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盲盒
搜索文档
【前瞻分析】2025年中国潮玩盲盒行业需求驱动因素及消费者心理分析
搜狐财经· 2025-10-30 11:22
行业核心驱动力 - Z世代消费崛起是核心驱动力,其追求个性表达、社交认同和情感连接,潮玩的设计感、IP属性和收藏价值完美契合其需求[2] - 潮玩消费心理丰富多元,是消费者的情感陪伴,承载个性与怀旧情怀,并作为社交名片[4] - 潮玩兼具收藏投资价值,成套和稀缺产品满足收集欲与投资心理,独特设计和盲盒惊喜从审美与体验层面持续吸引玩家[4] 国家政策导向 - 政策格局呈现规范与创新并重,以2023年《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为核心构建全产业链监管框架[7] - 政策鼓励文化赋能,推动“潮玩+非遗”、“潮玩+文旅”融合,并设立10亿元IP出海基金,支持泡泡玛特等品牌通过本土化改造进入国际市场,目标2030年海外收入占比超30%[7][9]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多项支持性政策明确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将文娱旅游、国货“潮品”等作为新的消费增长点[9] 各省市发展举措 - 各地区发展举措多维,北京推进电竞潮玩主题片区建设,黑龙江、吉林等地开展市场整治以规范经营与保护未成年人[12] - 陕西、贵州等省份挖掘本土文化赋能潮玩,山东、上海等地从价格、质量方面细化要求,江苏严控高价值盲盒入境[12] - 浙江管控二级市场,海南、广西探索潮玩与旅游融合,广东东莞全方位推动产业发展[12] 主要市场参与者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泡泡玛特(09992 HK)、名创优品(09896 HK)、奥飞娱乐(002292 SZ)、高乐股份(002348 SZ)、元隆雅图(002878 SZ)[1]
转板示范效应显现 新三板公司冲刺港股成潮流
证券时报· 2025-10-25 01:43
新三板公司赴港上市趋势 - 新三板摘牌公司近期掀起赴港上市热潮,形成独特市场风景线 [1] - 港交所与北交所并列成为新三板公司重要转板目的地 [1] - “新三板+H股”模式为企业提供双平台融资路径 [1][6] 近期冲刺港股IPO的典型案例 - 金添动漫正式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公司专注于IP趣玩食品,拥有26个授权IP及超过600个活跃SKU [2] - 金添动漫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5.96亿元增长至8.77亿元,期内利润从3671万元增长至1.3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奥特曼、小马宝莉及蜡笔小新三大IP实现收入3.48亿元,占总营收78.5% [2] - 八马茶业以招股上限50港元定价,预计挂牌港交所,其乌龙茶和红茶销售收入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 [3] - 八马茶业铁观音销量连续10多年全国第一,岩茶销量连续5年第一,红茶销量连续4年第一 [3] 成功转板港股的标杆企业 - 泡泡玛特自2020年12月登陆港股后,目前市值达到3094亿港元,股价较发行价大涨5.14倍 [4] - 泡泡玛特2025年三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增长245%—250%,中国收益增长185%—190%,海外收益增长365%—370% [4] - 公司推出2款毛绒和2款盲盒系列,星星人IP溢价率120%,LABUBU常规款溢价率达225% [4] - 思摩尔国际等早前登陆港股的新三板企业亦成为市场标杆 [4] - 西普尼、健康160等今年港股上市的新三板摘牌公司表现优异,上市以来累计涨幅分别达4.47倍和2.38倍 [5] “新三板+H股”模式实践 - 天图投资、汇舸环保、讯众通信等公司实践“新三板+H股”模式,保留新三板融资灵活性的同时获得国际资本认可 [6][7] - 瘦西湖、印象股份、森达电气、金浔股份等新三板挂牌公司正在冲刺港股上市 [7] - 印象股份核心业务为《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截至2025年6月底门票已发行31.17万张,并拓展文旅小镇及茶汤酒店业务 [7]
重磅!2025年中国及31省市潮玩盲盒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搜狐财经· 2025-10-04 13:2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潮玩盲盒行业政策发展历经从早期监管空白到构建全国性规范体系的演变,当前呈现“规范与创新并重、本土与国际联动”的格局,政策核心在于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监管框架,同时鼓励文化赋能与产业出海 [1][4] 政策发展历程 - 2019年以前行业依赖通用法规与市场自发调节,处于早期监管空白与行业自律阶段 [1] - 2020-2022年进入地方试点与专项整治期,2021年上海发布全国首个地方盲盒经营合规指引 [1] - 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标志着全国性规范体系构建 [1] - 2025年政策方向聚焦文化赋能与出海支持,提出“潮玩+非遗”模式,并推进标准细化与国际接轨 [1] 国家层面政策核心内容 - 2023年6月发布的《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是行业核心规范,明确了经营原则、禁止销售内容、信息公示、价格规范及未成年人保护等关键方面 [4][5] - 2025年商务部政策设立10亿元IP出海基金,目标到2030年行业海外收入占比超过30%,支持潮玩IP通过本土化改造进入全球市场 [4][5] -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及系列文件将“国货‘潮品’”培育为新的消费增长点,鼓励潮玩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深度融合 [5] - 2023年7月《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激发玩具消费、稳定进出口、培育产业集群等重要任务,并推动新国潮、博物馆等IP品牌授权 [5][7] - 政策涵盖支持性与规范性,支持性政策鼓励产业融合与消费增长,规范性政策着重产品质量安全、过度包装治理及未成年人保护 [5][6] 各省市层面政策特点 - 政策呈现“国家框架+地方特色”的治理格局,上海、东莞等地区通过专项政策引领行业规范与产业升级 [11][13] - 北京市平谷区2025年推出未成年人保护专项行动,要求商家在显著位置标注“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购买需监护人同意”,并禁止向未经同意的未成年人出售盲盒,学校周边50米内限制销售 [13] - 广东省东莞市2023年出台措施加快潮玩产业发展,对品牌推广、展会参展等给予最高100万元补贴,并鼓励企业拥有5个以上市场化IP,目标打造“中国潮玩之都” [13] - 浙江省2023年通过企业签订承诺书进行规范,鼓励设定单次消费不超过500元的抽取金额上限,并建立10次内必中隐藏款的保底机制 [15] - 各地区发展侧重点多样,北京推进电竞潮玩主题片区建设;黑龙江、吉林开展市场整治;陕西、贵州挖掘本土文化赋能;江苏严控高价值盲盒入境;海南、广西探索潮玩与旅游融合 [15]
【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潮玩盲盒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汇总和兼并重组等)
前瞻网· 2025-09-25 14:12
行业融资规模趋势 - 2021年潮玩盲盒行业投融资数量达到17件的高点 随后逐年下降 2024年全年融资事件仅2件 但2025年1-8月融资数量回升至7件[1] - 2021年单笔融资金额达13.6亿元峰值 2024年融资金额大幅降至0.6亿元 而2025年1-8月融资金额回升至2.83亿元[2] 融资阶段特征 - 行业融资轮次集中在A轮和天使轮阶段 其中Pre-A轮/A轮/A+轮融资事件达30件 天使轮/种子轮融资事件约26件 表明行业处于成长期[5] 区域分布格局 - 上海市以20件融资事件成为最活跃区域 浙江省16件紧随其后 北京市14件位列第三 其他省市融资数量显著较少[6][8] 投资领域分布 - 文化品牌类企业获得54%的融资占比 成为最集中的投资热点 潮流玩具企业获得35%的融资占比[12] - 2025年代表性融资案例包括:中客创香A轮千万级人民币融资(军工潮流文化) 传笛亚壳A轮1000万人民币融资(潮流文化品牌) 52TOYS C+轮2327万人民币融资(收藏玩具) 熠起文化A轮近亿人民币融资(新兴潮玩品牌)[11] 投资主体构成 - 投资类机构占据主导地位 代表性机构包括红杉种子基金、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等 实业类投资方包括泡泡玛特、小红书等企业[15] 行业整合动态 - 阅文集团2025年7月战略投资超级元气工厂 重点在IP开发和供应链整合领域开展合作[19] - 量子之歌集团通过多轮交易最终以40亿元估值全资收购熠起文化 整合线上线下渠道资源[19] - 万达电影联合腾讯系儒意星辰2025年5月投资1.44亿元获得52TOYS的7%股权 估值超40亿元 强化影视IP衍生品开发[19] - 泡泡玛特2022年收购上海零作工作室 增强原创设计能力 2021年收购英国SuckUK部分股权拓展国际市场[19]
量子之歌发布财报 潮玩业务领航增长
中国经济网· 2025-09-18 11:3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全年实现营收人民币27.26亿元,净利润3.57亿元 [1] - 202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6.18亿元,净利润1.08亿元 [1] - 第四季度首次披露的潮玩业务实现营收6,578万元,占总营收约10.6% [1] - 公司现金储备达10.41亿元 [1] 战略转型与业务聚焦 - 公司全面聚焦潮玩业务,战略转型进入关键落地期 [1] - 已完成对深圳熠起文化有限公司("Letsvan")的全资控股,并完成品牌升级,中文品牌名焕新为"奇梦岛" [1] - 公司已启动对原有非潮玩业务的重组,以集中资源深耕高成长赛道 [1] - 公司进入产品驱动发展阶段,致力于通过IP矩阵扩容、自营渠道深化与国际化拓展构建品牌力 [2] IP矩阵与产品开发 - 公司已构建涵盖11个自有IP和4个授权IP的多元矩阵 [2] - 运营超过40个盲盒产品线与30款毛绒吊卡产品 [2] - 明星IP WAKUKU在2025财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4,296万元,其毛绒二代产品自5月上市以来累计销量突破100万盒 [2] - 全新IP SIINONO在7月首发,抖音自营店10分钟售罄1万盒,目前累计销量破30万盒 [2] - 原创长青IP又梨在2025财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751万元 [2] IP储备与市场渗透策略 - 通过在北京、杭州、深圳设立设计中心加大原创投入,加速IP产品迭代 [3] - 推进IP授权合作,拓展独家授权机会并与艺术家共创首发产品 [3] - 深化跨界合作,WAKUKU成为2025中国网球公开赛首个且唯一官方合作潮玩,Letsvan奇梦岛同步成为赛事市场核心合作伙伴 [3] - 公司与环球影城、元气森林、北京时装周以及热门剧集《赴山海》建立合作 [3] 渠道拓展与销售表现 - 线上自营GMV自2025年4月启动后快速提升,8月已突破1800万元,是4月的9倍以上 [4] - 内容营销在两大平台总曝光量突破6.9亿,粉丝数超25万 [4] - 线下分销网络覆盖超1万家终端,并通过潮玩展与快闪店提升品牌声量 [4] - 公司正与一线城市顶级购物中心推进旗舰店洽谈,预计至12月底开设不少于3家自营门店,力争5家以上 [4] 国际化布局与供应链 - 线上已通过TikTok、Shopee等平台进入北美和东南亚市场,并上线北美独立站 [4] - 线下已在雅加达完成快闪测试,分销网络逐步扩展至日本、欧美等20余国 [4] - 供应链加速提升,2025年8月毛绒产品单月产量突破100万件,较年初增长超20倍 [4] 未来展望 - 公司将持续聚焦潮玩战略,专注产品力驱动、全渠道自营拓展与国际化布局 [4]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潮流文化的超级符号 [4]
港股异动 | 小黄鸭德盈(02250)早盘涨超7% 上半年IP授权业务高增 拟收购潮玩公司HIDDEN WOOO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1:01
股价表现 - 早盘涨幅超7% 截至发稿时涨5.33%至1.58港元 成交额达174.97万港元[1] 中期业绩表现 - 上半年实现收入8231万港元 同比增长37%[1] - IP授权业务收入达3844万港元 同比增长46% 被授权商数量增至577家[1] - 商品零售业务收入4387万港元 同比增长31% 重点布局潮玩盲盒、毛绒、AI玩具及轻家居品类[1] 战略收购计划 - 计划收购潮玩公司HIDDEN WOOO以完善IP矩阵并拓展潮玩产品线与年轻消费市场[1] - HIDDEN WOOO创始人将出任集团副总裁 专责潮玩业务板块 协同开发双方IP矩阵下的创新潮玩商品[1] - 收购后将加速推进海外市场拓展 重点实施欧洲地区品牌旗舰店建设计划[1]
2025年中国潮玩盲盒行业供给分析 行业多维度供应丰富且充足【组图】
前瞻网· 2025-09-11 16:28
潮玩盲盒IP供应情况 - IP供应来源分为三类:经典著名动画角色(如迪士尼、日本经典动漫)具有稳定消费群体但增速有限 [2];当前爆款影视动画作品角色借助内容热度快速形成消费群体 [2];艺术家原创角色(如泡泡玛特Molly系列)通过设计创新和盲盒玩法吸引消费者 [2][3] - 经典IP依托文化沉淀(如52TOYS三丽鸥家族系列) [2][3];爆款IP借力内容热度(如TOP TOY鬼灭之刃系列) [2][3];原创IP凭借差异化设计(如LABUBU全球现象级热度) [2][3] - 品牌采用灵活IP组合策略:泡泡玛特通过"自有IP+联名"实现营收多元化 [2];52TOYS以授权IP为核心巩固细分市场 [2] 原料供应商供应情况 - 原料体系分为基础材料、特殊材料和辅助材料三大类 [5]:基础材料如PVC占盲盒主体材料70%以上(国内供应商广东旺邦新材料、星辉环材主导) [7];特殊材料如PU树脂用于艺术家原创角色(皮非工作室降低成本) [7];辅助材料如包装(裕同科技占泡泡玛特外包装70%份额且良品率达98%) [7] - 供应商市场特点:基础材料分散、高端材料集中、区域集群效应显著 [5];头部品牌深度绑定核心供应商(如泡泡玛特与裕同科技、金发科技合作) [5];中小玩家依赖东莞产业集群降低成本 [5] - 未来趋势:环保法规升级和技术创新重塑供应链格局(如金发科技改性ABS材料通过欧盟认证) [7];具备技术储备和规模化能力的供应商将占据主导地位 [5] 生产商供应情况 - 中国玩具制造产业提供坚实供应链支撑:国内玩具制造企业数量达7万家以上 [7][8];涵盖塑胶标准化量产盲盒和树脂、金属等特殊材质高端手办 [7] - 制造商优势:成熟工艺经验和柔性生产能力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7];有效降低代工成本并通过规模化生产保障供应稳定性 [7] - 行业分类企业数量:盲盒制造企业68家 [8];手办制造企业85家 [8];潮玩制造企业389家 [8] 销售渠道供应情况 - 销售渠道呈现全渠道融合特点:官方线上销售(如泡泡玛特小程序、天猫旗舰店预售分批次发货) [11];官方线下销售(泡泡玛特2025年国内门店达401家、机器人商店超5000台覆盖93%县级行政区) [11];集合店线下销售(如X11潮玩集合店首发300端盲盒) [11];商场快闪店与展会(如成都IFS快闪店首日售罄8000盒、周边产品销售额增长270%) [11] - 渠道策略:机器人商店通过场景化投放(商场、地铁)实现碎片化流量转化 [11];集合店聚合多品牌IP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 [11];快闪店通过限时发售和明星联名制造社交话题 [11] - 市场效应:隐藏款盲盒在二手市场溢价达10倍(如战斗敌丙系列) [11]
预见2025:《2025年中国潮玩盲盒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9-02 11:39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潮玩盲盒以设计师原创卡通形象或艺术玩偶为主体 涵盖可爱 酷炫 复古 艺术等多种风格 兼具收藏性和装饰性 [2] - 产品通常具有独特故事背景或设计理念 形成独立IP 如泡泡玛特的Molly和52TOYS的胖哒幼 部分与影视 动漫 游戏等热门IP合作推出联名款 [2] - 潮玩盲盒按产品特性分为普通款和隐藏款 [3]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涵盖上游玩具原材料(塑料 橡胶 毛绒 金属) 生产设备(注塑机 3D打印机 搪胶设备) 包装(纸质 塑料材料及印刷涂料)及IP(创作 运营 授权) [5] - 中游聚焦潮玩盲盒设计与制造 包括普通款 隐藏款 毛绒公仔 潮流玩具 文化/国风等类型盲盒 [5] - 下游销售渠道包括文创店铺 大型超市 品牌直营店 线上销售平台及二手流通平台 [5] - 上游供应商包括金发科技(原材料) 力劲塑机(设备) 万华化学(包装) 广州漫先生(IP孵化) 中游企业包括泡泡玛特 52TOYS 下游渠道包括杂物社 酷乐潮玩 POPMART直营店 天猫 闲鱼 [7] 发展历程 - 行业经历萌芽阶段(1912-2009年) 起源于日本福袋促销和扭蛋形式 90年代以"集卡"形式传入中国 [12] - 缓慢发展阶段(2010-2014年) 泡泡玛特2010年成立 代售Sonny Angel占销售额三分之一 Bearbrick以盲盒销售方式打开市场 [12] - 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 泡泡玛特转向IP打造和盲盒生产 推出Moly Pucky等系列 ACTOYS 奥飞娱乐等企业进入市场 [12] 政策环境 - 2023年《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构建全产业链监管框架 禁止销售违禁品 强制公示信息 强化未成年人保护 [12] - 政策鼓励"潮玩+非遗""潮玩+文旅"融合 如东莞推出"千角灯""醒狮"主题潮玩 [12] - 设立10亿元IP出海基金 支持泡泡玛特LABUBU等通过本土化改造进入法国 泰国市场 目标2030年海外收入占比超30% [12] - 各省市多维度推动行业发展 北京推进电竞潮玩主题片区 黑龙江吉林规范经营保护未成年人 陕西贵州挖掘本土文化 广东东莞全方位推动产业 [12] 市场现状 - 主要供应品牌包括泡泡玛特(专注自主IP如THE MONSTERS) 52TOYS(自有IP与授权IP如蜡笔小新) TOP TOY(自主IP Twinkle及授权IP) 奥飞娱乐(自有经典IP如喜洋洋与灰太狼及授权IP如阴阳师) [16][18] - IP供应来源分为经典动画角色(如迪士尼 日本动漫) 当前爆款影视动画作品角色(如鬼灭之刃) 艺术家原创角色(如泡泡玛特Molly) [19][20] - 消费群体以年轻人为主 18-24岁占比40% 25-34岁占比35% 女性占比75% [22] - 2021年市场规模97亿元 2024年预计达280亿元 [25] 竞争格局 - 企业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泡泡玛特(知名IP如THE MONSTERS MOLLY SKULLPANDA) 第二梯队名创优品(TOP TOY) 第三梯队奥飞股份 高乐股份 元隆雅图 乐自天成文化 [26][28] - 注册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省 海南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也有较多布局 [29] 发展趋势与前景 - 呈现三大趋势:市场渗透纵深推进(下沉市场多元渠道拓展) 运营模式生态化(跨界联名 IP生态重构 全球化布局) 技术驱动创新(AI推荐 AR体验 NFT应用) [31] - Z世代对治愈 颜值 IP和社交属性的追求持续拉动需求 潮玩从小众迈向大众 [36] - 企业积极布局IP资源挖掘 开拓海外市场 through本土化运营 [36] - 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576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12.5% [36]
从多元需求中发现商机
人民日报· 2025-08-26 17:36
实体零售行业发展趋势 - 实体店通过营造消费新场景和模式发挥可感可触、当面服务的自身优势 提升购物体验并释放独特魅力[1] - 消费者在实体店购买不仅是产品本身 还包括体验和情绪 既追求性价比也追求"心价比"[1] - 实体店吸引消费者的原因包括提供线上购物无法取代的精彩生活 蕴含前景无限的商机[1] 消费者行为特征 - 消费者在实体店可享受捞生猛海鲜感受"赶海"惬意 摇潮玩盲盒分享"中奖"欣喜等体验式消费[1] - 母婴用品消费者注重面对面获取导购建议 体现对专业服务的需求[1] - 购物成为消费者享受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体现消费升级趋势[1] 实体商业发展前景 - 实体店通过发挥独特优势可带给消费者更多新鲜、舒心的体验和服务[1] - 实体消费将进一步提升人气 为提振消费和发展经济注入源源动力[1] - 从购物袋可读懂消费者多元需求 同时发现实体店的广阔商机[1]
把精彩装进购物袋(大数据观察·实体店里探消费)
人民日报· 2025-08-26 06:27
实体零售消费趋势 - 到店消费热度不减 产品升级、服务优化和场景创新推动实体店成为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群体的选择[8][9] - 超市水产区提供放松体验 贵阳某生鲜超市日均客流超1000人次且年轻人占比达80% 水产品占日销售额30%[10] - 潮玩行业爆发式增长 成为新消费领域最具活力赛道之一[4] 北京某快闪店开业当日吸引逾万名年轻人进店[13] - 母婴店提供专业服务 广州某门店占地4000多平方米 产品涵盖孕婴童全品类[15] 某会员年消费达1.8万元[15] 细分消费场景特征 - 超市"赶海"满足都市年轻人放松需求 提供免费加工和烹饪服务[10] 近两年成为新兴生活方式[12] - 潮玩消费具有社交属性 成为年轻人"社交货币"[13] 支付优惠推动小额高频消费 绍兴市分行上半年潮玩类消费达290万元 优惠额21万元[14] - 母婴店优势在于实体体验 可查验产品实际样式和生产日期[15] 提供专业导购和延伸服务如小儿推拿[16] 消费驱动因素 - 年轻消费者注重情绪价值获取 通过消费达成悦己体验[13][14] - 实体店提供线上无法替代的互动感和即时性[11][16] 如潮玩盲盒的惊喜体验[14] 母婴产品的专业咨询服务[16] - 商家通过季节性调整品类[12] 限定活动[13] 支付优惠[14] 和服务设施优化[16] 持续吸引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