惠活动 [2] - 支持在城六区 副中心 平原新城地区打造特色文旅消费街区和特色餐饮聚集街区 [2] 就业增收与小微企业金融支持 - 持续落实做好北京市中小微企业首次贷款贴息工作 强化对民营和小微企业 个体工商户等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经营主体金融服务 [2] - 深入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继续落实好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工作 积极争取中央普惠金融专项资金支持 [2] - 促进符合条件的个人和企业创业增收 [2] 多元化融资体系构建 - 构建信贷 债券 股权多元融资体系 支持消费产业链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 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 [3] - 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投资 通过长期资本 耐心资本满足长周期消费产业融资需求 [3] - 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作用 加大对处于种子期 初创期企业的股权投资 [3] - 支持消费金融公司 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 拓宽资金来源 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3] - 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与社交电商 直播电商等开展合作 积极满足商户和消费者融资需求 [3]
北京提振扩大消费迎政策利好 支持产业链优质企业上市融资
证券时报· 2025-11-19 06:26
就业增收是消费增长的基础支撑,《方案》明确,持续落实做好北京市中小微企业首次贷款贴息工作, 强化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深入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 策,继续落实好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工作,积极争取中央普惠金融专项资金支持,促进符合条件的个人和 企业创业增收。 金融供给侧改革同步升级,构建起"信贷+债券+股权"多元融资体系。在股权融资方面,《方案》明确 支持消费产业链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 领域投资,通过"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满足长周期消费产业融资需求。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 业投资基金作用,加大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股权投资。同时,支持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 司发行金融债券,拓宽资金来源,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并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与社交电商、直播电商 等开展合作,积极满足商户和消费者融资需求。 王鹏表示,此次《方案》立足北京消费市场特色,既聚焦短期消费提振,又着眼长期体系建设,预计将 有效降低消费融资成本,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持续金融支撑。随着各项举 措逐步落地,消费者将享受到更便捷优惠 ...
北京提振扩大消费迎政策利好支持产业链优质企业上市融资
证券时报· 2025-11-19 02:37
政策总体目标 - 力争2030年基本建成多元化消费金融服务体系,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注入金融活水 [1] - 政策覆盖商品消费、文旅体育、养老托育等重点领域,通过金融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释放消费市场潜力 [1] - 方案立足北京消费市场特色,既聚焦短期消费提振,又着眼长期体系建设,预计将有效降低消费融资成本,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3] 商品消费金融支持 - 加大商品消费信贷支持力度,成为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的利好 [1] - 针对汽车消费,政策提出合理确定贷款发放比例、期限和利率,适当减免汽车以旧换新过程中提前结清贷款产生的违约金 [1] - 引导金融机构针对首次购买、以旧换新、二手车等不同购车场景优化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 [1] - 在家电、智能家居领域,消费者可享受消费贷款、信用卡分期费率优惠,金融机构将通过参与商家促消费活动为消费者适当减费让利 [1] 文旅体育与住宿餐饮消费金融支持 - 依托"双奥之城"优势,支持金融机构围绕"赛事+"、冰雪经济等消费场景丰富金融产品,探索开展"门票收益权质押"等融资模式 [2] - 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与文旅住宿餐饮经营主体联合开展消费满减、折扣优惠,信用卡积分抵扣、消费立减金等多样化优惠活动 [2] - 支持在城六区、副中心、平原新城地区打造特色文旅消费街区和特色餐饮聚集街区 [2] 就业增收与小微企业金融支持 - 持续落实做好北京市中小微企业首次贷款贴息工作,强化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经营主体金融服务 [2] - 深入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继续落实好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工作,积极争取中央普惠金融专项资金支持,促进符合条件的个人和企业创业增收 [2] 多元化融资体系构建 - 构建"信贷+债券+股权"多元融资体系,支持消费产业链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 [3] - 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投资,通过"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满足长周期消费产业融资需求 [3] - 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作用,加大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股权投资 [3] - 支持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拓宽资金来源,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3] - 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与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开展合作,积极满足商户和消费者融资需求 [3]
金融发力提振消费 北京出台重磅方案
北京商报· 2025-11-19 00:01
总体目标与框架 - 力争到2030年北京市消费领域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消费相关贷款余额持续增长,多元化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1] 债券与股权融资支持 - 支持文化、旅游、教育等服务消费领域企业发行债券 [3] - 鼓励科创企业通过债券市场募集资金,推动智慧养老、智能医疗等消费产品升级 [3] - 支持消费产业链上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进行股权融资 [3] - 引导社会资本通过"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满足长周期消费产业融资需求,发挥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作用,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投资 [3] 文旅体育消费金融 - 鼓励金融机构围绕"赛事+"、冰雪经济等场景丰富金融产品,探索"门票收益权质押"等融资模式,培育精品赛事和赛事运营企业 [3] - 支持打造京味儿特色老字号、文旅和美食品牌,建设特色文旅消费街区和餐饮聚集街区 [4] - 引导金融机构与文旅住宿餐饮主体联合开展满减、折扣、信用卡积分抵扣等优惠活动,培育特色书店、星级酒店、民宿和示范文旅场景 [4] 商品消费信贷支持 - 积极开展汽车贷款业务,合理确定贷款条件,适当减免以旧换新过程中提前结清贷款的违约金 [5] - 针对不同购车场景优化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的金融支持 [5] - 鼓励金融机构满足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居家装、电子产品等领域消费金融需求,提供贷款和分期费率优惠,为消费者减费让利 [6] 支付与信贷服务优化 - 支持金融机构与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合作,满足商户和消费者融资需求 [6] - 开展老年助餐支付便利试点,鼓励发行银发群体专属卡产品,便捷银发群体消费 [6] - 聚焦重点消费场景和商圈优化支付服务,推进无障碍支付服务街区建设,满足外籍来华人员支付需求 [6] 中小微企业与就业支持 - 持续落实中小微企业首次贷款贴息工作,降低其融资成本,强化对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服务 [7] - 深入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实好贴息工作,争取中央普惠金融专项资金支持,促进创业增收 [7] 居民服务与消费基础设施 - 支持发展家政及养老托育等居民服务消费,鼓励金融机构与家政公司合作为从业人员提供住宿购车等特色金融服务,降低入行成本 [7] - 支持金融机构针对养老托育健康领域机构的建设运营、装修改造创新服务模式,扩大抵质押范围 [7] - 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基础设施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7] 保险体系服务保障 - 鼓励研发符合养老需求、具有长限期特征的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促进养老财富储备和增值 [8] - 加快推进商业保险年金产品创新,扩大商业健康保险覆盖面,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 [8] - 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加大创新药支持力度,支持发展老年旅游保险,鼓励扩大旅游保险覆盖面 [8] - 加快发展面向农民、城镇低收入者等群体的普惠保险,推广个体工商户综合保险 [8]
云南发文支持“专精特新”、科技型民营企业发展
中国经营报· 2025-10-22 16:05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专项行动 - 加大对“专精特新”和科技型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要求银行机构落实专岗负责融资对接、政策解读和服务方案制定 [1] - 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列为重点服务对象,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和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 [1] - 鼓励银行机构创新科技创新企业抵质押融资方式,优化与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合作,探索内部评估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1] 文旅产业金融支持 - 围绕“旅居云南”建设,支持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开发推广“旅居贷”、“云驿贷”、“七彩民宿贷”等金融产品 [1] - 加大对乡村旅居、非遗工坊、新型文化空间、文旅活动、体育赛事等文旅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力度 [1] - 面向消费者发行“旅居云南”专属银行卡,开展“旅游e贷”等金融服务,以推动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1]
云南印发行动方案 持续加大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央视网· 2025-10-22 13:47
文章核心观点 - 云南省出台专项行动方案 旨在通过全方位金融举措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引导股、贷、债、保、担等金融要素为民营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金融服务 [1][3] 持续加大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 推动金融服务增量扩面 要求银行机构提高首贷户数量 扩大信用贷款规模 并优化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 [4] - 持续增加高原特色农业及乡村振兴信贷投放 重点支持鲜花、咖啡、中药材、肉牛等产业 并在普洱市思茅区开展金融支持咖啡产业试点 在昭通市镇雄县开展金融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试点 [4] - 强化旅居云南金融服务 开发推广旅居贷、云驿贷、七彩民宿贷等金融产品 支持文旅体育产业 [5] - 加大对专精特新、科技型民营企业支持力度 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列为重点服务对象 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 并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5] - 做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金融服务 引导银行机构运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 定制外贸金融产品 并创新汇率避险产品 [6] 优化民营企业信贷融资服务 - 强化科技金融赋能和产品创新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信用评估 减少对抵押担保的依赖 [7] - 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 指导银行机构单列民营企业信贷计划 优先配置信贷资源 并切实落实尽职免责制度 [8] - 做好贷款接续服务 对符合条件的存量贷款应续尽续 推广随借随还模式 不得无故停贷、压贷、抽贷、断贷 [8] - 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 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为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资金支持 [8] - 发挥融信服平台融资促进作用 整合公共信用信息 帮助金融机构对经营主体进行精准画像 [9] - 发挥保险功能作用 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 并发展适合民营企业的各类保险产品 [10] - 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作用 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与银行机构合作扩大担保覆盖面 [10] 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 - 推动优质民营企业用好股权市场 建立三级民营企业上市后备库 支持民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和新三板挂牌 [11] - 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债券 鼓励通过公司债券、债务融资工具等融资 并推动债券扩容增量 [11] - 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加大对民营企业服务力度 建立民营企业上市培育培训基地 并推动建立企业挂牌绿色通道 [11] -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 建立投资基金与拟上市企业名单双向推送机制 引导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12] - 鼓励银行机构与各级政府投资基金合作开展投贷联动 加大对民营企业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 [13] 做好风险防范和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 加强风险防控 要求银行机构健全风险管控机制 加强贷前调查、贷款审查、贷后管理全流程风险管控 [14] - 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健全省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风险分担40%、州(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风险分担40%、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分担20%的三方共担442模式 [14] 强化组织实施保障 - 加大宣传引导和面对面服务力度 开展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宣传工作 开办云南金融大讲堂 并实施金融特派员工作 [15] - 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工作落实 要求省直有关部门强化政银企沟通协调 各州(市)人民政府加强组织领导 金融监管部门进行指导监督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