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零售

搜索文档
金融促消费路线明晰:政策重心转向服务消费和供给端
新浪财经· 2025-06-26 10:40
政策导向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19项举措,涵盖增强消费能力、培育消费需求、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等六方面 [1] - 政策着力点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从刺激需求扩大到培育供给,"服务消费"被提及13次,"商品消费"仅提及2次 [1] - 政策首次将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列为金融支持的三大重点领域 [1] 商品消费现状 - 2024年3月国务院推出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国债支持额度从2023年的1500亿元扩大至2024年的3000亿元 [1] - 商品零售总额5月同比增长6.5%,增速较去年12月提升2.6个百分点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边际效应将逐步走弱,商品消费增长空间相对有限 [2] 服务消费潜力 - 5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较去年12月下滑0.3个百分点 [1] - 中国服务消费占GDP比重较发展阶段预期低约4个百分点,2023年美国占比66%,日本、法国、英国近60%,德国50% [2] - 政策重心转向服务消费,但无需刻意追求发达国家的高消费水平,强调普惠性 [2] 供给端培育 - 政策首次提出"促进优化供给与扩大需求相结合",重视消费供给端建设 [2] - 预计政策将加大对消费企业融资支持(如上市、债券融资)和服务消费基础设施投入(文旅、医疗、充电设施等) [3] - 步行街改造、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等商贸流通领域被明确列为重点 [3] 居民收入与消费信心 - 居民消费不振主因是宏观经济压力及收入预期谨慎,需改善就业和财政负担(生育、医疗、教育等) [4] - 政策提出支持就业增收,放宽创业担保贷款条件,创新家庭财富管理产品 [4] - 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4]
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发文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5 06:06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19项重点举措,涵盖增强消费能力、扩大金融供给、挖掘消费潜力等六个方面 [1] - 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对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及5家系统重要性城商行发放的服务消费贷款可按本金100%申请再贷款 [1][6] - 消费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金融支持聚焦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三大领域 [2][3] 金融支持重点领域 商品消费 - 鼓励金融机构多渠道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大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废旧家电回收、家装厨卫焕新等企业的信贷支持 [3] - 优化汽车贷款政策,合理确定贷款比例、期限和利率,减免以旧换新提前结清贷款的违约金 [3] - 强化绿色智能家电家居生产与消费的金融支持,优化审批流程 [3] 服务消费 - 加大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领域的信贷投放,重点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类产品 [4] - 围绕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等领域创新融资模式,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开展应收账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4] 新型消费 - 探索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的金融支持渠道,发展体验消费、智能消费、定制消费等新模式 [4] - 金融机构与商家合作开发新型消费金融产品,为消费者减费让利,支持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互联网贷款业务 [4] 金融供给与融资渠道 - 发挥信贷主渠道作用,创新优化信贷产品,加大对消费行业经营主体的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 [6] - 支持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6] - 支持消费产业链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 [6] 政策发力方向 - 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创新家庭财富管理产品,优化养老健康保险体系 [7] - 提高消费供应效率:围绕适老改造、体育设施、充电装备等基础设施领域创新金融产品,加大贷款投放 [7] - 优化消费环境:完善支付服务、信用体系及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7]
零售业景气指数连续10个月在扩张区间运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5 07:15
零售业景气指数总体表现 - 6月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CRPI)为50 1%,较上月小幅下降0 4个百分点,连续10个月维持在扩张区间 [1] - 综合景气指数小幅回落表明消费能力尚需提升,线上零售增幅明显扩大导致线上线下结构性转移 [1] 行业分类指数分化 - 商品经营类指数为49 5%,较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线下商品零售预期明显变弱 [1] - 租赁经营类指数为51 3%,较上月小幅下降0 5个百分点,仍维持在荣枯线之上 [1] - 电商经营类指数为50 8%,较上月上升0 8个百分点,受"6 18"促销活动预期影响明显改善 [1] 商品经营类细分指标 - 销售额指数为49 5%,较上月下降1 3个百分点,消费能力不足问题显现 [1] - 盈利水平指数为49 0%,较上月下降2 3个百分点,企业对6月盈利预期较低 [1] - 客单价水平指数为49 7%,连续5个月处于收缩区间,线下商品零售市场压力较大 [2] - 主营业务运营成本反向指数为48 3%,较上月下降1 2个百分点,预期运营成本上升 [2] 租赁经营类细分指标 - 平均单店租金收入指数为52 8%,较上月下降0 6个百分点,营业收入预期下降 [2] - 商铺出租率指数为52 1%,较上月下降1 5个百分点,出租热度有所下降 [2] - 经营场所增减指数为50%,较上月大幅下降2 8个百分点,新开店速度放缓 [2] - 综合运营成本反向指数为50 0%,较上月上升1 8个百分点,运营成本压力好转 [2] 电商经营类细分指标 - 电商实物总销售额指数为51 8%,较上月上升1 2个百分点,"6 18"促销活动拉动销售预期增长 [2] - 电商在线总商品数指数为51 3%,较上月小幅下降0 7个百分点,备货意愿保持稳定 [3] - 电商客单价水平指数为49 5%,较上月上升0 6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上升呈现积极促销趋势 [3] - 电商总成本反向指数为50 2%,较上月上升0 9个百分点,成本压力持续好转 [3]
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连续10个月维持在扩张区间运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6-06 14:49
零售业景气指数总体表现 - 6月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CRPI)为50 1%,较上月小幅下降0 4个百分点,连续10个月维持在扩张区间运行 [1] - 综合景气指数小幅回落表明消费能力尚需提升 [1] 行业分类指数表现 商品经营类 - 商品经营类景气指数为49 5%,较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成为影响综合指数下行的主要因素 [1] - 线下商品零售进入淡季叠加"618"线上促销分流效应,商品经营类企业预期明显变弱 [1] 租赁经营类 - 租赁经营类指数为51 3%,较上月小幅下降0 5个百分点,降幅收窄但仍维持扩张区间 [2] - 受单店租金收入、商铺出租率等分指数影响持续下行,显示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 [2] 电商经营类 - 电商经营类指数为50 8%,较上月上升0 8个百分点 [2] - "618"促销活动推动线上商品经营预期改善,企业备货意愿保持稳定 [2] 市场结构性特征 - 消费市场呈现线上线下结构性转移特征,线上零售增幅明显扩大 [1] - 三大分指数对比显示6月线上线下商品零售出现明显分化 [2]
中国商业联合会:6月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CRPI)为50.1% 环比小幅下降0.4个百分点
智通财经· 2025-06-06 10:19
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CRPI)运行情况 - 6月CRPI为50 1%,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连续10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1] - 商品经营类指数49 5%(下降0 9个百分点)拖累综合指数,电商经营类指数50 8%(上升0 8个百分点)形成支撑 [1][3] - 行业呈现线上线下结构性分化特征,"618"促销和以旧换新政策推动线上增长 [1] 商品经营类CRPI分析 - 三大分指数均低于荣枯线:销售额指数49 5%(下降1 3个百分点)、盈利水平指数49 0%(下降2 3个百分点)、客单价指数49 7%(微降0 1个百分点) [7][8][10] - 主营业务运营成本反向指数48 3%(下降1 2个百分点),预示成本压力上升 [11] - 线下零售受高温淡季和线上分流双重冲击,消费能力不足问题凸显 [5][7] 租赁经营类CRPI分析 - 综合指数51 3%(下降0 5个百分点),维持扩张但增速放缓 [13] - 核心分指数分化:平均单店租金收入52 8%(下降0 6个百分点)、商铺出租率52 1%(下降1 5个百分点)保持扩张,经营场所增减指数50 0%(骤降2 8个百分点) [15][16][17] - 综合运营成本反向指数50 0%(上升1 8个百分点),成本压力边际改善 [18] 电商经营类CRPI分析 - 综合指数50 8%(上升0 8个百分点),"618"促销拉动效应显著 [20] - 电商实物总销售额指数51 8%(上升1 2个百分点),在线商品数指数51 3%(微降0 7个百分点) [22][23] - 客单价指数49 5%(上升0 6个百分点)仍处收缩区间,但连续两月改善 [24] - 电商总成本反向指数50 2%(上升0 9个百分点),政策补贴缓解促销成本压力 [26] 零售业景气度综合分析 - 线上线下结构性分化加剧,电商指数上升0 8个百分点,商品经营类指数跌破荣枯线 [28] - 租赁经营类指数虽下行0 5个百分点,但51 3%的数值表明行业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29]
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连续在扩张区间运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4 06:30
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CRPI)分析 整体表现 - 5月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CRPI)为50.5%,与上月持平,连续9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1] - 零售业三大分类指数均维持扩张:商品经营类50.4%(+0.3pct)、租赁经营类51.8%(-0.9pct)、电商经营类50.0%(-0.1pct) [1][3] 商品经营类企业 - 景气指数50.4%环比提升0.3个百分点,创2月以来最大增幅 [1][2] - 分指数表现:销售额50.8%(+0.3pct)、盈利水平51.3%(+0.4pct)、客单价49.8%(+0.5pct),主营业务成本反向指数49.5%(+0.1pct) [2] - "五一"假日消费拉动明显,政策刺激(以旧换新、"购在中国"活动、离境退税优化)推动线下商品零售预期改善 [1][2] 电商经营类企业 - 景气指数50.0%环比微降0.1个百分点,处于稳定发展期 [3] - 分指数表现:电商实物总销售额50.6%(-1.3pct)、在线商品数52.0%(-0.5pct)、客单价48.9%(+0.6pct),总成本反向指数49.3%(+1.1pct) [3] - 客单价水平上升反映积极消费趋势,但总销售额增速放缓 [3] 租赁经营类企业 - 景气指数51.8%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受单店租金收入和经营场所增减影响 [1][3] - 数据表明行业面临存量调整压力 [3]
4月经济数据点评:边际放缓,韧性仍强
联储证券· 2025-05-21 14:41
生产 - 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6.1%,高于预期但低于前值,环比增速弱于季节性,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0.9%,较上月大幅下降[3][11] - 4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6.4%,高出2024年全年增速0.6个百分点,与一季度增速基本持平[3] - 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分化,上游传统能源类和部分下游电子产品产量增速降低,新能源汽车等新质生产力工业产品产量高增[3][12] 投资 - 4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4.0%,较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高出2024年全年0.8个百分点[19] - 4月广义基建累计增速10.9%,略低于前置,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1.19万亿元,快于2024年同期[4][19] - 4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8.8%,小幅回落,上游原材料为拖累项,中游设备和下游消费品为支撑项[4][20] - 4月房地产投资增速-11.3%,降幅扩大,资金端和销售端均走弱[4][21] 消费 - 4月社零同比增速5.1%,低于前值,餐饮、商品消费增速边际放缓[5][35] - 可选消费略有下降,必选消费走强,汽车为可选消费主要拖累项目[6][35] 展望 - 美国对中国关税将由145%降至30%,外需压力将缓解,内需有望通过降准、降息和专项债发行提振[7][40]
赫美集团:5月13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5-14 10:22
氢能源战略转型 - 2025年公司将继续聚焦氢能源战略转型,拓展低成本、稳定的气源渠道,优化能源站网络化布局,降低用户成本,提升客户黏性,打造"能源+服务"综合体 [1] - 在山西沁源、内蒙赤峰布局风光制氢制醇项目,利用当地丰富的风光资源打造绿色能源基地,加快项目审批及投产进度,推动绿氢商业化应用 [1] - 2025年中国将氢能正式纳入国家能源管理体系,氢能产业已形成"技术突破-成本下降-场景拓展-政策完善"的正向循环,特别是在氢能重卡、长时储能、航空动力等新兴赛道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9] 业务增长与市场扩展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5.39% [2] - 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氢能源战略转型,拓展低成本、稳定的气源渠道,优化能源站网络化布局,降低用户成本,增强客户黏性,多举措提升销售收入 [2] - 公司通过布局综合能源站业务,创新"补能+消费"一站式服务模式,持续优化区域市场占有率和业务结构,实现经营业绩的可持续增长 [9] 能源业务运营效率提升 - 能源销售及加注业务毛利率仅4.13%,远低于传统商业业务 [1] - 公司致力于通过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提升经营业绩,包括拓展低成本气源渠道、优化能源站网络化布局、精准定位与需求挖掘、创新经营模式、实现安全与效率双提升 [1] - 公司能源业务主要采用预收款模式,该模式有效优化了公司现金流,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会计制度,对应收账款项实施"单项+组合"双维度减值测试 [4] 风电制氢项目进展 - 31.35亿元风电制氢项目进度仅0.09% [2] - 该项目的建设资金除公司自有资金以外,还将通过融资、盘活资产以及引入产业基金等方式和途径筹集资金 [2] - 公司将根据政策调整、市场波动等因素,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本项目投资规模及进展方向 [2] 成本控制措施 - 2024年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采取了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零售业务效率、强化数字化管理、加强公司费用管理等有效措施 [8] - 公司搭建了稳定的上游供应链体系,形成"资源-运输-终端服务"全链条协同,降低采购和运输成本 [8] - 优化40家门店布局,关闭低效率门店7家,通过特卖和批发渠道加速过季存货周转,提升经营效率 [8] 差异化竞争优势 - 公司依托区位资源禀赋、产业链协同优势及创新驱动能力,构建了核心竞争力 [6] - 公司立足山西省这一国家能源转型核心区域,深度受益于地方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需求 [6] - 公司以资源整合能力、成本优势、创新技术为核心壁垒,在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将持续深耕清洁能源服务赛道 [6] 商业板块发展 - 在商业板块商品零售领域,公司将以"全渠道融合+精准化运营"为核心,结合品牌市场消费趋势与行业政策红利,强化品牌价值、优化供应链效率、加速数字化转型 [1] - 商业板块新增了黄金业务,未来将根据公司的整体战略及实际情况进行运营 [9] - 公司主营业务为国际品牌服装、鞋帽、箱包等商品的零售 [9] 财务表现 - 赫美集团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71亿元,同比上升365.39% [10] - 归母净利润-563.22万元,同比下降1.41% [10] - 扣非净利润-678.48万元,同比下降21.07% [10] - 负债率22.9%,投资收益119.51万元,财务费用-32.17万元,毛利率13.65% [10]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规范“五一”市场价格行为
中国食品网· 2025-04-30 17:37
市场价格行为规范 -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五一"节假日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强调明码标价规定,要求价格公示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 [1] - 经营者不得通过虚假或误导性价格手段诱骗交易,包括线下实体店、电商平台、线上旅游平台、App、直播营销等渠道,禁止低价诱骗高价结算、先提价后打折、虚假折价等行为 [2] - 重点规范节假日特色商品、旅游纪念品零售行业,要求自主定价需遵循公平、合法、诚信原则,价格比较信息需真实准确且有据可循 [2] 住宿行业价格监管 - 宾馆、酒店、民宿等经营者需在收费场所醒目位置标明客房类型、计价方式、价格及附加费用标准 [2] - 订单生效后不得擅自提高价格,需严格履行价格承诺 [2] 市场监管执行 - 乌苏市市场监管部门成立"市场卫士先锋服务队",加强"五一"期间价格行为监督检查,重点查处哄抬价格、价格欺诈、不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 [2]